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毒品各论 > 吸入剂 > 正文
吸入剂
挥发性物质滥用
2017-10-26 22:01:03 来自:UNODC 作者:RJ FLANAGAN,RJ IVES 阅读量:1
  挥发性物质滥用(VSA)(胶水鼻嗅,吸入,溶剂滥用),故意吸入挥发性物质以实现中毒,目前已被世界大部分地区,主要是青少年中居住偏远社区的个人和那些职业可以随时获得可滥用的物质的人。来自接触粘合剂,特别是甲苯,汽油(卤化溶剂),挥发性碳氢化合物(例如在点烟器充填物中发现的挥发性烃类),气溶胶推进剂,卤化碳灭火器和吸入麻醉剂的溶剂可能以这种方式被滥用。
  
  VSA引起类似于其他催眠药物的剂量相关效应。小剂量会迅速导致幸福感和其他与乙醇(酒精)相似的行为障碍,也可能引起妄想和幻觉。较高的剂量可能会产生危及生命的影响,如惊厥和昏迷。例如,吸入呕吐或直接心脏或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后,间接引起死亡。例如,含甲苯的产品和氯化溶剂如1,1,1-三氯乙烷的慢性滥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特别是在肝脏,肾脏和大脑中。
  
  醉酒行为,无法解释的无精神症,厌食症和心情可能源自VSA,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头发,呼吸和衣服可能会有溶剂的味道,空的胶管或其他容器,马铃薯脆袋,点烟器充填物和气溶胶喷雾罐都经常被发现。对血液和组织标本的毒理学检查对于证实VSA相关死亡的诊断尤为重要。制定和评估治疗慢性滥用者和预防的策略是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介绍
  
  可能有意吸入挥发性物质以实现中毒,所谓的胶水鼻嗅,吸入剂,溶剂滥用或VSA,已知多年。二乙醚和氯仿特别在十九世纪后期被广泛滥用 [ 1 ]。在二十世纪广泛使用的情况下,记录了三氯乙烯和汽油(汽油)等物质的故意吸入。VSA现已报道世界大部分地区,主要是青少年,偏远社区居民以及职业准备进入可滥用物质的人群。
  
  被吸入产品滥用必须含有适量的挥发性化合物(或化合物),其可用量足够,不含有毒成分。来自接触粘合剂的溶剂,特别是甲苯,打字机校正液和稀释剂(直到最近通常为1,1,1-三氯乙烷),其它卤化溶剂,诸如在点烟器充填物中发现的挥发性烃(通常是液化石油气(LPG))丁烷),气溶胶推进剂,卤代烃灭火器和吸入性麻醉剂如氟烷和一氧化二氮是可能以这种方式滥用的化合物或产品(表1和表2)。汽油(汽油)仍然经常被滥用,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社区。
  
  诸如白精和石蜡(煤油)的石油馏出物,以及醇和二醇如乙醇,2-丙醇,2-甲氧基乙醇(甲基溶纤剂)和乙二醇不能充分挥发以被吸入而被滥用。然而,戊基(戊基)和异丁基亚硝酸盐也可能通过吸入而滥用,通常但不仅限于男性同性恋者。药理作用(血管舒张),因此使用这些化合物的原因与挥发性物质本身的显着不同 ,因此亚硝酸盐在这里不再赘述。已经回顾了与滥用这些化合物有关的危害 [ 2 ]。
  
  过去几年已经出版了许多关于VSA的评论,专着,会议记录和咨询文件[ [ 3 ] - [ 7 ]]。另一方面,VSA与其他形式的滥用药物,另一方面与乙醇(酒精)的使用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有机溶剂和其他可滥用的挥发性化合物可产生与其他催吐药物相似的剂量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效应。小剂量可能会迅速导致幸福感和其他类似乙醇引起的行为障碍,也可能导致
  
  表1.吸入可能滥用的选定的挥发性物质
 

物质

脂肪
乙炔
 
丁烷 /
 
异丁烷(2-甲基丙烷) a /
 
己烷 b /
 
丙烷 /
脂/
环丙烷(三亚甲基)
芳香
甲苯(甲苯,甲苯,苯甲烷)
 
二甲苯(xytol,dimethylbenzene) c /
汽油(汽油) d /
 
石油醚 e /
卤化
溴氯二氟甲烷(BCF,FC 12B1)
 
四氯化碳(四氯甲烷)
 
氯二氟甲烷(FC 22,氟利昂22)
 
氯仿(三氯甲烷)
 
二氯二氟甲烷(FC 12,氟利昂12)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
 
1,2-二氯丙烷(二氯丙烷)
 
乙基氯(一氯乙烷)
 
氟烷(2-溴-2-氯-1,1,1-三氟乙烷)
 
四氯乙烯(全氯乙烯)
 
1,1,1-三氯乙烷(叶绿素,Genklene)
 
1,1,2-三氯三氟乙烷(FC 113)
 
三氯乙烯(“trike”,Trilene)
 
三氯氟甲烷(FC 11,氟利昂11)
含氧
丙酮(二甲基酮,丙酮)
化合物
丁酮(2-丁酮,甲基乙基酮,MEK)
 
亚硝酸丁酯 f /
 
安氟醚(2-氯-1,1,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
 
乙酸乙酯
 
乙醚(乙氧基乙烷)
 
二甲醚(DME,甲基甲烷)
 
亚硝酸异丁酯(“亚硝酸丁酯”) f /
 
异氟烷(1-氯-2,2,2-三氟甲磺酰基二氟甲基醚)
 
亚硝酸异戊酯(3-甲基-1-丁醇,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戊酯) f / g /
 
醋酸甲酯
 
甲基异丁基酮(MIBK,异丙基丙酮)
 
甲基叔丁基醚(UTBE)
 
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笑气”)
 
七氟烷(氟甲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醚)
 
a / LPG的主要组成部分。
b /己烷与庚烷的商业“己烷”混合物与少量高级脂族烃。
c /主要是间二甲苯(1,3-二甲基苯并苯)。
d /沸点范围为40℃的脂族和芳族烃的混合物; 至200 | C
e /具有规定沸点范围的戊烷,己烷等的混合物(例如40℃〜60℃; C)。
f /主要用于其血管扩张剂属性。
g /商品戊基亚硝酸盐主要是异戊基亚硝酸盐,但其他亚硝酸盐也存在。

表2.可能被吸入滥用的选定产品

制品

主要挥发性成分

胶粘剂
 
轻木水泥
乙酸乙酯
接触胶
丁酮,己烷,甲苯和酯
轮胎修补水泥
甲苯和二甲苯
聚氯乙烯水泥
丙酮,丁酮,环己酮,三氯乙烯
木工胶粘剂
二甲苯
气溶胶
 
空气清新剂
LPG,DME和/或碳氟化合物
除臭剂,止汗剂
LPG,DME和/或碳氟化合物
喷雾喷雾
LPG,DME和/或碳氟化合物
发漆
LPG,DME和/或碳氟化合物
油漆喷雾器
LPG,DME和/或碳氟化合物和酯
麻醉和镇痛药
 
吸入
一氧化二氮,环丙烷
 
二乙醚,氟烷,恩氟烷,异氟醚
局部的
FC 11,FC 12,一氯乙烷
除尘器(“空气刷”)
DME,FC 22
商业干洗和脱脂剂
二氯甲烷,FC 113,甲醇,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烯,甲苯,三氯乙烯(现在很少四氯化碳,1,2-二氯丙烷)
国内除斑剂和干洗剂
二氯甲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烯,三氯乙烯
灭火器
溴氯二氟甲烷,FC 11,FC 12
燃料气体
 
香烟打火机补充
LPG
丁烷
LPG
丙烷
丙烷和丁烷
指甲油和指甲油去除剂
丙酮和酯
涂料和涂料稀释剂
丙酮,丁酮,酯,己烷,甲苯,三氯乙烯,二甲苯
油漆剥离器
二氯甲烷,甲醇,甲苯
室内加味剂
亚硝酸异丁酯
手术膏和口香糖去除剂
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
打字机校正液和稀释剂
1,1,1-三氯乙烷
鞭打奶油分配器
一氧化氮
  
  诱发更深刻的影响,如妄想和幻觉。较高的剂量可能会产生危及生命的影响,如惊厥和昏迷。例如,吸入呕吐物或直接的心脏或CNS毒性后,间接引起死亡 [ 8 ]。
  
  当挥发性物质被滥用时,往往会通过鼻子和嘴巴进行深呼吸,而不仅仅是“鼻嗅”。如果溶剂蒸气被包含在塑料或纸袋中,呼吸呼出的空气可能会增加效果。实际上不可能评估剂量。滥用(并因此排除氧气)的强度似乎是猝死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慢性毒性的发展不仅与滥用化合物有关,而且与滥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滥用挥发性物质的方式
  
  产品的物理形式通常决定了滥用的模式。接触粘合剂通常倒入塑料袋,如空的马铃薯酥包。然后将顶部聚集在一起并放置在口上并吸入蒸汽(“装袋”),有时报告可以加热胶水罐以增加蒸汽的产量,一些滥用者可以每周使用4至6升的粘合剂[ [ 9 ] [ 10 ]]。汽油和其他相对挥发性的溶剂可以直接从容器中吸入,或者倾倒到织物(涂层套筒或手帕)上,或者倒入诸如空的洗涤剂或漂白容器的切割的塑料瓶中,并吸入蒸汽。塑料袋可以从例如气溶胶罐或含哈龙的灭火器中填充。这些产品也可以在床上被喷洒或释放,或直接吸入。汽油鼻嗅特别是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有关。
  
  气溶胶通常是含有液化推进剂气体的罐中提供的液体或固体悬浮液。在室温下,一体积的液体推进剂可产生200至300体积的蒸气。产品的正常使用对滥用者来说基本上是无关紧要的,尽管含有高比例推进剂的产品,如局部止痛剂或止痛剂(100%推进剂),除臭剂和喷雾剂,而不是少量(剃须泡沫) ,例如)。如果一些成分不可呼吸,例如氯化铝水(止汗剂中的毒性活性成分),则可先将产物鼓泡通过水,通过牢固地保持在口上的布过滤,或喷射到塑料袋中,并且允许气溶胶定居; 由于在浴中滥用气溶胶而导致溺水发生死亡,洗澡水可能已被用于“擦洗”不想要的气溶胶组分。或者,气溶胶容器可以倒置,允许通过汲取管直接进入推进剂。也已经描述了用于设计使用的气瓶中的一氧化二氮的滥用,例如用搅打奶油分配器。滥用用于喷漆设备的推进剂通常来自美利坚合众国和日本,但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非常罕见的。也已经描述了用于设计使用的气瓶中的一氧化二氮的滥用,例如用搅打奶油分配器。滥用用于喷漆设备的推进剂通常来自美利坚合众国和日本,但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非常罕见的。也已经描述了用于设计使用的气瓶中的一氧化二氮的滥用,例如用搅打奶油分配器。滥用用于喷漆设备的推进剂通常来自美利坚合众国和日本,但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非常罕见的。
  
  国内燃料(天然气)很少被滥用,主要是因为主要成分甲烷不会引起理想的药理作用。然而,用于点烟器补充的气体,小型火炬和露营燃气灶(LPG)通常由丁烷和少量异丁烷和丙烷组成。这些产品有小巧便宜的包装(约250毫升),对滥用者非常有吸引力。已经描述了每天使用5到10罐 [ 11 ]。来自较大容器(有时是丙烷)的气体也被滥用。然而,这些后者的容器被填充到较高的压力,并且通常需要一个阀来获得气体。另一方面,液化石油气打火机补充液可以通过简单地在喷嘴之间夹紧并按压以释放气体而被误用。然而,如果这种罐倾斜一个冷却至少40度的流体射流; C可以通过膨胀释放,这可能会导致灼伤 [ 12 ],甚至甚至喉咙和肺。再次发生与滥用LPG点烟器补充相关的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挥发性物质滥用的临床毒理学
  
  VSA的特征是中毒发作非常迅速,恢复相对较快; 一个“高”可以通过反复嗅觉维持几个小时。欣欣向荣,感到失望和不安全感。较高的剂量通常导致不愉快和更危险的影响,如视觉和听觉幻觉。经常报道视力模糊,耳鸣,发音障碍,共济失调,激动,肢体和躯干不协调,震颤,步态不稳定,反射亢进,混乱,肌肉无力,头痛,腹部抽筋,胸痛,易怒,好战,受损的判断和眩晕。也可能发生诸如能够飞行或游泳的危险妄想 [ 13 ]。恶心呕吐有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冲洗,咳嗽,打喷嚏和增加唾液分泌是进一步的特征。昏迷,昏迷,抑郁呼吸甚至惊厥可能在严重的情况下发生 [ 14 ]。
  
  VSA方法的慢性后遗症包括复发性鼻出血(鼻出血),口臭,口腔和鼻溃疡,结膜炎,慢性鼻炎,血腥眼睛和增加的支气管咳痰。厌食,口渴,体重减轻和疲劳也可能发生。浓度下降,抑郁,嗜睡,烦躁,敌意和偏执狂的进一步报告并发症。心理依赖在慢性使用者中很常见,尽管戒断症状很少严重。长期的神经,智力和精神病后遗症也可能发生 [ 7 ]。此外,神经心理障碍通常存在于具有明确定义的神经系统异常的挥发性物质滥用者中。研究还发现,没有报告神经系统异常的滥用者比非滥用者获得较低的心理测验分数,但这可能不是由VSA引起的,而是通过吸烟或饮用含酒精饮料[ [ 15 ] [ 16 ]]。
  
  慢性VSA后描述了外周神经病变,小脑功能障碍,慢性脑病和痴呆 [ 7 ]。含有甲苯的产物和1,1,1-三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的慢性滥用都与永久性器官损伤有关,特别是对肾脏,肝脏和心脏 [ 4 ]。据报道,用作抗爆剂的烷基铅的铅中毒是汽油鼻嗅的并发症。然而,由于几乎所有关于VSA特征病例研究后的慢性毒性报告或小系列患者都提及治疗,VSA的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
  
  猝死与挥发性物质滥用有关
  
  与VSA相关的主要风险是猝死。低音 [ 17 ]在美国报告了在1960年代期间滥用气溶胶推进剂和氯化溶剂的这种死亡人数为110人。1974年美国至少有114例VSA相关死亡 [ 18 ]。另有一系列死亡事件已经注意到,再次来自美国[ [ 19 ] [ 20 ]],来自斯堪的纳维亚[ [ 21 ] [ 22 ]],最近来自日本 [ 23 ]。在英国,VSA相关猝死人数从1971年的至少2人增加到1991年的122人 [ 24 ],可用数据的最近一年(图1)。一九八零年代初,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但增幅已经下降。
  
  考虑到患病率研究表明的滥用人数,联合王国的VSA相关死亡人数相对较少(见下一节)。VSA相关的死亡发生在英国和全国各地的所有社会阶层。大多数死亡(88%)发生在男性身上。死亡年龄在9至76岁之间,但大多数死亡(73%)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图2)。1991年,在联合王国的122起VSA相关死亡案件中,46例(38%)有证据显示,首次发生死亡(或首次发生死亡),或没有证据显示死者曾经沉迷于VSA之前 [ 24 ]。
  
  在英国(1971 - 1991年)与VSA有关的死亡中遇到的化合物是:燃料气体,主要来自点烟器补充剂的液化石油气(35%的情况); 气溶胶推进剂 - 碳氟化合物和/或液化石油气(21%); 粘合剂溶剂(19%); 其他溶剂,特别是1,1,1-三氯乙烷(21%); 灭火器(主要是溴氯二氟甲烷)(4%)。亚硝酸烷基酯的吸入导致1,237例死亡中的5例死亡,其中男性年龄在30岁以上。 *由于采用旨在防止向滥用药物销售的法例,导致胶水溶剂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图3)。自一九八九年以来,燃料气体的死亡人数已分别轻微下降(分别为一九八九年,一九九零年及一九九一年的VSA相关死亡人数分别为百分之四十八及百分之四十一及百分之三十八) [ 24 ])。
  
  图一1971 - 1991年英国与VSA有关的死亡事件(n = 1237)
  
  
  资料来源: JC Taylor和其他人, 涉嫌滥用挥发性物质的死亡趋势1971-1991(伦敦,圣乔治医院医学院,1993年)。
  
  图二、1971 - 1991年英国与年龄相关的VSA相关死亡事件突然发生
  
 
  
  资料来源: J. C Taylor等人, “涉嫌滥用挥发性物质的死亡趋势”1971-1991(伦敦,圣乔治医院医学院,1993年)。
  
  尽管个别案件和一小部分死亡人数定期报告,但并没有关于其他国家的VSA相关死亡人数的公布数据与英国可获得的死亡数据相当。与VSA相关的死亡率统计数据确实提供了VSA在特定国家提出的问题的粗略测量,因此可以帮助评估预防方案的功效。复杂因素是可能导致死亡的许多可能的情况,而且由于国际疾病分类没有专门针对与VSA有关的死亡类别,所以有必要分别收集有关死亡的数据。
  
  VSA相关猝死的精确机制很少见,但与粘合剂溶剂相关的死亡相关的间接影响如创伤,吸入呕吐和与使用塑料袋有关的窒息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与燃料气体,气溶胶和氯化(和其他)溶剂相关的死亡中,直接毒性作用占主导地位(图4)。可以认识到“直接”急性VSA相关死亡的四种模式:缺氧,迷走神经刺激导致心动过缓和心跳骤停,呼吸抑制和心律失常 [ 8 ]。其中,导致心脏或心脏呼吸停止的心脏性心律失常被认为导致大多数死亡。突发性惊厥,运动或性活动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因为VSA可能使心脏对循环儿茶酚胺敏感; 在许多VSA相关的死亡中,立即死亡事件是惊恐和奔跑[ [ 17 ] [ 19 ]]。然而,这不可能是整个故事,因为在分离的灌注大鼠心脏中已经描述了1,1,2-三氯三氟乙烷的直接毒性作用 [ 25 ]。与“火炬呼吸”有关的死亡,即点燃特别是吸入的燃料气体(特别是丙烷),也被描述 [ 26 ]。病人没有烧伤。在血液和肺组织中检测到丙烷。
  
  挥发性物质滥用的流行
  
  VSA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一些国家,对流行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例如,在英国,已有一些这样的调查 [ 27 ]。大多数人提出了一个旨在确定受访者是否曾经嗅到的问题“。旨在评估自我报告药物使用责任的研究提供了所得数据的可靠性的证据[ [ 28 ] [ 29 ]]。的确,怀特海德和智慧 [ 28 ]建议受访者倾向于低报而不是过度报告吸毒。另外,对挪威的一千九百名高中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药物滥用自我报告的横断面和纵向都有很高的稳定性 [ 30 ]。
  
  图三。英国与英国的突然VSA相关的死亡案,1971 - 1991年,被滥用的产品类型
  
  
  资料来源: JC Taylor和其他人, 涉嫌滥用挥发性物质的死亡趋势1971-1991(伦敦,圣乔治医院医学院,1993年)。
  
  图四。英国与英国的突然VSA相关的死亡案,1971 - 1991年,以死亡机制和滥用产品的类型
  
  
  资料来源: JC Taylor和其他人, 涉嫌滥用挥发性物质的死亡趋势1971-1991(伦敦,圣乔治医院医学院,1993年)。
  
  这个问题的措辞至关重要。而不是一个可能是误导性的嗅闻问题,有些研究具体询问了受访者是否曾经使用指定的药物“获得或试图获得”高“。这个措辞是大龄儿童所理解的 [ 31 ]。评估可靠性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他们包括列出一种名为“拖把”的虚构药物 [ 31 ]。只有0.16%的样本说他们使用“拖把”来获得“高”,这意味着很少的孩子说他们服用了从未听说过的药物。报告的终生流行率与目前的药物使用之间也存在很高的一致性。
  
  有鉴于此,英国VSA调查显示的是什么?首先,英国的大多数年轻人知道VSA - 一项1983年的调查发现,97%的年轻人都意识到胶水鼻嗅 [ 32 ]。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年轻人才嗅到。威尔士的15至16岁的男子(n = 2,239)询问他们使用八种不同的药物,其中11.8%表示已经尝试过胶水或其他挥发性物质。然而,大多数(8.9%)表示他们这样做只有一两次 [ 31 ]。大麻是唯一一个拥有更高终身流行率的药物(酒精和烟草除外)。性别差异很小,无统计学意义。同样,社会阶层或年轻人是否居住在单亲家庭中没有显着差异。目前的用户占样本的百分之四十一,但是3%的用户在描述自己是现在的用户时,只用了一两次药物。
  
  在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年间进行的调查显示,九至十五岁的男子(n = 10,293) [ 33 ]和16至19岁(n = 4,436)在家访问 [ 34 ]。大约2%的年轻样本已经尝试了挥发性物质,虽然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尝试挥发性物质,但差异很小。年龄或社会经济差距不大,但区域差异较大。在老年人口中发现类似的总体发病率:2%的年轻妇女和4%的年轻男子实际上已经嗅到。在1992年的 英国犯罪调查中,有 16至59岁的老年人(n = 6,406)和12岁的IS年龄(n = 948)被问及他们使用药物和挥发性物质 [ 35 ]。后一种物质在16至19岁的年龄组中更有可能被年轻人使用,其中6%表示实际上“嗅到”。
  
  在欧洲的其他地方,VSA的流行与英国相似。例如,1990年对丹麦15岁的老年人的调查显示,VSA患病率为5%。在荷兰,一项1988 - 1989年全国的10至17岁的健康研究(n = 7,259)发现VSA的终身流行率为3.6%,男孩为2.4% [ 36 ]。在奥斯陆,15至20岁的大约10%在某个阶段嗅到 [ 37 ]。在南斯拉夫的三所中学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14至18岁之间(n = 2254),15%的男孩和11%的女孩是鼻嗅者 [ 38 ]。
  
  在美国,与英国一样,发现VSA患病率差异很大。1990年美国国家家庭药物调查调查显示,12至17岁的儿童中有7%至8%的人表示使用挥发性物质 [ 39 ]。VSA在许多南美国家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例如,巴西在巴西圣保罗,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是9至18岁(n = 1,836),约有24%在某一阶段滥用了挥发性物质,4.9%的人已经嗅到在上个月 [ 40 ]。最常被滥用的物质是“lana-perfume”(氯仿和二乙醚的混合物)(36%),丙酮(34%),汽油(32%),指甲油(31%)和胶水25%)。澳大拉西亚也报告了VSA。在日本的12至15岁(5,240人)中,1.5%曾经尝试过VSA(2.1%的男孩和0.9%的女孩) [ 41 ]。在1990年的新西兰,研究的14至18岁的2%的人滥用了挥发性物质 [ 42 ]。在澳大利亚,1991年全国反对药物滥用活动家庭调查的2 500名14岁及以上的人发现,过去一年中,百分之一以一律使用了挥发性物质 [ 43 ]。
  
  有人担心某些年轻人滥用挥发性物质。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滥用计划确定了VSA是街头儿童的一个特殊问题 [ 44 ],VSA被认为在东欧吉卜赛儿童中的平均流行率高于平均水平 [ 36 ]。少数民族VSA也是一个问题。在美国,一些孤立的美洲原住民社区的VSA比例很高,西班牙裔的年轻人和美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似乎比其他年轻人更容易使用挥发性物质 [ 45 ]。澳大利亚也是如此,许多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年轻人使用挥发性物质 [ 46 ]。新西兰本土人也可能更倾向于VSA [ 42 ]。这些群体的风险更大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的解释包括可滥用产品的可获得性,贫困(限制酒精和其他药物的获取),依赖文化的发展,以及父母和其他有影响力的成年人的嗅闻容忍在社区。
  
  虽然鼻嗅与英国的城市内部剥夺有关,但联系不健全,调查结果是矛盾的。然而,似乎非洲加勒比和亚洲的VSA患病率可能低于白人。一项调查 [ 33 ]发现,尽管白人年轻人占百分之二,亚洲人占3%,但只有百分之一的非洲加勒比人已经这样做了。这个发现得到了“ 新社社 ”杂志调查的支持:其样本中有82%为白色,其中6%为鼻嗅; 5%是亚洲人,5%的小组嗅到,但样本中西印度人中只有2%(占总数的5%)已经嗅到 [ 47 ]。查德维克等人 [ 16 ]也发现,非洲加勒比青年人的比例较低,而参与研究的亚裔青少年人数却很少,在鼻嗅器中,他们似乎也不足。
  
  实验挥发性物质的高峰期似乎在14至15岁之间。然而,年纪较小的儿童嗅觉 - 在英国遭受与VSA相关的突然死亡的最年轻的人只有9岁。有人建议,嗅觉在英国是季节性的,在(一般)较暖的夏季,特别是在学校假期更常见。这样的模式确实在英国与年轻人VSA相关的死亡人员中看到。英国流行率研究结果与VSA相关死亡率数据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那些说嗅觉的年轻人和那些与VSA相关死亡的人的性别比例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一项研究中 [ 31 ] 15至16岁男孩的比例为12.6%,而女孩为11.2%,报告说他们使用了挥发性物质。然而,大多数死亡(88%)发生在男性身上 [ 24 ],一个显着不同的性别平衡。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青少年挥发性物质滥用者显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主要原因,另一个数字较小的群体则同样令人担忧。这包括那些滥用在工作场所遇到的挥发性物质的人。牙医和麻醉师是主要的例子; 据估计,1979年美国约有1至1.6%的牙医滥用一氧化二氮 [ 48 ]。1984年至1987年间,美国雇员至少有11人因滥用一氧化二氮而投入使用奶粉分配器(n = 6)或牙科或医院使用 [ 49 ]。在一九零一年至一九八零年间,在384个工作场所吸毒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或三氯乙烯中毒案件中,有9宗案件蓄意滥用 [ 50 ]。后一项研究显然不会记录在工作场所以外发生的死亡事件,即使这种习惯可能在工作中获得。已经讨论了在工作场所评估和确实防止VSA的一些问题 [ 51 ]。虽然VSA对滥用药物本身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其他员工和患者和其他可能受到醉酒员工行为影响的人的风险也同样令人担忧。
  
  挥发性物质滥用诊断
  
  与VSA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能类似于青春期的正常问题。怀疑有饮酒行为儿童和青少年的VSA,不明原因无精子,厌食和情绪(见上文关于VSA的临床毒理学部分)。头发,呼吸和衣服可能会溶出溶剂,空的胶管或其他容器,马铃薯脆袋,点烟器充填物或气溶胶喷雾罐经常被发现。呼吸中溶剂的气味与暴露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可能持续数小时。所谓的“胶水鼻嗅器的皮疹”(口周湿疹)是由于与胶水反复接触而造成的。然而,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有300名经常嗅胶的儿童中有2人表现出这种特征 [ 52 ]。
  
  可能要求分析毒理学实验室对生物样品和相关标本中溶剂和其他挥发物进行分析的实例包括:
  
  急性中毒临床诊断;
  
  面对病人或看守人的否认,确认怀疑慢性VSA;
  
  对挥发性化合物中毒死亡调查是可能的;
  
  在毒品或其他代理人的影响下,对强奸或其他袭击行为的调查或其他违法行为,例如驾驶汽车或操作机械;
  
  在调查火灾或爆炸时,VSA可能是一个贡献因素; 和
  
  在评估职业或环境暴露于溶剂蒸气时。如果儿童和青少年的猝死未得到彻底调查,VSA相关的死亡事件很容易被忽视。验尸检查通常显示很少,除了可能急性肺充血和可能的冷诱导的口腔和喉咙的烧伤。进一步的因素是,善意的朋友或家长可以在调查之前从场景中消除间接证据(产品滥用,塑料袋)。在分析程序方面,顶空气相色谱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来分析挥发物,如血液和其他生物标本中的溶剂,可以在不使用特殊装置如呼吸管 [ 53 ]。
  
  治疗挥发性物质滥用者
  
  大多数嗅到的青少年只会这么做几次,大多数成为正规鼻嗅者的少数几个人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就放弃了VSA。对于后者,可能不需要治疗,尽管VSA甚至在这个水平上可能导致家庭和社区生活的破坏,甚至犯罪活动,如盗窃或驾驶汽车,同时醉了 [ 54 ]。然而,一些年轻人仍然会滥用溶剂,或许会大量滥用溶剂,一些年轻人除了挥发性物质之外,还可能会变成酒精或受控制的药物[ [ 55 ] - [ 57 ]]。对他们来说,可能需要更全面的治疗和干预。
  
  治疗醉人的鼻嗅器需要一种平静而坚定的方法。被滥用的产品应该被带走,但如果这样会导致冲突,就不会被剥夺。研究突发性VSA相关死亡的证据表明,当施虐者自身发生或愤怒或敌意引起情绪温度时,死亡可能发生 [ 17 ]。所以永远不要追求一个醉人的鼻嗅器,并且始终保持平静的气氛。新鲜空气应该有帮助。如果鼻嗅器塌陷,应进行适当的急救,特别是气道应保持清洁。尝试与严重醉酒的虐待者进行认真的对话时,没有什么意义,但平静和放心的谈话可能会有所帮助。5至20分钟不吸入,除非酒精或其他药物也被使用,否则滥用者应开始清醒。
  
  随后,鼻嗅器可能需要医疗帮助。咨询也可能是有帮助的,但是很多滥用者不愿意接受这种帮助。传统的药物滥用治疗服务往往是针对老年人滥用非法药物,而且许多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年轻的挥发性物质滥用者,他们与其熟悉的客户可能有着非常不同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的很多专业服务对处理有问题的挥发性物质滥用者来说是不安心的。这通常意味着鼻嗅员从一个服务传递到另一个服务,不提供治疗来帮助他们“踢习惯”并处理他们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虽然实验或偶尔的嗅觉可能出于好奇心或响应同龄人的压力,但长期鼻嗅几乎总是对生活困难的反应。通常情况下,首先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即使他们承认了VSA正在做的事情,直到这些被处理的滥用者可能无法或愿意放弃鼻嗅。因此,为年轻挥发性物质滥用者提供帮助,最好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通用服务,必要时得到专门机构的支持。
  
  各种机构使用一系列提供不同治疗方法的方法。但这些应该适合于滥用者的需要,由具有所选方法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提供,具有明确和可实现的目标,例如定义时间界限; 得到足够的资金,并酌情涉及重要的其他人,特别是家庭和同龄人群体。个人或团体咨询可能是适当的,并且是从心理治疗或行为角度进行的。如果与VSA相关的家庭问题,以及从业者在与家人一起工作方面经验丰富,可以提供家庭治疗或咨询[ [ 58 ] [ 59 ]]。酗酒支援团体和同侪支援团体的自助团体表现出了巨大的希望。一些成功的计划是以社区为基础的。临时移除当地有风险的年轻人,并为他们提供狩猎等替代活动,如攀岩和其他户外活动,在家庭或社区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可能特别有效[ [ 58 ] - [ 60 ]]。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VSA只是一个通过阶段,许多实验一次或几次挥发性物质。因此,不需要治疗。但是,由于即使实验性VSA潜在地也是非常危险的(英国的VSA相关死亡人数的20%至30%发生在首次或接近第一时间的用户中 [ 24 ]),旨在阻止人们尝试VSA的预防策略(并尽可能减少风险)更为重要。
  
  预防策略
  
  任何VSA预防策略都必须考虑VSA与其他形式物质滥用之间的联系。首先,挥发性物质不仅可以与非法药物,还可以与酒精和/或烟草结合使用。其次,挥发性物质通常是年轻人尝试的第一种醉酒,因此可能作为导致其他形式物质滥用的门卫药物[ [ 55 ] - [ 57 ]]。第三,慢性VSA的原因可能与慢性使用其他药物的原因相似,因此可能会受到类似的治疗。因此,在不考虑潜在或实际滥用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开发VSA预防策略可能是错误的。然而,预防药物滥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因此随后的讨论仅限于VSA的具体措施。
  
  在英国,公众对VSA的关注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表达出来。对此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政府“做某事”。早日希望法律使其嗅到法律,要求制造商修改其产品的法律,或对可销售产品的销售进行控制,将减少甚至消除此问题,尚未实现。一九八三年,政府提出专家意见,决定不立法。1984年制造商发行了可销售产品的自愿准则。但是,这并不妨碍在议会中引入私人成员的法案。该法案成为1985年“无毒物质(供应)法”的法律,这是一项罪行; “在供应商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的情况下,向18岁以下的人供应或提供供应物质(受控药物除外)
  
  该法适用于英格兰和威尔士; 类似的立法在北爱尔兰有效。最高的侵权行为为六个月监禁,罚款五千镑。该法案针对的是向年轻人销售可滥用产品的店主,但该法案的措辞宽松,因此可能会用来捕捉任何向青少年销售或给予可滥用产品的人。该法案没有列出产品清单。一九九二年,共有五十五宗检控及三十六宗定罪。在许多情况下,法律行动的威胁已经足以阻止那些试图从胶水和溶剂销售中获利的少数店主,这些滥用滥用药物滥用者。
  
  有人认为,供应的控制是无效的。青少年有很多地方可以购买可滥用的产品,店主很难认出溶剂滥用者,他们很难知道一个年轻人是否会使用产品来鼻嗅而不是为了合法的目的。虽然大多数滥用者年龄在18岁以下,但很多年纪较大,因此销售法律未涵盖。在1971年至1991年期间,有1,237例与VSA有关的死亡人数中,40%(498人)年龄在18岁以上 [ 24 ]。跟踪所有可以滥用的产品也很难。零售商的调查发现,不到一半的人意识到除了胶水之外的物质可能被滥用。因此,即使立法对控制胶水的销售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成年人都知道胶水鼻嗅),胶水销售的限制意味着决定鼻嗅的年轻人可以购买其他零售商的产品没有提醒
  
  苏格兰的法律是不同的。1985年以前,法院确定,提供此类物质是苏格兰普通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将被认为有意和罔顾后果的行为分类为对另一人造成实际伤害的犯罪行为。附加立法也有效。根据1983年“溶剂滥用(苏格兰)法”,VSA是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可能有理由将一个年轻人提到准司法儿童听证会,该听证会有权让一个年轻人照顾或以其他方式提出建议治疗。
  
  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控制对可滥用物质的获取?有些议员试图将这类产品的销售违法。他们认为,应该制造溶剂型胶水的替代品,或者可能被滥用的产品应该添加一种物质,使其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这些建议的技术难点很大。例如,许多令人不快的嗅觉物质对健康是危险的,而对于诸如喷发剂,除臭剂和空气清新剂的产品来说,不宜加入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对可滥用产品的机械改造有几种可能性,包括:修改气溶胶产品的输送系统,以防止气体推进剂与产品分开从容器中取出; 通过经修改的交付系统使用不可滥用的推进剂(如二氧化碳); 和分配器只发出有限数量的产品,足够用于工作,但不足以获得“高”。这些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在一些但不是全部的气溶胶产品中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将更昂贵,并且需要来自英国在欧盟的合作伙伴的协议。可能做出的其他改变包括用更安全的产品更换容易被滥用的产品。例如,可以使用校正笔或水基校正液代替溶剂型产品。然而,一些新产品不如旧的那样为他们打算的工作。
  
  许多可能被吸入滥用的物质仍然被广泛使用。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注将诸如氯氟烃(CFC)制冷剂和气溶胶推进剂等挥发性化合物释放到大气中的环境后果导致许多氟氯化碳,氯化溶剂和卤代烃灭火器的计划逐步撤离。通常与氯二氟甲烷一起使用的脱臭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DME)已经在一些国家已经大量替代了完全卤化的氟氯化碳作为气溶胶推进剂。这些后一种化合物与氟氯化碳具有相同的滥用潜力。然而,在积极的一面,一些用于容纳推进剂气体的气溶胶产品现在也可用于泵动容器中。因此,不需要推进剂。同样地,如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灭火器代替卤代烃灭火器,而如果用基于水或油的产品代替1,1,1-三氯乙烷修正液,那么另外两种可以使用的挥发性物质的来源将被去除。
  
  联合王国有人呼吁嗅闻是犯罪行为,但这通常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受检者会使挥发性物质滥用者更加秘密,更难协助。但是,英国的警方确实有权力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干预。1936年的“公安秩序法”遏制侮辱或威胁行为,1986年“公安法令”第5条赋予警方处理“骚扰,警报或窘迫”的权力,“中毒意识”不是防御,中毒被定义为“饮料,药物或其他手段”。1988年“道路交通法”规定了在挥发性物质影响下驾驶汽车的人员。有时候,古老的法律已被用来处理虐待者,例如1860年的“教会法院管辖权法”,也已经使用了公共管理行为和英国铁路财产中毒的附则。1989年的“儿童法”对嗅觉的年轻人的福利有影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也适用于少年儿童的父母滥用挥发性物质。
  
  已经和正在采取各种其他行动。零售商教育计划制作了零售商培训和销售点贴图录像。零售商的传单有英语和少数几种语言,因为许多小店主不会说英语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一些大型零售商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一些制造商包括零售商的外包装产品的警告单。许多气溶胶现在发出警告信息。基于这样的证据表明,这种信息引起人们对于滥用可能性的关注的观点基本上被驳回,即证据表明,年轻人已经对家庭用品的滥用潜力有了很高的认识。英国零售联盟,一个行业协会,
  
  在其他国家,已实行法定或自愿的管制。例如,在比利时,有些产品已经被取消,可用物质的大小和类型受到限制。在美国,有40个州有控制销售或使用溶剂的法律。一些美国城镇有销售的本地管制; 例如,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有一种限制向年轻人销售物质的武器。在澳大利亚,大多数州政府采取了一些形式的控制立法,尽管并不总是专门针对销售。警告标签在一系列产品上是合法要求的。在日本,“消费或吸入有毒或有害物质或管有该等物质以消费或吸入” 是一种可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高达5万日元以上罚款的刑事犯罪。向青少年出售或提供特定物质也属违法; 一九九零年的二千七百八十五人,一九九一年的三千四百七十七人,故意向少年贩卖或给予稀释剂或其他溶剂而被捕。此外,行业参与自愿约束,许多产品都有警告标签。
  
  控制供应的尝试充满困难,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控制供应的措施只是减少物质滥用危害的策略的一部分。正如前美国总统里根指出,“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赢得了毒品战争,而不是当我们从我们的孩子身上吸毒,而且当我们把我们的孩子从毒品中夺走时。” 因此,减少需求措施越来越多,学校教育被视为传播毒品和挥发性物质信息的重要工具。不幸的是,对这样做的有效方式几乎没有共识。评估不同模式的药物教育的苏格兰大规模研究得出结论: [ 61 ]“最近对预防战略的审查得出结论,药物教育有效性的国际证据薄弱 [ 62 ]。有人建议,预防方案应包括执法,社区参与和信息,作为处理当地商定目标的多机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教育不是灵丹妙药。
  
  学校药物教育的明显失败并没有阻止创新项目的发展。因为许多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年轻人从小就知道毒品和挥发性物质,所以应该知道他们的危险。特别是早期开始教育挥发性物质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产品在大多数人的家中(与非法药物不同),很年幼的孩子有合法的机会。因此,关于挥发性物质的教育因此可以成为一个充满潜在危险的社会中更安全生活的一等教育的一部分。
  
  父母必须参与预防运动。英国的研究表明,许多家长并不知道除胶水以外的家用产品的滥用可能性。1992年,英国卫生部通过国家分发的小册子向父母提供有关溶剂的基本情况 [ 63 ]。运动后研究表明,VSA的家长意识增强,以及家长由于运动而与儿童讨论了VSA的一些证据,尽管这些对话一般不够简单。随后,已经尝试利用公共活动来提高家长对话的质量。1994年初的一次教育运动强调了父母与孩子们交谈和倾听的重要性。父母,药物和溶剂的传单 :你和你的孩子 [ 64 ],劝告:“如果你不跟你的孩子谈论毒品,别人会”。
  
  在美国,父母在防止青少年吸毒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一张传单 [ 65 ]总结了美国父母参与的方法,提供以下十个步骤来帮助您的孩子说“不”:
  
  和你的小孩谈谈酒精和其他药物;
  
  学会真正听你的孩子
  
  帮助你的孩子自己感觉良好;
  
  帮助你的孩子发展壮大价值观;
  
  成为榜样的好榜样;
  
  帮助你的孩子处理同龄人的压力;
  
  制定家庭规则
  
  鼓励健康,有创意的活动;
  
  与其他家长团聚
  
  知道如果怀疑有问题该怎么办
  
  因此,最近的旨在预防的公共宣传活动没有侧重于药物滥用或VSA,而是更普遍的育儿问题。
  
  对这种运动的一个反对意见是,对父母的关注是无益的。据认为,公共教育运动应该旨在解决当今复杂社会中年轻人及其家庭面临的问题。联邦德国卫生教育中心(FCHE)在德国的计划故意避免了单亲家长的问题。相反,广告活动针对所有与儿童和青少年接触的成年人。这次运动没有提供有关毒品的信息,而是试图增加对青少年吸毒动机的理解。正如FCHE所指出的那样:“广告文字或图片中都没有使用冲击和指责,而是试图表明理解对目标群体的要求是艰难的” [ 59 ]。
  
  从以下考虑来看,需要一个连贯而有效的预防战略。联合王国是唯一可靠的与VSA相关死亡数据的可靠来源。目前,英国每年有100至150次死亡事件,14至16岁的人中有40%死亡 [ 24 ]。在英国,后者有一百八十万人。流行率数据[第5节]表明,其中10%(即18万)将尝试VSA,约0.5%至1%(即9,000至18,000)将是目前的鼻嗅员。没有什么可以表明类似的急性死亡率(每180,000名实验者中有40名死亡人数)在其他地方不适用。这可能是相对较低的风险(0.02%),但在全球范围内它代表了相当大的问题。
  
  因此,预防是一个重要的,虽然困难的领域,也许最难接受的是,无论做什么,都会有一些年轻人会滥用挥发性物质,有些年轻人会遭受甚至死亡,甚至死亡。预防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滥用挥发性物质的人数,并尽可能减少可能对那些人造成的伤害。因此,预防策略必须应对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的不断变化的经历。这需要设计预防运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预防举措有效性的证据的冷静评估。
  
  结论
  
  显然VSA的主要风险是猝死。英国VSA相关猝死的高达30%至40%发生在首次或接近第一时间的用户身上。相反,VSA的经验并没有提供完全的保护来防止猝死的风险。此外,将重复的VSA与一系列慢性疾病相关联的证据继续积累。广泛使用的可滥用物质,通常是纯粹的形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例如汽油)意味着通过限制供应来控制实践是非常困难的。慢性滥用者的治疗,如果可能的话,通过教育,咨询和其他手段进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与酒精一起考虑挥发性物质的整体方法,
  
  需要对使用一致方法的药物和挥发性物质滥用进行定期国家研究。正如最近的英国内政部药物滥用咨询委员会关于学校药物教育的报告 [ 66 ]认为:“没有关于学龄儿童药物滥用流行率和趋势的充分数据,制定有效的预防战略将会受到根本的阻碍。无论是一般情况还是与特定年龄组别,地理区域或特定药物的使用情况有关,情况是否有改善或恶化,将无法确定客观目标。应该进行定期的国家调查,包括发病年龄,一次性或常规/频繁的药物滥用,对药物的态度和接触的数据。
  
  应该尝试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来收集和呈现VSA的数据。世卫组织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合作调查 [ 31 ]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世卫组织药物滥用协调调查计划以四年为间隔。下一次调查发生在1994年,有25个国家将参加。调查有一系列关于酒精和烟草的核心问题,而不是VSA。在本次调查中包括VSA的问题,以实现跨欧洲的比较是非常有用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每年在欧洲共同体进行两次“欧洲晴雨表”的舆论调查,有时提出有关毒品意识的问题。
  
  需要研究特殊群体如街头儿童以及少数民族和文化群体(如吉卜赛人和土着人)的VSA模式。世卫组织药物滥用计划 [ 44 ]欧洲委员会蓬皮杜集团有关VSA的倡议 [ 36 ]和欧洲理事会街头儿童研究小组 [ 67 ]正在国际上处理这些问题。国际比较对于估计VSA提出的问题的大小当然是有用的。如果定期重复调查,他们也有机会比较不同预防策略的效果。在减少烟草消费的企图中已经出现这种情况。每个国家的情况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但是在VSA的情况下,所有国家都有共同的兴趣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
  
  001
  
  D. R. Nagle, "Anaesthetic addiction and drunkenness: a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Addictions, vol. 3, No. 1 (1968), pp. 25-39.
  
  002
  
  H. W. Haverkos and J. A. Dougherty, eds. Health Hazards of Nitrite Inhalants,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83 (Rockville, Marylan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88).
  
  003
  
  R. A. Crider and B. A. Rouse, eds. Epidemiology of Inhalant Abuse: An Update,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85 (Rockville, Marylan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88).
  
  004
  
  R. J. Flanagan and other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linical toxicology of volatile substances", Drug Safety, vol. 5, No. 5 (1990), pp.359-383.
  
  005
  
  C. W. Sharp, F. Beauvais and R. Spence, eds. Inhalant Abuse: A Volatile Research Agenda,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129 (Rockville, Marylan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92).
  
  00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ogramme on Substance Abuse: Solvent Abus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3).
  
  007
  
  M. A. Ron, "Volatile substance abuse: a review of possible long-term neurological, intellectual and psychiatric sequela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Vol. 148, 1986, pp. 235-246.
  
  008
  
  R. T. Shepherd, "Mechanism of sudden death associated with volatile substance abuse", Human Toxicology, Vol. 8, No. 4 (1989), pp. 287- 291.
  
  009
  
  S. L. Cronk, D.E.H. Barkley and M.F. Farrell, "Respiratory arrest after solvent abus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 290, No. 6472 (1985), pp. 897-898.
  
  010
  
  S. R. Cunningham and other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rimary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fter glue sniffing",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 294, No. 6574 (1987), pp. 739-740.
  
  011
  
  A. S. McIntyre and R. G. Long, "Fatal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in a 'solvent abuser' ",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Vol. 68, No. 795 (1992), pp. 29-30.
  
  012
  
  D. C. Elliott, "Frostbite of the mouth: a case report", Military Medicine, Vol. 156, No. 1 (1991), pp. 18-19.
  
  013
  
  A. C. Evans and D. Raistrick, "Phenomenology of intoxication with toluene-based adhesives and butane ga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Vol. 150, 1987, pp. 769-773.
  
  014
  
  T. J. Meredith and other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poisoning with volatile substances", Human Toxicology, Vol. 8, No. 4 (1989), pp. 277-286.
  
  015
  
  O. Chadwick and H. R. Anderson, "Neuro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volatile substance abuse: a review", Human Toxicology, Vol. 8, No. 4 (1989), pp. 307-312.
  
  016
  
  O. Chadwick and others, "Neuro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volatile substance abuse: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 298, No. 6696 (1989), pp.1679-1684.
  
  017
  
  M. Bass, "Sudden sniffing dea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Vol. 212, No. 12 (1970), pp. 2075-2079.
  
  018
  
  P. J. Gehring and others, "Solvents, fumigants and related com- pounds", Handbook of Pesticide Toxicology, W.J. Hayes and E. R. Laws, ed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1), Vol. 2, pp. 637-730).
  
  019
  
  R. F. Carlton, "Fluorocarbon toxicity: deaths and, anaesthetic reactions", Annals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cience, vol. 6, No. 5 (1976), pp. 411-414.
  
  020
  
  J. Garriott and C. S. Petty, "Death from inhalant abuse: toxic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34 cases", Clinical Toxicology, vol. 16, No. 3 (1980), pp. 305-315.
  
  021
  
  M. Edh, A. Selerud and C. Sjoberg, "Death and sniffing: a report on 63 cases", Svenska Lakartidningen, vol. 70, No. 44 (1973), pp. 3949-3959.
  
  022
  
  B. Kringsholm, "Sniffing associated deaths in Denmark",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 15, No. 3 (1980), pp. 215-225.
  
  023
  
  K. Ameno and others, "A fatal case of oral ingestion of toluene",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 41, No. 3 (1989), pp. 255-260.
  
  024
  
  J. C. Taylor and others, Trends in Deaths Associated with Abuse of Volatile Substances 1971-1991 (London, St George'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1993).
  
  025
  
  T. Kawakami, T. Takano and R. Araki, "Enhanced arrhythmogeni-city of Freon 113 by hypoxia in the perfused rat heart", Toxicology and Industrial Health, vol. 6, No. 3-4 (1990), pp. 493-498.
  
  026
  
  E. Siegel and S. Wason, "Sudden death caused by inhalation of butane and propan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23, No. 23 (1990), p. 1638.
  
  027
  
  R. Ives, "Sniffing out the solvent users", in Drug Misuse in Britain: National Audit of Drug Misuse Statistics (Lond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pendence, 1990), pp. 30-37.
  
  028
  
  P. C. Whitehead and R. G. Smar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elf - reported drug use", in Student Drug Surveys, S. Einstein and S. Allen, eds. (Farmingdale, New York, Baywood, 1972), pp. 223-229.
  
  029
  
  O. J. Skog, "The validity of self -reported drug use",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vol. 87, No. 4 (1992), pp. 539-548.
  
  030
  
  Z. Barnea, G. Rahav and M. Teichman, "The rel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of self -reports on substance use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vol. 82, No. 8 (1987), pp. 891-898.
  
  031
  
  C. Smith and D. Nutbeam, "Adolescent drug use in Wales",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vol. 87, No. 2 (1992), pp. 227-233.
  
  032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Young People in the Eighties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83).
  
  033
  
  K. Rudat, M. Speed and H. Ryan, Tomorrow's Young Adults (London, Health Education Authority, 1992).
  
  034
  
  K. Rudat, H. Ryan and M. Speed, Today's Young Adults (London, Health Education Authority, 1992).
  
  035
  
  J. Mott and C. Mirrlees-Black, Self -reported drug misuse in England and Wales: Main findings from the 1992 British Crime Survey, Home Office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Research Findings, No. 7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93).
  
  036
  
  Council of Europe Pompidou Group, Report On A Seminar on Volatile Substance Abuse in Europe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94), in press.
  
  037
  
  N.J. Lavik, "Drug abuse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way", Pediatrician,vol. 14, No. 1-2 (1987), pp. 45-50.
  
  038
  
  H. Grubisic- Greblo, A. Jonjic and M. Vukelic, "Glue sniffing among secondary-school pupils", Arhiv za Higijenu Rada i Toksikologi ju, vol. 40, No. 3 (1989), pp. 313-318.
  
  039
  
  F. Beauvais, "Volatile substance abuse: Trends and patterns", Inhalant Abuse: A Volatile Research Agenda, C. W. Sharpe, F. Beauvais and R. Spence, eds.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129 (Rockville, Marylan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92), pp. 13-42.
  
  040
  
  Carlini-Cotrim and E. A. Carlini, "The use of solvents and other drug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a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 study in Sao Paulo, Braz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Addictions, vol. 23, No. It (1988), pp. 1145-1156.
  
  041
  
  K. Wada and S. Fukui, "Prevalence of volatile solvent inhala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apan and background lifestyles of users", Addiction,vol. 88, No. 1 (1993), pp. 89-100.
  
  042
  
  S. Caswell, "Alcohol and other recreational drugs 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Drug Issues, vol. 22, No. 3 (1992), pp. 797-805.
  
  043
  
  National Drug Information Centre, Statistics on Drug Abuse in Australia, 1991 (Canberra, National Drug Information Centre, 1992).
  
  04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 One-way Street? A Report on Phase I of the Street Children Project Programme on Substance Abus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1 February 1993) draft.
  
  045
  
  A. G. Mata and S. Rodriguez Andrew, "Inhalant abuse in a small rural south Texas community: A social epidemiological overview", Epidemiology of Inhalant Abuse: An Update, R. A. Crider and B. A. Rouse, eds,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85 (Rockville, Marylan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988), pp. 49-77.
  
  046
  
  M. Brady, Heavy Metal: The Social Meaning of Petrol Sniffing in Australia (Canberra, Aboriginal Studies Press, 1992).
  
  047
  
  M. Williams, "The Thatcher Generation", New Society, 21 February 1986, pp. -312-315.
  
  048
  
  J. T. Jastak, "Nitrous oxide and its abu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vol. 122, No. 2 (1991), pp. 48-52.
  
  049
  
  A. J. Suruda and J. D. McGlothlin, "Fatal abuse of nitrous oxide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vol. 32, No. 8 (1990), pp, 682-684.
  
  050
  
  T. B. McCarthy and R. D. Jones, "Industrial gassing poisonings due to trichloroethylene, perchloroethylene, and 1-1-1 trichloroethane, 1961-80",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vol. 40, No. 4 (1983), pp. 450-455.
  
  051
  
  S. E. Parker, "Use and abuse of volatile substances in industry", Human Toxicology, vol. 8, No. 4 (1989), pp. 271-275.
  
  052
  
  I. Sourindhrin and J. A. Baird, "Management of solvent abuse: a Glasgow community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vol. 79, No. 2 (1984), pp. 227-232.
  
  053
  
  P. J. Streete and others,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substances by head-space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to aid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oisoning", Analyst,vol. 117, No. 7 (1992), pp. 1111-1127.
  
  054
  
  H. Gjerde and others,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luene",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 44, No. 1 (1990), pp. 77-83.
  
  055
  
  S. H. Dinwiddie, T. Reich and C. R. Cloninger, "The relationship of solvent use to other substance us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vol. 17, No. 2 (1991), pp. 173-186.
  
  056
  
  C. D'Amanda, M. W. Plumb and Z. Taintor, "Heroin addicts with a history of glue sniffing: a deviant group within a deviant grou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Addictions, vol. 12, No. 2-3 (1977), pp. 255-270.
  
  057
  
  H. Altenkirch and W. Kindermann, "Inhalant abuse and heroin addi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574 opiate addicts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sniffing", Addictive Behaviours, vol. 11, No. 2 (1986), pp. 93-104.
  
  058
  
  R. Ives, Sniffing Solutions: Young People, Drugs and Solvents (London, National Children's Bureau, 1980).
  
  059
  
  R. Ives, Problems with Solutions: A Manual for Work with Solvent Sniffers (Lond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pendence, 1994), in press.
  
  060
  
  J. Kilfeather and V. Parker, Creating Choices: A Report on a Group of Long-term Solvent Abusers (London, City of Westminster Social Service Department, 1990).
  
  061
  
  N. Coggans and others, National Evaluation of Drug Education in Scotland,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pendence Research Monograph, No. 4 (Lond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pendence, 1991).
  
  062
  
  N. Dorn and K. Murji, Drug Prevention: a Review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Lond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pendence, 1992).
  
  063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of Health, Solvents: a Parent's Guide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92).
  
  064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of Health, Drugs and Solvents: You and Your Child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93).
  
  065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Quick List: 10 Steps to Help -Your Child Say "No"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86).
  
  066
  
  United Kingdom Home Office, Drug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Need for a New Impetus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93).
  
  067
  
  Council of Europe, Study Group 1 on Street Children: Second Meeting of the Study Group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92).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