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氯胺酮 > 正文
氯胺酮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用于妇科开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2010-01-21 22:20:40 来自:临床军医杂志 作者:陈东生 高贤伟 阅读量:1

  吗啡是经典的术后镇痛药,其镇痛效果确切,但考虑到呼吸抑制的危险,吗啡多从小剂量开始给药,所以部分患者在达到有效镇痛浓度前仍遭受疼痛煎熬。同时由于吗啡能够导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尤其是女性患者,而且具有剂量相关性。此外吗啡引起胃肠及膀胱平滑肌痉挛,导致胃肠运动恢复延迟及尿潴留,因此减少或替代阿片类药品治疗术后疼痛是目前疼痛治疗的一个研究方向。氯胺酮作为一种非特异性 NMDA 受体拮抗剂,对临床急性疼痛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应用于妇科患者静脉术后镇痛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9 例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全部选择硬膜外麻醉。年龄35~55岁,术前心血管功能、呼吸和肾功能、血生化检查基本正常,ASAⅠ~ Ⅱ。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3例。三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结束时均以一次性镇痛泵(1 ml/h)行静脉术后镇痛。M组吗啡0.02 mg/(kg·h),MK1组吗啡0.15 mg/(kg·h)+ 氯胺酮40 μg/(kg·h), MK2组接受吗啡0.15 mg/(kg·h)+ 氯胺酮70 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每种配方中均加入恩丹西酮(枢丹)8 mg、氟哌啶5 mg,并用医用生理盐水将混合药液稀释至60 ml。负荷量为M组吗啡 1 mg 静注,KM1组与 KM2为吗啡1 mg+氯胺酮10 mg 静注。

  1.3 观察指标 于手术结束后6、12、24、36、48 h 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 。每次进行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时,使患者充分理解评分的标准。疼痛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法评定镇痛效果:0为无痛,10为最痛;低于3为优良,3~5为基本满意,超过5为不满意。镇静评分标准:清醒睁眼=0分;入睡,但语言能唤醒=1分;嗜睡,但推动能唤醒=2分;无法唤醒=3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各组不同时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 检验,对各组不同时点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进行方差分析α=0.05。

  2 结果

  KM2 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 组和KM1组(P<0.01),而M 组和KM1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M组的疼痛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不超过5。三组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M组中恶心、呕吐9例(27.3%),皮肤瘙痒7例(21.2 %); KM1中恶心、呕吐4例(12.1%),皮肤瘙痒3例(9.1%); KM2组中报告恶心、呕吐5例(15.2%),皮肤瘙痒3例(9.1%), M组高于KM1组和KM2组(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

  3 讨论

  术后痛多为较强急性疼痛,易给患者造成精神打击,而且还影响全身的功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直接妨碍其顺利恢复,甚至造成严重的意外或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据神经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创伤后先出现保护性的生理性的疼痛,继而由于创伤后炎症反应于神经受损所致的病理性疼痛,其周围的非损伤区也出现疼痛,即继发性痛觉过敏。由此可见手术后疼痛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临床上静脉镇痛简便易行,然而静脉镇痛的用药量较大,过度镇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如何平衡好最佳镇痛与最小副作用关系是临床疼痛治疗中需把握的关键,因此选择适宜的药物和配伍很有必要。吗啡用于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疗效确切,已被广泛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但吗啡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令人担忧。还有研究表明,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副作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1]。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己哌啶衍生物,它的基本结构是环己胺。作为一种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氯胺酮的主要分子目标是N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