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通知通告 > 征稿征订 > 正文
征稿征订
访《林则徐》作者蔡敦祺
征稿征订
2007-07-08 10:46:52 来自:新华网 作者:林丽明 阅读量:1

    2001年,长篇小说《林则徐》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后,在内地文坛引起轰动,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福建省第15届优秀文学作品奖和第11届黄长咸文学奖荣誉奖。今年5月,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一行来祖国大陆访问期间,福建有关部门向他们赠送了四套《林则徐》。

    日前,得悉《林则徐》一书作者、寓居香港的林则徐基金会理事、作家蔡敦祺回福州探亲,记者登门专访了他。

    蔡敦祺1980年赴港,先后在博益出版社、金庸旗下的明报集团出版部、皇冠出版社任职。在繁忙的编务之余,他笔耕不辍,著述宏丰,先后撰写了《台湾风物志》、《包青天与展昭》等20多部作品,并负责编撰《1997年香港文学年鉴》。

    1996年初,蔡敦祺应林则徐基金会之邀,撰写一部反映林则徐光辉一生的专著。“写帝王将相可以戏说,写林则徐则万万不可。”在1996年5、6月开始的半年时间内,蔡敦祺把自己关在福州茶园小区一套住宅内,阅读了卷帙浩繁的文字资料,其中包括林则徐的笔记、书信、奏折、判案和清史,对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及林则徐的生平事迹都作了认真考证,确保在历史总体框架和基础知识的层面上,都经得起检验。“每写一事,务必查证资料,反复核实,许多故事连年月日都查考落实了才敢落墨,所以那时文坛前辈说我是在写‘考证小说’。”对那时埋头创作的日日夜夜,蔡敦祺记忆犹新。

    《林则徐》分为《擎天柱》、《星斗南》、《风雷激》三部。在写作上,蔡敦祺摒弃了传统小说以“忠奸之争”为精神脉络的传统手法,改为以林则徐的成长、出仕、奋斗和抗争为小说故事的主线,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章回体小说形式来撰写。“融信史于美文之中,实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完美结合。”这是许多文艺评论家对长篇小说《林则徐》的评价。《林则徐》是迄今为止有关林则徐的艺术作品中,最为详备、篇幅最长的一部。

    《林则徐》以史实为依据,塑造了一代伟人林则徐爱国为民、廉洁从政、无私无畏、力挽狂澜的光辉形象,描绘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的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则徐站在中国由古代向近代转折的历史风云前头,在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以伟大爱国者、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林则徐一生的思想与实践,从各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2002年出版的300万字的《林则徐全集》,提供了第一手权威的史料,向世人全方位地展示了林则徐的辉煌人生。全集的前言概括了林则徐的思想精髓:鲜明的爱国主义,突出的重民思想,难得的改革开拓精神和严格的廉洁自律。

    林则徐是人类禁毒运动的先驱,虎门销烟是林则徐辉煌人生的一个亮点。不少人以为林则徐是到他升任湖广总督时,或以为是在他署任两江总督(1836年)禁驰两派激烈争辩阶段,才主张坚决禁烟。蔡敦祺认为,其实,林则徐早在少年时代就对鸦片的危害有着深刻的认识,一直是主张严厉禁毒的。1832年,林则徐由河道总督升任江苏巡抚时,发生了“阿美士德号”事件。当时,英船窥我沿海情状,引起他高度警惕,派当时苏松总兵关天培将英船“阿美士德号”驱逐出境。“阿美士德号”后来闯进山东水域,林则徐即与同僚联署上奏朝廷,提出英船如带鸦片即饬令全数起除,当众焚烧鸦片。可见他禁毒的态度一贯非常坚决,毫不含糊。

    蔡老激动地说:“167年前,林则徐曾立下誓言:‘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167年过去了,世界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发扬林则徐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将禁毒事业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