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余杭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自愿非列管成瘾物质人员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行为成瘾 > 正文
行为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2010-03-12 09:12:16 来自:全科护理 作者:薛芳,齐玉龙,张静 阅读量:1

   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高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二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目前我国网民人数达到2.98亿,30岁以下网民比例为82.6%,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了总网民的1/3,达到了35.1%。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于美国[2]。在中国,互联网使用和青少年网络成瘾普遍存在,要高度重视网络成瘾干预。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方面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3,4]。本研究主要对近几年关于网络成瘾干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1 国外对网络成瘾干预方法的研究

  国外关于网络过度使用的很多研究是基于叙事的立场而非矫治的立场,即大多研究仅针对网络成瘾的诱发原因,以提醒成瘾者进行内省和矫治,干预方法也以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为主。

  1.1 心理干预方法

  认知疗法(CBT)是美国学者贝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成分,通常是使病人暴露于刺激,挑战不适应性认知,并训练大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要接受心理医生教给他的观念和行为,并反复加以练习以使大脑得到新的学习,久而久之这种练习就变成病人自发或习惯性的行为。Young等[5,6]也提出了认知行为的疗法。Young[5]考虑到网络的社会性功能很难对因特网络成瘾者采用传统的节制式干预模式:从时间控制、认知重组和集体帮助的角度提出的不同方法,强调治疗应该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应付策略,通过适当的帮助体系改变病人上网络成瘾的行为。Davis [6]的整个治疗过程需要11周完成,从第5周开始给病人布置家庭作业。这种疗法强调弄清病人上网的认知因素,让病人暴露在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1.2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IAD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Shapira等[7]的研究中,14例使用抗抑郁药单一疗法的上网络成瘾病人有5例(35.7%),明显减少了上网行为;而在24例使用单一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成瘾者中,有14例(58.3%)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药物对网络成瘾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对网络成瘾进行药物治疗仍处在尝试阶段。

  2 国内对网络成瘾干预方法的研究

  国内关于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研究涉及面广,但大多仍属经验性的、非针对性的干预建议。

  2.1 心理干预方法

  2.1.1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认为心理紊乱是由病人错误或不合理的信念和看法引起的,通过现实的评价并矫正其歪曲的或功能障碍的想法,可以达到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善;行为疗法以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坚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视为考察对象。张朝等[810]采用系统的认知疗法、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收到显著疗效。

  2.1.2 人际心理辅导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刘庆善等[11]对60例住院网络成瘾病人,以人际心理治疗为主要方式进行干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2.2 药物治疗方法

  对于网络成瘾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国内专家对此意见不一。一些专家认为网络成瘾者只是心理存在一定问题,只需心理治疗,因此对采用药物治疗提出质疑。杨国栋等[12]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依赖,长期上网通过奖赏或适应等机制使机体(包含脑)产生复杂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因此需要药物干预,但不是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2.3 “五位一体”综合干预

  陶然等[13]建立了网络成瘾的医学、心理、教育、军事化管理以及社会体验“五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模式,并提出了网络成瘾治疗“八阶段三分之三”策略,倡导个体—家庭—团体循环干预手段,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静动态相结合的特色化治疗体系。运用“五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封闭状态下救治的1 000多例病人的追踪报告显示, 80%的病人社会功能有明显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2.4 生理、心理、环境综合干预方法

  孙静等[14]在矫治网络成瘾方法中,采用心理干预、药物干预(主要为中医治疗)、社交行为干预和环境干预为内容的综合干预疗法。特点是采用中药制剂对症治疗、集体治疗、学习与治疗同步、花费少,经济易行,适合在相关医疗机构指导下在学校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