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兴奋剂 > 正文
兴奋剂
苯丙胺类兴奋剂与海洛因的区别
中枢兴奋剂
2007-07-08 14:34:22 来自: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 阅读量:1
    一、药理特性方面的区别

    毒品之所以能够产生严重的社会和健康危害性,是因为其能通过特殊的药理作用使吸食者产生欣快感,使他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虽然海洛因及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和苯丙胺兴奋剂都能产生相似的欣快感,但它们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

   (一) 海洛因的药理特性

    1、海洛因的一般药理特性:海洛因是吗啡经过乙酰氯和醋酸酐处理后,两羟基乙酰化生成的半合成衍生物,故在化学上称为二乙酰吗啡。海洛因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4—8倍,成瘾性却是吗啡的5—10倍。海洛因通过吸入或注射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脏中代谢转化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代谢为吗啡。60—70%的吗啡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合成吗啡—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而失效,从尿液排出。乙酰化的海洛因比吗啡的脂溶性更强,其透过大脑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较吗啡大10倍,有学者认为,这是静脉注射海洛因所体验到的瞬间快感比注射吗啡强烈的原因所在,也是海洛因成瘾性突出的重要药理学基础之一。

    2、海洛因滥用成瘾药理特点:海洛因及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进入体内后,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阿片肽而发挥镇痛、镇静、镇咳、欣快感等效能。研究表明,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可以与内源性阿片肽共同竞争体内阿片受体,并反馈性抑制机体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从而导致内源性阿片肽的含量下降。长期滥用导致吸毒者自身合成内源性阿片肽的能力下降,迫使吸毒者不得不依赖外源性阿片类药物。此外,长期吸毒也导致神经组织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兴奋阈值提高,需要更大剂量的毒品刺激才能产生药效作用,也即为由于组织细胞耐受性形成所致依赖性。长期使用海洛因后,机体的神经组织细胞功能经过调整适应了毒品存在的内环境,产生依药效应:即机体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毒品浓度才能稳定新的生理状态,药物浓度一旦降低,就会导致神经细胞“脱抑制现象”,出现阿片类药物的撤药症状,称为“阿片类药物戒断综合症(AbstinenceSyndrome)或“撤药综合征”。戒断症状的出现表明吸毒者已经形成身体依赖性。

    3、海洛因滥用的特点: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海洛因吸毒者大部分为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约在28岁。海洛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体内,如口服、烫吸、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等,但最常使用的吸毒方法是烫吸和静脉注射。由于胃肠道吸收海洛因慢且不完全,血液药物浓度只有注射给药的一半或更少,故口服海洛因比较少。烫吸是目前海洛因吸食者首选的方法,但极其消耗毒品量,一般为初期吸毒者采用,随着吸毒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吸毒者为了追求“冲劲”般的欣快感效果,转而采用静脉注射。调查发现,大部分海洛因吸毒者在吸毒3—6年内改为静脉注射,6年以后烫吸转为静脉注射者较少。采用卷烟和肌肉注射方式吸毒者,多数在几个月内一定转为烫吸或者静脉注射。

   (二) 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药理特性

    1、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分类:根据目前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传统型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代表药物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主要是由麻黄碱或伪麻黄碱合成而来,但也可以苯基丙酮(P-2-P)为原料合成。P-2-P受到管制后,制毒者往往利用苯甲醛、苯乙酸等先合成P-2-P后,再制造甲基苯丙胺或苯丙胺。甲基苯丙胺游离碱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氨味的挥发性液体,经盐酸反应后,形成的盐酸盐是一种白色透明的不规则结晶物,外观似冰块,故被称为“冰毒”。

    甲基苯丙胺进入体内后,在肝脏代谢分解为苯丙胺,以后继续代谢为去氧麻黄素(Norephedrine),又称为苯丙醇胺(PPA),被广泛应用在治疗感冒的药物中。因对人体具有损害作用,最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出通知,严禁销售含有PPA的药物。D型甲基苯丙胺的药理作用最强,其下依次为D型苯丙胺、L型甲基苯丙胺、L—型苯丙胺。目前,从毒品市场缴获的苯丙胺大部分为D型甲基苯丙胺盐酸盐(冰毒)。甲基苯丙胺的最大特点是半衰期长,依据血中的酸碱度约为11—30小时。这意味着一次吸食冰毒后,体内药效作用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这也是冰毒流行的因素之一。

   (2)减肥型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代表药物为芬氟拉明、苯丁胺和硫酸苯丙胺。它们主要通过口服进入体内。芬氟拉明是在甲基苯丙胺的苯环结构上增加一个氟离子而合成。口服吸收良好,服后2—4小时达到血浆峰值,维持作用6—8小时,半衰期为11—20小时。其体内代谢与甲基苯丙胺相似,60%在体内肝脏代谢,活性代谢产物为去甲氟苯丙胺。苯丁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减肥药。其半衰期为14—19小时,在肝脏代谢分解为具有生物活动性的代谢物芬特明和苯多拉(Pentorex)。

   (3)致幻性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代表药物为替甲基苯丙胺(MDMA)、替苯丙胺(MDA)、二甲基苯乙胺(MDEA),这三种药物均是制造“摇头丸”的主要成分。需要指出的是,禁毒实践中缴获的“摇头丸”,并不是单一成分的致幻性苯丙胺兴奋剂,而是多种致幻性苯丙胺兴奋剂的混合物,常见的为MDMA和MDA等,而且掺杂了大量的其它物质。致幻性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通过口服进入体内,有时,一些吸毒者也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MDA和MDMA是采用MDP-2-P(1-3,4亚苯-2-丙酮)为原料合成。但由于MDA-2-P已经被列入联合国药品管制条例范围内,非法制毒者又采用黄樟素、异黄樟素、胡椒醛为原料合成。

    MDMA在服后1—2小时发挥作用,维持时间约5小时。主要在肝脏分解代谢为具有生理活性的MDA,然后进一步去甲基化反应,生成一系列羟基化合物和葡萄糖醛酸、硫酸脂结合物经肾脏排泄。MDA口服后1—2小时发挥作用,维持时间可达8小时。其体内代谢与MDMA基本相似。

    2、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药理特点: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递质系统、5—羟色胺递质系统的释放促进作用产生兴奋性欣快、致幻性作用。由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药物类型不同,药理作用有所区别。

    传统性苯丙胺类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内儿茶酚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释放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使人情绪激动、精神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骨骼肌收缩;多巴胺释放可以引起欣快感产生,加强食欲调节和血管系统的兴奋。另外,传统性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一定的促进5-羟色胺释放的作用。5-羟色胺的释放能增强性兴奋,且可以导致一些幻觉出现。就上述药效作用而言,传统的甲基苯丙胺强于苯丙胺,而新型甲基苯丙胺药效更强,吸食甲基苯丙胺后,吸毒者精神饱满,高度兴奋,食欲减退、不知疲倦,可以数十小时连续工作。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人使用甲基苯丙胺主要偏向于欣快感和性欲的增强,美国主要追求陶醉般的幻觉感受。

    减肥型苯丙胺类兴奋剂能明显抑制脑干饱食中枢神经活动,从而使食欲减退、进食减少,以达到减肥目的,但也有促进儿茶酚胺递须释放和5—羟色胺递质和儿茶酚胺递质释放,使服用者情绪兴奋并产生明显的迷幻感。与甲基苯丙胺相比,致幻性苯丙胺类兴奋作用较弱,而迷幻感觉作用较强。此外,致幻性苯丙胺类兴奋剂还可以产生较强的“共鸣”作用。滥用者口服后约半小时出现幻觉,感觉世界一派平和,对陌生人友善,警惕性下降,性开放倾向增强,极易出现群宿乱交行为。

    吸食苯丙胺兴奋剂可以导致人体神经突触内的儿茶酚胺递质和5—羟色胺递质的耗竭性释放,抑制这些神经递质的再摄取,阻断儿茶酚胺递质合成前物的生成,体内神经递质的正常合成过程受到破坏,形成神经递质依赖。由于药物性递质过量或耗竭性释放,导致突触后膜受体兴奋阈值不断提高,产生受体耐受性,吸食者需不断增加吸毒量才能达到吸食的欣快和致幻效果。

    3、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特点:传统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为片剂或注射剂,多为口服和注射。新出现的冰毒则可以吸食。不过,资料表明,目前大部分冰毒吸毒者仍是口服或注射的方式。摇头丸(MDMA、MDA等)主要通过口服滥用。目前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方式不同,将苯丙胺类兴奋剂吸毒者划分为高用量循环型和低用量循环型两大类。高用量循环型是指以短时间内连续注射大量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特别是甲基苯丙胺为特征的吸毒者。注射后往往出现疲劳、倦怠和精神不振症状。为了再次追求新的精神兴奋和欣快感,他们不得不反复多次地注射毒品。其特点是毒品用量增加,中毒症状较早出现。常见于年轻吸毒者。低用量循环型是指长期口报苯丙胺兴奋剂的吸毒者。他们往往随心情和环境的影响口服苯丙胺兴奋剂。用量也因人因时而异。一般为成年人,口服减肥药物以年轻女性多见,口服致幻性苯丙胺类兴奋剂以18—20岁左右的青年人多见。其特点是毒品用量增加较缓,毒品中毒症状出现较晚。

    二、药物依赖性和身心危害方面的区别
   
    从法学意义上说,药物依赖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非医疗目的滥用法律控制药物,使滥用个体陷入难以自制的强迫性反复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形成药物学和毒理学意义的精神依赖性和/或身体依赖性,从而给社会和滥用个体造成危害的一种病理性状态。

   (一) 身体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连续滥用药物,从而使机体组织器官处于一种病理生理性的适应状态。一旦中断使用药物,这种病理生理性适应状态将遭到破坏,机体即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和病理性临床症状与体征,即药物戒断综合征。海洛因及吗啡等阿片类毒品与苯丙胺类兴奋剂在身体依赖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

    1、海洛因的身体依赖性表现:滥用海洛因可以快速导致严重的身体依赖性。众多学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连续吸食海洛因3—5天或每日连续吸食数次后突然停药,即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撤药症状。一般在停药后4—12小时,吸毒者开始出现哈欠、流泪淌涕、鼻塞、出汗、心境焦虑、烦躁不安、周身不适、心慌等症状:8—16小时陆续出现各种戒断症状,如周身鸡皮疙瘩、寒颤、恶冷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肌肉和骨骼酸痛、乏力、软弱、不眠、情绪恶劣、易躁易怒,甚至行为失控,出现攻击性行为或抑郁绝望。临床检查可见瞳孔缩小、脉搏加快、血压上升、血糖增高、呼吸急促、肌张力增强等体症;36—72小时,上述海洛因戒断症状达到高峰。此后,海洛因的戒断症状自行减弱缓解,大部分在6—8天内消失。但部分海洛因吸毒者在急性戒断症状过后,仍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心慌、周身不适和顽固性失眠等,临床上称为“迁延性戒断症状”或“稽延性戒断症状”,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2、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身体依赖性表现:有关苯丙胺类兴奋剂身体依赖性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如长期滥用甲基苯丙胺的吸毒者停止吸食后,会出现困倦感、忧郁不振和嗜睡等症状,故部分学者认为甲基苯丙胺存在身体依赖性,并将上述症状称为“停药综合症”。但不少学者指出这些症状即使单次使用甲基苯丙胺后也可出现,再次吸食甲基苯丙胺也不能完全消除这些症状,且与阿片类毒品的身体依赖性特征有明显的区别。一些学者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阿片类毒品身体依赖性的产生可以增强其精神依赖性,而甲基苯丙胺并不具备类似的现象,而以高度的精神依赖性为特征。因此,不少学者认为甲基苯丙胺的身体依赖性并不明显,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过度兴奋后疲劳表面化的症状。
  
    (二) 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为心理依赖性,是指由于用药产生一种特殊的欣快感和欢愉舒适的内心体验,在精神上驱使用药者产生定期连续用药的渴求和强迫用药行为,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消除精神上的不适。

    1、海洛因的精神依赖性:资料表明,海洛因所致精神依赖性是所有毒品中最为强烈的。并且具有形成快、终生难以消除的特点。据有关资料报道,静脉注射吸食海洛因,吸毒者立即有一股强烈温暖的快感从下腹部向全身扩散,直冲头部,一种无与伦比的欢愉欣快感如潮而涌。这种感觉类似性快感,但比性快感更令人销魂、激动、持久,并且常会闻到一种特殊芳香的气味。不少静脉注射吸毒者为了体验这种感受,反复抽推注射器。如果此时附施予性行为,感受更为强烈。海洛因产生的这种精神病,大约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被称之为“冲劲”(Rush)或麻醉高潮(MarcoflcHiRh)。冲劲过后,吸毒者进入一种似睡非睡、似真似幻的梦幻松弛状态。这种梦幻松驰效应历时一至数小时后,吸毒者进入精力充沛、情绪极佳状态。烫吸海洛因虽然能产生同样的精神效应,但比静脉注射快,感受也不如静脉注射强。海洛因的这种精神效应能使吸毒者终身难忘,他们将其称为“心瘾”。研究表明,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属于“脑奖赏物质”,海洛因通过大脑“奖赏系统”的作用产生精神效应。海洛因精神效应的正性强化作用和对吸毒者“心瘾”的诱惑,使吸毒者一次一次的戒毒努力归于失败。

    2、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精神依赖性:一般认为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不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性。有些学者从对动物(猿猴)毒品精神依赖性强度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阿片类毒品的精神依赖性最强,其次为可卡因、甲基苯丙胺。苯丙胺类兴奋剂精神依赖性的产生主要受到其药理特性的影响。吸食甲基苯丙胺可以给予吸毒者产生精神清爽、欣快感、自信心增强、疲劳感消除、工作效率和能力提高、头脑活跃、思维能力提高、对音乐内涵理解和敏感性增强等正性效应;MDMA等可以改变吸毒者的知觉和心境,增强交流和理解他人情感能力、减轻自身的焦虑心情、出现梦幻般的迷幻感觉等正性效应。一些吸毒者叙述道,静脉注射甲基苯丙胺后,立即出现腾云驾雾的快感(Flash)或全身电流般传导的快感(Rush)。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精神作用是导致精神依赖性产生的最大强化因子。另外,吸食甲基苯丙胺数小时后,吸毒者会出现全身疲乏、精神压抑称之为苯丙胺类沮丧(AmphetminesBlues)或毒品迷幻状态复苏后失落感(Crash)等吸毒后效果。临床研究证实,这些效果是吸毒者渴望再次得到精神刺激的强迫性因子。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精神依赖性产生与强化因子和强迫性因子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三) 对吸毒者身心损害的表现

    1、 海洛因的组织脏器损害

   (1)精神损害作用:滥用海洛因所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为情感障碍、人格变化和意志减退或丧失。海洛因吸毒者常情感低落、淡漠、倒错和迟钝,焦虑不安,说谎、失信、狡辩。他们为了获取毒资购买毒品,丧失人格,不择一切手段达到到吸毒的目的。这些精神障碍表现与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引起以妄想幻觉为特征的精神分裂症样病情有明显的区别。由于滥用海洛因极易发生细菌感染,故较多的吸毒者出现脑组织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脑炎,或细菌栓塞所致脑中风、精神错乱或痴呆性状态。

   (2)免疫功能损害作用:长期滥用海洛因将破坏吸毒者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研究表明,静脉注射海洛因,吸毒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发生异常改变。全身淋巴结肿大,极易感染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

   (3)呼吸系统损害作用:烫吸海洛因将导致鼻中隔穿孔、支气管炎和哮喘、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急性肺水肿和血管栓塞性肺高压。严重的导致呼吸抑制死亡。

  (4)其他损害:滥用海洛因还可以导致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和心肌病、心律失常和血管炎症。与苯丙胺类兴奋剂相比,海洛因对心血管的毒性相对较轻。但长期滥用海洛因同样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

    2、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身心损害

   (1)精神损害作用: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最常出现的后果是精神病样症状。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甲基苯丙胺和MDMA、MDA等可以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异常的膜性结构改变,出现急性和慢性精神障碍。一般认为静脉注射10毫克甲基苯丙胺即导致急性精神障碍,对于一些敏感个体,静脉注射2毫克的甲基苯丙胺即可出现急性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多语不安、焦虑过敏、思维活跃但难以深入思考,其中最具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为“常同行为”,即长时间反复重复毫无意义的相同动作,决不厌烦。例如,一直不停地揪发、挖耳屎等。常见行为属于强迫性症状的表现,被认为是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特征性中毒症状。静脉注射20毫克甲基苯丙胺可以引起幻觉,吸毒者还可以出现被害妄想、追踪妄想、嫉妒妄想以及幻听等病理性精神症状。在这些病理性精神症状的作用下吸毒者极易实施暴力行为。犯罪学研究发现,吸食海洛因所引发的暴力犯罪事件往往是吸毒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为了获得毒资购买毒品而不顾一切实施的。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所引发的暴力犯罪事件,则往往是吸毒者在精神障碍状态下,受到妄想或幻觉作用而实施的。二者在刑事责任能力方面有所区别。长期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以导致慢性精神障碍,又称为苯丙胺性精神病,日本学者将其划分为:分裂病样精神病、躁忧病样精神病、分裂—躁忧混合型精神病和精神病质样状态四种类型。研究表明,82%的苯丙胺滥用者即使停止滥用达8—12年,仍然有一些精神病症状,不少苯丙胺滥用者经过治疗,精神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或治愈,但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因再次吸毒(哪怕是1—2次)或在药物中毒、醉酒、精神压力等非吸毒因素的刺激下突然再次发作精神疾病,这被称为再燃现象。

   (2)心脏损害: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以刺激周围神经系统的儿茶酚胺递质释放,对心血管产生兴奋性作用。大量的儿茶酚胺递质可以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萎缩、变性、收缩带坏死、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小血管痉挛,从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病和心律失常,成为吸毒者突然死亡的原因。有趣的是甲基苯丙胺主要导致肥厚型心肌病,苯丙胺主要导致扩张型心肌病,MDMA和MDA主要导致缺血性心肌病。滥用苯丙胺还会出现心脏超敏感现象(心脏对儿茶酚递质的超强生理反应)。实际中常遇到甲基苯丙胺滥用停止吸毒一般时间后,再次吸食少量毒品突然死亡的案例。研究发现,频繁使用甲基苯丙胺或MDMA等后,心脏神经末梢内儿茶酚胺递质数量减少,突触后膜受体也出现耐受性。戒毒或停止吸食毒品一段时间后,神经末梢内的神经递质数量恢复政党突然袭击触后膜受体的耐受性消失,恢复了对毒品的敏感性。此时,吸食少量的甲基苯丙胺等就可以导致神经递质一次性“冲动”释放,突触后膜受体出现“超效”的强烈反应,应结果导致急性严重的血管收缩、痉挛,心肌急性缺血,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突然死亡。大量饮酒或酗酒,可以增加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心脏毒性,致使服用小剂量的苯丙胺类兴奋剂也可能导致吸毒者突然死亡。另外,减肥型苯丙胺类兴奋剂还会对服用者的心脏瓣膜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引起突然死亡。

   (3)其他损害:一次服用较大量的甲基苯丙胺或MDMA等,可以导致吸毒者全身骨骼肌痉挛、肌溶解,出现恶性高热、死亡或对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这也是苯丙胺类兴奋剂最常见的危害之一。苯丙胺类兴奋剂还可以对脑血管产生损害作用,从而导致脑出血。

    三、 戒毒治疗方面的区别
   
    戒毒治疗是禁毒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的戒毒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戒毒工程应包括脱毒医疗、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三个完整的过程。海洛因、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和苯丙胺类兴奋剂在脱毒治疗和康复治疗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一)海洛因依赖的脱毒治疗

    由于吸食海洛因、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可以导致明显的身体依赖性,停止吸食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因此,海洛因成瘾者戒毒必须进行正规的脱毒治疗。海洛因的脱毒是治疗海洛因依赖全程治疗的第一个阶段和首要环节。现在临床治疗主要有阿片受体激动剂替代疗法和非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脱毒疗法。阿片受体激动剂替代疗法是当今全球采用最为广泛的戒毒方法之一,其中美沙酮替代疗法最受推崇。美沙酮也是属于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亦可以导致药物依赖性,只是其药物依赖性和其他毒副作用小于吗啡和海洛因。因此,阿片受体激动剂替代疗法是以小毒替代大毒,以小瘾替代大瘾的疗法,其产生的最大副作用是使戒毒者形成新的药物依赖性。从药理机制上讲,就是采用医疗用阿片受体激动剂替代戒毒后突然中断的阿片肽供应,在递减性替代过程中使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和释放逐步恢复。使戒毒者在突然失去依赖毒品的病理生理状态下,不至于发生明显的躯体不适和不良反应,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下度过脱毒急性期。目前,阿片受体半激动剂如丁丙诺啡受到密切关注。丁丙诺啡与美沙酮相比,成瘾性低,中断使用一般不出现戒断症状。即使有,也只是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戒断症状。非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脱毒疗法主要是采用中西医镇痛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和抗胆碱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和综合调理。它避免了“以小毒治大毒”所带来新的不良依赖性。但这类药物只是针对戒毒者的具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故只能对于一定程度上起缓解作用。
  
    (二)海洛因依赖的康复治疗

    临床脱毒治疗结束后,海洛因吸毒者必须接受康复治疗。其主要原因在于海洛因戒毒者不但存在程度不同的稽延症状,而且还存在难以消除的毒品渴求心理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反射因素和社会因素。“一年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是戒毒难的真实写照。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戒毒后复吸率高达80%以上。

    康复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社会综合治疗,对于海洛因依赖者也需要继续给予药物治疗。目前康复治疗因基于两种不同的理论而形成两种不同的模式:

    1、继续利用与海洛因、吗啡等阿片类毒品相类似的药物进行替代性维持治疗。现在被公认的是美沙酮维持疗法。这种维持疗法一般是无定期的,对于一些海洛因依赖吸毒者来说甚至是终生的。

    2、通过消除海洛因毒品的正性心理效应或负性心理效应来达到迫使吸毒者不再滥用之目的。目前推崇的是纳曲酮疗法。纳曲酮难以消除海洛因的精神感受,只是让吸毒者产生“不敢”而不是“不想”吸毒效应。
  
    (三)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戒毒治疗

    苯丙胺类兴奋剂由于没有确定的身体依赖性,停止吸食不会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因此,不存在脱毒治疗和药物康复治疗,其戒毒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心理治疗。

    目前在对单纯苯丙胺类兴奋剂吸毒者的戒毒治疗中,存在采用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方法对待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的情况。这是一种错误的治疗方法。由于海洛因与苯丙胺在药理及作用的上述区别,海洛因依赖的治疗方法如美沙酮脱毒和维持疗法,对单纯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吸毒者来说,无疑是给他们吸食新的毒品。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戒毒治疗主要是停止吸毒,进行心理治疗。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甲基苯丙胺没有难以忘却的“心瘾”效应,主要毒性反应是精神障碍。对出现妄想幻觉等分裂样精神病性症状的吸毒者,一般采用住院观察治疗方法,或用氟哌啶醇或安定等进行药物治疗。临床观察表明,只要停止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即使不给予特殊药物治疗,吸毒者的妄想幻觉等病理性症状也会消失而恢复正常。统计资料显示,约54%吸毒者入院一周后妄想幻觉症状消失,10天后66%吸毒者症状消失,1个月后83%吸毒者恢复正常。但是,这些精神病理性症状即使消失(而不是治愈),也会在吸毒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停止吸毒几年或数十年,吸毒者可仍然残留一些如妄想幻觉等分裂样精神病性症状。也可以在一时治愈后,经过几年或十几年在其他因素的作用再次复发。所以,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精神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