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通知通告 > 会议实录 > 正文
会议实录
《天下事》毒王刘招华
禁毒节目实录
2007-07-08 06:21:54 来自: 作者: 阅读量:1
    【主持人 李涛】
  6月26日,是第20个国际禁毒日,就在这天,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历经整整一年的艰苦审理后,终于对有“毒王”之称的刘招华作出了一审死刑宣判。刘招华为何被叫做“毒王”?因为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被查获的冰毒中,他的产量是最高的。而且,他的冰毒合成技术国内外罕见,他的自信与狂妄更是无人能及。公安部曾经悬赏20万元,对刘招华发出了A级通缉命令。所以冠以“毒王”两字啊,决不是危言耸听。今天的《天下事》就来看看“毒王”刘招华的奇特人生。
  【解说】
  2007年6月2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周围戒备森严。上午九点,法庭对震惊全国的刘招华等人毒品犯罪大案进行了公开宣判。
  【法官实况:被告刘招华因犯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
  【解说】
  刘招华团伙的其他五名成员,也分别被判处死缓或有期徒刑。面对自己的死刑判决,刘招华显得满不在乎,审判结束后,他立即表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电话采访 刘招华代理律师陈代隆】
  律师:是的,他已经提出了要上诉。
  记者:那是在做无罪辩护是吧?
  律师:基本上是。
  【解说】
  据陈律师说,刘招华辩称,他所研制的不是冰毒,而是一种可以用来做老鼠药的化学中间品。
  【电话采访 刘招华代理律师陈代隆】
  最主要的就是他(刘招华)认为,他所合成的化学物质不是甲基苯丙胺(冰毒),他合成的是叫盐酸,或者右旋甲基苯丙胺,并不是我国刑法所定义的毒品。它的用途,根据他所讲可以作为灭鼠方面的用途。
  【主持人 李涛】
  一个早已闻名全国的“毒王”,在法庭上却坚称自己是在生产老鼠药,也许您听起来感到有些好笑。其实在今年2月第二次开庭时,就有鉴定专家到庭作证,明确指出本案中被缴获的毒品,与冰毒的成分基本一致,是法律所介定的毒品。况且,如果认定自己生产的不是毒品,刘招华又何必要风餐露宿,亡命天涯长达八年之久呢。
  【实况:部署抓捕行动,武警传阅通缉照片,持枪武警严阵以待。】
  【实况:把他的脸抬起来,抬起来。】(定格)
  2005年3月5日凌晨,在刘招华的家乡福建省福安市,让警方苦苦追踪了八年的“毒王”终于落网了。
  【车上实况】
  警察:你是不是刘招华?
  刘:肯定是,这还用讲?
  警察:你知道你做什么?
  刘:你也知道我也知道,何必问呢?
  警察:我也是警察,你当过警察,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够坦诚。
  刘:没问题,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去连累任何人。这个东西呢,是我的就是我的,你们不要想做一个什么圈套来给我怎么样。你们想知道什么事情,你列一个(清单),或者来讲你做一个提纲。
    【解说】
  面对警察,刘招华显得格外狂妄。因为从1997年到2005年的八年时间里,他曾经三次从警方的手指缝中溜走。
  (黑转)
  【解说】
  1996年,在老家福安塞歧镇的塞江边,刘招华造了一座三层别墅,地理位置非常隐蔽。刘招华在这里开办了一家塑胶公司,暗地里开始了制毒生涯。
  【刘招华】
  警察:那时候你一共生产多少(毒品)出来?
  刘:好像是,三十来斤,三十来公斤。
  【解说】
  1997年,因为刘招华的同伙贩毒被抓,福建警方一路追踪到刘招华的别墅,却已是人去楼空。警方发现,他在建造这个别墅时颇费了一番苦心。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侦察一队副队长】
  你看在这个位置有个地下室。你看一下它这里面很深的,很深的,他可以通到外面去的。
  【解说】
  地下室连接的是一处暗道,从暗道到河边的距离是150米,只需1分钟就能到达,而停留在河边的快艇可以在3分钟之内远离主河道。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警方到达这里需要40分钟,而刘招华可以在短短4分钟之内脱逃。(做示意图)福建省公安厅发出了通缉令,但却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侦察员 薛建和】
  记:当地老百姓怎么说?
  薛:就是说你们肯定抓不到了,当地有这个说法,肯定抓不到,这人不是出国就是整容了。
  【主持人 李涛】
  就这样,在与警方的第一次较量中,刘招华轻松逃脱,从此销声匿迹。一直到两年后的另一起大案中,警方意外发现的超过12吨的冰毒,不仅让刘招华再一次现形,而且也让他名声大噪,因为这个数字是当时全世界查获冰毒数量的两倍。刘招华“毒王”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
  【解说】
  1999年,广州警方在追查另一个大毒枭谭晓林时,意外发现在他存放海洛因的仓库旁边,竟然有500箱冰毒,纯度高达99%,数量之大令人震惊。
  【警方描述现场】
  大家惊呆了,从地上一直堆到屋顶,用目测恐怕有好几百箱冰毒。我们调了一个排的武警战士,把这些冰毒摆在篮球场上,排得满满当当,我们当时都不相信,这是冰毒吗?怎么会有这么多。
  【解说】
  原来,刘招华在老家摆脱警方追捕后,曾先后到海南、广东落脚,然后逃到了遥远的宁夏银川。(图)这些冰毒都是刘招华在银川秘密制造后,运往广州准备销货的。
  【刘招华】
  警察:你一共生产了多少吨冰毒?
  刘:31吨。
  记:那么31吨冰毒除了卖掉的......
  刘:(还剩)12.36吨。其余的都卖掉了。
  【解说】
  这么多的冰毒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冰毒通常以麻黄素为原料,而麻黄素在我国被严格管制,很难大批量地获得。为了大量生产,刘招华想到用一般化学原料合成冰毒。因为洋葱精和冰毒结晶的方式相似,1996年刘招华以研制洋葱精的名义,从西安交大的一位化学教授那里了解到冰毒的结晶方法。没过多久,高中尚未毕业的刘招华就将这一高难技术自行试验成功了。
  【犯罪嫌疑人 刘招华】
  警察:你(在宁夏)制造冰毒一共有几个反应锅?
  刘:四个吧。真正满货生产就有一吨二。
  警察:从开始合成到合成结束,多长时间?
  刘:一天一夜就可以了。
  【解说】
  1999年11月,为了销货,刘招华住进了广州总统大酒店的818房。当警方准备抓捕刘招华时,他刚刚办完事回到酒店。已经乘电梯上楼的刘招华感到情况不妙,立刻转身从楼梯逃离了酒店。他预料警方会严格盘查出入广州各个路口的车辆,于是就在马路边买了辆自行车,骑着车离开了广州城,第二次逃脱。
  【主持人 李涛】
  晃晃悠悠,骑着自行车,刘招华又跑了。他去了哪里呢?民间的版本很多:有人说他出国了,有人说他整容了,有人说他带着许多钱躲进了深山老林。总之一跑就是5年,直到2004年,刘招华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广西桂林。
  【解说】
  2004年11月24日,公安部悬赏20万元,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刘招华位列五名嫌犯的首位。广西桂林两位市民看到电视后向公安机关举报,他们发现了一个长得很像刘招华的人,只不过此人名叫李森清。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侦察员】
  他太自信,你想他从来没有整过容,他就是在广西,你看通缉令电视里面一播马上就有人举报他了,我觉得他就是这个失败,如果被通缉之后一直都没有人举报他,他就成功了。
  【解说】
  接到举报后,广西警方立即行动,在他家中扑空后,几经辗转,最终发现了刘招华藏身的洞穴。但是,敏感的他第三次成功逃走,只留下自己的大名赫然墙上。在那个与外界隔绝的洞穴中,刘招华整整藏了一个月。
  【刘招华】
  警察:你怎么有办法在洞里面过一个月呢?
  刘:吃干粮。
  警察:主要包括哪些?
  刘:快餐面、饼干、火腿肠、鸡蛋。
  警察:当初看(这个山洞)的时候,你就没有想过,以后作为你的藏身之地吧?
  刘:不可能的,在这个(通缉令)没有发生之前,我是不可能有(这种想法)的。我的自信心是很强的,我是不可能以前想到这里来藏匿的。
  【解说】
  在广西桂林的几年间,刘招华以“李森青”的名字落户在桂林的全州县,自称是一家生物公司的老总。即便是逃亡,他也改变不了张扬的个性。2003年2月6日,《桂林晚报》整版报道了一个居民勇斗小偷的故事。而这个勇抓三个小偷的居民,竟然就是改名换姓的刘招华。在采访中,刘招华自称36岁,练过多年散打。
  (黑转)
  【解说】
  不仅如此,刘招华还成了当地政府的座上宾,因为他俨然是个实力雄厚,慷慨大方的投资商。他在桂林市临桂县凤凰林场租下了2万4千多亩的土地,宣称要在3年内完成总投资达3亿元的项目。那么,他租下那么多林地,到底要干什么呢?
  【刘招华】
  对我本人来讲,我没有,做毒品并不是我(的)成就感,但是种红豆杉是我的成就感,因为(我)曾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
  【解说】
  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商业利润极高。尽管如此,在2003年下半年,本性难移的刘招华还是停止了对红豆杉的所有投资,他跑到了临桂县古定村一个巨大的天然山洞中,号称要投资1亿3千万,开办洋葱精厂,实际上是准备再次开始秘密制毒。
  【古定村党支部书记 刘孔平】
  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大的老板,而且还是高干子弟。当时他说,他父亲是副总理级的国家领导人。
  【解说】
  2004年11月,由于刘招华被当地群众举报再次逃亡,这个所谓的洋葱精厂才没有办成。不久,刘招华在老家福安落入法网。2005年3月5日被抓那天,恰好是他40岁的生日。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政委 谢震宇】
  在现场我们的民警因为要甄别他的身份嘛,也要问他,刘招华你是哪一年出生的。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自己还愣了一下,他那个时候也才反应过来:哦,3月5日是他的生日。虽然说是一种巧合,但是也是一种必然,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么在他40岁生日这一天把他抓获,我感觉应该说是他这一生从事制毒贩毒生涯,给他这个生涯的一个终止,一个终止符。结束,他到此为止结束了。
  【主持人 李涛】
  要说这个刘招华可真是够折腾的,在逃亡过程中都是如此的不安分,又是接受媒体采访,又是搞投资,最后虚晃一枪,准备干回老本行。至此,我们大致可以为刘招华画这样一幅像:他精明谨慎,却又狂妄嚣张;他既是化学奇才,更是制毒狂人。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刘招华的个性与结局呢?
  【解说】
  福建省福安县赛歧镇的这栋老式木屋,就是刘招华的老家,全家人都信奉佛教,刘招华是最小的一个孩子。
  【刘招华】
  我是最小最调皮的一个。//每个人对都我很照顾。
  【解说】
  刘招华幼年家境贫穷,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长年卧病,主要靠哥哥拉扯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刘招华的悲剧首先源于童年的缺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教授】
  他父亲很早去世,首先他在社会榜样这一部分就已经缺少了,我们讲他有一个缺失。其实也就是他在做人做事上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是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个很好的指导,那么这个尽管他成熟了,他很聪明,但是这个我们讲它是一个早年的缺失。
  【解说】
  父亲去世后,刘招华被哥哥姐姐所宠爱,养成了争强好胜、喜欢狡辩的性格。对于研制、贩卖毒品,刘招华也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刘招华】
  刘:我生产毒品的目的不是在国内来消费,是在国外消费。
  警察:你为什么会想生产了毒品给国外的人消费,不给国内的人消费呢?
  刘:这为什么,可能是我们的教育吧。这个怎么说,人家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到目前我评价我这个人,怎么讲呢,我不去害人,这个就是我这个人对我自己的(评价)。
  警察:制毒品还不去害人?
  刘:这个怎么讲,讲不清楚。是他自愿吸毒的,不是人家强迫他去吸毒的。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侦察员】
  在事实面前他是耍无赖,明明是方的,他非得给你说是圆的,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高超狡辩的方法,更让我们看清了,他实际上说到底,还是一个毒贩,还是一个无赖。
  【主持人 李涛】
  事实上,我们看刘招华的履历,在30岁之前还是非常不错的。他打小就成绩优异,在福建省的一次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还获得过二等奖,体现出了超人的天赋。然而,高二的时候,刘招华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放弃学业,参军入伍,在福建平潭当了7年边防战士,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刘招华当兵时的照片。转业后,他被分配到福安县人民法院当法警。但是,这位昔日的警察最终却选择了和自己职业截然相反的行当,生活轨迹也发生了巨变。
  【解说】
  在边防当兵时,刘招华懂得了制毒贩毒的巨额利润。据不完全统计,刘招华通过制造冰毒获得了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这笔巨额资金被他肆意挥霍,所剩无几。刘招华外逃前在老家已有妻儿,但是在逃亡过程中,又先后与两个女人结婚,并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第三任妻子李晓青因为帮助刘招华逃匿、转移赃款,也被一审判处五年徒刑。刘招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呢?
  【刘招华】
  我是一个狂人。我付出已经很多了,该让轮到我自己得到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
  所以我们在研究犯罪心理当中,经常会谈到一种现象,就是人早年的自卑情节,可能会用一生来弥补。早年的贫穷,那么人一生到他很富有的时候,他仍然对钱非常看重。为什么?因为他就是早年曾经有过贫穷的耻辱的记忆,这个记忆使他对钱永远没够。
  【解说】
  刘招华被捕时,在他的床头有两本书,一本是《财神传》,还有一本精装的《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这两本书戏剧性地聚焦了刘招华的人生。在穷途末路之时,他仍然在想依靠自己的化学天赋牟取暴利。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侦察员】
  刘招华说过一句话,亏本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我做,他就是杀头,为了赚钱,冒死,赚钱的生意有人做。
  【刘招华】
  我能够用新的方法,用不同的原料,用纯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冰毒。//你要记住一句话,我是个赌徒,当很多人认为我没有本钱的时候,往往我还有本钱。
  【主持人 李涛】
  从1996年开始制毒,到现在被一审判处死刑,刘招华的本钱事实上已经输得一干二净。人生也许有很多事情可以重来,但只要涉及毒品,不管是吸毒的,还是制毒贩毒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沾上了,那就是一辈子的噩梦。高智商犯罪每每都让人可惜,刘招华在化学方面确有些天赋,但用错了地方,天赋就成了罪恶的催化剂。正如刘招华所说,他是一个赌徒,获取的是暴利,但赌掉的是自己的人生和家人的幸福。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