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劳教戒毒的成本分析
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模式
2007-07-08 21:25:12 来自: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江苏省句东劳教所 李 颖 阅读量:1

    【摘要】劳教戒毒是目前我国戒毒体制中强制戒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体制的原因使得劳教戒毒工作困难重重。本文运用经济学成本分析方法来考察劳教戒毒成本的构成及成本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改革行政运作机制和人事体制、加强戒毒预算分配管理入手,有效实现劳教戒毒成本科学投入、戒毒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以期“以合理的劳教戒毒成本投入,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从而切实发挥劳教戒毒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劳教戒毒 成本分析

    一、概述

    (一)劳教戒毒的概念

    劳教戒毒,在目前我国戒毒体制中是强制性戒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司法行政机关主管的专门劳教戒毒所和综合性劳教所中设置的承担戒毒任务的戒毒大队负责具体的戒毒事务。法律依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禁毒决定》),“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全国第三次禁毒会议之后对这一规定进行了政策性调整,即复吸一律送劳动教养)

    (二)戒毒模式概述

    戒毒模式,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文化、习俗、观念以及卫生医疗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的戒毒治疗模式有:

    1、自愿戒毒:吸毒人员自愿到社会上开设的戒毒所戒除毒瘾。自愿戒毒机构由卫生部门主管,公安机关负责监督。时限一般为10~20天,主要目的是帮助吸毒人员生理脱瘾,摆脱身体对毒品的依赖。

    2、强制戒毒: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长期性或临时性戒毒所,由公安机关管理,卫生部门监督。被强制戒毒的对象是《禁毒决定》第八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由公安机关规定给予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时限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强制戒毒机构实行与外界隔绝的办法,按照半军事化的规范,进行强化训练、教育和管理,使其心理毒瘾得到控制、减弱和消除。

    3、劳教戒毒:(见上述概念)。时限为1~3年。除对戒毒者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康复工作,还需对其进行强制性的政治思想、法制、文化、技术教育。

    国外戒毒治疗一般以医疗模式为主,主要有:(1) 短期住院治疗:3~6周,门诊。(2) 社区治疗:1~2年。(3) 门诊戒毒治疗:时间不定。(4) 美沙酮维持治疗:长期。

    二、劳教戒毒的成本、成本构成与分析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1>一般说来,只有企业收益超过企业成本,才有效益可言。戒毒工作也是一项投资,要想获得收益,也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这就是戒毒成本。戒毒成本,是指戒毒工作部门为了达到一定的戒毒目的而投入的全部资源的总和,包括在戒毒工作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

    (二)劳教戒毒成本及构成

    劳教戒毒成本,是指劳教戒毒机关为了达到戒毒劳教人员戒除毒瘾,使之顺利回归社会的目的,而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司法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

    结合劳教戒毒工作复杂多样的特点,我们可以依照不同标准对劳教戒毒成本作出不同分类:依是否在戒毒工作中直接产生的耗费和执法过错,将劳教戒毒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过错成本;依是否随外界情势变化,将其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依是否与经济因素有关,将其划分为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进行成本分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从而有效地提供和使用各种成本信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过错成本

    直接成本:指与劳教戒毒工作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如,警察的薪金(直接人工),戒毒治疗、检验物质耗费(直接材料)。

    间接成本:指与劳教戒毒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如,日常行政性开支。

    过错成本:是指劳教戒毒机关对戒毒劳教人员的不当管理及治疗措施的错误运用所造成的耗费,作为劳教戒毒成本只是一种可能的成本支出,并非任何劳教戒毒单位、任何矫正治疗措施必须支付的成本。

    过错成本的发生原因:(1)民警的不当管理,如非法或不当使用警械具,造成戒毒劳教人员身体、心理、精神的损伤甚至死亡。再如,处理戒毒劳教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因刑讯逼供致伤、致残甚至致死人员事件。(2)矫正措施、治疗方案的不当运用。如药物的误用、体能训练过度所致伤害。

    以上只列举了工作中的几种常见现象,实际上,戒毒治疗中的一些过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由于人们的认知局限,另一方面则缘于治疗技术、矫正方案的圈囿,即不完善性。当然,在工作中我们是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工作中的过错成本。

    区别直接与间接成本和过错成本,目的在便于“借此考核成本分配的合理性,从而也推动成本计算制度的创新”<2>。

    2、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都是就短期成本而言,长期成本都是可变的。

    固定成本是为了维护劳教戒毒工作的正常运转,由国家财政担负的机关日常性开支,如,办公场所、设施,车辆的使用与维修,警察的薪金,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等。

    变动成本是在一定时期以内随外界情势等相关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支出。如,政策调整,加大对吸毒行为的打击力度,造成收容人数的增加;应付突发事件的预留资金,包括对戒毒劳教人员制造的所内事件的处置,对相关人员采取的羁押和强制措施,对脱逃人员的抓捕、跟踪等要支付的费用。

    3、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戒毒工作所必须的经济耗费,包括办公费用、警察薪金、基本建设经费等。

    非经济成本是指经济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如社会心理成本。社会心理成本“是指社会民众对在侦查活动影响下的社会治安状况所抱的一种心理态度,具体指针对犯罪行为而实施的侦查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对民众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影响,也可说是一种民众对国家公权力对其私权利造成侵犯的心理印象。如果侦查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所采用侦查手段对民众权利造成的侵犯越少,则民众会感到更安全,社会心理成本越小。”<3>在劳教戒毒工作中,社会心理成本就是民众对国家采取劳教戒毒这一强制戒毒措施的心理反映,如果此项工作对戒毒劳教人员的权利侵犯越少,手段越科学,管理越文明,社会效益越高,则民众会感到越满意,社会心理成本就越小。

    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在国内外争议颇大,存废之争持续已久,其影响已上升到人权(公民权)保护、法治目标的实现、国家政治形象。因此,考虑并重视劳教戒毒工作的非经济成本,尤其是社会心理成本已是大势之趋。

    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在具有稀缺性的世界里作出一项决策而不作出另一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4>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通常区分使用三种不同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对经济学家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美国经济学家保尔?萨穆尔认为,“做决定具有机会成本,因为在一个稀缺的世界中,选择一个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的一些东西。机会成本是被错过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5>同样,在劳教戒毒模式的选择上,也存在机会成本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流行着诸种内容窘异、风格效用各不相同的戒毒模式,如何在符合戒毒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选择一个与劳教戒毒相融合的、科学的、有效的、经济的戒毒模式,是机会成本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劳教戒毒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首要课题。如,国际上流行的“多维度家庭治疗”模式,其治疗的关键是必须有人、有时间对戒毒青少年进行不间断地全程跟踪观察和监督。若将其引用到劳教戒毒中来就是大失理智的愚笨之举,在现有警力就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员和时间投入至如此昂贵的运作。劳教戒毒所做不到,社会上的自愿戒毒机构也不可能做到。即便是(部分试点单位)已经引用到劳教戒毒中的社区治疗(TC)模式也存在着工作原理、组织原则、管理规则、实施程序上与劳教戒毒模式的融合问题(或制度的移植与本土化)。故而,机会成本分析不可或缺。

    (三)劳教戒毒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成本计划、成本核算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对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以较少资金耗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目的。”<6>这是经济学上对成本分析的定义。我们所讲的劳教戒毒的成本分析在采用经济学成本分析方法、技术的同时,应当注意与经济学概念的区分。微观经济学中,企业关注的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即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在司法活动中,这是很难实现的,原因在于法律成本与一般的生产成本有着严格的区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社会心理成本,即无法用物质的、经济的标准去衡量、去量化。因而对劳教戒毒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就不能简单地套用经济学的内容了。

    根据劳教戒毒工作的实际,将劳教戒毒成本分析的目的定位为:正确测定戒毒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客观评价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揭示差异原因,把握戒毒成本变动规律,逐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某一指标的实际数与各种比较标准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分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7>

    (1)横向比:本单位的实际指标与同行单位的先进指标进行同期比较,寻找差距。

    (2)纵向比:本单位的实际指标与以前(上年或历史最好水平)的实际指标进行比较,考察成本的变动趋势。

    2、比率分析法:指利用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8>

    (1)趋势比率分析法:将不同时期的成本指标进行比较,求出比率。

    作用:分析该指标的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从中发现管理优势和不足。根据对比标准的不同,趋势比率又可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公式如下:

    定基比率=分析期指标值÷固定期指标值×100%

    环比比率=分析期指标值÷前一期指标值×100%

    (2)构成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个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率。

    作用:考察其结构与变化,明确降低成本的着重点。

    构成比率=某组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

    进行比率分析时,应注意:a、计算比率的项目间要有关联性,计算口径要一致。b、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时,要排除不可比因素的影响。

    3、因素分析法: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按照一定程序和要求,从数值上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戒毒工作的影响因素很多,尤其是可变因素的影响,如若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数值测定,使之量化,便能准确把握成本变动的原因及规律,为成本处理策略的出台提供科学参照,避免了成本干预的盲目性。

    最常用的方法是连环替代法。计算程序如下:

    (1) 确定某一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际数和基数(如计划数、上期实际数)

    (2) 以该分析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作为分析对象,并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

    (3) 以基数为计算基础,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各因素的实际数替代其基数,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每一次替换后,实际数就被保留下来,并计算出该因素变动后分析指标的数值。

    (4) 将各因素替换后分析指标的数值与因素替换前分析指标的数值进行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对分析指标差额的影响值。

    (5) 将各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其代数和就是该分析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间的差额。

    分析样式:设某一指标N是由相互联系的X、Y、Z三个因素组成。其计划指标N。是X。、Y。、Z。三个因素相乘的结果,实际指标N1是X1、Y1、Z1三因素相乘的结果。

    分析对象:该指标计划与实际的差额N1-N。

    各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如下:

    计划指标:N。=X。×Y。×Z。 ①

    第一次替换:N2 =X1 ×Y。×Z。 ②

    第二次替换:N3 =X1 × Y1 ×Z。 ③

    第三次替换:N1 =X1 × Y1 × Z1 ④

    据此测定的结果:

    ②-①=N2-N。此为X。被X1替代的影响。

    ③-②=N3-N2 此为Y。被Y1替代的影响。

    ④-③=N1-N3 此为Z。被Z1替代的影响。

    综合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为:

    (N1-N3)+(N3-N2)+(N2-N。)=N1-N。

    分析实例:假设戒毒治疗中的某种药水的原料费用由药水产量、单位药水的原料消耗量和原料单价三个影响因素组合而成。该药水原料费用的有关资料如下:

    (1)药水产量(箱):计划数=100,实际数=150。

    (2)单位药水的原料消耗量(千克/箱):计划数=10,实际数=9。

    (3)原料单价(元/千克):计划数=6,实际数=8。

    (4)原料费用总额(元):计划数=6000,实际数=10800。

    要求: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原料费用的影响。

    分析对象:10800-6000=4800(元)

    计算各因素变动对其差额的影响程度:

    计划指标: 100×10×6=6000(元) ①

    第一次替代:150×10×6=9000(元)②

    第二次替代:150×9×6=8100 (元)③

    第三次替代:150×9×8=10800(元)④

    ②-①=9000-6000=3000 (元)药水产量增加产生的影响。

    ③-②=8100-9000=-900 (元)药水原料节约产生的影响。

    ④-③=10800-8100=2700(元)药水价格提高产生的影响。

    3000-900+2700=4800 (元)全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上数据均为假设)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指标的影响,也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某一指标的影响,在成本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应用时须注意:“(1)因素分解的相关性。构成某一指标的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要有因果联系,各因素变动是产生该分析指标差额的内在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了。(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进行替代,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因素顺序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3)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因在确定某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时,是以其前各因素已经变动而其后各因素尚未变动为假设条件的,所以计算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假定性。”<9>

    三、劳教戒毒成本投入的影响因素

    在整个劳教戒毒过程中,影响戒毒成本投入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财政保障体制、劳教戒毒警察的配备与素质、戒毒人员的特点等。

    1、财政保障体制

    目前,劳教所并未实行财政全额保障,部分费用是由各单位通过开展所内生产解决的。这种体制必然要影响到劳教戒毒的工作成效,原因有:

    如上所述,执法(法律)成本与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成本是有区别的,不是像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实现财富的最大化”为目的,而是以追求戒毒的社会效益,提高戒毒人员戒断率,促其融入社会,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为价值目标的。执法成本不仅要受人力、物力、经费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戒毒劳教人员特点、政策变动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劳教戒毒成本投入的效益原则即是“以较大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10>试想,劳教所在为经费紧张而疲于生产的同时,哪有精力再去关心戒毒的成效?

    笔者认为,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投入更多的戒毒成本,以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在目前看来,劳教戒毒成本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专业人才缺乏、设备技术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压力过大、场所安全任务过重是劳教所当前面临的主要也是首要的问题。这种体制就促使了劳教戒毒效益与成本投入两者间矛盾的形成,我们的工作能否从这个矛盾中解放出来,就成了实现戒毒效益的关键或者前提。成本的降低与收益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在所难免。“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们处理这个矛盾所要考虑的价值取舍原则。

    因此,我们不能只顾节约成本而忽略良好效益的实现,否则,劳教戒毒效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2、戒毒警察的配备与素质

    戒毒警察的薪金总量是决定劳教戒毒成本的重要因素。从数学计算上看,减少戒毒警察的数量是降低戒毒成本的有效手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劳教戒毒警察的数量与其工作量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警教比例也不能达到司法部的规定要求。如上所述,他们除了要面临繁重的所内生产,还要处理复杂的行政事务,现行的行政运作格局也牵制了大量的警力,更何况,劳教戒毒工作的管理规格、业务要求比普通的劳教管理要更加地严格和规范,需要一定数量、一定比例、一定专业技术的警察共同协作来完成。

    戒毒警察的素质不仅在业务工作中至关重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成本投入。“一个人的工作,却用两三个人去完成,势必要增加成本。”不可否认,目前部分戒毒警察的业务素质还不高,工作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被耗费在重复劳动上,低效率、低效益的现象比较普遍。

    显而易见,戒毒警察的配备与素质是影响劳教戒毒成本投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3、戒毒劳教人员特点

    吸毒人员作为社会中的特定人群,其行为和心理有着固有的特点和规律性,如意志控制力弱、人格心理扭曲、行为狡诈善变,其行为、心理越复杂,越无章可循,我们要支付的戒毒成本就越高。所以,要提高劳教戒毒效益,就必须充分认识这类人员的行为、心理尤其是个案的特点和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投入相当的资源做统计调研,结合其行为、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矫治对策。以“多进宫”戒毒劳教人员为例,此类人员在意志控制方面比其他人员要弱,但其行为诡秘、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又是其他劳教人员不可相比的,反映在管理中,他们较容易取得戒毒警察的信任,欺上瞒下、逢迎作戏,能够在警察与同教之间游刃有余,行为诡秘,意图不易暴露,从而也就构成了场所安全的隐患。正如工作中总结出的这类人员的违纪特点——“不犯则已,一犯惊人”。当然,这与部分戒毒警察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事件处置能力也不无关联。

    4、其他因素

    除了上文论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对劳教戒毒成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国家政策。国家对待吸毒行为的态度反映到政策上,就会对劳教戒毒成本产生影响,如1990年12月28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禁毒决定》,其中对吸毒者的态度“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到全国第三次禁毒会议后的“复吸一律送劳动教养”,这一政策性调整对吸毒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收容规模、收容总量、人员构成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了劳教戒毒的成本(直接成本、变动成本)。

    (2) 舆论宣传。如今,舆论宣传与执法工作结合得日益紧密,反映在各种媒体对政府执法表现出了高度的也是空前的关注,这对提高政府执法透明度,促进执法机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是有所裨益的,但若进行人为炒作甚至给予不合理的负面宣传就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成本(社会心理成本)的增加。

    四、有效配置劳教戒毒成本(资源)的途径

    进行劳教戒毒成本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戒毒成本(资源)的科学配置,而要对戒毒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就要考虑到影响该成本的诸多因素。笔者尝试从行政运作机制改革、人事体制改革、加强劳教戒毒预算分配管理等方面论述科学配置劳教戒毒资源的有效途径。

    1、行政运作机制改革

    劳教单位“大机关、小基层”的行政运作机制制约着资源有效分配目标的实现,如仅机关就占用了大量的警力资源、业务经费资源。目前,劳教所内设机构中非业务部门和人员数量较多,往往超过1/3,甚至达到近1/2,严重影响了劳教执法工作的职能效果,导致大量成本的浪费,业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更是折扣了劳教工作效益。因此,改革劳教戒毒所的行政运作机制,缩减非业务部门及人员的设置和编制,让大多数人从非业务工作中游离出来,共同参与戒毒矫治工作,让少数人做决策,使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在专门业务活动上。

    实现运作机制改革的一个前提性条件是实现财政全额保障,确保“收支两条线”,从而才能在根本上使劳教所从经济与执法的双重定位转变到执法的独立定位,真正实现劳教机关职能的回归。

    2、人事体制改革

    由于历史因素、政策因素、经济条件薄弱和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劳教工作警察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综合性、专业性人才缺乏,虽然,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人事制度的逐步完善,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未能适应劳教戒毒工作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劳教机关的人事体制,严格戒毒警察的从业资格,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戒毒警察的素质影响着戒毒执法成本,因此,提高警察素质是降低劳教戒毒成本投入、优化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对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将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骨干岗位,予以重用,将素质不良,不思进取,影响恶劣的人员予以转岗、淘汰,搭建“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性竞争平台,从而,激励先进不断提高、鞭策后进不断进步。

    3、加强劳教戒毒预算分配管理

    劳教戒毒的预算分配包括“警力分配、资金分配、装备分配、信息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问题。”<11>如何合理地科学地分配戒毒预算?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衡量各部门、各流程、各环节所要肩负的职责和承担的任务及重要程度,由此决定戒毒预算的分配。但同时,也要考虑一部分的应急资金,以支付执法过错产生的成本耗费以及追逃、处置所内突发案件等不特定的变动成本耗费。通过加强预算分配管理,充分实现劳教戒毒成本(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分配。

    笔者运用成本分析方法来考察劳教戒毒成本的构成及成本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改革行政运作机制和人事体制、加强戒毒预算分配管理入手,有效实现劳教戒毒成本科学投入、戒毒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以期“以合理的劳教戒毒成本投入,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从而切实发挥劳教戒毒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2>《现代成本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汪祥耀 主编

    <3>《公安学论丛》法律出版社 何家弘 主编 第91页《刑事侦查的成本分析》 张方、张云泉 著

    <4>《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保尔?萨穆尔(美)著

    <5>《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保尔?萨穆尔(美)著

    <6>《现代成本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汪祥耀 主编

    <7>《现代成本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汪祥耀 主编

    <8>《现代成本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汪祥耀 主编

    <9>《现代成本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汪祥耀 主编

    <10>《公安学论丛》法律出版社 何家弘 主编 第95页《刑事侦查的成本分析》 张方、张云泉 著

    <11>《公安学论丛》法律出版社 何家弘 主编 第109页《刑事侦查的成本分析》 张方、张云泉 著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