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探析
2023-01-12 19:00:06 来自:中国司法 作者:梁云龙 李同文 阅读量:1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精髓,是法治戒毒所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推进法治戒毒所创建的土壤、气候和生态。如何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解决制约戒毒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作为,是一项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一、加强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法治是制度、机制、文化的有机统一,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强制隔离戒毒机关作为法治部门、执法机关,在法治轨道内推进戒毒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升是戒毒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 年 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系统工程,其形态不仅涵盖法治的普遍规律,更需要形成广泛的法治意识认同,而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作为系统工程的“枝叶”,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全面丰富、系统集成、深化拓展提供思路和支撑。因此,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二)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探索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是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旨在适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适应把重大风险防控化解在市域的要求、适应深化平战结合的要求。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承担收治吸毒成瘾人员重要任务,深度参与毒品问题综合治理,高度契合了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特别是重点难点任务,在完成市域社会治理基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更多体现的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确立,具有理论指导、舆论引导、示范指导等功能。从市域社会治理视域看,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在突出防控化解五类风险隐患、戒毒执法领域不规范现象常态化整治、加强社会治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紧密联系。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法治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是探索完善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加快完成法治戒毒所创建任务的具体举措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要求,2020 年上半年,山东省司法厅部署实施了法治戒毒所示范创建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戒毒所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法治戒毒所考核验收标准》等,对打造完备的制度体系、建立高效的执法体系、健全完善依法管理体系、构建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等提出明确要求,勾勒出法治戒毒所总体轮廓,具备了“形”。而戒毒所警察如何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程序和标准,加强执法监督、执法考核,还需要法治文化对其价值、信仰、人格及行为方式产生“催化作用”,从而提升警察队伍法治素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产生法治戒毒所创建的精神内核,具备了“神”。只有法治戒毒所“形神”兼具,方可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
  
  二、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现状
  
  实践中,山东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执法培训、严格执法监督、营造文化氛围等工作,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认知观念不断更新、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日趋先进、场所环境日渐优美。但我们客观认识到当前仍存在定位不准、认识不足、创新不够、方法不活、力量不合、效果不佳等困难和问题。
  
  (一)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少
  
  从 2018 年开始,关于法治文化的文献如井喷式涌现。在知网上以“法治文化”“治理”“法治”进行关键词交叉检索,相关论文达 1860 余篇。但因戒毒场所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不仅一般社会大众甚至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学者对戒毒场所法治文化也是“隔墙观花”,知网涉及戒毒场所法治文件建设的论文仅有一篇,且法治文化建设从社会治理视域理论与实践探索较少。全社会对戒毒场所法治文件建设的心理认同仍处于“初级阶段”,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功能与思路还需进一步延伸。
  
  (二)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形式不够丰富
  
  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内涵涉及法治的体制形态、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警察执法行为规范等各方面。目前的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延续以往的模式,法治与文化的结合点还未能全面开发,同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交流融合程度尚需加深,难以从外界获得各种养分;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滞后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展,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等融合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相关部门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项系统工程,个别单位对法治文化认知肤浅或迷茫,只是简单将法治文化建设划分为某一部门的任务,未培育相关 107戒毒管理人员及设置相关岗位。对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培养、力量整合和人才储备、资金投入等尚需进一步加强,在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成果转化、推广,对法治文化建设典型培树力度及运用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辐射等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四)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缺乏行业“特性”
  
  因个别单位对戒毒场所法治文化的内在要素、规律一知半解,从事法治文化建设的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和持续不断的动力。有的场所脱离实际,上下一般粗,重一般活动轻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有的场所“新瓶”装“老酒”,满足于开展几次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活动、印刷几本宣传册,法治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没能体现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行业“特性”。
  
  三、加强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句话成不了法治文化,喊句口号、举办个仪式也成不了法治文化。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场所内部没有边界、在戒治“五大中心”工作流程中没有断层、在场所各区域没有禁区的精神产物。因此,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应把握以下四项原则。
  
  (一)系统全面。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应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做到各级各部门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使之成为有机统一的优化整体,步调一致地去实现总体目标的要求。
  
  (二)与时俱进。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所倡导的理念、思维、价值观要有前瞻性和成长性,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保持同频同步,引领法治戒毒所建设。
  
  (三)符合实际。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理念、思维、价值观要切合实际,建设方案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倡导什么。确定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建设目标,能贯彻落实下去,符合行业特点,满足工作需要。
  
  (四)通俗易懂。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所倡导的理念、思维、价值观用文字表达时通俗易懂、准确理解,不出歧义、似是而非,能内化为精神诉求、指导行为,让全体人员从内心认同法治,使法治内化成行为的一种思维方式。
  
  四、加强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卢梭说过:“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是项系统工程,更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工程。因此,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场所全体人员接纳和认同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以新时代毒品问题综合治理为抓手,积极参与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全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党员干部带头笃行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强法治文化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法治观念、法治信仰,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笃行法治文化,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对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带动引领作用。
  
  一是带头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治信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是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扭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和关键,做到心中有法,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掌握法理,认识到法律的神圣、权威,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理念、于法有据的规则意识、奉公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心中畏法,认识到法律是严肃刚性的,自觉把法律法规作为高悬利剑,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任何时候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做到心中尚法,认识到法律是科学管用的,自觉把遵纪守法作为习惯养成,做到笃信而深厚、虔诚而执着。
  
  二是带头树立法治理念,强化法治思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理念上作表率、当样板,打牢法治思维的认知基础,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把合法性放在首位,与政策法规对标对表,做到于法有据;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紧密结合,做到行事有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规范履行职责,厘清“权力清单”,谨守权力边界,自觉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审慎用权,善于从法律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三是带头做到依法办事,强化法治实践。带头把依法办事作为履职尽责基本要求,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按照议事先学法的原则,把握决策、严格程序,杜绝靠经验决策、违规决策等问题,做到依法决策;按制度规范召开会议、下发文电、部署工作等,逐级实施落实,杜绝侵权越位、层层加码等问题,做到依法指导;坚持严字当头,突出监督重点,构建严密体系,实现检查监督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崇尚法治、厉行法治的新常态,做到依法监督。
  
  (二)守正创新悉心培育法治文化,固戒毒场所法治文化之“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必然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巨大影响。推进司法改革的过程,也是涵养法治文化的过程。要深入研究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科学内涵,找准法治文化功能定位,培育场所全体人员信仰法律和崇尚法治意识,在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中推进法治戒毒所建设。
  
  一是建立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机制。结合戒毒工作实际,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法治戒毒所创建相符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法治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在法治戒毒所创建中的考核比重,明确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指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目标管理。建立法治文化建设的保障和监督考核评比机制,从设施、人才、经费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
  
  二是加强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各级领导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调研,追根溯源,探索戒毒场所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齐鲁文化、海洋文化、行业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合的规律特点、有效途径,指导和推动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守正创新。发挥戒毒协会、社会文化研究机构的作用,调动文化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及各界人士参与积极性,探讨法治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思维、新举措,努力将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三是强化戒毒场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按照符合实际、主题鲜明、格调高雅、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法治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动戒毒场所在新建或改扩建过程中,利用办公 109戒毒管理楼大厅、走廊等空间,精心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墙,悬挂张贴法律名言警句和反映戒毒工作特色法治文化作品,形象展示法治名人故事、法治警言、法治典故等;组织戒毒所法治文化微视频展播、书画摄影展、文艺演出等,举办戒毒工作法治文化研讨会,利用短视频平台、音频、报刊等开展法治文化宣传,让更多的参与者接受戒毒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着力构建多元化、广覆盖的法治文化阵地。
  
  (三)戒毒执法自觉践行法治文化,行戒毒场所法治文化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从市域社会治理的视角看,山东司法行政戒毒场所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聚焦法治山东建设,发挥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以强制隔离戒毒为主体、以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辅助、以戒毒康复为补充”的戒毒工作新格局,持之以恒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次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
  
  一是让法治理念深植于脑,确保执法公正外践于行。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戒毒管理局印发的《关于提升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警察队伍法治素养的实施意见》,加强对警察教育引导和能力培养,鼓励支持警察学习法律知识、法治建设内容、参加法律执业资格考试,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在入职培训、晋升培训、岗位培训、警务大练兵等培训计划中增加以忠诚、担当、奉献为重点的宗旨教育内容,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全体警察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在教育挽救吸毒成瘾人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坚持刚性执法、柔性执法融合并重,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二是让制度程序深谙于心,确保执法活动精细规范。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戒毒工作执法手册》,加强执法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戒毒人员诊断评估、所外就医、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探访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以制度化、精细化的执法标准规范警察执法行为。熟悉掌握戒毒人员管理教育、戒治康复、生活卫生、康复劳动和警察职工队伍管理教育等制度程序,构建更加健全的执法体系、更加完善的执法制度规范、更加明晰的执法权责边界,提升履职能力、破解执法难题、回应社会关切。三是让警示监督利剑高悬,确保权力运行透明公正。要廓清执法风险防控重点,紧盯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六条禁令”“六个一律”等纪律规定,坚决杜绝“打骂体罚”“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通过立警示牌、印制宣传单、剖析典型案例、签订承诺书等多种方式,督促教育警察树立“红线”意识;要探索建设阳光警务机制,让警察学会和习惯在监控下执法,通过警务督察、监控录像倒查、重要执法环节监督、对戒毒人员离所前谈话、对戒毒人员家属问卷调查、对出所后戒毒人员回访等方式,以看得见的方式不断提高戒毒执法公信力,营造“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法治文化氛围。
  
  (四)禁毒戒毒宣传传播法治文化,积戒毒场所法治文化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肯定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法治宣传教育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有效传播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深入开展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重要内容,让人民群众在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教育中接受文化熏陶、感受法治力量。
  
  一是扬正抑负出色,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形象“立”起来。培树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品牌,抓好“扬正抑负”两个工作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话语权。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鼓励支持法治文艺创作,不断推出富有教育意义、反映时代精神、警察职工喜闻乐见、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寓教于乐,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质量较高的法治文化“大餐”,全方位展现戒毒工作成效。加大权威发布力度,与媒体合作设立专栏发布法治文化建设稿件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戒毒系统先进模范选树宣传工作,聚焦群众关心的话题,提升先进模范“能见度”,倍增“先模效应”。组织开展先进模范“进政法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社区”和“与先模面对面”等活动。
  
  二是系列宣传出圈,司法行政戒毒舆论声势“响”起来。综合运用见面会、故事分享会、网上展播等形式,努力使禁毒戒毒法治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狠抓禁毒戒毒法治宣传主题策划,紧紧围绕法治文化主题,讲述警察事迹故事化、戒毒故事细节化、管教细节生动化,让人民群众想听爱看。同时,把握时间节点,注重深度报道。用好互联网表达的新范式,针对新闻热点和禁毒戒毒法治文化开展法治解读评论,以最鲜活、最接地气、最为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述说戒毒所警察默默坚守、平凡小善,引发人民群众强烈共鸣,充分体现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成果成效。
  
  三是资源统筹出新,司法行政戒毒宣传质效“强”起来。发挥全省戒毒系统新媒体矩阵优势,统筹专业媒体资源,设置专项工作专栏,加强同频共振,积极打造“10 万 +”爆款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文章,推动网络顶流传播,提升宣传质效。同时,接好地气让市民群众“走进来”,举办“向党和人民报告——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开放日”活动及座谈会、网络云上参观等,邀请市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参加并建言献策。加强资源统筹,广泛连线让社会力量“总参与”,利用公路、水路服务区以及公路、水路重要节点,车站、机场、码头、港口等公共场所,因地制宜打造公众喜爱的戒毒场所法治文化“微景观”,全面提升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教育成效。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