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从湖南劳教戒毒的探索历程 谈我国戒毒工作的发展策略
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模式
2007-07-13 08:02:09 来自:湖南省劳教局 莫祝安 张军 作者: 阅读量:1

    随着毒品泛滥加剧和禁毒斗争日益复杂,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和对吸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力度。制定了“禁贩、禁种、禁制、禁吸,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方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颁布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对全国禁毒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提出了我国戒毒工作的三种基本方式——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禁毒工作中,付出了艰苦努力,在缉毒、戒毒、社区预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我国毒品泛滥的形势,并未因此获得彻底好转,吸毒人群仍在逐渐增多,复吸率依旧居高不下,尤其戒毒工作仍处于无序无为状态,领导体制不顺畅,业务工作不规范,学术观点互相排斥,矫治方法单一落后,戒毒模式不统一,整体效能未发挥,更有一系列疑难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反思以往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客观分析问题原因,理性探索发展策略。本文拟从回顾湖南劳教戒毒工作发展历程入手,分析我国戒毒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戒毒工作发展策略建议,供有关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湖南劳教戒毒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 湖南劳教戒毒工作的基本概况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赋予劳教工作戒毒职能起,劳教系统就开始面对戒毒这样一个艰巨的世界性难题。我省劳教系统于1991年开始承担戒毒任务,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获得发展。全省劳教戒毒场所由1991年开始承担戒毒工作时的4个增加到10个,其中包括4个劳教戒毒所(1个在建)和6个设戒毒大队的场所(有专门戒毒大队14个),收容吸毒劳教人员的容量由初期的1200人扩大到了12000人,目前收容在所的吸毒人员约有7000人,占在所劳教人员总数的42%,戒毒工作已成为劳教系统的主要工作任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省劳教戒毒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序到有序的艰难发展历程,做了大量工作,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起步,尤其近几年来,在劳教戒毒理论研究和戒毒工作模式探索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我局提出的劳教戒毒工作模式,引起了部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司法部总结归纳为劳教戒毒基本模式。为了全面检验这一理论和模式的有效性,并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司法部于2002年6月决定在我省进行为期三年的劳教戒毒工作模式试点,2002年11月全国劳教戒毒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2004年4月两期全国劳教戒毒基本模式培训班在湖南长沙举办,司法部和湖南省有关领导对湖南劳教戒毒工作给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二) 湖南劳教戒毒工作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1迷茫困惑阶段(1991—1994年)

  在劳教戒毒的早期阶段,我们对戒毒工作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对戒毒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在迷茫摸索中,总是企求通过某种神奇方法来解决吸毒成瘾问题,先后引进过硬戒、西药脱毒、中医调理、气功戒毒等戒毒方法,均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2强化管理阶段(1995—1997年)

  从1995年开始,吸毒劳教人员大幅增加,毒品渗透、自伤自残、打架斗殴、危重疾病、逃跑甚至因吸毒所内死亡等一系列问题集中凸现,给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带来了严重干扰,使我们认识到戒毒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促使我们从查禁毒品着手,强化劳教戒毒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措施、策略,研究制定了《劳教戒毒管理办法(试行)》和《劳教戒毒管理规程(试行)》,建立了劳教戒毒工作的良好秩序。

  3引进提高阶段(1998—2001年)

  在经历较多挫折后,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外较好的戒毒方法和模式,开始注重借助国内知名戒毒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开始走出劳教系统较狭小的天地,迈出了向专家学智慧,向他人先进模式学方法的步伐。我省新开铺劳教戒毒所于1998年在中南大学精卫所杨德森、郝伟教授、赵敏博士等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引进TC方法,多次派人前往云南戴托普中心进行专业培训,得到了杨茂彬等老师的指导,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不仅比较完整地引进了TC方法,并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同时将TC的内核思想与劳教戒毒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推进了这项工作的本土化和普及化,使之充满了发展前景和希望。

  4理性创新阶段(2002—目前)

  经过多年摸索实践,促进了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加深了对戒毒工作客观规律的认知,开始了对戒毒工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并迈出了自主创新的关键步伐。我们在深化对戒毒工作客观规律认识、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确立了从“建立一个先进的新型戒毒文化、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脱瘾方法体系、建立一个合理的戒毒工作运行流程、建立一个有效的再社会化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构筑具有中国特色戒毒工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大胆提出了一个“依托劳动教养制度,运用以康复教育为主的综合脱瘾手段,采取分阶段分区域流程管理”的劳教戒毒工作模式,即一个“以戒毒法律制度为依托,以康复教育为重点,以综合戒毒方法为手段,以流程管理为运行特征,以再社会化机制为补充”的劳教戒毒工作范式。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完全封闭、三区四期、流程管理、综合脱瘾、跟踪帮教、量化评估”。这一大胆举措引起了司法部和湖南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支持下,湖南省劳教系统开始了这一戒毒工作模式的深层次研究和应用试点,希望在研究和试点中,使之获得进一步的论证、发展和完善。

  (三) 湖南劳教戒毒工作的探索实践

    在湖南劳教戒毒发展历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观念、方法、模式的发展轨迹:

  1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夯实劳教戒毒工作人力、物质、技术基础。

  ① 多途筹资加快建设步伐,为劳教戒毒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为了适应我国禁毒斗争的需要,积极采取多种方法,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努力加快劳教戒毒场所的建设。先后有省新开铺、省白马垅、常德市等劳教戒毒单位完成了一批戒毒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其他劳教戒毒场所则普遍修建了戒毒设施,添置了戒毒必需设备,部分解决了戒毒场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为劳教戒毒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 多种方式组织业务培训,为劳教戒毒工作的飞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针对劳教戒毒工作干警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戒毒工作客观需要的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多次派人赴云南戴托普基地进修,多次派人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的戒毒研讨会,2001年配合干警素质教育,在全省劳教系统组织了戒毒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巡回培训,2002年组织有关教授下基层讲学,2003年与中南大学联合举办了心理咨询和戒毒业务培训班,2004年4月配合司法部劳教局举办了两期全国劳教戒毒基本模式培训班。通过培训更新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业务素质,为劳教戒毒工作的飞跃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源准备。

  ③ 多方联手开展科研协作,借助科研院所专家支持强化劳教戒毒工作的技术保障。

  为了弥补劳教系统高层次戒毒专业人才缺乏、戒毒科研能力薄弱的先天缺陷,我们积极争取中南大学精卫所和心理学中心等科研院所教授的技术支持,与之联合开展“TC引入及本土化”、“心理矫治方法引入及应用”、“吸毒人员心理测试量表研制及应用”等实用性课题研究,借助专家教授的知识和技术来强化劳教戒毒工作的技术保障。

  2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实施吸毒人员的矫治管理。

  ① 查堵结合,严防毒品入所,创造净化无毒环境。

  针对毒品渗透无孔不入、吸毒劳教人员管理难度大的客观情况,我们采取外堵、内查、人防、物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劳教戒毒场所的毒品防范工作。同时,加强与公安部门联系配合,清理戒毒场所周边环境,打击内外勾结向戒毒场所传递、贩卖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严格管理,堵截毒品渗透,净化戒毒场所,建立真正无毒的戒毒环境。

  ② 宽严相济,改变管理理念,形成适宜戒毒氛围。

  根据戒毒工作客观要求,改变管理工作理念,努力创造既威严整肃、又宽松适宜的戒毒氛围。一方面在执法管理上,坚持严格要求,形成一个威严整肃的戒毒氛围,迫使吸毒人员无条件地接受戒毒矫治;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居住、饮食、卫生条件,公正、公平处理执法事务,打击所王所霸侵权行为,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安全、平等的生活环境;同时,戒毒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变换角色,既充当执法管理者,又担任心理治疗者,还扮演劝慰援助者,推行互动式人性化管理,为他们建立一个宽松适宜的心理环境。以增强接受戒毒矫治的顺应性,激发他们潜在的戒毒内动力。

  ③ 规范管理,健全戒毒制度,建立长效安全机制。

  为了适应戒毒工作的需要,从健全完善制度着手,建立劳教场所长效安全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定点转送收容吸毒劳教人员的通知》、《劳教戒毒所(队)设置建设规定》、《劳教戒毒工作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和相关制度,全面规范了劳教戒毒业务和管理行为,确保了劳教戒毒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秩序稳定。

  3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劳教戒毒工作的活力和影响。

  ① 抓好所内禁毒宣传教育,形成持续心理攻势。

  为了加大对吸毒劳教人员的心理攻势,增强他们戒毒拒毒的决心和意志,始终坚持抓好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所内各种宣传工具,开展持久性的宣传教育,大造禁毒声势,给吸毒人员施加强烈心理感染;二是坚持抓好常规课堂教育,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灌输正确思想观念;三是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如禁毒展览影视、禁毒宣誓签名、现身说法、禁毒文艺晚会及家属座谈会等,努力营造浓厚禁毒氛围,从而对吸毒人员形成持续心理攻势。

  ② 引进多种新型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工作活力。

  针对一般说教难以改变成瘾行为的情况,积极引入一些新型宣传教育方式,如同伴教育、降低危害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生活技能训练等,以增强宣传教育的活力和效果。

  ③ 加强戒毒所区文化建设,发挥潜移默化功效。

  针对吸毒人员心中存在的顽固毒品亚文化观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文化观念教育攻势,采取多种方式,建设以戒毒信条为核心的戒毒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吸毒人员的日常生活、劳动、学习及居住环境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力求让吸毒人员在戒毒文化的熏陶下,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④ 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攻势,扩大劳教戒毒的社会影响。

  为扩大劳教戒毒的社会影响,积极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攻势,主要利用“6·26”国际禁毒日的有利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先后组织了全省劳教系统的“禁毒宣传月”、“禁毒图片巡回展”、“6·26禁毒咨询宣传周”、“禁毒现身说法报告会”、“禁毒文艺晚会”、“万人拒毒签名”、“劳教戒毒系列新闻报道”等活动,尤其近3年来,我们与中南大学和长沙民政学院联合举办的“万人拒毒签名活动”、“禁毒文艺晚会”及“劳教戒毒系列新闻报道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4给予综合康复措施,增强劳教戒毒工作的实际效果。

  ① 体现人道给予适当医治,消除拒戒生理诱因。

  针对吸毒人员客观存在的大脑损伤及临床症状,坚持科学人道原则,克服医疗经费严重短缺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对他们实施适当医药治疗,常采用对症处理、中药调理及物理疗法等方法,帮助吸毒人员减轻急性戒断症状、稽延性戒断症状,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消除拒绝戒毒和产生复吸的生理诱因。

  ② 把握关键引入心理方法,促进病态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是戒毒工作的关键,也是劳教戒毒工作必须克服的薄弱环节。我们一方面大胆引入TC方法,另一方面分步引入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生活剧疗法、行为矫治及家庭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力求促进吸毒人员病态心理得到康复。同时还着手与有关专家教授联合研制心理测试量表,以便为心理学方法的应用提供方向,并为检验心理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③ 着眼长远注重后续照管,促进健康再社会化。

  戒毒回归人员的后续照管,是影响戒毒工作长期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这项工作非常艰难,需要社会多部门共同参与,任何一个戒毒机构也不可能独立完成。我们目前采取组建后续照管机构,建立信息反馈通道,组织回归人员家属培训,与公安部门、社区及家庭进行衔接,实施回归人员强化心理训练等方法,来开展后续照管,并将其与创建无毒社区活动衔接起来。现已在小范围内进行少量人员的试验,希望通过试验摸索出经验,形成有效的戒毒回归人员健康再社会化促进机制。

  5正视面临严峻疫情,加强劳教场所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① 积极争取国际国内艾滋病预防机构的支持,开展监所艾滋病预防控制方法研究。在司法部劳教局指导下,完成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监所艾滋病预防控制研究项目,编写了《监所艾滋病预防控制手册》,同时担负完成了国务院艾滋病协调办公室资助的“工作人员艾滋病防治业务培训”项目,为监所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好了理论知识准备。

  ② 紧紧依靠疾病控制部门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实施监所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监测检验调研工作。多年来,积极配合疾病监测控制部门,坚持不懈地抓好了劳教场所的艾滋病哨点监测,并针对劳教场所日益严重的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疫情,自主开展了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检测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了劳教场所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疫情状况和传播危险因素,起草了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劳教场所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③ 积极争取艾滋病预防专家教授的帮助,组织对劳教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近几年,曾二度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全省劳教场所开展预防知识培训,二次自行组织全省各劳教场所艾滋病预防业务巡回讲座。对全省劳教场所大多数工作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使他们学会了艾滋病及相关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同时,对在所劳教人员进行了讲座教育,使他们懂得了怎样改变危险行为,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6科学理性思考,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工作模式。

  ① 经历艰难困惑后的理性思考。在经历了对戒毒工作长期艰辛努力而效果并不理想的心理困惑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对戒毒工作进行理性认识,在多年的探索思考中,我们终于认识到:

  毒品问题的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既受毒品成瘾特性影响,又与人类自身追求享乐的人性弱点密切相关,既是社会主文化阵地坚守不牢的派生物,又是社会控制弱化的直接产物;既是受毒品亚文化观念影响的道德失范问题,又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违法犯罪问题。

  毒品依赖既是毒品特殊毒理作用导致的顽固生理疾病,又是个人心理幼稚、人格缺陷导致的心理行为疾病,也是受负性亚文化泛滥影响的腐朽文化病,还是由社会失范、控制弱化引发的复杂社会疾病。

  吸毒者既是心理逆反、行为越轨的违法者,又是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脑病患者,还是心身受毒品摧残、无力自拔的受害者。

  戒毒工作并非一个单纯的医学课题或法制管理课题,而是一个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难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戒毒工作的内在要求是既要治疗吸毒者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脑病,解决其难以自控的生理依赖,促进生理功能康复;又要矫治其顽固的心理行为异常,消除其缠绵难断的心理依赖,促进心理成熟和行为改变;既要进行社会主文化教育,促使其认同先进文化思想,抛弃腐朽负性亚文化观念;还要帮助其重建正确社会认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效促进其健康再社会化。

  ② 面对世界级难题的大胆探索。面对戒毒工作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退缩畏惧,没有轻言放弃。我们从中国曾经成功解决过毒品问题的历史经验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中,获得工作信心,勇敢肩负起历史责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大胆挑战世界难题,努力探索中国戒毒工作的成功之路,先偿试引进TC模式,后大胆探索提出“三区四期”戒毒工作模式。

  ③ 为创立中国戒毒工作模式所作的不懈努力。为了不辜负国家和人民托付的历史责任,我们将劳教戒毒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目标,确定在创立中国戒毒工作理论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工作模式上,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一手抓戒毒理论研究,一手抓戒毒模式试点。先后提出了《劳教戒毒工作策略选择》、《劳教戒毒工作模式整体构想》和《劳教戒毒工作心理学方法引入策略》,制定了《劳教戒毒工作管理规程》,并正在组织编写戒毒模式指导工具书—《监所戒毒工作理论与实务》。从2002年6月起,在司法部和湖南省有关领导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全省劳教戒毒工作模式试点工作。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社会知名戒毒专家的技术支持,促进我省劳教戒毒工作高起点、高水平发展。正在与中南大学精卫所和心理学中心联合,探索研究吸毒人员心理测试评估方法,编制《吸毒人员心理测试量表》;还拟准备与有关大学、研究所、戒毒药品器械生产公司联手,共同开展多种戒毒方法捆绑试验。这些前瞻性、开拓性研究,为提高我省戒毒工作理论水平、实际效果和戒毒模式试点的预期成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我国戒毒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戒毒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并要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戒毒工作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 管理体制不顺畅,思想观念较落后

  一是领导体制不顺,未形成统一的权威性领导指挥体系,工作重心常向本部门倾斜,导致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工作体制不顺,多架马车各行其道,部门间缺乏协调机制,导致工作步调不一致。三是决策机制存在缺陷,决策者不懂行,懂行者无决策权,戒毒工作决策失误在所难免。同时,戒毒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也客观存在,一些戒毒工作人员(甚至主管戒毒工作的领导)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仍然停留在对以往经验感知的层面上,对戒毒工作新知识、新观念缺乏认知,而且还意识不到自身观念的落后,工作中常常凭经验行事,很难有创新之举,制约了戒毒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二) 场所设施未完善,区域布局欠合理

  受场所建设投资偏少、戒毒经费短缺、人员编制比例偏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现有戒毒场所的设施不完善,在基础条件和实际功能上,还存在明显缺陷,不能适应戒毒工作的客观需要,一些毒品重灾地区还不能按理想方案设置戒毒场所,形成区域布局上的不合理。

  (三) 专项经费无保障,戒毒措施难落实

  戒毒专项经费没有稳定的国家政策保障,没有固定财政来源,经费严重短缺。受其影响,戒毒工作的很多具体措施——戒毒医疗、心理康复、行为矫治、拒毒训练、跟踪调查等都无法实施。因此,要想建立起以戒毒为主导的运行机制,保证戒毒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四) 专业人员比例少,业务素质待提高

  各类专业人员比例比较低,尤其缺少熟悉戒毒管理、戒毒医疗、心理康复、行为矫治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员;戒毒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尤其在稽延症状处置、抗复吸治疗、心理测试、心理康复、行为矫治和生活技能训练等业务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戒毒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五) 戒毒手段较落后,戒毒效果不理想

  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我国戒毒工作还有一系列技术难题未彻底解决,目前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和抗复吸治疗涉及较少,心理康复工作没有全面铺开,行为矫治大多只能代之以常规管教,实际戒毒效果不佳,复吸率居高不下。

  (六) 社会协同配合不够,后续照管难以实施

  社会各界在禁毒工作中的协同配合机制没有形成,部门间配合不和谐,戒毒执法不统一,学术观点不一致,科研协作未深入开展,戒毒研究成果未很好推广应用,各类戒毒资源未充分利用,社会知名戒毒专家的技术资源,未产生应有的效能,一些有识之士的理性思维和工作思路,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强制性戒毒机构的资源,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劳教戒毒场所收容不饱和,造成国家政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戒毒回归人员的后续照管难以落实,影响戒毒效果的巩固。

  (七) 劳教戒毒场所艾滋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吸毒劳教人员的增长,劳教场所监测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激剧增多,所内艾滋病传播的危害因素客观存在,并且日益加大,与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的管理、医疗、教育方面的一系列难题骤然凸现出来,劳教场所工作人员在接触艾滋病高危人员中,意外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客观存在,而工作人员职业意外感染风险防范保险机制没有形成。

  三、我国戒毒工作的发展思路

  面对复杂艰巨的戒毒工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全新的观念来审慎应对,必须在遵循戒毒工作客观规律,吸纳国内外戒毒研究成果,借鉴我国戒毒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技术、体制等社会资源状况,理性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戒毒工作发展思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国家全面禁毒工作方针,以禁毒法律制度为依托,以我国可用社会资源为基础,以中华优秀文化为背景,以戒毒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提高戒毒效果为目的,采用多学科综合戒毒方法,全面规范戒毒业务工作,尽快形成集戒毒医疗、心理康复、行为矫治、文化观念重建、再社会化促进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机制,实现我国戒毒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以戒毒理论、方法创新为动力,以戒毒工作模式探索为契机,借助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我国戒毒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 实现戒毒资源的一体化整合。要根据我国戒毒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戒毒工作的客观要求,充分调动政府部门、戒毒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社区家庭多方面的力量,吸纳国内外多学科戒毒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有效整合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资源。实现强制戒毒与劳教戒毒机构的体制整合,形成以省级主管部门垂直领导为主、当地政府配合的一体化新型强制性戒毒工作体制;实现强制性戒毒机构与自愿性戒毒机构的工作整合,建立两者间的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具有的业务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戒毒工作格局;实现戒毒机构与无毒社区的职能整合,促进两方面工作的有机衔接,形成内外联合、协调发展的局面。努力建立以强制性戒毒为主、自愿性戒毒为辅、无毒社区为补充的一体化戒毒工作体系,走出一条强制戒除与自愿戒治相结合、科学矫治与文化引导相结合、戒毒机构与社区家庭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的中国戒毒新路子。

  (二) 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戒毒工作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目前的戒毒工作,客观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客观存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的矛盾,面临着重经济利益、还是重社会效益的选择,普遍出现了职能错位的情况和商业化倾向,这一矛盾的客观存在,成为了制约戒毒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务必正确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应增强政治敏锐性,端正戒毒工作指导思想,把握好戒毒工作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纠正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的偏向,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戒毒工作效果、增强社会效益上,不能本末倒置。二是正确处理遵循戒毒工作客观规律与严格执行强制戒毒法规的关系。戒毒工作具有自身独特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强调在戒毒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文明矫治,推行非歧视与人性化工作方法,营造适宜宽松的氛围,以激发戒毒人员自主戒毒动机;另一方面,受吸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的制约,由于其脑部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行为失控,虽希望戒毒而又无法自控,必须给予强制戒毒的法律约束,这就又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实行严格规范管理,以确保戒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客观存在管理宽严程度不一和工作人员充当的角色不同的矛盾,也需要我们正确灵活处理。要做到既严格执行戒毒法规制度,又讲究科学文明矫治,在戒毒场所形成既威严整肃、又宽松适宜的良好氛围,使戒毒工作者既充当管理指导者,又充当劝慰辅导者,使吸毒人员在宽严相济的氛围中,增强接受戒毒的顺应性,提高戒毒实际效果。

  (三) 努力实现三个创新。在我国戒毒工作的探索中,要努力进行戒毒理论、方法、模式三个方面的探索创新。在戒毒理论探索研究中,要充分发挥知名戒毒专家和戒毒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要将戒毒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要大胆突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框架,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文化等多方面,探索形成新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工作理论体系;在戒毒方法探索研究中,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要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及针灸戒毒的研究成果,开展多学科戒毒康复方法的筛选研究,突破传统的替代治疗、拮抗治疗、对症治疗及心理社会矫治方法的局限,以全新的思维来探索新方法,希望能形成多学科综合的新戒毒康复方法体系;在戒毒模式探索研究中,要敢于突破传统戒毒工作模式的束缚,积极借鉴国内外现有戒毒工作模式的运行经验,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胆识,利用我国的法律制度、优秀文化、特色医疗、社会控制等优良社会资源,探索形成一个“以禁毒法规为依托、以独特戒毒文化为导向、以综合戒毒方法为手段、以心理行为康复矫治为重点,以流程管理为运行特征、以再社会化机制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工作模式。

  (四) 合理运用四种工作手段。在我国戒毒工作实践中,必须合理应用戒毒医疗、康复教育、戒毒管理、社会控制四种手段:戒毒医疗既是治疗毒品性脑病、戒断生理依赖的直接手段,也是促进心理康复的间接手段和确保戒毒过程安全的保障条件,是整个戒毒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强制戒毒工作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戒毒医疗工作主要应围绕消除生理依赖、弱化心瘾产生的生理基础、确保戒毒过程安全、防治并发疾病四个方面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研究寻找经济、安全、少痛苦、不成瘾的脱毒药物和方法,积极治疗可能成为复吸原因的各种稽延症状,努力寻找以调理生理欣快功能为主攻方向的抗复吸新方法,严格监护防治戒毒过程可能发生的急危并发疾病,认真抓好传染病防治。从而,发挥戒毒医疗的良好效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医疗康复新路子。

  康复教育是戒毒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各类戒毒方式的主要构件,是帮助吸毒者矫正异常心理行为的关键措施,在戒毒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康复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何用好康复教育手段是戒毒工作面临的实践性难题。要发挥好康复教育的主导作用,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在康复教育内容选择上,应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必须重点抓好认知教育、拒毒技能教育、自尊自信教育、健康生活教育等特殊康复教育,同时也要坚持抓好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毒品危害等常规教育;在康复教育形式的选择上,坚持以心理行为康复矫治为主,以其他教育形式为辅,重点推动心理行为康复矫治方法的深入开展;在心理行为康复矫治方法的引进上,要按照“结合实际、可行有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步引入认知疗法、脱敏疗法、替代疗法、家庭疗法等实用型方法。同时,要注意学习引进同伴教育、生活技训练等新型教育矫治方式,增强康复教育手段的科学性和新颖性。

  戒毒管理是戒毒工作的运行载体,贯穿于戒毒工作的全过程,对整个戒毒工作起着衔接、协调、规范的作用,能保障戒毒过程的人员流动、物质流动、事务流动的有序运行,提高戒毒工作的整体效能。戒毒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全面规范的管理措施,为戒毒工作提供一个净化的无毒环境、稳定的场所秩序、适宜的戒毒氛围、严格的矫治手段及合理的工作程序,最终达到整合戒毒业务、提高戒毒效果的目的。抓好戒毒管理的关键在于:查禁毒的渗透、营造适宜戒毒氛围、建立合理管理流程。

  社会控制是戒毒工作重要的辅助手段,其既能为戒毒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无毒社会环境,又能为吸毒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行为干预,还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道德规范和文化意识教育来影响吸毒者的心理,给吸毒者造成不能吸毒的强大心理压力,迫使吸毒者放弃或防止复吸。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法律控制、社会规范控制、社会行为控制、思想道德控制、文化意识控制等方面,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禁绝毒品便是利用社会控制手段解决毒品问题的杰出范例,虽然我们现在不可能照搬过去的做法,但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现在我们利用社会控制手段来帮助解决毒品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用法律手段打击毒品犯罪,利用思想道德、文化意识及社会规范教育手段来营造良好禁毒氛围,利用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对吸毒者实施直接的行为干预和后续照管。合理应用好社会控制手段,对提高戒毒长期效果,实现全面禁毒具有积极意义。

  (五) 切实强化五个保障。戒毒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难度大、困难多,必须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有效保障。主要应切实强化以下五个方面的保障:

  一是法律制度保障。法制是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工具,也是保证戒毒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针对我国戒毒法规建设滞后的现状,本着科学、实用、规范、系统的原则,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适应当前禁毒斗争需要的《戒毒法》,并结合劳教戒毒与强制戒毒的体制整合和劳教立法,制定一部操作较强的强制性戒毒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从而,为我国的戒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是组织领导保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抓好戒毒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戒毒工作实践中,必须针对我国戒毒工作领导体制不顺、禁毒决策机制不良,缺乏内行主管领导、督导指挥不畅的情况,切实采取措施,从强化国家主管机关职能、理顺戒毒工作体制、改善禁毒决策机制、选拔内行主管领导、整合戒毒机构等方面着手,强化戒毒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

  三是人才素质保障。戒毒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涉及到医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法学多个领域,需要戒毒工作人员掌握相应业务知识和技能。我们必须从配齐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戒毒业务培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借助和发挥社会知名戒毒专家的智力资源,为戒毒工作正常开展提供有效的人才素质保障。

  四是戒毒经费保障。充分有力的经费保障是抓好戒毒工作的基础条件。事实上,经费短缺是制约我国戒毒工作的关键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制定戒毒经费保障政策、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加大戒毒设施投资、加强经费管理、实行拨款法制化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强戒毒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切实保障戒毒业务工作所需的正常业务经费。

  五是社会支持保障。戒毒回归人员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面临着家庭、就业、交友、歧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是引起其复吸的重要社会原因。要想增强戒毒工作的长远效果,必须强化社会支持机制。应将戒毒工作与创建无毒社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建立后续照管机构、开展五位一体的帮教活动、给予就业扶持、帮助家庭重建、实施行为监测干预、设立过渡安置中心或问题人员后续照管暂留区等方面着手,建立或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以便为戒毒回归人员顺利再社会化提供有力保障。

  (六) 始终坚持六个结合。在探索戒毒工作理论、方法、模式过程中,发扬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从尊重戒毒工作客观规律和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始终坚持以下六个结合:

  一是坚持戒毒工作探索与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相结合。由于吸毒人员所具有的行为失控的心理行为特征,决定了戒毒工作必须具有强制性,也必然涉及到对吸毒者的强制约束问题,这表明戒毒工作与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探索戒毒工作的方法、模式时,有必须适应国家民主法制的要求,必须与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紧密结合,尤其要结合国家司法体制改革和劳教工作立法来整合强制性戒毒机构,并完善戒毒工作法律法规,促进我国戒毒工作法制化进程。

  二是坚持戒毒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我国戒毒工作探索过程中,既要注重劳教戒毒理论研究,又要注重实践探索,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检验理论。目前,我们在戒毒工作中,初步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模式。这些理论、方法、模式还有待今后的理论研究去论证充实,更需要在戒毒实践中去检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戒毒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戒毒实践中去摸索理论、论证方法、完善模式。应重点抓好戒毒模式试点和多学科综合戒毒方法捆绑试验,在戒毒实践探索中,发展、完善、推广戒毒理论研究成果。

  三是坚持引进继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我国戒毒工作探索研究中,要处理好引进、继承、创新的关系,既要注重学习引进国外的戒毒研究成果,又要注重总结继承我国戒毒工作的成功经验,更要敢于自主创新,创造性地推出我国戒毒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要客观看待国外经验,既不过分迷信、完全照搬,也不全盘否定、拒绝引进,要坚持理性学习引进,并在实施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要善于总结吸纳我国原有的戒毒工作经验,充分应用我们已经取得的戒毒研究成果;更要敢于在探索研究中发挥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大胆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综合性戒毒康复方法体系,摸索建立一套兼顾戒毒医疗、康复教育、行为矫治、规范管理及再社会化促进等各项业务的独特戒毒程序,构架起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工作模式。

  四是坚持戒毒机构的工作与社会各界的工作相结合。在我国的戒毒工作实践中,既要注重全面抓好戒毒机构内的各项业务工作,提高戒毒工作的实际水平,又要注重将戒毒工作向社会延伸,将戒毒所内的业务工作与社会各界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促使戒毒工作的全面规范开展。尤其必须注意加强与相关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与“创建无毒社区”活动的结合。利用专家教授的智慧来解决戒毒工作面临的疑难问题,提高戒毒工作的整体水平;利用“无毒社区”的力量来加强戒毒回归人员的后续照管工作,对他们给予有效的社会支持和行为干预,尽可能地降低或减少复吸诱因转化为复吸行为的机率,有效降低复吸率,增强戒毒工作的长远效果。同时,通过戒毒工作向社会的延伸,扩大戒毒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我国戒毒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是坚持促进吸毒人员病态心理行为改变与帮助吸毒人员重建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在戒毒工作中,既要采用多学科综合性心理行为矫治方法,促进吸毒人员异常心理的康复和成瘾行为的改变,还要采用认知教育、文化熏陶来帮助吸毒人员重建健康生活方式。希望通过这两方面措施的结合,引导吸毒人员自主摆脱成瘾行为的困扰,主动以正常的生活方式替代药物依赖生活方式,促使吸毒人员恢复健康人生。

  六是坚持把戒毒工作与艾滋病预防控制相结合。吸毒与艾滋病是一对连体怪胎,吸毒共用注射器和性乱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危险行为。在我国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问题十分突出,据估计现有的近百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有70%的人员是因吸毒导致感染的。这表明毒品问题的遏制是我国控制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关键环节,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戒毒机构的高度重视。应主动把戒毒工作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在切实抓好各项戒毒业务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和防范措施教育,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管教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预防业务培训工作,要认真组织对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监测检验工作,要积极摸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理方法,尤其要结合吸毒行为的矫治来推广降低危害措施。力求通过有效的戒毒康复措施来改变吸毒人员的危险行为,通过危险行为的改变来减少艾滋病传播的机率。从而,尽可能减慢我国艾滋病快速蔓延的速度,减少吸毒行为带来的严重公共卫生安全危害。

  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一个领导有力、资源整合、体制顺畅、模式统一、方法综合、效果良好的戒毒工作新局面,促进我国戒毒工作的飞跃发展,为我国的禁毒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尽一份职责。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