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关于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教育体系的思考
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模式
2008-10-26 06:48:23 来自:韩力农 北大法律信息网 作者: 阅读量:1

  《禁毒法》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从中可以看出,帮助是一种总的戒毒工作理念,教育是基础,挽救是目的。建立完整科学的戒毒教育体系,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所谓戒毒教育体系,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实践对吸毒人员的戒毒教育。把戒毒教育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划分为三个自然阶段,在过程中化解矛盾,实现认识飞跃;从内容上将戒毒教育归纳集中于三项,抓住共性,解决普遍性问题;根据吸毒人员吸食毒品的种类、危害,将戒毒教育分成三种类型,针对特点采取个别化教育;从实质上将戒毒教育与现实生活处遇挂钩,区别对待、体现差异,形成新的动力机制。

  一、以戒毒中期为重点,规划“三段”分层次教育,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教育是一个过程。按照国家法律对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为两年的制度设计,将强制隔离戒毒自然地划分为戒毒初期、戒毒中期、戒毒后期三个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施展教育,达到让吸毒人员弃旧图新的目的。

  戒毒初期的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改造须要经过从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消除吸毒人员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放弃对毒品的依恋心理,当然也是需要经过由强迫到自觉。戒毒初期教育必不可少。主要是针对吸毒人员模糊与错误认知,进行法律、道德教育;针对他们对强制戒毒的抵触情绪、焦虑心理和疑虑,进行疏导教育;针对他们懒散的行为方式,进行养成教育和规范训练。在教育上要牢牢把握强制与感化教育的“度”,既要让吸毒人员认识到吸毒行为的违法性、接受教育的强制性;又要让他们感到接受戒毒教育,对自身的戒毒、重新生活大有益处。

  戒毒中期的时间跨度大,也是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接受教育,用新的思想观念取代旧的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吸毒人员,经过一个时期的生理脱毒,戒毒思想与心理十分脆弱,在继续戒毒与重复吸毒的矛盾冲突中,时常烦躁与焦虑不安。系统地开展普及毒品知识与毒品危害教育、开展毒品侵略史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区分出毒品的危害性质,坚定戒毒的意念。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开展读书、演讲、影视评论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自觉地放弃毒品。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组织习艺性的劳动,锻炼他们的体魄,增强戒毒的意志力。当然,在这个阶段因人施教、个别谈话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遇见吸毒人员个别性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的个别谈话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工作,可以暂时缓解因为强制隔离和戒毒而产生的精神压力,稳定住他们的思想情绪。

  戒毒后期则是巩固戒毒教育成效,进行戒毒教育鉴定与小结。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封闭的环境里,经过一年多、接近两年时间的戒毒文化教育,思想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心理状态基本稳定,对戒毒教育基本上能够消化接受,初步实现由强制到自觉的教育转变。这个阶段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检查对照、评定鉴定与巩固提高等方面。

  二、以戒毒心理为核心,深化“三项”分内容教育,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分内容教育是将戒毒教育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划分为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文化、戒毒心理健康文化、康复回归文化与劳动观教育等三项内容,增强吸毒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掌握初步劳动技能和谋生本领,达到教育的目的。

  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文化教育,是由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演变而生,继承和保存了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合理部分,加以当代化,使戒毒教育更具有思想性、时代性、新颖性。多数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与他们自身社会主义法律知识缺乏、道德水准不够是密不可分的。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导之使明,在吸毒人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文化教育不仅不过时,而且很有必要。要有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法律道德常识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反复组织吸毒人员深入学习《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条款,使他们认清吸毒违法、成瘾必戒的必要性。通过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教育,帮助吸毒人员解决错误的思想认识问题,明法理、辩是非、知耻辱,从内心深处受到谴责,自觉进行忏悔,立志痛改前非,放弃复吸念头,从一个吸毒的违法者变成为戒除毒瘾的守法公民。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开展戒毒教育,必须始终把戒毒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加以重视。在许多吸毒人员看来,戒毒是一件十分困难、甚至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屡戒屡吸的复吸经历,让他们自己对戒毒失去了信心。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吸毒、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戒毒为什么是困难的、毒瘾为什么能戒除、怎样戒除毒瘾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知识极度贫乏。要有计划、有重点、有内容、有选择地确定,开展戒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帮助吸毒人员破析复吸动机、增强戒毒动力、恢复健康心理。要通过大众化的语言、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有系统地讲解条件反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亚文化理论、不完整个性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让吸毒人员学会自我分析动因、自我调适情绪,保持健康心态,应对外界压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心理测试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同时,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毒品考验实验、行为矫治疗法、团体心理矫治等活动,也是非常有益处的,可以帮助我们把戒毒心理健康教育做的生动活泼,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

  康复回归文化与劳动观教育,也是戒毒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由于民警的指导和基本制度的约束,能够做到基本戒除毒瘾不在吸毒。但是回归社会以后,面对“粉友”和“圈子”的诱惑,复吸的念头就会油然而生。对吸毒人员进行康复回归文化的教育,帮助吸毒人员认识到戒毒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掌握自我康复的方法也很重要,学会拒绝“粉友”和“圈子”的引诱对于巩固操守意义非常。劳动观教育,也是回归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它使吸毒人员明白回归社会以后,必然要去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养活自己、做到自食其力。劳动观教育必须包括劳动实践活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只有思想上的教育,而不组织参加劳动实践,是不能培养吸毒人员自发地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参加劳动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对劳动观教育的补充。重视回归文化与劳动观教育,对于巩固强制隔离戒毒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以对海洛因类吸毒人员的教育为主线,细化“三种”分类别教育,使教育具有针对性

  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毒品由于成分、成瘾机制的不同,吸毒人员吸毒的动机、受到的危害,以及吸毒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文化层次也是不同的。“三种类型”就是根据吸毒人员常用毒品的种类、心理渴求程度、所要达到的目的、欲望与需求所做出的划分,以吸食海洛因为代表的传统毒品类型吸毒人员的教育、新型毒品类型吸毒人员的教育和感染艾滋病毒类型吸毒人员的教育,使戒毒教育更加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

  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海洛因的人数占有绝对的比例。他们在吸毒以后出现的生理特征与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用药和由此导致的强烈渴求行为,许多人把吸毒作为自己生活和生命的唯一目标,从而放弃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放弃个人的前途、健康、尊严,甘愿做毒品的奴隶。他们的人格扭曲、行为懒散,同吸毒前完全判若两人。对于突然间发生的强制隔离戒毒,表现出焦虑烦躁、时常激怒、失眠以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因此,对于他们的分类教育,首要的是介绍海洛因毒品的成瘾性、中毒症状以及容易在戒断中出现的各种特征,帮助他们打消戒毒顾虑。其次,广泛宣传联合国制订的减少供应、减少需求、减少危害的“三减”政策内容,尤其是国家所采取的新的戒毒措施,宣传美沙酮替代治疗对于避免戒断症状、减轻渴求、预防复吸的药理学目标。再次,围绕减少反社会行为、改变高危行为、改善和维系社会功能,对吸毒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知识教育。要针对海洛因的特性,进行危害性教育,帮助分析由于吸食海洛因,给社会、给家庭、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的各种危害,预测继续吸食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制订戒毒计划,签订戒毒协议书,分期分步实施戒毒。

  在公共娱乐场所出现的新型毒品,近年来又有上升的势头。由于这类使用新型毒品的人群与毒品的种类、毒品的来源越来越多,加上许多吸毒者认为新型毒品成瘾性小,吸毒人群主要为青少年包括“白领“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传统毒品应该有所区分。要使吸毒人员认识到新型毒品从药理学上分析,都是毒品;既然是毒品就有成瘾性。要使吸毒人员看到许多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在纵欲和放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各种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认识到尽管吸毒的场所集中在公共娱乐场所,同样也在治安管理处罚的范围。认识到可能某些新型毒品的受药作用小,多药滥用问题的危害性更大。大部分多药滥用的吸毒人员,已经发展成习惯性和强迫性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过精神障碍。要针对吸毒人员心中顽固的亚文化观念,及其所表现出现的一些特征,尽可能多地采取主流文化思想教育,帮助吸毒人员改变旧有观念,认同接受主文化,坚定戒毒意念,自觉摆脱毒品纠缠,戒除新型毒品。

  由于方法不当,有一些吸毒人员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血液检查结果发现病毒感染时,深陷极度失望的悲伤之中,加上社会歧视的压力,这些吸毒人员的心理反应会更加激烈。有的是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有的出现无名愤怒,意图报复社会;还有的经常做噩梦,产生出一死了之的想法。对这部分吸毒人员的教育问题不容忽略。要着重宣传党和政府提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四个坚持”、“六个加强”的具体内容,让他们明白全社会的关心、关怀与关爱,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不会放弃、也不会抛弃他们当中的每一员。通过教育启发,学会珍惜生命,坦然面对现实,消除恐惧心理,自愿咨询检测,树立治疗信心,主动配合抗病毒治疗,多做一些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有益的事情。

  四、以半开放处遇为基础,体现“三级”分处遇教育的活力,在差异中形成激励

  激励就是通过刺激,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吸毒人员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根据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对戒毒认识的程度、自我戒毒的动力、现实行为的表现,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中的激励机制,将他们分成封闭、半开放、开放三个不同等级的等次,相对应给予享受不同处遇内容,为吸毒人员创造一个有活力、有竞争、有希望的戒毒环境,让他们在希望中戒毒。

  封闭处遇,强制规定了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应该做的没有做,不应该做的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处于封闭处遇的吸毒人员,他们的行动自由度很小,一般都有专人监护,不允许离开规定区域。即使是在所内购物、就诊、活动,也有专人陪同。封闭处遇之所以严厉,它告诉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中,必须充分考虑法律规范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一定要依照法律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享有半开放处遇的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人数最多。他们有一定行动自由度,可以有组织地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学习、社会交往等活动。对他们的行为约束,主要是通过纪律制度、说服教育、道德舆论、群体习惯而实现。只要吸毒人员的行为,不违反戒毒纪律规定、不违背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一般不加严厉控制。同时,戒毒机构在吸毒人员中间积极倡导有道德的行为,谴责不道德的行为,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他人合法权益。吸毒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处遇,必须要积极努力,争取进入开放处遇。

  进入到开放处遇,吸毒人员的行动自由度更大,除集体活动之外,可自主参加各种文化、社交活动,自主完成劳动、学习任务,自主自选就餐品种,生活方式基本接近社区,也是强制隔离戒毒中最高级别的处遇。开放处遇的实现,告诉吸毒人员达到此标准就为最优。让吸毒人员明白,三级处遇的设计,是一种最现实、最实在、可以触摸到的教育。自由选择生活处遇,选择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是促进吸毒人员转变态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评价自我价值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戒毒教育是司法行政部门最为显著、独特的资源优势。建立完备、齐全的戒毒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家法律赋予司法行政部门强制隔离戒毒的职能。因此,司法行政部门的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戒毒教育工作,切实将这项关系到国家禁毒和戒毒事业成败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深、抓细、抓出成效,确保戒毒质量的提高,为社会挽救更多的、需要得到挽救的吸毒成瘾人员。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