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余杭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自愿非列管成瘾物质人员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新精神活性物质 > 正文
新精神活性物质
关于1,4-丁二醇的部分文献
2025-01-20 16:58:51 来自:禁毒圈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1,4-丁二醇所致成瘾和戒断综合征
  
  作者:李华林 祁婷婷 汪鲁刚 谭红海 郭沈昌
  单位:广州仁泰医院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摘要:本文对广州仁泰医院收治的三例1,4-丁二醇引起的成瘾和戒断综合征病例的诊治情况进行报告,可为临床相似案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同时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及关注γ-羟基丁酸前体物质成瘾问题和毒性作用,呼吁政府及医疗卫生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和中毒成瘾危害宣传力度,将1,4-丁二醇和1,4-丁内酯列为精神管制药品。
  
  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网络首发时间:2024-12-18
  
1,4-丁二醇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例
  
  作者:董黄勇 张恒 王伟等
  单位:1.马鞍山市公安局2.和县公安局3.当涂县公安局4.含山县公安局5.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6.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司法部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摘要:案例1.1简要案情汪某,男,某年1月10日晚服用不明液体后出现头晕、走路不稳、恶心呕吐,被他人发现后拨打“120”,经抢救无效死亡。1.2现场勘验案发现场发现装有不明液体的塑料瓶,未发现打斗迹象,床单上有呕吐物,发现死者已死亡时距死者摄入不明液体的时间约为24h。
  
  来源:《法医学杂志》2024年第3期
  
水峰压制-核磁共振波谱用于可疑饮料中γ-氨基丁酸、γ-羟基丁酸、γ-丁内酯和1,4-丁二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作者:廖琦1贾薇2刘翠梅2花镇东2张宏建3吴文贤3焦英1
  单位:1.国家毒品实验室陕西分中心(陕西省公安厅毒品技术中心) 2.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毒品监测管控与禁毒关键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3.国家毒品实验室浙江分中心
  
  摘要: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结合水峰压制-定量核磁共振技术,以3-三甲基硅基氘代丙酸钠(TMSP)为内标,对可疑饮料中的合法添加物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非法添加物γ-羟基丁酸(γ-Hydroxybutyric acid, GHB)及其前体物质γ-丁内酯(γ-Butyrolactone, GBL)和1,4-丁二醇(1,4-Butanediol, 1,4-BD)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本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在0.2~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4种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5%。通过对26种可疑饮料样本进行检测,测得GHB的浓度范围为0.74~3.83 mg/mL, GBL为1.08~8.06 mg/mL, 1,4-BD为2.01~2.29 mg/mL, GABA为0.21~0.76 mg/mL。在缺乏标准物质的情况下,本方法可对可疑饮料中GHB、 GBL、 1,4-BD和GABA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鉴定此类物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来源:《分析化学》2022年第12期
  
1,4-丁二醇对学习记忆损伤的可能机制研究
  
  作者:卜玲玲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1,4-丁二醇(1,4-butanediol,1,4-BD)作为滥用药物γ-羟基丁酸(Gamma-butyrolactone,GHB)的前体,由于其在工业使用的广泛性使得人群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购买而滥用并且难以管控,增加了该物质滥用的风险性。有研究表明大量摄入或经常滥用1,4-BD会对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损伤,并且该物质的滥用常伴随着学习记忆障碍。然而目前针对1,4-BD导致学习记忆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尚不深入。为此本项目通过体外试验探讨了 1,4-BD对学习记忆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以上结果表明1,4-BD会影响PC-12细胞胆碱能系统,并诱导产生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对学习记忆造成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CREB、SIRT1/PGC-1α信号通路降低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进而使突触结构、功能可塑性受损所引起的。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