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氯胺酮 > 正文
氯胺酮
精神病学家对LSD的研究
K粉与致幻剂
2008-02-06 07:13:33 来自:北京禁毒在线 作者:张刃 阅读量:1

  在1970年和1971年这两年,在美国获益最大的人并不是化学药品的经销商,而是那些从国家生物化学部队里退役的军人。因为精神病学家们那时候已经开始关注LSD对人的药物临床效果的研究了。

  他们中有许多人甚至自己开始服用LSD,或者给一些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服用。因为他们认为使用LSD以后的体验和精神病人发病时的体验会很类似。所以他们觉得通过这种体验能够更加好地了解他们的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医生在自己服用了LSD以后,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服用了LSD以后医生能够获得和精神病病人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所以他们能够很好地和病人沟通和共情。于是服用LSD作为心理治疗和精神病治疗的辅助手段迅速地传播开来。

  此外,Anthony K. Busch博士和Warren C. Johnson博士1949年在专门研究LSD的Sandoz实验室支持下,终于在1950年发表了第一份关于21例门诊精神病人的案例报告。他们宣称LSD-25有可能为一些社会功能退缩型的精神病人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并有可能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康复。

  这听上去仿佛是一种能够缩短心理治疗疗程的临床工具,所以大家都在翘首以待地等待着进一步的研究报告面世,以证明这种假想的存在是真实的。

  果然,其他相关的报告就接踵而出。在1950年,Rostafinski在波兰发表了一份LSD对8个癫痫病人的治疗报告。1952年,Charles Savage博士首次把LSD用于美国海军士兵由于长期在海上作战而产生的抑郁情绪的心理治疗。但在他的报告中LSD的疗效是微乎其微的。1953年,Liddell 和 Weil-Malherbe在英格兰发布了多例LSD用于智障的临床报告,报告说是有一定的积极疗效。到1954年,在巴格达也开始把LSD用于临床治疗了。德国的Federking也在1954年发布其使用LSD和麦思卡林在神经症方面的临床治疗报告。他的报告通过对60例的LSD治疗和40例麦思卡林治疗神经症的疗效对比,发现神经症治疗方面,LSD比麦思卡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尽管这个治疗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对心理治疗的技术控制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到了1965年,全球估计已经有30000——40000个精神病患者经过了LSD的临床治疗,同时还有数千的志愿者参与了LSD的临床实验。与此同时,关于LSD的数不尽的实验扩大到了动物和昆虫的范围,甚至包括蜘蛛、蜗牛和黑猩猩。仅就1965年当年,有关LSD的论文就有两千多篇发表出来。很少有哪种药物能够像LSD这样被研究得如此透彻的了。

  美国LSD专家Sidney Cohen在1965年的LSD研讨会上,对LSD及其在心理治疗临床领域做了一些总结,其内容如下:

  1、 LSD能够降低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让其内心压抑的意识和冲突顺利地呈现出来,心理治疗师能够在这个过程种迅速做一些处理,然后通过宣泄和疏导去做一些有针对性地解决。

  2、 使用LSD后所出现的幻觉内容是非常容易让人理解的,因为这些幻觉内容都是病人潜意识中的内容通过视觉的方式来呈现的,所以这些能够看见的由LSD引发的视觉幻觉其实是病人潜意识的冲突在视觉上的生动的组合与再现,由于是LSD引发的视觉症状,病人不会对那些怪诞的内容产生任何内疚和负罪的感觉。

  3、 由于治疗师也拥有LSD引发的怪诞视觉体验,病人更容易获得治疗师的认同,所以病人能够很顺利地表达自己任何非理性的想法。

  4、 当LSD的药性过去以后,视觉系统和思维敏感性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在这些内容里,其实还缺少了一点没有被提出来,但确确实实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LSD引发的视觉上的幻觉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还大大地提升了病人自己的暗示性,这一点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病人自己感受的主观性降低了。这会带来一个好处,因为视觉上的感受能够生动地无条件被接受,这比没有用药的时候会更容易让人接受。Cohen博士还补充说,很有意思的是在LSD药物的作用下,心理治疗师的一些理论很容易为前来求助的病人所接受,尤其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疗师在这种情况下的工作起来更容易游刃有余地进行。

  例如荣格流派的心理治疗师,就能够专门针对药物作用下出现的潜意识的视觉幻象来对病人的人物原型(荣格流派很重要的理论概念,他们认为人的社会角色和传统社会文化及神话存在很深的联系)进行分析,因为病人联想的内容和梦的内容和病人内在的人格状态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Cohen博士并没有明确指出过,奇特的LSD现象有时候不一定真的能发生作用。而Judd Marmor博士则对此明确指出,在LSD发生作用的时候,不同的心理治疗师在具体运用心理治疗技术的时候会发生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不同的病人所出现的LSD情况会因为各自的成长精力及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在同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中出现不同的问题。

  就像弗洛伊德流派的治疗师可能会从未解决的恋母情节来解释LSD出现的幻象;荣格流派的治疗师则会侧重于人物原型的解释;RANK流派的治疗师则会更多地考虑分离焦虑等级性;而SULLIVAN流派的心理治疗师则更会关心口欲期的问题。

  总体来说,他们的解释系统其实都是在各自理论系统上的用不同的术语来做的概括,实际上并不见得就能够切中肯綮。芝加哥Pritzker医科大学精神病研究学院的主任Daniel X. Freedman博士更进一步表示:“其实,这些微不足道的药物性视觉幻象已经被许多人说成了具有宇宙般深奥的哲学意义了,从而诞生出了一系列的陈词滥调,我觉得这些是非常可笑的!”

  但无论怎么说,LSD确实已经让使用它的人们获得了一个新的天地,让他们偶然间能够通过LSD带来视觉上的幻觉,去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世界。虽然这些现象到目前为止仍然倍受争议。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