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通知通告 > 会议实录 > 正文
会议实录
《中国禁毒行动》第五集 守望净土
禁毒节目实录
2007-07-08 09:01:58 来自:央视国际 作者: 阅读量:1
    成都市禁毒警示教育馆,2004年12月31日正式开馆,到现在已经接待了几万名参观者,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学生。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曾经组织这些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反映自己参观展览后的感受。

  在他们的作品里,孩子们描绘出了自己对毒品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他们心目中对美好而纯洁的世界的渴望。

  同期声:(周晓露 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 民警)

  周晓露:同学们都是初一的是不是?

  同 学:是。

  周晓露:才进学校的。你们的年龄是多大?

  同 学:13岁。

  周晓露:13岁的年龄是什么样子的年龄?

  同 学:花季。

  解说 :

  周晓露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的一位禁毒民警,这几年她将自己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为辖区内的学生开展有关毒品知识的预防教育。每次的讲课,她都会讲到一个案例,尽管对她来说,那是一个深痛的记忆。

  采访 :周晓露 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 民警

  我们沙坪坝区有一个学生,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学生,她五岁就练习书法,书法在国际上得过奖。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简直不相信。在我的想象中,吸毒的人都是非常瘦的人,非常瘦骨伶仃,就是那种病态的人。但是当时她看起来,非常地活泼,而且很阳光。因为当时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小娃娃这么漂亮,这么阳光还吸毒。

  解说 :

  这就是15岁的秦雪,她曾经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和超出同龄人的才华。六岁开始学习书法,十岁开始获奖,十一岁就是国际书法大赛上的佼佼者,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秦雪喜欢写日记,在日记中她对自己有这样的描述:“小名:雪儿;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玫瑰花和满天星”。周围的人们都相信,这个聪明可爱的女孩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未来。然而一切美好的憧憬却在秦雪刚上中学时被终结了。

  采访 :秦雪母亲

  读中学初一,她就被那些吸毒的人带坏了。经常在家里喊她,打电话叫她。她逃学,所以我们一直没发现,她跟那些吃粉的人在一起。过后发现了,就管不了她了。

  解说 :

  秦雪的父母并不知道,上初中的女儿正在经历一个危险的年纪。这个时期他们逐渐离开父母的呵护,越来越多的开始接触社会,开始和周围的人交往。

  采访 :邱泽奇 北京大学 教授

  在十五、六岁的人群是非常需要群体认同的。如果我不能被这个群体认同,他会有很自然的推论,我会被孤立,这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他要接受群体认同。你要接受群体认同,吸毒或者讲行为认同就是一个首要条件。我们吃同样的饭,我们抽同样的烟,我们有同样的癖好,就是一个获得群体认同的一个条件。

  解说 :

  这是染上毒瘾的秦雪,当时她不满十六岁,在她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一个花季少女的任何痕迹。只有在她的日记中,她倾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我因为吃药而生了病,又为了找药吃而坐台、卖淫的事,被渝涪路派出所抓了”。

  采访 :秦雪父亲

  她在屋里头,她也是发瘾了,发瘾了她就要吃,我看见针管就摔了。她非要喊我下去找,我不下去找。因为我把门锁了,她出不去。让我开门我不开门,她说我从楼上跳下去找。我不相信她有那么大的狠心,那个本事。她就说这个东西确实害人,她真有那么大的狠心。

  解说 :

  父亲没有想到,已经失去控制的女儿真的从四楼上跳了下来。虽然受伤不重,但女儿的疯狂还是震惊了父母,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将秦雪送进了戒毒所,就是在这里,周晓露见到了秦雪。

  从此,周晓露开始频频往来于戒毒所和秦雪的家,对她来说,秦雪不只是一个值得自己帮助的可爱而有才华的女孩,她更是周晓露的一个希望,她希望秦雪能成为同龄的吸毒少年戒断毒瘾的榜样。为此,她想尽了一切的办法帮助秦雪摆脱毒瘾。

  采访 :周晓露 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 民警

  当时我们重庆电视台正在拍《雾都夜话》,我说如果是你把那个毒戒了,我们就为你写一个小剧本,给她许了一个愿,所以我们经常看她戒毒了没,经常跟她保持联系,而且她为了要演那个主角,在屋子里面练唱歌、练跳舞。因为她当时确实想改,确确实实想改。

  解说 :

  然而刚开始接触禁毒工作的周晓露并没有意识到,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和毒品的抗争是多么的艰难。秦雪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周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好,请你不要再把我管得那么紧好不好”。

  采访 :邱泽奇 北京大学 教授

  青少年在吸毒成瘾以后,他戒毒的难题就在于他行为的自制。就相对于成年人来讲,他更不容易自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一旦他完成了生理戒毒,只要他回到过去吸毒的场景,回到了群体中间,群体中间还有人吸毒,他就很容易再复吸。

  解说 :

  日记中这些零乱的笔迹,倾诉着一个少女的挣扎和绝望,也流露着她对亲人、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眷恋。

  两个月后,周晓露接到了一个令她心碎的电话。

  人们发现一个身着睡衣,脚穿拖鞋的女孩死在路边的一个公共厕所里,旁边有一盒廉价的香烟,一支注射海洛因的针头。经过法医鉴定,女孩因毒品注射过量而死亡,她就是秦雪,此时离她十七岁生日还差四天。

  采访 :周晓露 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 民警

  哎,我自己说不出的一种心情,我说这个戒毒呀,看来是太难了,这么有希望的人都改不好,我觉得虽然我替她惋惜,但是也更激起我将来一定要去学校宣传,一定要从小学生、中学生开始抓,一定要告诉他们毒品吸不得,吸了就死。

  解说 :

  这次失败的经历成为激发周晓露工作的动力。现在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对毒品还一无所知的孩子们身上,通过对他们的预防教育,从根本上防止出现秦雪那样的悲剧的重演。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提出,禁毒工作首先要抓教育。预防教育是解决中国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

  采访 :李宪辉 公安部禁毒局预防教育处 处长

  毒品犯罪的四个环节:毒品的种植、制造、贩运和消费。如果说,我们把庞大的吸毒人群压下去,需求减少,那么拉动毒品供给就会大量减少。也就是说如果紧紧抓住预防教育,减少毒品的危害,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那么毒品的消费减少,其他三个环节也相应的会得到扭转。

  解说 :

  孩子们的心就是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净土。目前在我国79.1万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中必须重点防范的“高危人群”。

  今天在全国的学校中,普遍开设了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许多城市建立了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同时在重点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无业闲散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全社会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让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能知道,守望每一颗纯洁清白的心灵,就是守望每一寸纯洁清白的净土。

  解说 :

  人类对净土的共同渴望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之前。1909年2月1日,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十三个国家,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了“万国禁烟会议”。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禁毒的国际性会议。从此消除毒品危害、守望纯洁美好的世界,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共同的目标。

  九十年后,当人类即将迈向一个新纪元的时候,毒品已经成为涉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害。1998年6月,来自15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二次禁毒特别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一致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人类应当为在21世纪扫除毒品而努力。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我国参与禁毒国际合作的方针和原则。

  杨凤瑞 公安部禁毒局 局长

  1998年中国政府代表团,罗干率团参加了联合国的禁毒大会。罗干同志在大会上有个发言,就是讲中国国际合作禁毒的三个原则。我们主张就是全社会、国际社会广泛参与,责任共担,提倡均衡发展的国际禁毒战略。

  解说 :

  此时的中国,正在国际禁毒领域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积极参加禁毒国际会议,共同推进次区域禁毒合作活动,加强与很多国家的双边、多边禁毒合作,开展情报交流、培训和执法合作。中国政府正以鲜明的立场和不断的实践,在禁毒国际合作的领域,赢得日渐重要的地位和越来越高的声望。

  采访 :麦景荣 加拿大驻华使馆皇家骑警联络官 参赞

  我们认为中国这几年在禁毒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我们国内一些毒品问题就是咱们所说的新型毒品问题,譬如说,冰毒、摇头丸,一些从事毒品犯罪的分子跟中国的一些团伙有联系,所以我们要加强同中国警方的合作。

  解说 :

  2001年9月,美国驻华使馆的缉毒联络官向中国公安部通报,美国缉毒署正在侦控一个以王坚章为首的跨国贩毒团伙,希望得到中国警方的配合。此案引起了公安部禁毒局的高度重视,责成福建省公安厅立案侦查,代号“125”。

  采访 :兰卫红 公安部禁毒局 国际合作处 处长

  因为他长得很胖,可能有125公斤,人们就叫他125。在美国的时候,他跟他的同伙说,他说你在中国指挥这些毒品贩毒,美国抓不到你吧,中国更不会抓了,因为中国跟美国没有合作。美国的证据和中国的证据不共享,他说在中国是最安全的。

  解说 :

  在中美双方的眼中,这一次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禁毒领域中经过了长期磨合后,125案件成为检验双方合作效果的典型案例。在侦破过程中,美国缉毒署定期将他们所掌握的情报向中国警方通报,中国公安部门也随时把案件的进展情况与美国同行一起分析。

  采访 :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副总队长 张聪胜

  那么经过中国禁毒执法部门的再工作、再侦查、再加工、再深挖,当然这个过程我们持续的时间是1年零9个月。

  解说 :

  经过艰难的侦查取证,“125”贩毒团伙的网络逐渐清晰,四五十个犯罪嫌疑人被逐个锁定,125案件进入了收网阶段。

  采访 :赵万鹏 公安部禁毒局 国际合作处 副处长

  所有的情报信息,不是说你通过传真来问我要,我再通过审批再给你。而是当时我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你知道的就是我知道的。就是禁毒这个方面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层面,就是双方完全成了一个在同一条战线的战友一样。

  解说 :

  2004年4月22日,福建警方截获一条重要线索。正是这条线索成为125案件最终成功的战机。

  采访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侦查员

  最后一次他被我们掌握的信息是他想在国内做一单,他紧急用钱,国内做一单,有了资金之后,用于印度那边的开冰毒工厂,就这么一次。

  同期声:

  你从泰国买的毒品,准备卖到哪里去?卖到纽约去,贩到纽约去?对,那就是贩毒了?对。

  解说 :

  一个多达五十人、跨越六个国家的贩毒团伙,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被摧毁。就在这一年,中国还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联手侦破了9·2、5·12、3·15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制贩毒大案,摧毁了一批跨国贩毒网络。2004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签署协议,共同防范和打击毒源地金新月的潜在威胁,这是中国禁毒国际合作中的第一个元首级协议

  这里曾经是一片被污染了160多年的土地。2002年,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缅甸果敢地区开始在自己的领土内禁种罂粟,改为种植其它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与缅甸没有天然隔阂的中国,成为援助当地替代发展的主要力量。

  公安部禁毒局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赵万鹏

  就是帮助他们种水稻啊,发展产业啊各方面。当时已经成为国际禁毒历史上的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当时联合国禁?毒署的主任,阿拉(音)专门去访问,访问这个第四特区,就是缅甸缅北这个掸帮第四特区,说这个地方是国际替代发展的一个典范。

  解说 :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尝试帮助周边国家进行替代种植,多年的实践斗争已经使中国政府意识到,禁毒,不能仅仅在自己的国土内被动防御,要彻底消除毒患,必须从源头上采取治本的措施。十多年来,中国帮助缅北、老北地区替代种植的面积已经达到了62.1万亩。

  采访 :孙大虹 云南省公安厅 副厅长

  62万亩就相当于一年620吨的鸦片,如果全部提炼成海洛因就是62吨。我们将近二十年缴获的海洛因也不过是67.57吨,也就是说,一年如果这62万亩都是罂粟地的话,可想而知,就等于我们公安民警,浴血奋战,艰苦地办案,缴获20年所奋战的结果,所以可想,这种“替代发展、替代种植”这种治本之策的成效和它的威力。

  解说 :

  帮助缅甸北部、老挝北部地区的替代发展,已经从边境地区的合作逐步转变为政府行为。替代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开展禁毒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人类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禁毒白皮书,在白皮书的结尾处这样写道:早日解决毒品问题,建设一个健康、文明、幸福、美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为彻底消除毒害、建设一个“无毒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解说 :

  人类清除毒患、纯净国土的目标并不是一种奢望。五十年前,中国人曾经将这个目标化为了现实。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中国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重新崛起的时候,新政府已经将肃清鸦片烟毒作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1950年2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采访 :崔敏 中国公安大学 教授

  1950年2月14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一个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这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部禁毒的法律。那么就发动了一场全民范围的禁毒。

  解说 :

  通令的第一条就说明:各级政府应协助人民团体,进行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动员人民起来一致行动。两年后新政府又发动了一场全国规模的禁毒运动。并特别强调这场运动“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斗争的积极性”。

  采访 :邱泽奇 北京大学 教授

  谁家里有吸毒人员,就会主动把他交出去的。谁知道某一个人吸毒的话,他马上会去报告的。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行为。

  解说 :

  在群众性的全民查禁下,全国共收到检举信131万多件,检举毒犯22万多人。在五十天的时间里,全国共查出毒贩37万多人,处决毒贩880名,缴获各类毒品折合鸦片400万两。至1953年,原有的2000万名吸毒者基本上戒除了恶习,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无毒国。

  采访 :崔敏 中国公安大学 教授

  当时帝国主义封锁,使我们被迫地处于一种闭关锁国的状态。这个毒品贩子他想进来进不来,犯罪分子跑也跑不出去。所以我们造成了一个关起门来打狗的这么一个态势。那我们力度非常之大,很快就把它肃清了。

  解说 :

  半个世纪的变迁,使今天的人们正经历着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和更为复杂的毒情。虽然无法重温逝去的历史,但守望净土的信念和用人民的力量与毒潮抗衡的经验,却可以流传到今天。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资料:

  11月24日上午,公安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发布通缉令,公开通缉五名贩毒数量巨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在逃毒品犯罪嫌疑人。他们是刘招华、罗有文、邱何水、马顺苏、刘少通。

  解说:

  2004年11月24日,一张A级通缉令震惊了全国,公安部向全社会公开悬赏缉拿包括刘招华在内的五大毒枭。全国各大媒体以空前的规模配合宣传,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采访 :陈存仪 公安部禁毒局 副局长

  向社会上公开悬赏通缉,这样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都互动起来,就可以在社会上,对这些毒贩造成一个很大的压力。他可以一时躲避公安和我们办案的民警,但是他要是在社会上生存立足,他很难回避人民群众。

  解说 :

  大毒枭刘招华已经不止一次被警方通缉。1996年6月,福州警方破获一起贩毒案,现场缴获冰毒5公斤。这批冰毒的供货人就是刘招华,福建省公安厅立即在公安系统内部通缉刘招华;1999年云南、广东等地警方联合破获“7·28”大案,在一个仓库意外地发现了大批的冰毒,共重12.36吨,同年9月公安部再次通缉嫌疑人刘招华。

  采访 : 傅是杰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总队长

  也就是说从97年的1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八年多将近九年。

  以前这么多年抓不到,因为以前呢我们就仅仅是公安内部在通缉。那么老百姓虽然也会看到,但是印象不深呀。

  采访: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民警

  第二个原因解决我们基层的民警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冰毒是什么东西,他们不了解,更不要讲对冰毒的这种制造有什么更深刻的了解,这样子的话呢,也造成了就是说刘招华他能够在这边设厂制毒、隐蔽。

  解说 :

  2004年当通缉令第三次发出后,刘招华、马顺苏、刘少通等五大毒枭的名字几乎是路人皆知。

  采访 :公安部禁毒局预防教育处 处长 李宪辉

  那么悬赏当天,当天接到的人民群众举报的电话是170多个,截止到目前接到人民群众举报电话可能有超过2000,就在当天晚上就有两名群众举报刘招华,非常准确。

  解说 :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目下,刘招华不得不在通缉令发出的当晚连夜逃走。几经辗转之后,他回到了老家福建省福安市,自认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却没想到警方早已张网以待。

  采访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总队长傅是杰

  我们要求是从破门,到进入三个楼层控制点,我都有一个战斗小组。五秒时间,因为我们一百米跑要十几秒吧,这个从破门到进入,它的第一层这个几米。再上没有多长时间,不需要多少时间,要求五秒控制。

  解说 :

  3月5日凌晨,在通缉令发出的整整第一百天,刚好满40岁的刘招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同期声 :你是不是刘招华。

  肯定是呀,这还用讲。

  你知道你做了什么?

  你也知道,我也知道。何必问呢?

  你做什么?

  你也不要问了,这个自然会有人来问。

  采访 :傅是杰 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总队长

  打了这个漂亮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央部署的禁毒人民战争,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使这些犯罪分子无藏身之地,这样便于我们消灭这些贩毒的毒枭呀,犯罪分子。

  解说 :

  在此之前,毒枭马顺苏也在群众的举报下被缉拿归案。这起轰动一时的事例,再次印证了人民群众在禁毒事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政府部门的宣传和鼓励下,目前全国涌现了禁毒协会、禁毒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众性禁毒自治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禁毒行动。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人民面对严重的毒情形势,自发成立了民间禁毒协会,利用本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保证村民们不参与贩毒。

  采访侯远高

  原来就是我们调查的一个,这个村差不多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都涉毒(19:44)通过民间禁毒协会的工作,还有当地乡村干部的努力就形成一个综合控制,综合防治那个毒品。现在他们涉毒家庭他能够控制在百分之五左右。22:35

  在云南,一些专业人员在尝试引进国外的戒毒模式,让吸毒人员摆脱生理依赖,实现心理康复和重返社会的目标。

  采访王晓光 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执行副主席

  戴托普的这几个英文字母DAYTOP,它本来就是英文的让药物滥用让位于我们的劝说的缩写。

  戴托普的主要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它是最重要的一个精神,任何人在这里面都是可能改变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方式去帮助他。

  在甘肃,人们在宗教信仰中增添了禁绝毒品的内容;在广东,在重庆,老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向周围的人们宣传毒品的危害;在全国各地,社区、村落、学校、家庭,都在“拒绝毒品”的呼吁和行动中,凝聚着清除毒患、守望净土的决心和信念。正在起草出台的《禁毒法》,也将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最大限度地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

  同期声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

  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毒品形势,要有效解决我国的毒品问题,减少毒品危害,仅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党动员、全民发动,真正打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战争。历史和现实的禁毒斗争实践也一再证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大打禁毒人民战争,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禁毒斗争的成功经验。

  解说 :

  2005年3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目标,成为全体中国人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巨大推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切也使得禁绝毒品、守望纯净安宁的国土,变得更为重要。

  采访 : 库热西·买合苏提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副主席

  那么如果毒品犯罪泛滥、猖獗,那么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就会遭到破坏,而且严重影响我们社会的安宁和和谐。

  陈学亨 中共甘肃省委 副书记

  我们就是要把解决毒品问题,要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提高到对社会的管理水平,对社会的管理能力上来。

  陈文光 四川省 副省长

  只要我们加强领导,广泛的发动群众,而且加大教育和预防,这项工作我觉得一定能够达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定能够给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白恩培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首先用3年的时间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遏制住(毒品)蔓延流行这样的一个势头。

  解说 :

  从虎门销烟直到今天,人类与毒品的争战已经持续了160多年,中国人守望净土的信念也延续了160多年。虽然毒情依然严峻,虽然禁毒任重道远,但中国人在曾经有过的教训和经验中再次奋起,以全体中国人的信心和行动,凝聚起向毒品宣战的勇气和力量。中国政府这样向世界宣告: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