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社区戒毒 > 正文
社区戒毒
浅谈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6-11-20 10:06:39 来自:甘肃司法行政戒毒网 作者:韩全利 罗盘山 王建忠 阅读量:1
  近年来,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在司法部戒毒管理局、省司法厅领导下,按照《禁毒法》、《戒毒条例》关于支持指导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具体要求,广开思路,主动作为,把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主动融入戒毒工作社会化进程,并且把其做为与社区对接、互动的有力抓手,有力巩固和延伸了戒毒场所教育戒治工作成效,得到社会(区)的欢迎和强戒回归人员及其家庭的认可与积极响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对如何强化司法行政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思考。
  
  一、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路径
  
  (一)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顶层”设计
  
  为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职能作用,根据全省禁毒工作的需求和出所戒毒人员后续社区康复管理的需要,必须在省禁毒委统一领导下,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有序开展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2014年4月29日甘肃省禁毒委办公室转发了《甘肃省司法厅关于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转发进一步明确了司法行政部门戒毒系统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职责,对于我们更好地拓展戒毒工作业务职能,发挥戒毒工作专业优势,落实对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后续照管措施,建立自愿戒毒、戒毒康复、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五位一体”的戒毒工作体系,实现省司法厅提出的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争创一流品牌”的工作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戒毒管理局是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起到管理、协调、组织、督导的职能作用,全面谋划、推动、落实此项工作。具体工作由各强制隔离戒毒所承担。按照省戒毒局的总体部署,各所及时成立了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规划设计、指导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主要任务是指导支持18个重点县(区)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为明确责任,根据各所收治强戒人员的区域范围,并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此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做。
  
  (二)健全协作机制,拓宽工作渠道
  
  2014年10月21日,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社会化现场会在酒泉市召开后,各所将2013年以来,在18个重点县区的1400余名出所人员相关信息提供给出所人员所在县区禁毒办,并与禁毒办建立了相关机制。
  
  1、建立联络制度。省戒毒管理局专人负责与地方禁毒部门联系,各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明确专门的工作联系部门;同时,各级禁毒部门明确相关联络人和联络方式,并不定期进行电话或会议联络,协调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建立信息档案交换制度。戒毒人员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由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负责将出所人员移交至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移交时提供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内教育矫治基本情况、身体恢复状况、所内家庭帮教情况以及后续帮教计划和就业帮扶指导情况。出所人员在执行社区康复期间公安机关要定期向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反馈戒毒人员现实表现情况。
  
  3、建立定期协商交流制度。由地方禁毒办牵头每半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定期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困难,总结实践的经验,研究深化工作的措施,不断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全面构建合理有序的工作协调机制。
  
  (三)丰富工作内容,共享戒毒资源
  
  探索建立与禁毒部门协调联动的衔接机制、与出所人员的联系帮教机制、与社区监管的协同机制、落实后续照管的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出所人员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心理医疗支持、危机干预“四大系统”。目前,全系统已建立13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特别是省三所在酒泉市肃州区试点的基础上,又将试点区域扩展到了张掖市甘州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借助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为即将解除强戒出所人员给予物质和心理援助。2015年以来,省戒毒局与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合作,共同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对即将回归社会戒毒人员贫困家庭帮扶示范项目”,在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5个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共选择了400名即将回归社会戒毒人员贫困家庭作为帮扶对象,以提升其回归社会能力。
  
  (四)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心理咨询、治疗
  
  对出所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增强自身免疫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开展支持指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援助工作: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司法行政戒毒部门对五人以上自愿提出需要心理辅导帮助的戒毒人员,由司法行政戒毒部门派出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司法行政戒毒部门依据戒毒人员个体差异性,对出所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案,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开展危机干预。对存在较大复吸风险的出所人员由社区提出干预请求,司法行政戒毒部门派出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平复情绪波动,恢复戒毒信心。开展心理治疗服务。对存在心理疾患的戒毒人员,由社区提出治疗请求,司法行政戒毒部门利用所内或聘请的心理治疗师对存在心理疾患的戒毒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增强戒毒人员抵御毒品的自控能力
  
  (五)创新工作方式,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举措一:开设“亲属讲堂”,共学应对方法。定期举办面向临解除强戒人员亲属的“亲属讲堂”互动活动,邀请戒毒人员亲属来所参与,向亲属宣传戒毒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授戒除心瘾的办法、家庭照管技巧、高危情景的应对方法、预防复吸的对策等,畅通了家庭后续照管渠道,有效解决了强戒回归人员亲属对戒毒工作社会化后续照管、跟踪服务等工作了解不深、理解不够、支持不力的问题,实现了戒毒所与亲属有效衔接,发挥出了家庭、亲属在强戒回归人员顺利融入家庭、扎根社会的“第一道拒毒防线”的特殊帮教作用。
  
  举措二:融入社区“道德讲堂”,携手防毒宣讲。积极与社区联系互动,借助社区开展的“道德讲堂”等载体,与社区联合组织强戒回归人员及家属走进“道德讲堂”,接收防毒知识学习教育。利用社区的“道德讲堂”等平台,我们把戒毒、防毒元素融入传统文化,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普及了戒毒知识,宣讲了戒毒政策,使强戒回归人员及家属、社区群众在“讲道德”层面上对防毒有了深层的认识,较好的起到了宣教作用。
  
  举措三:坚持戒除毒瘾的核心任务,着力回归前适应社会训练。开展戒毒康复教育、体能康复训练、危机应对训练,增强戒毒人员自愿戒毒的意识。强化辅助教育和社会帮教的效果,开展了6·26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五个一”活动。适时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社会帮教活动,邀请戒毒人员家属和社会团体来所进行帮教活动,进一步增强戒毒人员戒治信心。截至目前,各所已与4个以上社会团体签订了帮教协议,与家庭签订帮教协议达80%以上,社会团体来所帮教累计达60次。建立自愿长期心理咨询服务机制。通过所内介绍宣传,在平等自愿、无偿服务的原则下,心理咨询师与即将出所人员建立了长期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心理咨询师对原主管的出所人员持续开展了心理咨询和巩固性戒毒跟踪服务,积极开展戒毒人员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六)搭建传播载体,发挥职能作用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为满足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科学发展需求,更好地宣传戒毒工作,发挥信息化对戒毒工作的支撑作用,拓宽信息交流的渠道,增进社会对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了解,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出所人员科学戒毒,建立出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跟踪帮教服务信息系统,加大对戒毒康复工作的宣传力度,我们通过前期精心策划和筹建,于2015年6月26日,开通了“甘肃司法行政戒毒网”。各所编发《戒毒工作社会化服务手册》、《社会延伸手册》、《社区专干工作手册》,从不同层面进行宣传。通过“QQ群”和心理咨询信箱、微信平台和后续照管热线电话为出所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了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服务,及时答疑释惑,拓宽了戒毒所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联系路径。
  
  (七)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工作水平
  
  2014年7月30日,甘肃省禁毒委主持召开了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调会,确定由省戒毒局教育指导中心牵头,对18个登记在册吸毒人数千人市县区社区禁毒专干进行了培训。省戒毒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好充分保障,确保了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戒毒局教育指导中心抽调了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培训衔接工作,研究制定了《2014年全省社区禁毒专干培训计划》,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范围、责任分工等五个方面对培训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社区禁毒专干培训教材》,从戒毒教育指导中心聘请的专家教授中选择了7名专家,为社区禁毒专干培训工作设立了专门的师资库。分别在酒泉、兰州等十四个地市组织了培训,每期培训1天。全系统开展社区禁毒专干培训20期(次),培训社区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2173名。
  
  (八)建立评价体系,体现工作实效
  
  各场所依靠各地禁毒办每半年深入社区、家庭对司法行政强戒出所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回访,通过与出所人员本人面对面交流、听取禁毒办和社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出所人员的社会管控状况、安置就业状况、家庭生活状况、戒毒操守状况,对其进行复吸风险评估,提出后续帮教措施,并形成综合性的回访调查报告上报省戒毒局、通报当地禁毒办,以便更好地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改进所内教育和出所后的帮教工作。各所已经跟踪回访11批1030人次,有600多人接受了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对249人进行了个体心理咨询,初步建立戒毒场所、禁毒部门、出所人员、戒毒人员亲属、社区戒毒机构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后续照管机制。
  
  (九)集中科研攻关,总结推广经验
  
  各所及时将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有效措施用制度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创新完善甘肃戒毒模式,建立加强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各场所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专题简报的形式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对此项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形成专题报告后报省戒毒局。省戒毒局对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以简报形式下发各所,用于指导各所开展工作。
  
  二、开展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几点体会
  
  两年多来,甘肃省各强制隔离戒毒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积极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稳步推进,成效正在不断显现。
  
  实践证明,开展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只有在省禁毒委的统一领导下,市、区公安禁毒部门与司法行政戒毒所紧密衔接、相互配合,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才能深入推进戒毒工作社会化,全面完善戒毒人员所内戒治和所外巩固体系。只有对出所人员实现无缝衔接,充分净化出所人员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戒断氛围,才能使戒毒人员实现社会化再造,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只有推动各项后续照管措施的落实,发挥戒毒所、社会、家庭的监督管理作用,使出所人员回归社会后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帮助,才能使戒毒人员保持戒断操守、实现“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的目标。
  
  通过开展戒毒工作社会化,把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了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内容与方式,进一步开辟了戒毒回归人员再社会化的新途径,进一步拓展了检验戒毒教育矫治成果的空间,进一步巩固和延伸了戒毒场所教育戒治工作成效,从而使得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大格局中,更加有力地支持、指导了社区戒毒,充分体现了司法行政戒毒场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对于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场所科学戒毒工作水平、扩大戒毒工作社会影响力意义深远。
  
  三、支持指导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在本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在省禁毒委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务实不务虚”的总体要求,准确定位和准确把握开展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职能任务、方式方法。在本地区的禁戒毒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一个重要的、关键的环节,对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作用显著,达到了《禁毒法》所要求的“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的目标。指导支持社区戒毒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延伸了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职能,进一步密切了与公安机关、社区之间的联系,有效保证了戒毒人员出所后无缝衔接、动态管控和后续照管,扩大了戒毒工作社会影响力,有力推动了戒毒工作科学发展,为地方社会平安和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逐步受到社会支持和好评。
  
  四、支持指导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机制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断层”,使得戒毒所与社区的相互配合方面不够畅通、流畅,影响了各自资源不能充分发挥。
  
  (二)社会支持力度不高。没有一个专门机构领导、协调几个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社区戒毒和康复工作往往存在着方向不明,抓不住重点或是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三)开展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地区较远,开展一次活动受限于时间、人员、费用等情况,一年仅有的几次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有很大差距。
  
  五、对策与思考
  
  实践证明,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需要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在省禁毒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落实“四个无缝对接”,与公安、地方司法行政、社区等部门共同为戒毒人员打造后续照管平台,营造更加纯净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戒毒工作水平。
  
  (一)要在坚定信心上下功夫。以强戒回归人员操守来检验我们戒治工作成效的工作要求,着力创新戒毒工作方式,拓展戒毒工作路径,结合甘肃省实际,积极推进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把戒毒工作社会化与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有机相融,有序推进,逐步使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落地生根。
  
  (二)要在建立自我支持系统上下功夫。要找准当前所内教育的薄弱点,以提高戒毒人员社会适应能力为着力点,逐步转变所内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一是加强社会认知教育和社会适应训练。要以回归适应大队为基础,在临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开展回归社会适应教育,通过就业理念培养、掌握预防复吸对策、开展抗复吸训练、进行团体社会环境适应心理辅导、远离毒品签名、书写戒毒保证书、临出所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筑牢思想防线,使其恢复正常的社会、家庭生活功能,具备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拒绝毒品、毒友诱惑的方法技巧。二是强化习艺教育作用。围绕提高戒毒人员社会就业能力,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社会就业竞争力为习艺教育重点,引进适合戒毒人员特点、见效快、实用性强的生产项目,合理制定习艺时间,科学安排习艺内容;同时,加强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努力探索“就业直通车”机制,为戒毒人员返回社会就业牵线搭桥。三是增加自我戒毒信心。要开展以如何修复个性缺陷、情感补偿、应对高危情景、强化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康复教育,继续加强心理咨询师坐诊制,对戒毒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一对一”心理咨询,帮助戒毒人员提升情绪管理和抗复吸能力,从而增强戒毒人员自我戒毒信心。
  
  (三)要在强化出所帮扶上下功夫。一是从落实后续照管的角度出发,向出所人员发放“跟踪服务联系卡”,对于确因无业可就家庭困难的人员要建议相关部门为其办理低保等社会救济待遇,对于有法律服务需求的协调提供法律援助,对于有就业困难的给予就业指导。二是加强对出所人员的心理辅导。要进一步把心理援助作为落实后续照管措施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专业力量的优势,由各所心理咨询师组成工作组,按实际需求,分赴联系县(区)街道社区对出所人员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并对重点人员进行个体心理咨询,维护其心理健康。三是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出所人员跟踪信息系统,及时分析出所人员的个人信息、安置帮教信息、就业信息、生活状况信息、心理健康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四是进一步发挥戒毒热线和戒毒网络服务站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给予出所人员全方位、专业化的戒毒咨询。
  
  (四)要在完善家庭帮教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定期回访。当前戒毒人员戒断毒瘾的难点就在于戒毒期满重回社会后缺乏后续监管和引导措施,吸毒群体又是一个“社会性”较强的团体,往往会有“吸毒圈”,毒友诱惑极易引发复吸,因此,我们对出所人员要主动家访,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同家庭成员一道加强对其交友圈的管理,防止其受“毒友”影响。二是主动修善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通过召开家庭会议、举办出所人员家属培训辅导等多种措施,加强与出所人员家属的交流和互动,使戒毒人员取得家庭的谅解与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关爱、帮扶的特殊功能,以情感化,鼓励戒毒人员战胜自我,使每一个出所人员家庭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全力发挥家庭在后续照管方面的监护作用。三是协助家庭制定个人防复吸计划。要通过场所开放日、家庭帮教培训等方法,使出所人员家属了解吸毒成瘾的机理、戒毒的基本方法、复吸心理行为表现、劝诫技巧、家庭后续照管等知识,为可能出现复吸苗头的戒毒人员制定家庭管控方法,科学指导家庭成员发挥戒毒帮教督导作用,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防止复吸提供有力保障。
  
  (五)要在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与市县禁毒委、司法行政等部门的联系协调,落实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送制度,完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转入社区康复人员信息交流对接制度,切实做到“人员回送无缝对接、跟踪服务无缝对接、家庭和社会帮扶无缝对接、教育戒治无缝对接”。二是推进所院合作,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所院共建”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专家进社区指导戒毒人员巩固训练,并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科研攻关。
  
  (六)要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大数据、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建成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信息互通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的家庭、生活、就业、社会保障、心理健康、医疗救助等情况,对存在复吸危机人员及时干预。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