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四川省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戒毒工作社会化的探索
2017-10-10 22:06:12 来自: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作者: 彭朝阳 阅读量:1
  如何加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无缝衔接?如何加强戒毒人员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的后续照管?如何提升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治效果?四川省戒毒管理局高度关注上述问题,指导各戒毒所探索戒毒工作社会化的途径,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打造绿色回归家园、开通“社会化直通车”、建立社区指导站。
  
  利用优势资源 打造绿色回归家园
  
  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新华强戒所)利用所内自有的3800亩山林土地,引进社会优秀企业,依托“仙山植物园”大型项目,推进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的无缝对接,建设了一个集戒毒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和禁毒宣传教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戒毒康复场所——绿色回归家园,形成了一套综合性、社会化、阶梯式、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戒毒工作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式办戒毒新路子。
  
  在保证国有土地资源权属不改变、用途不改变、使用人不改变的情况下,新华强戒所通过合作形式,引进禁毒爱心企业——绵阳新华林业有限公司,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在此建立集林业、农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一体的绿色回归家园配套项目——仙山植物园,形成“以景怡人,以园育人”的开放田园式戒毒环境。项目建设在修整道路、修缮房屋,园艺造景的同时,为绿色回归家园戒毒人员提供了大量劳动岗位和园艺戒治平台。戒毒人员在进入绿色回归家园后都会与林业有限公司签订用工合同,成为员工,在食宿全包的情况下起薪为1500元/月以上,部分强制隔离戒毒期满留园就业人员月薪已达到4000元。进入绿色回归家园的戒毒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为园林植物繁育与园林栽培,为实践园艺戒治提供了良好平台。
  
  目前,入住绿色回归家园的戒毒人员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为新华强戒所的在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目前的戒毒模式,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分为医疗戒护、场所适应、康复成长、回归巩固四个戒治区域。新华强戒所将回归巩固区的部分功能搬迁至绿色回归家园,实现了回归巩固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式管理,其戒毒期限剩余9个月内的戒毒人员,经诊断评估合格后,经申请批准后即可入住绿色回归家园,并与新华强戒所、新华园林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接受社会适应性考验、过渡性就业和回归指导,并在此完成出所流程。这部分戒毒人员入住后根据戒治情况,可以再次申请诊断评估,获得该所向其原决定机关最长为6个月的提前解除建议。这部分戒毒人员戒治积极性高,很少有违反三方戒毒协议情况。
  
  第二类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新华强戒所与绵阳游仙区禁毒委签订共建绿色回归家园协议,其中重要内容就为接收游仙区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自愿到绿色回归家园参加戒毒康复,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并进行戒毒康复指导。运行至今,已有60余名游仙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入住,尚未发生严重违反戒毒康复协议情况。
  
  第三类是在绿色回归家园参加社会适应性考验强戒期满后自愿留驻人员,继续在这里接受戒毒康复治疗和安置就业,成为其他两类戒毒康复人员的榜样,同伴影响效果显着。截止2017年6月底,先后有2300余名戒毒人员入住回归家园参加戒毒康复和就业,其中自愿留园安置就业210余人次。戒毒人员来到绿色回归家园,如同进入现实社会,过上社会人一样的生活,既可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也可与亲人同住,还有“社区医生”为他们提供治疗和心理康复支持。从2017年1月5日开始,新华强戒所对家园成立以来的期满戒毒人员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回访调查。从2013年4月8日起,到2016年12月30日止,家园共计期满毒人员1984人。复吸226人,无法取得联系206人,保持操守的1552人。
  
  积极探索创新 搭建“社会化直通车”平台
  
  四川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称资阳强戒所)依托区域优势,搭建起重点帮助戒毒者就业谋生的“社会化直通车”平台,构建起具体运作的三个途径,初期体验者已达752人,在场所和社会均产生了良好效果。
  
  资阳强戒所利用现有资源,规划了“社会化直通车”的三条“线路”:
  
  一是开往戒毒康复基地。该基地是由简阳市禁毒办筹建成立的一个戒毒康复基地,有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安置了近百名社区康复戒毒人员。资阳强戒所按照《禁毒法》规定,通过与当地政府协调,依法将所内戒毒效果良好的戒毒人员送至该康复点进行社区康复,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管控,参加社会化劳动,获得社会化劳动报酬。
  
  二是开往回归社会就业体验点——资阳征峰鞋业公司。戒毒人员白天到资阳城区征峰鞋业公司工厂就业体验,晚上回所参加戒毒康复训练。征峰鞋业公司是资阳地区的优势企业,其较好的工作环境、薪酬、劳保等获得当地工人的青睐,该企业与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已近十年,为上千名戒毒人员提供了就业培训岗位,被确定为“社会化直通车”就业体验第一站。
  
  三是社会适应性考验——家庭式管理。确定一定数量的戒毒人员参加家庭式管理,分别由大队民警负责跟踪指导。戒毒人员及家庭与当地派出所、戒毒所、司法所、社区等签订帮扶协议,形成以家长为主导,戒毒人员为主体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家庭式戒毒模式。体验者每天定时到派出所接受尿检,定时向司法所、戒毒所汇报生活情况。
  
  为确保“社会化直通车”顺利运行,资阳强戒所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依靠当地政府保驾护航。争取到当地公安机关、司法局和社区组织的支持,实现了对戒毒人员的全方位管控。
  
  二是依托企业保证就业岗位。企业向戒毒人员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签订劳动协议,确保戒毒人员就业体验受《劳动法》保护。企业方支持并配合戒毒所提出的管理要求。
  
  三是组织各类定向培训。对参与“社会化直通车”的管理民警及戒毒人员进行“社会化培训”, 由厂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所进行定向培训,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岗位技能、工艺流程、劳动保护等社会化劳动方面的知识,以达到适应企业管理,熟悉工艺流程,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同时还对家属进行了帮教方面的专门培训。
  
  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对于“社会化直通车”的运行,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对整个过程的管理协调形成了指导意见。
  
  加强无缝衔接 强化后续照管
  
  为加强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衔接,省戒毒局与成都市公安局签订了无缝衔接的协议,各戒毒所也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了社区指导站 2个,较有特色的是资阳强戒所与资阳市雁江区禁毒委联合开展的“雁归来”管控帮教项目。
  
  资阳强戒所与雁江区禁毒委联合,在雁江区资溪街道办事处、莲花街道办事处成立2个社区康复指导站。资阳强戒所抽调10名民警与街道办事处戒毒专干、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社区网格员和工作或居住在社区内的专家、学者、干部、教师等禁毒志愿者组织成立社区康复工作小组。
  
  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落实衔接措施。公安机关作出社区康复决定后,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负责执行社区康复的街道办事处,移交档案等有关材料,并将决定书送达本人及其家属。在接到公安机关通知后,街道办事处做好准备工作,切实落实必送必接措施,实现有效衔接,防止脱管失控。从资阳强戒所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并被责令社区康复的人员,户籍属于资阳市雁江区的,由资阳强戒所民警送往其所属街道办事处做好交接工作。
  
  二是及时签到协议。社区康复人员报到后,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及时与社区康复人员签订《社区康复协议》,内容包括本地社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执行单位职责和义务,社区康复人员权利和义务,双方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根据社区康复人员的染毒程度、经历、个人特点、生活和家庭环境等情况,探索建立分类管理机制,有的放矢地采取管理措施。建立帮教制度,定期与社区康复人员及其家属进行谈心,掌握现实表现,督促履行协议。
  
  四是开展心理干预。在社区康复指导站配备心理咨询师,对社区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对有心理问题或需要心理咨询的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心理帮助;对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抗复吸训练,提高其主动抵御毒品的能力;同时,做好社区康复人员在面对重大变故时的心理干预,引导其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合理排解不良情绪。
  
  五是注重教育效果。将日常帮扶与定期集中活动相结合,在民警与社区康复人员日常一对一进行帮助活动的基础上,定期利用所内外资源集中组织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活动,举行文体活动、法律法规、毒品知识讲座、生活技能等内容的培训活动。
  
  六是规范戒毒治疗。协助戒毒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等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相关规定,为社区康复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指导。
  
  七是促进安置就业。把帮助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安置作为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任务,立足社区,依托企业,充分运用集中就业安置、分散就业安置、提供公益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积极为社区康复提供就业机会。
  
  八是加强信息维护。对社区康复人员建立戒毒康复管理档案,实时登记报到、帮教、检测、变更、解除等执行情况以及培训、就业等现实表现,有条件的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网上录入、档案网上管理、程序网上流转、工作网上监督。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