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行为成瘾 > 正文
行为成瘾
科学现场调查:食物也会“上瘾”
2014-07-06 10:45:30 来自: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作者:保罗·J·肯尼 阅读量:1

  对食物上瘾的老鼠
  
  一只大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吃一块巧克力吗?实验证明:会的。在实验室里,实验者不仅给大鼠提供了常规食物,可以不受限制地摄取,而且还提供了“自助大餐”:香肠、奶酪蛋糕、巧克力等高热量美食。结果,这些大鼠很少去吃健康但清淡的常规食粮,几乎只吃“自助大餐”。于是,它们的体重开始增加,变得肥胖。
  
  然后,当大鼠们吃东西时,实验者会通过闪光发出警告——它们的脚部会受到的电击。吃清淡饮食时,大鼠看到闪光就会立马停止进食,狼狈逃窜,但胖大鼠们看到闪光,仍然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尽管它们通过训练,知道闪光代表着什么。这说明,享受美食带来的快感“压制”了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本能。
  
  这一结果结果与另一项实验一致——只是,在那项实验中,老鼠是对可卡因不能自拔。
  
  这些胖老鼠是对食物上瘾了吗?明知后果很严重,却无法抑制某种行为,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成瘾表现。科学家在人类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强迫现象。几乎所有肥胖者都说,他们很想少吃一些,自己也知道过量进食会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坏的影响,但他们无法自控,仍然继续过量进食。研究表明,过量进食会使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更加活跃——在一些人中,奖赏系统甚至活跃到,让人们不顾大脑的警告:当人们吃下一定食物后,大脑会发出信号,让人们停止进食。肥胖者就像酗酒者和吸毒者一样,他们吃得越多就越想吃。不论贪食是否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瘾,只要它和吸毒一样,是以同一种方式刺激同样的大脑回路,那么抑制奖赏系统的药物,就可以帮助肥胖者少吃一些。
  
  被食物欺骗的人脑
  
  以前,人们仅将肥胖症看成一种行为障碍——超重的人通常缺乏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现在,是时候让“食物成瘾”这个概念出场了。控制食欲的激素会影响下丘脑中的摄食回路(feedingcircuit),也会作用于大脑中控制奖赏感、产生美妙感觉的系统。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获取食物,并且食物吃起来也会更加美味!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
  
  饥饿时,激素会使大脑中与食物相关的奖赏回路,尤其是纹状体(striatum)的活跃程度增强。纹状体中,内啡肽(endorphin)的含量很高,这种化学物质能够提升快感和奖赏感。
  
  进食的时候,胃肠道会释放抑制食欲的激素,削弱纹状体及奖赏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发出的、使人愉悦的信号。这个过程会使食物变得不那么诱人,因此你就会从饮食转向其他可以带来快感的行为。调节食欲的激素主要就是通过控制进食时的愉悦感,来控制饮食行为的。
  
  不过,现代的一些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在视觉上也非常诱人,很能刺激食欲,强烈影响奖赏系统,压制食欲抑制激素的作用,进而促使我们继续进食。这些食物刺激奖赏系统的强度,远胜瘦素的抑制能力。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你刚吃完一顿大餐,饱到不能再多吃一口。但是,当巧克力蛋糕出现时,你却能为这最后一小口“腾出地方”——这一小口恰恰是当天食物中热量最高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进化出了一个有效的大脑系统,通过发出信号指示何时应该进食,何时应该停止,以使我们保持健康和稳定的体重。但是,诱人的食物常常能压制这些信号,使体重不断增加。
  
  随着体重增加,为了对抗那些诱人的外部信号,人体会分泌更多的食欲抑制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然而这些激素的效果却会逐渐打折扣,因为人体会对这些激素的作用产生耐受性。而且,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和俄勒冈研究所(OregonResearch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所做的大脑成像研究表明,超重者的大脑奖赏系统对食物,甚至是诱人的垃圾食品都反应微弱。奖赏回路被抑制,使肥胖者情绪低落。如何克服这种情绪呢?只有吃更多的美食,才能获取暂时的快乐。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肥胖者只有通过过量进食,才能体验到普通人在正常饮食中就能享受到的愉悦感。
  
  看来,至少在一些情况下,肥胖症的产生是因为享乐式的过量进食“操控”了大脑的奖赏系统。正如吸毒一样,过量进食在奖赏回路中建立了一个反馈循环——吃得越多,食欲越强,而满足这种食欲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食物成瘾”与毒品成瘾的相似之处
  
  毒品(如吗啡)刺激大脑奖赏回路的方式,和食物是一样的。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不止这些。当吗啡注射到大鼠的纹状体时,即便已经吃饱了,大鼠们依然会大吃大喝。这种反应表明,吗啡和其他鸦片制剂与内啡肽这样的神经递质(大脑中传递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作用相似。不同的是,内啡肽是大脑中自然产生的、刺激进食行为的神经递质。
  
  在某种情况下,过量进食和毒品成瘾有共同的核心表征。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另一种基本的神经递质上,那就是多巴胺。所有已知的使人成瘾的毒品,都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进入纹状体。在动机产生的过程中,多巴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会促使人们寻求毒品。
  
  多数专家表示,正是多巴胺的这种作用,导致了成瘾的形成。事实表明,诱人的食物同样也能促进多巴胺分泌,进入纹状体,使人们专注于寻找和享用食物。大脑成像研究也告诉我们,肥胖者的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一种受体——多巴胺D2受体(D2R),数量比较少。而在酒精、鸦片制剂、可卡因或者甲基安非他明(methamphetamine,俗称冰毒)成瘾者中,情况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知道,D2R天生就比较少的人,肥胖症和毒品成瘾的遗传风险更高。这种状况将导致大脑奖赏回路的活跃度较低。这也意味着,这些人想要像正常人一样获得一定程度的快感,就只能过量进食,或者吸食更多毒品。这些人也不大容易学会保护性措施,避免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他们的大脑中,可以抑制风险性的,但会带来奖赏感的行为(比如吃高热量的食物或者吸毒)的神经系统,在功能上可能也不够强大。
  
  在坏习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愉悦,然后试图戒除,最后又复发——听起来,这很像是毒品上瘾的经历。最新的研究似乎说明,肥胖症是由一种难以克制的、要满足大脑奖赏中枢(也即愉悦中枢)的动机所导致的,肥胖者的激素和代谢失常可能是体重增加的后果而非原因。
  
  “食物上瘾”面临的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肥胖和成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在一些重要方面还是不同的。例如,如果食物可以导致成瘾,那么它肯定包含某种导致成瘾的独特物质——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它称作垃圾食品中的“尼古丁”。多项研究,都比较肯定地表明,成瘾是由某种脂肪或糖类导致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精加工的、可被迅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会刺激食欲。但从整体上看,没有哪一种食物成分可以单独诱发类似成瘾的行为。只不过脂肪和糖类的组合,加之所含的热量,似乎能够将食物的“享乐主义效果”最大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肥胖者和毒品成瘾者身上所出现的耐受性和戒断反应,并不是基于同样的机制,肥胖症和毒品成瘾是根本不同的。这种观点同样饱受争议。肥胖者必须通过吃更多的东西,来对抗大脑奖赏回路活跃度的降低,这很像耐受性。而且体重降低能引发负面情绪和抑郁,这和试图戒毒的成瘾者所经历的感受十分相似,这表明他们可能已经出现了戒断反应。
  
  也有其他专家认为,食物成瘾的看法十分荒谬,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对食物上瘾。否则,我们可能根本无法生存。
  
  如今的高热量食物能以某种方式压制正常的生物反馈机制,而其他食物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主要忧虑并非抑制食欲,而是狩猎、采集或种植足够多的作物,以便在食物匮乏时能够生存。也许,我们的摄食回路的作用,更多是在我们饥饿时刺激进食,而非在我们吃饭时抑制进食。有一点比较容易想象,如果不清楚何时能够再次获得食物,为了生存,大脑会将进食高热量食物看作是最优选择。只是随着社会的进化,这种行为也许不再合适了,甚至在食物充裕的世界会适得其反。
  
  反对肥胖症“成瘾模型”的科学家也很有道理,其实我也担心“成瘾”一词会引起先入为主的看法。然而,强迫性的进食和吸毒似乎有着明显的共同特征,最显著的就是无法控制摄入量。这些相似点是表面现象,还是源于内在的大脑变化,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确定。更重要的是,肥胖症“成瘾模型”到底有没有价值呢?我认为,除非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新的治疗方法,否则这些争论都仅仅限于学术的层面。
  
  治疗肥胖的新思路
  
  “成瘾模型”的价值应该体现在,科学家可以根据它,开发出新的肥胖疗法,研制出现的减肥药物。
  
  在判定过度进食是否成瘾之前,科学家必须弄清楚,大脑中的哪些神经网络和适应性功能是造成药物滥用的深层机制,而这些机制,是否也导致了过度进食这样的行为。可卡因和食物的成瘾网络,有可能甚至极有可能,位于大脑的不同部位,但却以相似的机制运行。科学家还需要确定的一点是,促成毒品成瘾和肥胖症的,是否同样的基因突变(如影响D2R的基因变异)。找到这些基因,可以为研制新药提供新的目标。
  
  就算科学家证明肥胖症是一种食物成瘾,并且发现了抗成瘾的药物,帮助人们减肥,但在今日,肥胖者仍然面临一个困境——他们周围可能满是那些继续过量进食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将一次又一次遭受美食的挑逗和诱惑,极有可能“重拾旧好”。我们从正在戒除毒品成瘾和酒精依赖的患者那里观察到,环境暗示是激起欲望和旧习复发的重要原因。看起来,在充满脂肪和诱惑的当今社会,对于任何一位肥胖者来说,减肥都可谓任重道远啊。
  
  (本文作者:保罗·J·肯尼(PaulJ.Kenny)翻译:冯胜闯;编者有删改)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