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行为成瘾 > 正文
行为成瘾
300名孩子戒网瘾心酸历程
网络依赖
2007-08-01 07:43:02 来自:东北网 作者: 阅读量:1

    厌学、暴躁、自杀……部分孩子被“网络鸦片”毒害无法自拔。近日,哈市一名心理医生,公布了自己的工作日记,其中300多名孩子戒网瘾的心酸历程真实再现,令人触目惊心。

    “我不上学,就想上网!”满脸不屑的表情。

    “不上网,心里特难受,就想发火!”网瘾折磨下成了“小刺猬”。

    “不让我上网,我就死给你看!”抵抗情绪让人不寒而栗。

    ……

    2006年4月13日,记者在心理门诊看到,前来就诊的未成年患者中有80%是网络成瘾综合征。家长流泪的讲述、孩子木讷的表情,让记者为之心痛。据该院院长、青少年心理专家张聪沛教授介绍,“网瘾”对未成年人的毒害不亚于“毒瘾”。采访中,他首次向媒体公开自己3年来“戒网瘾”的工作日记,其中记录了全省300多名孩子戒除“电子毒品”的过程。这些孩子中六成以上属于轻度“网瘾”,目前为止治愈率达到50%以上;近四成属于重度“网瘾”,治愈率仅为三分之一左右。相对而言,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孩子、以及个性固执、自主性强的孩子,网瘾很难戒除。如果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协调,如果孩子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能给予关怀和支持,孩子的网瘾相对容易戒除。

    翻开眼前的一本本“戒网瘾”工作手记,一幕幕让人心酸的场景、一段段爱心包围的故事,还有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小患者,让记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此,记者截取了心理医生工作日记的几个片断,希望借此警醒那些正在“网络毒品”边缘徘徊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们。

    激励法

    实现“他愿”摆脱网瘾

    时间:2005年11月17日9:30

    患者:同同,13岁,男孩,上小学六年级,由妈妈领着从阿城专程来哈看病。

    同同从一年前开始上网并迷上“网络游戏”,最近的几个月对游戏的痴迷程度突然升级。上课时头脑里都是游戏中的场景,一天不上网就觉得百无聊赖,休息日上网时间高达10小时。半年里,同同的成绩下滑了15名,与同学的沟通也越来越少。

    医生手记——

    医生:“小伙子,真的不要前途了吗?”

    同同:沉默。

    医生:“除了上网,你还有什么爱好吗?”

    同同:“四驱车。”

    ……

    我初步诊断同同是轻度网络成瘾综合症,能够配合治疗。因此,我为他拟定了一套待币疗法,又称激励法。通过设立“个人账户”,控制上网时间,疗程为4个月。

    第一个月,每周累计上网不超过10小时,每超1小时扣10分,每少上1小时积攒10分(每分相当于1元钱,积攒到一定数量,可以买四驱车。)。第二个月,每星期上网不超过7小时(分值比第一个月递增一倍)。第三个月,每星期上网不超过5小时(分值仍旧递增)。第四个月,巩固成果。

    第一天,我一直看他玩但不打扰他,只见他两眼发直,屋里的一切声响丝毫不会影响他。4小时后,我命令他下线。“再让我玩会!”同同喊道,小手还不停地击打键盘。

    “别忘了约定!”我和同同的父母异口同声,语气非常坚定。在严厉的目光下,同同眼里含着泪水恋恋不舍地关了电脑。第二天,同同的妈妈告诉我,我走后,同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到零点才入睡。

    三天后,同同上网时间累计超过10小时,但是,我发现同同关机后入睡不再困难。两周后,同同累计被扣了30分,但出现了好转契机。1个月后,他扳平了分值。三个月后,同同买了5台四驱车。复查时,我发现他比以前开朗了,精神头也更足了。四个月后,我发现同同精力集中,可以坐下来看书,成绩开始回升。

    心理医生手记中记录,同同的网瘾因为发现及时,所以容易戒掉。像同同的这种情况,家长通常都可以使用这种激励办法,来满足孩子的另一个愿望,同时,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多领孩子到户外活动,甚至去旅游,以此来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强制戒瘾

    “绝望中”重新找回自我

    时间:2006年2月20日15:10

    患者:婷婷,16岁,初中三年级,被“关起来”强制“戒网瘾”21天。

    两个月没洗过澡,没洗过脸,吃在电脑旁,睡在电脑旁,根本不上学。母亲哭着跪地哀求她别再上网,对此她无动于衷,两只眼睛直愣愣地盯着电脑屏幕。

    医生手记——

    2月20日,婷婷所在网吧发生了一起争执,她被牵连带进公安机关。我建议,不要将婷婷接回家,借此机会强制“戒网瘾”。当天下午,婷婷被送到了我们医院,并被“关进”了病房,24小时由医护人员看护。

    连续三天,婷婷的情绪异常激动,强烈要求放她出去上网,甚至还骂人打人。第四天,婷婷的心理防线开始动摇,向医生询问何时可以出院,妈妈爸爸哪去了。接下来的7天,婷婷有些坚持不住了。“我的妈妈爸爸呢?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们知道我在这吗?”但是,她仍旧表示出去后还想上网。17天过去了,婷婷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她哭着对我们说:“求求你们,快让我的妈妈爸爸来救救我吧,只要让我出去,我再也不上网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让我做什么都行!”

    接下来的4天里,婷婷几乎天天哭着求医护人员。这时,我认为时机成熟了。在第21天,我让婷婷见到了自己的父母,她抱着他们痛哭流涕:“求求你们带我出去吧,我想回家,我以后一定再也不上网了!”婷婷出院了,到目前为止,她没有反复。

    心理医生在工作日记中指出:网瘾和毒瘾一样难戒,强制戒网瘾的成功几率仅为50%,而且一些孩子还会有反复的情形。因此,即便是暂时给孩子戒除了网瘾,家长一样不能掉以轻心。

    顽固网瘾

    反复发作中矛盾升级

    时间:2006年1月10日上午

    患者:亮亮,男,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戒网瘾两次失败,且上网越发疯狂。

    拒绝配合治疗,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无动于衷,始终带有抵触情绪。经过强制戒网瘾治疗,当时好转,出院后就反复,且有过一次自杀史。

    医生手记——

    医生:你想不想戒掉魔兽(网络游戏)?

    亮亮:沉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目光里带有藐视。)

    医生:真的不想要未来了?

    亮亮:沉默。(目光斜视,心不在焉的样子。)

    医生:你先出去一下,我和你父亲单独谈谈。

    亮亮:未语。(立即起身,推门而出,门被重重地关上。)

    我望着亮亮的背影,感到非常无奈。他是一名典型的顽固型网瘾患者,这次是他第三次戒网瘾,是家长强制来的,因此抵抗情绪重。

    我曾经为他强行戒过网瘾,让他住了3个星期医院。一开始,他特别疯狂,踢墙踢床,非要去上网,三四个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才将他制服。一周后,他开始“服软”,要求回家,并且许诺不再上网。两周后,我们允许他出院。

    3个月后,亮亮再度被父亲带到医院,这次他的网瘾更重了。强制戒网瘾对他不再起作用,他不在乎医护人员,每天躺在病床上,以“绝食”进行消极抵抗。这次戒网瘾不到一周就失败了。之后,亮亮开始变本加厉地上网。前不久,我到亮亮家,看到他几乎成了电脑前的“木头”,一动不动。

    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建议暂时用冷淡疗法治疗。只要他上网,周围亲人就鄙视他,但不反对,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冷淡他数月后,再制订下一步的戒网瘾计划。

    心理医生手记中介绍,像亮亮的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有时医生也束手无策,在心痛之余,只能再次呼吁,尽量不要让未成年人接触“电子鸦片”。曾经,一个男孩因为网瘾发作,和母亲争执之下竟然跳楼自杀,他的临终遗言是“我死得不值得!”

    心理专家称

    让耐心和爱心联合驱走网瘾

    望着300多名活生生的例子,张教授指出,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危害正在无形蔓延,未成年人是其中的主要受害群体。其症状一般表现为: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只有上网能得到快乐,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不上网就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严重者还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他建议家长应尽早发现孩子的症状,及时采取“治疗”,切忌形成顽固型网瘾。

    张教授介绍,戒网瘾是一个漫长和无奈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多方的共同帮助,用耐心和爱心重新唤回那些迷失的孩子。同时,他建议,与其艰难地给孩子戒网瘾,不如提前防止孩子形成网瘾,家长应广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和孩子交流,使孩子能远离“网络鸦片”。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