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戒毒体制 > 正文
戒毒体制
全美矫正场所TCU模式治疗过程与结果研究
2015-06-14 19:07:10 来自:D.Dwayne Simpson & Kevin Knigh 作者:廖寰宇译 阅读量:1

  一、简介

  (一)涉及范围:根据美国司法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美成人犯与在监服刑犯已高达200万人,其中涉毒犯罪行为者人数占主流。1997年司法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大约有一半的服刑犯有吸毒史,近1/3的犯人承认其犯罪行为受吸毒因素影响。除此之外,1/4的州监狱和1/6的联邦监狱服刑犯有酗酒史,41%的州监狱和30%的联邦监狱服刑犯每日饮酒量达0.2夸脱(220毫升),40%的州监狱和29%的联邦监狱罪犯承认自身曾因酗酒导致家庭矛盾。

  严重的吸毒问题不仅导致在监在押犯人数量激增,对全美公共安全与经济健康运转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据药物成瘾与滥用国家研究中心研究表明,43%被关押在惩戒所的经常吸毒者犯有谋杀、过失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与寻衅滋事等严重暴力行为。在经济领域方面,因酗酒和药物滥用(吸毒成瘾)问题,美国每年需直接投入相关费用达2460亿美元,并额外花费300亿美元用应对以涉毒罪犯的开销。

  (二)矫正治疗项目的积极作用:通过积极的治疗干预,司法人员能确认和重塑涉毒罪犯的行为认知模式,相反,如果放任不作为,罪犯获释后将会继续沉沦在毒瘾里,带给自身与社会双重危害。事实上,研究表明,推广“矫正治疗服务,能够使罪犯还在服刑期内就取得较好的矫正效果,尤其在矫正场所,长期施加的、内容丰富的治疗项目(如适合在监狱使用的“治疗社区”模式)已被证实能提高操守保持率(未复吸)和降低累犯率(受逮捕、应诉、监禁)。例如,监狱局长期跟踪在20所治疗矫正康复机构进行治疗的1866名罪犯,发现与未接受治疗的对比组罪犯相比,其获释6个月内受重新逮捕的人数下降了73%,又据尿检结果表明,复吸率同期亦降低了44%。类似的是,特拉华州key-Crest、加州Amity、德州Kyle新视角监狱治疗社区等三所矫正场所在实践中证明,全程接受药物治疗的罪犯在回归社会后操守保持良好。与此同时,参与者中又继续接受后续照管治疗的刑释人员的脱毒效果更为显著。

  (三)治疗资源不足:大部分药物滥用者因未获得良好矫正,在回归社会后又重新陷入酗酒、吸毒和犯罪的泥淖,其原因在于矫正场所的工作水平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据国务院1997年关于罪犯矫正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0-85%的州监狱服刑犯急需针对药物滥用的专门矫正,但事实上仅有13%的人在监狱接受过系统性的矫正治疗。即使是到了近期,各项戒毒矫正资源的使用渠道日益完善、顺畅,但其仍无法满足戒毒人员的全部需求。

  二、开发与管理效果的矫正治疗

  由于矫正治疗资源有限,矫正场所对接受矫正治疗的罪犯会进行系统化甄选,务求“好钢用在刀刃上”,使亟需治疗,并能通过矫正治疗取得最佳行为矫正效果的罪犯参与到治疗中来。

  如何做好参与者的甄别?研究发现,可通过治疗过程中的“黑盒子”部分地实现甄别目标。“黑盒子”鼓励矫正将治疗实践专注于这么一群人,他们认识到自身确实存在吸毒成瘾问题,需要且渴望获得系统性的矫治帮助,而非为那些缺乏动机、充满危险性的人量身订制(也许那些人罪行累累)。此外,这些人对自我、其他罪犯、心理咨询师和管教者是否建构了健康、完整的认知体系,是否在回归社会后能克制住对毒品的瘾癖及犯罪需求?这些问题都应当通过矫正治疗初期阶段的系统性测验寻求可信的答案。

  有争议的是,改进矫正场所戒毒治疗效果。一些研究者将之称为“以治疗满足参与者(或罪犯)”,即提供满足罪犯矫正需求的服务,开展对矫正过程及其治疗组成部分,包括参与者如何进入治疗角色,达到矫正效果的基础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为便于分解这些组成矫正效果的元素成分,还需更好的评估和动力阶段模式。将治疗阶段概念化,包括延伸、导入、融入、治疗和愈后治疗,凸显干预和评估策略的价值。

  以往,“参与者社会统计学”及其它“前治疗”手段并不能很好地预测结果,但近年来,通过开发“参与者功能评估和分析技术”,预测的准确性有很快的提升。毒瘾严重程度(特别是可卡因滥用)、酗酒史、犯罪史、社会背景、心理功能絮乱情况等背景资料在矫正治疗起步阶段异常重要,决定着如何准确适用治疗接触和羁押手段。此外,参与者的治疗动机高低和接受改变的准备程度对推动整个矫正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TCU治疗过程模式

  德州基督教大学(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行为研究学院在药物滥用治疗方面取得进展,开发了戒毒“治疗过程”模式,将矫正治疗的关键点依托于如何构建有效治疗,建立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和连续性的矫正阶段,并记录效果,总结经验。矫正管理者将对整个阶段的各项参数、控制因素进行全程监控并完善评估方式,特别是在攸关重大干预事件和治疗阶段的测试上,更要投入关注与心力。

  在前三十年里,TCU治疗过程模式受到了全美社区戒毒康复项目的资金扶持,而在近年,因联邦部门对戒毒场所工作的效力评估需要,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发展迅猛,全美的国家级禁戒毒评估工作开始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从1960年代的矫正治疗效果前景评估研究(TOPS ),到1970年代的戒毒报告项目(DARP),再到继起的药物滥用治疗效果评估(DATOS),联邦政府向272个矫正项目派出65000名人员,依托多模态和多地点样本计划的方式扶持项目发展。这些国家项目包含了近30年积累的大规模证据,证实戒毒治疗具备普遍的效力。

  经大量评估发现,要使戒毒矫正措施起效,参与者在戒毒矫正场所被羁押时间必须足够长,羁押时间和矫正效果的关联性包含于数个目标者、治疗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指标,并已通过国家药物滥用治疗中心(NIDA)的三个国家级研究专项反复研究得到了证实。在矫正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促使人维持个体需求、动机因素、社会压力与矫正过程本身的政策、实践、释疑、相容性及服务水平之间的互动性,即发生在若干连续性阶段的“接触”过程。

  如表一所示,TCU治疗过程模式描述了包含“黑盒子”若干关键成分在内的数个阶段。一般而言,它们是一些连续的治疗因素,能帮助参与者维持场所羁押时期的治疗工作与提升回归社会后的抗复吸效果。具体地说,较高程度的过程参与水平能提高治疗效果(包括加强与治疗咨询师的沟通、提升自身自信水平),并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帮助提高参与者行为改变的积极性,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恢复,这些指标进步均为参与者身心康复的体现,并随着羁押时间的延长而作用凸显。这些效果应当得到足够重视,因为参加美沙酮治疗疗程长达一年的参与者,戒毒效果和抑制反社会暴力行为倾向的水平要高于他人五倍以上。多变量分析模式则更加清晰地阐明了参与者动机、治疗过程变量(治疗融洽程度、项目参与程度、行为顺从度、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羁押实践和治疗效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四、特别干预与咨询手册

  由于不同的罪犯进入戒毒矫正治疗项目的动机水平与吸毒成瘾程度各异,在项目的早期阶段一些人就能从“导入”阶段获取对自身需求和治疗目标的清晰认识便不足为奇。

  一些过程干预行为也能够成功地强化戒毒治疗参与者的项目“接触”程度,并促进参与者的一些康复指标提升。例如,以“认知可视化代表”技术为基础(或称为“极连地图”)的心理咨询提升了参与者的项目“接触”程度、治疗水平与最终疗效。

  “偶然事件管理”协议可提供社会认可、小礼物或治疗辅助物品如公交车票、计程车费等,可提升咨询参与度,间接地抑制参与者复吸,从而提高参与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改变积极性。

  特殊组教育材料,如艾滋病预防、安全性行为、两性社交技巧训练、回归社会对接与训练,旨在恢复参与者的社会知识和心理功能水平。

  这些特殊需求模式都有相应的咨询手册,针对参与者分组讨论和讨论过程,分别提供予咨询师基本的咨询指导说明。因此,场所可在项目“接触”和早期治疗阶段就立即开始着手构建参与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

  五、阶段评估提升疗效水平

  要取得好的戒毒治疗效果,前提是较好地贯通领悟治疗阶段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目标者自身优劣势、项目参与度、治疗关系、社会心理功能和行为顺从度。我们的研究明确了若干与治疗羁押时间和疗效有直接关联的、可测量的部分。

  (一)阶段性报告:为提升对参与者的看护和治疗管理水平,制定治疗过程中参与者需求、阶段性进展分级报告以及建立在综合参与者所有治疗记录上的项目分级报告。具体而言,即以参与者对治疗模式本身的认知和行为反应为根据,评估其在项目“接触”和身心恢复阶段的康复水平。

  (二)项目统计报告:一是在管教者层面,建立对包括羁押场所巡更监控、矫正服务、治疗互动和项目功能执行优化的评估系统。二是立足长远,积极探索如何优化旨在满足参与者需求的服务、管理和医疗工作。

  六、宣传和应用研究成果

  综合性手册用以指导如何对矫正治疗、心理咨询和与参与者互动、服务提供和治愈效果展开有效评估,其内容可在www.irb.tcu.edu上查询,也可免费下载电子版。这些材料可用以帮助治疗评估和目标干预,全面提升矫正治愈模式的效果。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