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兴奋剂 > 正文
兴奋剂
“摇头丸”滥用者一般情况及防御方式调查
中枢兴奋剂
2007-07-08 22:19:52 来自: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作者:高磊 李素霞 郑军然 刘传新 李静 阅读量:1

  【摘要】 目的:了解摇头丸使用者的一般情况及防御方式特点。方法:以定式问卷和开放性问卷进行晤谈。结果:摇头丸使用者25岁以下占57.19%,绝数为中等教育程度,多药滥用者占21.62%,防御方式调查发现摇头丸使用者比正常人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结论:摇头丸滥用者中青少年占大多数,对摇头丸的危害认识不足,容易形成流行趋势;摇头丸使用者比正常人更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
   
  【关键词】摇头丸 一般情况 防御方式

    “摇头丸”化学名称为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y-amphetamine,MDMA),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及致幻的作用,故又名迷魂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摇头丸滥用情况愈演愈烈,近年来,摇头丸在青少年人群中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迪厅歌舞厅等场所多有摇头丸出售,据公安部门调查数据,200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缴获“摇头丸”300余万粒,比去年同期增长8倍。为了进一步了解摇头丸使用者人群学特征以及防御方式特点,故对该人群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武汉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收治的摇头丸滥用者76例,年龄性别不限。采用两量表进行面对面访谈:(1)自行编制的“摇头丸使用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含对社会人口学方面信息和“摇头丸”使用前后的感受的调查;(2)“防御方式量表”:采用由M.Bond(加拿大)于1983年编制的1989年修订问卷。此问卷又较好的信度效度,在国内被广泛应用。访谈进行前向被调查者声明点查与公安系统的处罚无关,获得资料仅用于科学研究,以确保所得信息的可靠性。所有资料均通过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资料 

    共76例摇头丸使用者接受调查,其中男性43例(56.6%),女性33例(43.4%);平均年龄25.84±7.307岁(16~49岁)。教育程度:初中以下54例(73.0%),高中或中专19人(25.7%),大专及以上1人(1.4%)。就业情况: 27人(34.6%)有工作,31人(39.7%)没有工作,20人(25.6%)不置可否。婚姻情况:未婚者34人(43.6%),未婚同居者8人(10.3%),已婚15人(19.2%),离婚3人(3.8%),再婚1人(1.3%),17人(21.8%)拒绝透露婚姻情况。生活环境:城市80.7%,农村19.3%;交往人群中物质滥用情况:17人称交往人群中有人使用摇头丸,36人称交往人群中没人使用摇头丸等毒品。

  2.2  摇头丸使用情况

    首次使用原因:好奇29人(37.2%),寻求刺激8人(10.3%),朋友间诱惑14人(17.9%),无聊3人(3.8%),因疾病使用者1人(1.3%),用于减肥的有2人(2.6%),其他目的者7人(9.0%),14人(17.9%)拒绝说明使用目的。使用次数:有55人(70.5%)的被调查者称自己使用次数为1~5次,6~10次的有4人(5.1%),11~20次的有1人(1.3%),51~100次1人(1.3%),17人(21.8%)拒绝回答。使用场所:在歌舞厅或迪吧使用的有54人(69.2%),在家里使用的有1人(1.3%),拒绝回答的有22人,占28.2%。使用方式上:56人(71.8%)采用口服的方式,其中用酒精制品(红酒、啤酒、白酒)送服的有27例,占40.8%,饮用水送服的有25人,占32.1%,吸食者2例,占2.6%,肌肉注射者0例,静脉注射者0例。药物起效后的感受见表1;而药效过后的反应见表2;对摇头丸的认识:39人认为摇头丸是毒品,占50%,15人认为不是毒品,占19.2%,24人不置可否,占30.8%。43人认为摇头丸对身体有害,占55.1%。同时使用物质:该调查人群中多药滥用的只有氯胺酮1种,计16人,占21.62%。

  2.3  防御方式调查

    我们使用防御方式问卷对64例摇头丸使用者进行调查,并同期与5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摇头丸使用者较正常人群更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P=0.005)。如表3(略)

  3  讨论

  摇头丸滥用在国内外已非常普遍,而人们对摇头丸的危害认识尚浅。调查发现滥用者均为中青年,而25岁以下青少年更是占了57.9%,与郝伟等人的调查相似[1]。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不成熟期,易受社会和环境影响,在虚荣心与表现欲的驱使下,有盲目的从众心理,错认为滥用“摇头丸”是时尚,故研究发现滥用“摇头丸”者多为群体滥用,如朋友生日聚会等。“摇头丸”滥用者普遍对其认识不足,仅50%认为摇头丸是毒品,19.2%认为不是毒品,30.8%不置可否,55.1%认为摇头丸对身体有害。这一点与甘露春[2]和崔新华[3]的研究结果类似。所以必须加强全民对毒品的认识,加强宣教工作,使全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摇头丸使用者的文化程度较低,以小学(8.1%)、初中(62.2%)、高中(24.4%)为主,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极少,提示滥用者多为中低文化水平者,这与刘铁桥等人的调查结果[4]有所不同。且他们多为社会闲散人员,有工作的也多为个体经商,或个体司机。已婚者仅占19.2%,80.8%的滥用者为未婚、离婚、再婚、非婚同居者,这一点说明大多数摇头丸滥用者可能存在感情的困惑,或不良生活事件。遗憾的是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本研究未涉及,有待于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摇头丸使用者常存在严重的多药滥用问题,本调查中发现有21.62%的人同时使用氯胺酮,虽然滥用的具体物质与其他报道不尽一致[5],但均提示摇头丸滥用者同其他物质滥用者一样,多药滥用情况严重。

  从摇头丸使用者食用后感受调查发现,摇头丸起效后有很多令人不舒服的感觉,体验频率最高的是口干,有34例出现,占59.6%;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分别有24、23例出现,均占42.1%,并列第三位;磨牙、高热各有22例出现,均占38.6%,并列第五位;另有焦虑、失眠等各种异常感觉,详见表1。其中正性体验如精力增加有26例有体验,占45.6%,居第二位;欣快感只有23例有体验,占40.4%,居第四位;手舞足蹈仅21例出现,占36.8%,居第六位。而药效过后的感觉均为负性体验,详见表2。各症状出现的频率与刘志民等[6]报告的略有差异,刘氏报道欣快感出现频率为第一,本调查结果欣快体验出现频率居第四,这可能与刘氏调查样本量较小有关。该条目的调查一方面反映了摇头丸并不象滥用者们所想象的享用该物质体验的只是愉快的、让人忘记烦恼的神仙般的体验,而是在出现频率并不很高的正性体验基础上,还要体验大量的不愉快的、甚至难以忍受的负性体验;尤其是当药效过后,各种不良的、负性的、甚至难以忍受的体验向其袭来。

  防御机制作为对冲突的一种潜意识反应,是个体在应付各种挫折情景时,为防止和减轻焦虑等精神压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习惯性适应行为。它体现在个体生活的诸多方面,外显形式变化多样,它可能是疾病的某种病理心理机制,也可能是缓解内心痛苦、降低应激程度的中介机制。成熟的防御机制具有适应意义。而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要结合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被使用的时间和场合。从短期来看,特别是当一个人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防御机制可以成功的使人避免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但从长远看,特别是在防御反应可能会干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防御便可能妨碍积极的应对。

  我们的防御方式调查发现,摇头丸使用者因子2得分低于正常人群,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摇头丸使用者更少使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防御机制,这可能与滥用者的年龄构成、文化水平偏低有关,约57.9%的滥用者为小于25岁的青少年,约70.2%的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一部分人群由于没有经过良好的教育,自己的思维,智力水平尚不成熟,心理上尚处在不稳定的状态,文化水平低使他们对挫折和困难缺乏认识从而找不到恰当的处理方式,使他们遭受到很多挫折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在过多的压力面前感到无助,于是表现为退缩、压抑,文化水平的限制使他们难以采用像升华、幽默等成熟的应对方式。这个人群的特点是有活力,对世界仍然感到新鲜,喜欢新奇的事物,容易受到打击,对事物辨别能力差,很容易在好奇心和在寻求缓解压力需要的驱使下,加之摇头丸的易获得性,把使用摇头丸作为一种发泄方式[7]。

  【参考文献】

  1  刘志民,周伟华.“摇头丸”滥用情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4.

  2  甘露春,冯冬梅.“摇头丸”滥用者自然戒断后心理反应研究.现代医院,2005,5(7):14-15.

  3  崔新华.135例“摇头丸”滥用者人格特征分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3):198-200.

  4  刘铁桥,郝伟. 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娱乐性使用情况及其人群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289-292.

  5  张文跃,朱岳正.“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个性特征比较.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2,11(1):57-58.

  6  刘志民,周伟华,连智,等.“摇头丸”滥用情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4.

  7  李力红,张晓磊.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5):9-14.

  作者单位: 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