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通知通告 > 会议实录 > 正文
会议实录
[焦点访谈]走进雨露 远离毒品
禁毒节目实录
2007-08-27 07:52:05 来自:CCTV 作者: 阅读量:1

  “一日沾毒,终身戒毒”,吸毒者复吸率几乎是100%。为了找到一种长期有效的戒毒模式,云南省开远市成立了“雨露社区”。“雨露社区”是为戒毒人员提供的,进入社会前巩固戒毒成果、调整心理适应能力、掌握劳动技能的过渡平台,最终目的是引导吸毒者回归社会,开始新生活。

  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期满后,可自愿申请进入“雨露社区”。在社区里拥有相对自由。

  为了给已戒除毒瘾但还难以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提供一个平等相处的生存环境,社区和一些企业签订了来料加工项目,同时开展生理、心理矫治,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戒毒人员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人人有活干,人人会干活”,是“雨露社区”的口号之一。

  在这里,社区成员不仅可以放心交流,还互相鼓励,这些因吸毒而变得性格孤僻、态度冷漠的特殊人群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雨露社区”让这些戒毒人员找回了失去的亲情、友情,在重新被接纳、被认可的同时,他们也找回了社会责任感。去年10月31日,社区全体成员向贫困学生捐赠了3000元钱。捐款数额虽然不多,但对这些曾经只考虑自己,只知道索取的戒毒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转变。

  截止到目前,已有170多人自愿留在雨露社区。由于申请的人员逐年增加,原有的社区规模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开远市人民政府决定先期划拨100亩土地,用于扩建“雨露社区”。

  详细内容

  有这样一个社区,既普通又特殊,普通在于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和其它社区的居民一样,工作、恋爱、结婚、过日子;特殊在于,打算在这里入住的居民必须在自愿的前提下,签协议才能留住,外出社区还须请假,当然如果不愿意住在这里,可以自愿申请离开。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又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呢?在云南省东南部的开远市,记者采访了这个名叫雨露的独特社区。

  解说:

  这个正在弹吉他的小伙子叫潘福勇,今年34岁,却已经有15年的吸毒史,两次被劳教,七次被强制戒毒。直到去年11月,他第七次强制戒毒期满后,没有返回社会,而是主动选择留在了刚刚成立的雨露社区。

  潘福勇 雨露社区成员:

  社区里面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且在这里面首先能保障一条的就是安全,怎么安全呢?对抵御毒品的一种安全。

  马振华 云南省开远市公安局副局长:

  我们的雨露社区主要是为那些已完成强制戒毒的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一个中途宿舍和安全驿站。最终目的是他在这儿掌握技能以后,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以后,最终目的还是回归社会。

  解说:

  开远市曾经是受毒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雨露社区是开远市公安局为戒毒人员提供的进入社会前巩固戒毒成果、调整心理适应能力、掌握劳动技能的过渡平台。在社区里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出社区要请假,返回时所带物品要检查,以防止毒品流入社区,并且还要进行尿检,看看社区成员在外出期间是否沾染了毒品。

  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期满后,可自愿申请进入雨露社区。潘福勇现在已经在社区里生活了大半年,心情还是很愉快的。可刚开始听说雨露社区时,他并没有打算要进来。

  潘福勇:

  怎么会有这些人傻乎乎的愿意在这里面受别人管制,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当时我就对社区特别不理解。

  解说:

  然而,潘福勇发觉他已经很难再走回这个现实的社会了。大多数吸毒者沾染毒品多在青少年时期,潘福勇也是一样。没有谋生技能,只能以说谎、欺骗、偷窃获取毒资。一次一次欺骗的重复,让他们彻底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信任。

  潘福勇:

  都绕着走,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解说:

  倍感孤独苦闷的潘福勇仍没有彻底失去希望,他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正当潘福勇埋头苦干,希望能从头再来的时候,公司老板得知他曾经是吸毒人员,找了个理由就把他辞退了,

  潘福勇:

  为什么要这样?我们确实已经真心悔过了,为什么不能接纳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也怪我自己,没有再一次把握好自己,我又去复吸了。

  解说:

  潘福勇复吸了,他第七次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不信任、社会的排斥,他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归宿在哪里。困惑迷茫的不止是这些戒毒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强制戒毒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一年。戒毒所的民警们看着他们一次次出去了又回来,直到耗尽了生命。

  宋丽娜 云南省开远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

  他就在这个群体挣扎,也许他也想,他曾经很努力,他想他从此要获新生,可是没有办法。

  马振华:

  所以我们想到,能不能在公安机关划定一个相对集中,统一管理的一个区域,主要对这些人进行长时间身心健康的治疗,一个身心健康的治疗,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进行相应心理矫治;第三个技能培训。通过这三个方面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治疗以后,为回归社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解说:

  雨露社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为已戒除毒瘾但还难以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提供一个平等相处的生存环境。社区和一些企业签订了来料加工的项目,社区成员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同时,还为他们开展生理、心理矫治,提高劳动技能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潘福勇第七次戒毒期满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雨露社区。

  潘福勇:

  谁知道一进来以后,跟我的想法完全是两种想法。社区里面我们都是自由的,我们这群人都是在一种平等、互利、互相帮助的这种大集体里面。

  解说:

  社区成员在雨露社区里找到了平等交流的感觉,以前有什么话都只能憋在心里,没有人诉说,现在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刘艳 雨露社区成员:

  如果我在家里,我肯定不可能跟我父母说,妈,我现在真的心痒难耐,我想吸毒。我不敢说。那个不被骂,也要惹他们两位老人哭的。我跟他们(社区成员)我可以说,我真的想吸毒。他们就会跟我说,他们也有这种经历,但是多数的时间都会多看一些书,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来分散这个注意力。

  解说:

  他们不仅可以放心地交流,还互相鼓励。这些因吸毒而变得性格孤僻、态度冷漠的特殊人群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在雨露社区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无论是几人结伴而行,他们都会自觉排成队。社区成员每月交纳200到300元不等,用于住宿、水电、伙食开销,生活用品由社区统一配备。可请假外出探亲,享受节假日休息,住宿上可自由组合,伙食标准也可以自行决定。这里“人人有活干,人人会干活”是雨露社区的口号之一,每天大家都忙忙碌碌,都有自己的岗位,并得到相应的报酬。劳动在这里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

  马振华:

  他们没有真正通过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己对社会创造价值,发现自己还有价值,也就是有没有找到这种自我感觉。在社区当中他虽然拿到的钱不多,他拿到这个钱以后,他就知道了他对社会还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解说:

  目前,雨露社区引进了太阳能、鞋帮、金属制品、宝石加工等多个生产项目,让有技术的人充分发挥其技能,没有技术的人也能学会一技之长,为以后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如今,潘福勇已经成了社区太阳能车间的技术骨干,他用自己第一次拿到的报酬为父亲买了一双凉鞋。虽然只是一双普普通通的凉鞋,老人却很珍惜。潘福勇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吸毒对家人的伤害有多大,更是痛下决心要远离毒品。

  潘福勇:

  再也不会吸毒了,这是我最大希望。

  潘福勇的父亲:

  自己戒掉了,把身体养好了,为国家、为社会都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解说:

  雨露社区让这些失去亲情、友情的特殊人群,又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重新被接纳、被认可的同时,他们也找回了社会责任感。去年10月31日,对雨露社区全体成员来说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在这一天,来自社区成员捐赠的3000元爱心款,交到了开远市第十三中学贫困学生的手中。

  李嘉华 雨露社区成员:

  这事情做了之后,我觉得对我们今后以后的人生,也算是一种转变吧。因为至少以前你没想过要去帮助别人,只想过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或者说索取什么,现在至少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觉得除了我们自己要开心的话,我们还应该去帮助一下有需要的人。

  解说:

  这次捐款的数额虽然不多,但对这些社区成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转变。在雨露社区,是关爱让他们麻木的心灵一点点苏醒过来,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潘福勇怎么也没想到,在雨露社区他找到了一生相伴的人,他将和妻子一起抵制毒品的诱惑,争取早日重返社会,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有过吸毒经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如何摆脱心瘾,是戒毒能否成功的关键。雨露社区的创建为戒毒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为他们在没有歧视的环境里完全戒除毒瘾提供了条件,目前已经有170人自愿留在雨露社区。由于申请的人员逐年增加,原有的社区规模无法满足需要,开远市政府决定先期划拨100亩土地用于扩建雨露社区。这个小小的社区就像是那些戒毒者生命中的驿站,它产生了缓冲和引导的作用,它使得戒毒者回归社会开始新生活更加顺利。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