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社区戒毒 > 正文
社区戒毒
云南戒毒新模式:企业+工厂+戒毒康复社区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康复场所
2007-07-08 07:08:32 来自:人民公安报 作者: 阅读量:1

  据了解,自2002年云南省公安厅党委提出将戒毒的“外循环”转向“内循环”后,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省政府安排专门资金,投入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也根据实际,在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上予以极大支持。省公安厅党委为全面推进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制定了两个三年建设规划:

  第一步,于2002年至2004年,在全省着力推行戒毒康复场所建设,使一部分县、市、区率先实现“内循环”收戒方式;

  第二步,整合戒毒资源。以改扩建中心戒毒场所为重点,关停并转一些小型的功能不全,距州、市县较远的,吸毒人员少或已创建成“无毒县”的强制戒毒所,建立区域性、具有辐射功能的中心戒毒场所,扩大收戒容量,提高戒断巩固效果;

  第三步,制定2005年至2007年的第二个三年建设规划,结合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分期、分批对全省39个戒毒康复场所进行了改扩建,全力探索化解戒毒复吸顽症的有效办法,为其融入社会搭建过渡平台,力争在2007年实现全省基本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

  2005年,在中央政府及公安部的大力关怀支持下,中央投资5585万元,省里投入2470万元,使云南省79个戒毒所的建设与管理、经费与装备、生产项目的开发得到积极发展,截至2006年10月底,云南全省收戒床位增加至33541张。2001年至2005年,全省共收戒吸毒人员301405人次,全省有64个县市区实现了“外转内”。

  与此同时,云南各级公安机关解放思想,把戒毒人员作为特殊病人医治,实施人性化管理,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帮助戒毒人员解决生存和康复的发展之路:

  昆明市强制戒毒所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建成了经国家GMP认证的制药厂,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形成综合发展格局,2005年生产总值近1000万元,纯利润达300万元;

  大理市强制戒毒所以融资方式与民营企业合作,引进资金3000余万元,建起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大棚,建起1000头猪和1000头奶牛的养殖场,开发园林苗圃生产项目,创造了“戒毒所+农场+基地”的生产发展模式,成为大理白族自治州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国家无公害蔬菜种植试验示范基地。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329.7万元,纯利润100万元;

  开远市强制戒毒所开展了宝石加工、太阳能热水器、鞋帮、套装门加工等10个生产项目,842名戒毒学员有815个工作岗位,创造了“企业+工厂+戒毒康复社区”的戒毒模式,2005年生产总值达205.08万元,纯利润90万元;

  思茅强制戒毒所与思茅市重生预制板厂合作,接纳戒毒出所的艾滋病人在厂里工作,并纳入低保,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与支持,厂长李继东被国家禁毒委、中宣部评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

  全省戒毒康复项目的发展,缓解了政府财政上的压力,减轻了吸毒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弥补了戒毒人员生活费不足,改善了戒毒人员的伙食和健康状况,促进了戒断巩固率的提高,增强了戒毒康复场所的发展后劲。

  据了解,云南禁吸戒毒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戒毒人员生活、住宿、医疗条件的改善,康复劳动技能的培训,劳动报酬的兑现,社会低保制度的引入和实施,为戒毒期满无家可归、生活无着落、暂时无力融入社会人员设立的“安全岛”、“雨露社区”,有效提高了戒毒人员的心理脱瘾疗效,使越来越多的戒毒人员由过去的“要我戒毒”向“我要戒毒”转变,戒断巩固率不断提高。据统计,目前,云南全省戒断毒瘾巩固三年以上的戒毒人员有24707人。而2001年戒断巩固三年以上的仅有17522人,“吸毒—戒毒—吸毒—再戒毒”的恶性循环正在得到转变。

  同时,戒毒康复场所的建设,有效遏制了新生吸毒人员的增长势头。1990年云南吸毒人员总数占全国总数的74%,2005年云南仅占8%;有效减少了吸毒人员的违法犯罪及造成的各种危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效降低了艾滋病的传染率,据2005年对全省吸毒人员的检查,因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毒者的比例下降为53.2%,有效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