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浅析戒毒场所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
2016-11-20 14:30:33 来自:兰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 作者:任周文 阅读量: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戒毒场所文化建设是戒毒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戒毒工作发展,提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戒毒场所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核心
  
  场所文化是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而积累凝聚形成的,是场所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升场所形象、增强场所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场所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戒毒场所文化就是特指戒毒场所在长期的教育矫治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民警和戒毒人员所认可、遵循,带有本场所特色的价值取向、场所风气、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精神面貌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其核心是呈现出来的以戒毒个体心理为基础的群体的“价值取向”,打着固有的文化烙印,渗透在戒毒场所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戒毒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戒毒场所是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地方,存在执法民警和戒毒人员两个主体,从文化主体方面区分,自然形成了人民警察文化和戒毒人员文化。人民警察文化,即戒毒人民警察职业价值取向,是戒毒场所人民警察群体特有的思想、道德、精神、作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总和。戒毒人员文化,主要是指戒毒人员在教育戒治内容和戒治生活中的语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如果从文化形态方面来区分,则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即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施、组织机构、场所管理等外在的、物化的“硬件设备”。物质文化是有形的、外在的,具有“标识”等作用,包括了情感和人文等色彩。精神文化,即与戒毒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感受以及场所的教育、体育、娱乐等活动,逐步树立良好的民警文化和戒毒人员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场所文化氛围。
  
  场所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确立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使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场所文化环境,从而提振精神,凝聚力量,促进工作发展。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文化应当体现先进性,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体现进取性,提倡忠于事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应当体现公平性,要求严格执法,追求公平正义;应当体现情理性,讲求以人为本,尊重权利和个性;应当体现集体性,强调集体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积极推进戒毒场所文化建设
  
  笔者长期在基层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部门工作,亲身经历了兰州市所场所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兰州市所紧扣全面实现“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戒毒工作目标,创新观念,大胆实践,着力加强所区文化建设,弘扬和实践以“自强、乐观、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场所精神文化,让戒毒人员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中接受教育矫治,有力地促进了场所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抓观念创新,确立场所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兰州市所党委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把创新观念、科学戒毒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致力于戒毒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了“自强、乐观、文明、和谐”场所精神的总要求,努力用优秀的文化熏陶人、教育人、鼓舞人,用和谐的场所文化为戒毒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实施“文化育人”和“文化兴所”工程,加快推进制度、环境、精神、行为、传统文化建设进程,在转变戒毒观念、优化戒毒环境、搭建戒毒文化平台、强化工作保障等方面下工夫,初步形成了以民警文化为引领、以戒毒人员文化为主线,以节假日文化活动为重点、以日常辅助教育为补充、以社会帮教为载体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二)加强场所文化硬件建设,积极构建物质文化体系
  
  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理念,按照“一区一特色、一队一亮点”文化建设要求,大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场所文化氛围,使戒毒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引导、激励和再塑造。
  
  一是强化环境文化建设。以校园式、花园式、军营式为标准,不断加大所区绿化、美化、亮化力度,精心设计、美化各种建筑、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做到建筑和景观优美和谐;着力调整了绿化布局,在营造文化氛围上下工夫,让有限的绿地面积发挥出了最优的生态、景观效能,草地及花园面积占全所面积的30.6%。
  
  二是大力构建“走廊文化”。对戒毒人员生活区的走廊,按照“一队一主题”的要求,用统一形式的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和富有意义的图片,以及民警与戒毒人员创作的才艺作品等装扮,使戒毒人员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戒毒人员戒毒正能量。
  
  三是丰富“宿舍文化”。对戒毒人员的宿舍,进行美化布置,张贴具有人生哲理的字画,制作《心灵之声》、《成长园地》等专栏,在学员床头悬挂心灵寄语牌。按照“一室一风格”的要求,用不同寓意的名字来命名,在统一主题格调的前提下彰显个性化特色。
  
  四是创新“习艺文化”。在习艺车间内,张贴安全警示、格言警句、操作流程的同时,创新开展了“快乐习艺”实践,在习艺过程中播放轻松明快、悦耳怡神的音乐,调节紧张的习艺心理;同时开展眼保健操、广播操、中医按摩戒毒操为主要内容的“工间操”,提升技能,滋养心灵,康复身心。
  
  三、着力搭建戒毒文化平台,积极构建精神文化体系
  
  一是构筑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场所内部广播、报纸、网络、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载体的宣传作用,形成处处有文化,时时受教育的氛围。坚持每月出一期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所内小报《扬清苑》;坚持每半月出一期结合国内、所内形势,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黑板报;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不断加强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视频播放系统、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发挥阵地作用,形成覆盖全面的宣传教育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矫治氛围。
  
  二适时树立“榜样文化”。榜样是标杆、是旗帜,具有鲜明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戒毒人员中认真组织开展考核评比,及时公布评优选先结果,定期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篮球比赛和康复训练展示比赛,宣传先进事迹和人物,曝光违规违纪行为,弘扬改造正气,形成良好的教育矫治风气。
  
  三是创建感恩康复文化。坚持每餐一首歌,每餐一首感恩词,营造和谐场所文化氛围。在节假日和休息日举办文艺汇演、歌咏、篮球、拔河、趣味运动比赛等,组织全体戒毒人员参加中医按摩,习练太极拳、八段锦等,既陶冶其思想情操,又有助于强身健体。
  
  四是开展“书香市所我爱读书”活动。订阅《读者》、《做人与处世》、《心理与健康》等对戒毒人员有益的书籍和报刊杂志。每周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鼓励他们读书看报,每年在“世界读书日”举办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戒毒人员读书的兴趣,使戒毒人员牢固树立“博学、怡情、明德、修身、励志、笃行”的理念。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场所文化建设载体
  
  戒毒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戒毒场所可以通过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的方式,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戒毒,并且支持和参加到戒毒文化的建设之中。兰州市所按照开放式教育的思路,多渠道引入社会帮教资源,拓展帮教渠道,建立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家属来所帮教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拓展社会帮教平台。利用每年和“6·26”国际禁毒日,举行大型社会帮教日活动,开展内容丰富的帮教活动,与15家帮教单位签订了帮教协议,建立了长期社会帮教、就业帮扶、医疗服务救助、法律援助、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构成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是加强与戒毒人员亲属的联系。利用场所亲情帮教日、会见探访、“亲情电话”、“家信”等形式,引导戒毒人员亲属了解、支持、配合教育矫治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所内教育的良性互动。
  
  三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已建立教师、律师、学生、心理专家等志愿者队伍200多人,邀请志愿者对戒毒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手拉手、结对子”等帮扶活动,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技能,为戒毒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是邀请戒毒成功人士来所现身说法,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戒毒信心;同时借助学校、就业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力量,培养戒毒人员适应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使戒毒人员实现从强戒所到社会零距离适应,从而使戒治效果得到更好的巩固和延续。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