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调查分析 > 正文
调查分析
全民行动共破毒魔
2010-10-08 10:27:08 来自:中新浙江网 作者:蔡儒恒 李卫国 朱琴琴 阅读量:1
  全民行动,“共”破毒魔
  
  -----访台州玉环全省首家“禁毒阳光会所”
  
  玉环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中国百强县之一。与雁荡名山隔湾相望,船笛相闻。缘于玉环人民的勤勉,在这四通八达的方寸之地,成就了一代玉环人的崛起。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毒品却悄悄的在这座城市蔓延。近年来,玉环县的吸贩毒人员逐年增多,为此,玉环县公安局也在不断加大对涉毒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也在积极开展着对吸毒人员的帮教脱毒工作。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爱心、耐心和宽容心。
  
  禁毒现状 困难与希望共存
  
  在玉环,在册吸毒人员有1000多人,是俗称的“千人县”,其中玉环本地籍的吸毒人员有557人,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通过多年来的工作摸索,在玉环建立起了一套“四四”帮教脱毒模式,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所谓“四四”工作模式,就是指“四支队伍、四级分类、四种措施、四项保障”。“四支队伍”即建立以辖区派出所社区民警为主的专业帮教队伍;以村居干部、党、团、青、妇和关工委等为主的社区帮教队伍;以家庭成员、亲属朋友为主的亲情帮教队伍;以企业主、车间主任、班组长为主的企业帮教队伍,从而有效凝聚起社会帮教资源。“四级分类”即把帮教对象分成四个级别,一级为有多次吸毒史,屡戒不改的,列为绝对不放心对象;二级为有戒断决心,但交往复杂又没有稳定收入的,列为不放心对象;三级为戒断决心坚决,交往简单又有稳定收入的,列为基本放心对象;四级为戒断决心坚决,有稳定收入、自愿配合、家属支持的,列为完全放心对象。再根据对象的不同,组合相应的帮教队伍,实施因人而异的帮教方法。“四种措施”即一是建立帮教脱毒人员的档案信息,二是定期对帮教脱毒人员进行严格尿检,三是定期对帮教脱毒人员招回管束,四是帮教脱毒人员脱毒成功初期继续抓好后续巩固工作。“四项保障”:即一是对帮教队伍中的乡镇、村居、社区、关协等开展尿检培训,二是落实“三建三责任”,三是由公安机关牵头,定期交流帮教脱毒经验,四是落实考核奖励,切实提高帮教脱毒积极性。
  
  就是这样一套较为完善的帮教脱毒模式,使得玉环县自2004年的3年多来,共成功帮教脱毒38人。占到台州市脱毒人员总数的40.66%,三年戒断率为8.64%,高于省禁毒委重点整治5%戒断率的要求。玉环县禁毒大队李祖强大队长说:“由于我们禁毒大队的警力较少而案件又相对较多,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来更好的进行我们的脱毒帮教工作。在我们玉环有一个坎门镇,那是一个海岛小镇,在玉环数坎门镇的毒情较为严重,现有吸毒在册人员195人,不少家庭因为子女吸毒,已经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在那里有一群老年义工,他们是坎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人,最初他们的帮教工作主要是针对失足青少年,近年来,随着吸毒人员的增多,他们又把禁毒帮教纳入了工作范畴。那是一群会让所有人感动的老人,他们才应该是你们记者真正要采访报道的人。”
  
  老有所为 禁毒帮教主力军
  
  在玉环县坎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幅巨大的图板,上面对每名吸毒人员的尿检进度做了详细的记录,而在吸毒者姓名一栏能看到的只是数字,原来,为了保护吸毒人员,这里明确规定,除了二牢人员,对失足青少年和吸毒人员都采用代号,做到保密。看来,老人们在帮教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处理,充分体现了这个年龄的体贴与慈爱。
  
  坎门关工委共有439名“五老”人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民兵、老渔民、老村居干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70岁,年纪最大的84岁),组成了80多个帮教小组,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充分发挥着老同志的丰富人生阅历和社会声望,孜孜不倦的教育感化,挽救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同时不断夯实禁毒工作的群众基础,为推进禁毒工作的社会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自从关工委加入了禁毒帮教工作后,先是在坎门镇的8个社区搞试点工作,该8个社区共有105名吸毒人员(其中外流31人,劳教23人),实施帮教的51人,成功脱毒12人,另外几人都还在正常的戒毒阶段。
  
  郭口顺,关工委主任,82岁,1987年从县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没有在家休息和照顾患过重病动过手术的老伴,也婉言谢绝了许多企业家的高薪聘请,更拒绝了政府的补贴。19年来,每天守在关工委,组织、带领、主持着一帮老人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工作。06年9月,郭老的大儿子因脑血管破裂在医院抢救,至今昏迷不醒,老先生虽是牵肠挂肚,天天过问,可是老人却仍旧选择了留守在关工委。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广大群众,就“五老”人员自己的话说:我们之所以参加关工委工作,加入禁毒帮教工作,不是被郭老说动的,而是被郭老的精神所感动的。采访中,郭老说:“我们老百姓常常形容禁毒是天下第一大难,难度大,困难多,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恒心加爱心帮教就一定会成功。我不图别的,只是想在我还能走动的每一天,能尽可能的多帮助一下这些可怜的孩子。其实,在我们这里的每一位老人身上都有着感人的故事。”
  
  发挥余热 无私奉献
  
  吸毒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脆弱、自卑,不敢和外界接触。当这群和他们年龄差距如此之大的老人走入他们的生活,那份排斥可想而知。
  
  由于坎门镇属沿海半山区。寸土寸金的城镇,造成了阡陌众横的崎岖小路,很多地方车子根本进不去,老人的交通工具基本只能靠走。一般,帮教小组一个礼拜对一个帮教对象起码要3到4次的走访。做了43年的原坎门派出所所长现年75岁的徐本盛老先生,为了找到吸毒人员姜某,每次都要爬过4个山头。在一次寻找途中,遇到山路塌方,摔了下来,最后只能靠另一位组员,78岁的黄贵河老先生背下山,但是心系禁毒工作的老徐居然在敷了点草药的情况下,再次上山找寻此人,虽然那山不过30米,但是颠簸的路况,令年轻人也是气喘吁吁。在两次进山寻找未果的情况下,老徐感觉到了疼痛,最后被诊断出骨裂,住院50多天。水滴石穿,哪怕磐石的心最后也能被打动。被称为坎门吸毒的开山鼻祖姜某,在得知这么一群老人家如此为自己的时候,终于感动了“如果不是这帮老人家,我是不会接受戒毒帮教的。”现在的老徐在身体没有康复的情况下,又回到了帮教小组,继续开始了禁毒帮教工作。
  
  一位78岁的老人背着75岁的老人下山,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那是一个纤瘦的身体,颤抖的双手,每天记事本不离手,他说:“那是用来和帮教对象谈话时做记录用的。”一心扑在禁毒帮教工作上的黄老先生看上去是那么的朴实,他说,其实在他心里一直觉得最对不起的是他的老伴,老伴曾4次住院,为了工作他都未能照顾。其中一回老伴晕倒在家中,被邻居发现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打电话告知其情况,但他还是坚持参加完关工委会议,才匆匆赶往医院。黄老对记者说:“其实那次,我真的很担心,怕过不去了。”然而,事后黄老在征得了老伴的谅解后,每天花费70元为老伴找了位护工,自己又加入了帮教小组参加工作。
  
  就是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把帮教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子女,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三要三不要”,即:要克服一切困难,一帮到底,不要碰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要真心诚意帮助吸毒青少年,不要接受帮教对象或亲属礼物;要帮一个,成功一个,不要搞形式。凭着这份对脱毒帮教工作强烈的责任心,他们还制定了“三建立、三责任、四连手”的工作机制。“三建立”指建立禁毒组与吸毒者双方签订责任书档案、建立吸毒人员尿检档案、建立吸毒人员责任卡档案。“三责任”是指禁毒组同吸毒人员签订尿检责任书、测试人员对尿检结果责任签名、对尿检工作过程记录责任签名。同时,帮教组还采取了“四连手”,就是与党团妇连手、与派出所民警连手、与吸毒者所在单位连手、与吸毒者家庭联手。
  
  执着、坚持 “13女将”
  
  其实在坎门镇,除了这群关工委的老年义工,还活跃着一支娘子戒毒帮教队伍,人们尊称她们为“13女将”,她们是一群60岁左右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有较高思想觉悟的老党员、老村长。在邱德木老人家的带领下,分成4个工作小组,卓有成效的从2002年开始禁毒帮教工作。坎门边防工作站经过统计,从02年起,有14名吸毒人员列入帮教,5名已成功脱毒,尚有9名吸毒人员通过工作都接受了帮教。
  
  第一小组金阿招(65岁)、林丽玉(69岁)、沈爱花(56岁),3人结成同盟,为了对一名姓陈的吸毒青年实施帮教,老人家为此整整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找寻、劝说该名吸毒人员加入到脱毒帮教的队伍。拿到边防工作站提供的吸毒人员名单,老人们先是了解了其家庭情况,在得知其父亲早逝的情况下,老人家从周围入手,在三伏天数次做其妈妈的思想工作,然而换来的却是人家的冷言冷语:“我们没有吸毒。当了二三十年的村长有什么名头,现在跑这儿管闲事,干吗专跟我们过不去啊。”老人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甩掉包袱,分析情况,继续工作。半年后的一天在街上碰到其姐姐,说明理由,这位姐姐在大街上再一次跟老人争吵了起来,拒绝了老人的“热心肠”。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4个月后利用该吸毒人员到社区办理子女户口的机会,老人又一次对其进行耐心的劝导,终于,小陈被老人们的执着打动了,双方签下了脱毒责任书,约定3年时间,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第2小组,连金香(73岁)、李秀娥(48岁)。帮教工作终究不是一帆风顺的。代号24号的帮教对象,住在农场,为了家访,老人每次都要过河才能来到帮教对象的家,然而那里没有桥,只有当地人为出行方便,用两根竹子搭起来的简易板,底下是烂淤泥,也就是沼泽,无数次地来回这样的小桥,老人的精神感动了其奶奶,在保证对帮教对象保密的情况下,其奶奶用电话召回了24号,经过2年,做了7次尿检,都呈阴性,就在将要进行第8次尿检时他却突然失踪了,两三个月毫无音信,老人们是何其的着急啊,一直责怪自己工作没做到位做细致。一天,连阿姨生了重病,儿子准备接其去椒江疗养,就在去医院的路上,阿姨得知24号在灯塔社区出现,于是立马半路折回。第2天早上5点多,两位阿姨掺扶着24号的82岁的奶奶,一起前往,在再次见到24号的时候,阿姨们没有责骂,没有问为什么,只是照常进行尿检。原来24号因为工厂资金问题,躲了起来,现在该24号已成功脱毒,就在最后一次尿检结果出来时,膝下有黄金的男人突然跪倒在两位阿姨跟前,说:“谢谢你们!我这条命是你们救的。”
  
  禁毒工作难以上晴天。第3小组的帮教人员在对其中一位帮教对象进行帮教时,眼看着就要成功,就差一次尿检就能成功脱毒了;就差几天,3年的坚持就能结果了,然而就在这最后几天,她因为吸毒被劳教的丈夫回来了。老人们听说后,怕节外生枝,第2天天还没亮就赶到她家,对其丈夫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对其进行最后一次尿检。然而,就在那一天,老人最不愿面对的一幕发生了,她又复吸了,3年的努力付之东流,犹如晴天霹雳,老人们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是她们没有放弃,组长郭小玲,67岁的李由爱、77岁的江兰香,在帮教对象家人再一次的见证下,她们又开始了第二个3年计划。
  
  第4小组的3位阿姨面对记者不愿多说,她们说:“我们不要名不要利,我们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把一个青年人拉上正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积德。”在她们的帮助下,从02年开始至今,已有2人成功脱毒,有2人正在正常尿检中,2人经常外出,但也都在正常的控制范围内。
  
  老人们从未说过一句豪言壮语,也许他们的行为本身已经是对精神最好的诠释。
  
  公安搭台 凝聚社会资源
  
  总结和分析了2002年以来,坎门关工委以“五老”队伍为主力军,积极参与禁毒帮教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为了能在整个玉环县更好的开展禁毒帮教工作,玉环县公安局决定,充分借力社会,由县公安局牵头,依托坎门关工委老同志,从县禁毒大队、坎门派出所抽调人员进行筹备工作,挑选办公地点、置办桌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等。2007年3月16日下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首家“禁毒阳光会所”成立了。从构思的确立到“禁毒阳光会所”的成立仅用了一个星期,可见玉环人对禁毒的决心绝非一般。
  
  县委常委、县公安局长蒋晓军,坎门关工委负责人郭口顺老人一同为坎门“禁毒阳光会所”揭牌。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坚斌,县公安局副局长、禁毒办主任翁振贵出席了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公安、边防派出所、坎门办事处及关工委、村居干部近百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该会所是坎门关工委下属机构,是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现有班子成员23人,会员439人。
  
  禁毒阳光会所的成立,是在特定时期,推动禁毒人民战争的一项重大举措,使禁毒帮教工作走上了新的轨道。
  
  县公安局副局长、禁毒办主任翁振贵说:“成立后的禁毒阳光会所,将通过与公安、关工委、妇联、团委、吸毒人员家庭及有关企业联手,接受坎门办事处关工委的直接领导,在业务上接受玉环禁毒委和公安局的指导。会所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对吸毒人员采用教育感化形式开展帮教,对吸毒对象实行分层次帮教,并尽最大努力解决其生活和就业上碰到的难题。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壮大会所成员。禁毒阳光会所,将协力构筑吸毒人员救助体系,携手共建“无毒家园”。”
  
  凤凰涅磐 重获新生
  
  经过涅磐洗礼,重获新生。曾经的吸毒青年,现已重归社会,生活、家庭、事业都十分顺利。
  
  坎门社区吸毒青年林某,22岁,已成功脱毒,在县禁毒委颁发给她脱毒证书时她说:“我能够戒毒成功,都是因为几年来对我进行帮教的爷爷奶奶对我的关心和教育,使我认识到戒毒是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的大事,不戒毒就没有出路。爷爷奶奶为了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动摇不了我戒毒的决心。”
  
  后沙社区有一对吸毒夫妻,通过帮教,两人生活都步入了正轨。其中,妻子已成功脱毒,丈夫还在接受美沙酮治疗,曾经殷实的家庭经过毒品的摧残,现正在一步一步上升中。“过正常人的生活。”如此朴实的梦想,他们终于得到实现。
  
  李某,25岁,吸毒3年,二进宫,已结婚,有一个2岁孩子,现在已成功脱毒。他们的家人一直很感恩,“老人家真好,这政府真好,对我女儿可真好。”而“终于解脱了”的李某现已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和和美美。
  
  更多的曾经的吸毒青年回忆起痛苦的戒毒经历,想起这帮老人、这个政府给予自己的关爱,都打从心底里感谢这个社会。让他们重回光明,共同生活在蓝天下。
  
  坎门“禁毒阳光会所”已在运作之中。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禁毒阳光帮教工作中来。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人家正道是沧桑”。为了青山绿水,无毒家园,让我们一起加入到“阳光行动”中来。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