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社会写真 > 正文
社会写真
缔造“无毒的青春”
社会写真
2008-06-23 08:20:44 来自:天山网 饶俊华 吴杨 陈霞 刘新华 李玉光 陈正宇 作者: 阅读量:1

  引子:司法工作者为新型毒品所累

  6月11日下午17时许,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康复中心,记者见到了曾经从事司法工作的刘洋(化名)。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他非常了解毒品的危害,却因朋友的诱惑而为新型毒品所累。

  刘洋所沾染成瘾的新型毒品是K粉。

  “我第一次接触K粉,是在2007年,那时刚过完年。”刘洋的回忆拉回到2007年3月初,他应客户黄华(化名)之邀到一家酒吧消遣,伴着震耳欲聋的音响轰击,黄华拿出了一小袋白粉,倾倒在果盘上,用银行卡刮成条状,拿出吸管猛地吸进鼻孔。“后来黄华很兴奋,唱歌、跳舞都很‘嗨’!”

  受现场气氛的感染,再加上黄华保证“不会上瘾”,刘洋忍不住吸了两口。

  他不知道的是,新型毒品的成瘾表现与海洛因并不一样,生理上的表现不会那么激烈,但心理上造成的依赖性,却远远高于生理依赖。

  “一开始,你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和判断力,可以达到自己幻想中的快感,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吸食次数的增加,制造这种快感需要更多的剂量,那时候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下沉,直到不能自拔。”刘洋说。

  2007年4月底,他的前妻发现他染上毒瘾,与他离婚了。他的第二次婚姻也险些被毒魔拆散。他终于醒悟过来,主动来到强制戒毒所戒毒。

  刘洋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克服了纠缠着他的心瘾。

  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自制力。当这些新型毒品开始侵蚀一些未成年人的身心,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

  新型毒品频敲校门

  “也许大家对新型毒品还不是很熟悉,我今天特意带来了一些样品。”当日,乌市公安局禁毒科副科长刘芳莹的话将现场学生、家长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

  “我市是在2000年后出现新型毒品,种类主要是摇头丸、K粉和冰毒。”刘芳莹说,2000年初,摇头丸在首府公共娱乐场所零星出现。到了2005年,新型毒品案件数和缴获量急剧上升,警方破获以摇头丸、K粉(氯胺酮)、麻古为主的新型毒品90起,占全部毒品案件的15.5%。2007年,全市侦破新型毒品案件134起,占全部毒品案的16.3%。

  刘芳莹介绍,今年1~5月,全市侦破新型毒品案件49起,占全部毒品案19.8%,查获公共娱乐场所群体性吸食毒品案件15起,处理吸食毒品人员93名。

  “新型毒品涉毒人员正呈现年轻化趋势。”刘芳莹说。这与传统毒品海洛因的涉毒人员的构成不同,吸食传统毒品的人普遍文化低、无业人多。而从首府公安机关查获的吸贩新型毒品人员可看出,涉毒人员以社会青年、大中专院校学生、企业老板、舞厅小姐为主要对象。

  “滥用新型毒品呈现半公开化,和吸食传统毒品海洛因那种秘密、偷偷摸摸的进行明显不同。”刘芳莹说,新型毒品吸食者往往不是个人单独进行,比如摇头丸的滥用者,就有“团体吸毒”的特点,吸食人员相互间熟悉,人员关系较固定,通常在特定的社交圈内进行。

  “时髦”背后危机重重

  刘芳莹介绍,新型毒品在国外被称为“舞会药”,主要是在夜总会、酒吧、迪厅等场所中滥用。

  “现在,新型毒品出现了很多花样,为了迎合一些吸毒人追求时尚的感觉,麻古、摇头丸不但五颜六色,上面还印有字母、数字或骷髅头像。吸食者还把吸食行为冠以‘嗑药’或‘溜冰’这样的时尚词汇。”

  “服用麻古、摇头丸后,人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K粉(氯胺酮)则是像白砂糖一样的白色粉末,它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它有极强的致幻作用,以‘舞会药’的名义传入我国后,主要使用人群是一些青少年。”刘芳莹说。

  “上面所说的几种新型毒品在服用后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过量长期服用就会导致死亡。”

  刘芳莹说,现在许多人还不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甚至把它当做一种时髦的东西,实际上,新型毒品具有4大危害:首先,耗费大量金钱;其次,吸食新型毒品对身体危害严重,体内药效时间长:可卡因4~6小时,而摇头丸却达到5~8小时。长期使用新型毒品,82%的吸食者在停止使用8~12年后,依然会有精神病状态;吸食新型毒品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行为失控,出现幻觉、极度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状态后进行犯罪;最后是,新型毒品中大多数有春药的成分,服药后极易发生强奸和群体性的性乱行为。

  这样远离新型毒品

  “那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样才能真的杜绝沾染上新型毒品呢?”

  一位家长看了类似冰糖、药片的毒品后,担忧地问,如果有人诱骗孩子去食用该怎么办?

  “那就需要提高警惕,记住6条。”

  刘芳莹说,首先,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慎重交友,少结识社会中有劣迹人员;其次,尽量不要涉足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可能涉毒的娱乐场所;尽量不抽烟,特别是不要抽陌生人递的烟或喝陌生人给的饮料;在复杂的场所,离开座位时,要有人看管自己的饮料和食品;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

  “孩子在生活上出现以下变化,家长需提高警惕,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染上毒品。”

  刘芳莹介绍,首先,从孩子生活规律上看,是否有所改变,例如:孩子晚上忽然睡得晚或彻夜不睡,饮食不规律、饭量减少了;其次,生活行为是否发生明显改变,例如,原本性格温和,却变得暴躁易怒,甚至狠毒;第三,当孩子不明支出明显增多,向亲友借、甚至偷拿家中财物,且经常说不清楚钱的去处;第四,孩子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体重明显下降,疲倦、憔悴;第五,孩子交友范围明显变化,社会交往明显增多,鬼鬼祟祟,行踪诡秘,不知孩子在做些什么。

  帮人带毒难逃罪责

  “在座的同学或家长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有朋友让你帮忙带点药回来,这时你可要多个心眼。”新疆世源律师事务所裴珊律师说,这样也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小黄在新疆开了一个公司后想到深圳发展,她的一个朋友请她帮自己带一包药回乌鲁木齐,说是专门治疗什么病的,到乌鲁木齐后会有人来取药。没想到,小黄在火车站等候取药的人,也等来了警察,她才知道,这些药中有大量的摇头丸。小黄很委屈,一直说自己不知道那是毒品,但老乡却向警方说,已告知小黄那药是毒品。最后,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法院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判了她8年。”

  裴珊说,大家如果遇到帮别人携带东西的时候,最好能当面检查一下,带的是什么,由于新型毒品不好从肉眼鉴别,最好让对方先写个条子说明,带的是什么物品。

  “容纳或强迫他人吸食毒品,也会触犯法律。”裴珊介绍,曾经有个女孩来乌鲁木齐打工,她租了一套房子,房里住了好几个人,其中有吸毒者和贩毒的人。女孩经常去娱乐场所玩,见大家都吸食摇头丸,觉得很“酷”,她也跟着学。后来的日子里,只要不吃“药”,她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她不仅自己吃,还让其他人和自己一起吃。在一次“嗑药”时,警察忽然出现,将女孩和屋子里的几人全部抓获。

  “我接触过一个家庭,一个富有美满的家因为毒品而毁灭。”裴珊说,这个家庭夫妻双方一个贩毒一个吸毒,后来夫妻俩有了一个女儿,夫妻俩将孩子委托给一户人家帮忙带,可是他们俩却忽然消失了。

  女孩长到8岁时,她的母亲出现了,并且想向那户人家要回孩子,但带孩子的人家却不同意将孩子还给那位母亲,孩子的亲生母亲关于抚养权问题找到了裴珊,问起她当年为什么不要孩子“失踪”时,她说,因为丈夫贩毒被抓,判了15年,而自己因为吸毒被判了3年,所以当年他们忽然“消失”了,现在,她放出来了,丈夫还在监狱中。

  那位母亲说,当初自己是抱着玩玩的想法开始了吸毒,不但自己吸,家中亲人也都吸上了,最后想戒也戒不掉了。她说,很后悔染上毒品,现在要彻底戒毒,重新生活。“现在,她已经有了一份工作,也有了新的生活目标。”裴珊说,虽然这位母亲悔悟了,但失去的一切却很难再重新找回来。

  “最后我只想告诉大家只有远离毒品,你才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裴珊说。

  为了让大家对毒品能有个更加直观的印象,刘芳莹获准将一些毒品的样品带到了大讲堂现场。

  引子:“软毒品”悄然迫近

  “如果你不吃的话,身体起初会很累很累,后来就是又冷又热,见到任何药物都想去吃,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曲马多……”

  这是一名因服用曲马多成瘾的少年的自白,为了摆脱这种依赖,他不得不来到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在得知米尔孜﹒合买提大夫要来56中学做关于新型毒品的大讲堂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

  在第56中学的活动现场,初二(3)班的叶玉娇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名少年写给米大夫的信。

  曲马多(盐酸曲马多),这种原本被临床用于镇痛的药物,如今对这名少年来说,却变成了“毒品”。

  据相关资料显示,正常人如每天服用曲马多200毫克,大约半年后会产生药物依赖,而如果每天服用300到400毫克(6到8颗药)甚至更多,就可在短期内上瘾。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将可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呼吸抑制,并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其成瘾性比传统毒品慢一些,大量服用将产生类似海洛因成瘾症状,并使人产生药物依赖。

  盐酸曲马多成瘾的现象,近期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将该药列入了世界第五大被滥用的药品。2008年1月,曲马多被国家药监局列为严管药,且药店不再有售。

  和曲马多类似的药还有不少:非迪克止咳糖浆、联邦止咳露糖浆、联邦小儿止咳露、可待因桔梗片……这些介于药品和毒品之间的物品,我们实在无法用一个更确切的词来注解。如果可以,姑且就让我们用“软毒品”的称法来替代吧。适时适量,它就是可以救人的良药,过度过量,就变成了致人于水火之中的毒品。

  止泻药品也能成瘾

  为了让大家对一些限制性药品有更直观的了解,米尔孜大夫在现场,特意带来了两种止泻药的外包装:一个普通的白色塑料药瓶,一个纸质的小包装盒。

  药盒是空的,里面曾经装的是一种名为氧氟沙星的药物,作为一种治疗腹泻的常用药,在很多药店,都能轻易买到。

  另外一个是药瓶,里面装的是一种叫地芬诺酯的药片,它也是一种止泻药。地芬诺酯是一种吗啡类药品,如果大剂量的使用,可使人产生像服用毒品后的一种快感,长期服用将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米尔孜说,这种对药物的依赖,在医学上又称为药物成瘾。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及躯体状态。这种依赖,又可以分为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和吸服毒品一样,长期过量使用这些药品,对人体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吸毒人员对新型毒品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新型毒品的兴奋致幻作用很强烈,确切地说,它更像兴奋剂。目前,一般在临床上不会使用。

  米尔孜介绍,和新型毒品相比,人们对像曲马多、地芬诺酯等药物的依赖则更加明显。既有躯体上的依赖,也有精神上的依赖,依赖是双重的。但对药品的精神依赖上,却又不及对新型毒品的依赖强烈。在一般临床治疗时,这些药品还是被允许适量使用的。另外,由于和毒品比较而言,这类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反应又比较缓和,服用后,可以不知疲倦,忘记饥饿,所以深得不少“网吧少年”的喜欢。

  一旦成瘾亦难戒除

  那么,是不是服“药”后,就真的不会产生像“毒品”戒断后的那种痛苦呢?米尔孜说,人们在用药后,会产生快感和松弛宁静的感觉,从而满足依赖者心理上的需求,但停药后,同样也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

  “在第四人民医院,我们就曾接诊过这样一个男孩子,因为服用了过量的曲马多,被送到医院时,他已经痛苦万分。治疗过程中,护士给他进行输液,但由于难以忍受发作时的痛苦,趁人不备,他拔掉了输液管,并用嘴拼命吮吸自己的血,他疯狂的表现让人目不忍睹。”

  米尔孜表示,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对这些药品明确定性,称其“毒品”并不妥当。但如果长期超量服用,它和吸食毒品的后果几乎是一样的。另外,服用这类药品,患癫痫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说起氯胺酮,可能会有人不知道,但提起K粉,知道的人应该不少。氯胺酮是K粉的通用名称,它原本是一种静脉全麻药品,有时也用作兽用的麻醉药。米尔孜解释,氯胺酮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精神药品,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两三次,就可能上瘾。由于它无臭,且易溶于水,所以有时混在酒里或水里服用时,并不容易被人察觉,这也为实施性侵犯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仅如此,氯胺酮对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都会造成严重损害。

  一位18岁的女病人,在两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当医护人员为其做智力测验时,发现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与医学上对弱智定义的70相距不远,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应该在100以上。

  首先戒除好奇心理

  两张一模一样的小卡片被工作人员有意识地“背靠背”粘在一起。这是现场一个小的互动游戏。

  主持人表示,这张卡片里写了一句话,拿到卡片的人,将会收到一份小礼物,条件是不许立即打开。

  一个高个子的男孩子果断地举起了手。卡片被递到了他的手中。

  刚一坐下,身旁立刻被几个小脑袋围住了。

  “看看,里面是什么?”有人提议。

  高个男孩看了看主持人,犹豫了一下,把卡片攥在手中,朝身旁的同学摇摇头。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直到活动即将结束,卡片依旧被高个男孩攥在手里。整个活动中,他除了时不时偶尔摊开手掌仔细端详卡片外,男孩始终没有拆开那两张粘在一起的卡片。

  很快,男孩被邀请到前台,当着所有人的面,拆开卡片。“你的好奇心太重了,千万不要尝试不能尝试的东西。”在同学们的注视下,他大声朗读了卡片上的留言。

  “刚拿到卡片,我也很想打开,但最终还是没有打开。”男孩子笑着摸了摸头。

  为了鼓励他的自我克制力,工作人员送给他一个小礼物。这个游戏,是为了让他战胜好奇心。

  米尔孜说,在他所接触过的服药或吸食毒品的人中,不少是因为一时的好奇或者朋友的怂恿鼓动而去尝试的,但这一“试”往往就能让他们抱憾终身。

  禁毒离我不再遥远

  K粉、摇头丸、大麻、麻古……玻璃瓶里放着各种毒品的样品。手持玻璃瓶的工作人员每走一步,都会“吸引”一群人的“眼球”。不光孩子们,就连坐在后排旁听的家长们,也都挺直身子,伸着脖子想看看这些把人引入深渊的各类毒品。

  为了让大家对毒品能有个更加直观的印象,禁毒支队禁毒科副科长刘芳莹,获准将这些实实在在的样品带到了活动现场。

  “别说是孩子,就连我,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些东西。以前只是听说过或在电视、图片上见过,这么直观地见到,还是第一次。”作为旁听的家长,史先生言语中带着些许的兴奋。他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不要说是孩子,就连大人也无法辨别这些毒品。要想让孩子远离毒品,作为父母,就一定要做出表率,从自己开始,杜绝毒品,慎重用药。

  “以前我只在报纸和电视上见过新型毒品,这么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如果不告诉我那些就是毒品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和咸盐、药片、砂糖一样的东西竟然是毒品。”大讲堂结束时,上初二的叶玉姣告诉记者,刚才读完那篇吸毒人员的经历后,她感到毒品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想一想,要是以前有人把这个药片给我治拉肚子,我可能还真的就吃了呢!”叶玉姣说。

  “今天听了几个专家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除了海洛因,现在的新型毒品也那么可怕。”郭女士说。当听到吸食新型毒品的都是年轻人时,她就想到自己的儿子。郭女士表示,回家后一定要和儿子谈谈,并教育他不能随便拿人东西,别人给的吃的不要吃,不要和社会上坏孩子来往,自己和丈夫以后也会在家多注意孩子的变化,多关心他,让他健健康康长大。

  家长尹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现在15岁,在上初一。“我以前只知道海洛因和大麻是毒品,今天才知道还有那么多新型毒品甚至一些‘可怕’的药品。”尹女士说,现在社会上吸毒的人很多,她也怕小孩学坏,所以一般不给孩子太多的零用钱,自己也经常告诉孩子说“千万要学好,不要和吸毒的人来往,毒品千万不能沾,那个沾上就不好戒了,能把你一辈子都毁了。”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