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禁毒综合 > 禁毒社工 > 正文
禁毒社工
我国禁毒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有哪几种?
2017-07-30 21:43:01 来自:中国禁毒报 作者:李晓凤 马瑞民 阅读量:1
  禁毒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知识与方法去协助吸毒人群的服务,其主要对象是吸毒人员及其家庭。在我国,自鸦片战争开展禁毒行动算起,禁毒工作已经走过了170多年。不过,作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机制”解决吸毒人员问题的专门职业及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禁毒社会工作在我国则始于21世纪初期。
  
  禁毒工作在中国的历史演进及禁毒方法的新发展
  
  早在19世纪,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禁毒行动的序幕。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继续推行禁烟政策。然而,鸦片的传播势头在我国依然此起彼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从5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禁毒工作,发布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大力开展严禁鸦片烟毒的工作,鸦片烟毒曾一度基本禁绝。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中国公安与司法紧急应对,1998年公安部成立禁毒局,禁毒改为专门机构统一执行。由此,各种体制的戒毒治疗机构应运而生,并初步形成了由公安机关主管的强制戒毒、司法机关主管的劳教戒毒、卫生医疗机构开办的自愿戒毒这三种方法。值得肯定的是,这种戒毒体系已在戒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禁毒社会工作模式提供了借鉴之处。但是,这三者各自为政,从全面协助吸毒人员彻底脱毒看,传统戒毒方法仍有完善的空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继续探索对毒品成瘾的治疗方法,中药戒毒十分流行。不过,因艾滋病问题浮出水面,人们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吸毒人员全方位的治疗问题,相应地,降低毒品的公共卫生危害及药物维持治疗提上议事日程。
  
  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于毒品成瘾治疗的诸多问题梳理得更清楚了,戒毒治疗方法也有新的突破。大量研究发现,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中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者可以导致精神病性症状。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戒毒康复者”复吸,各种戒毒方法与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生物医学的戒毒方法已有新的发展,2004年我国启动了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计划;针对药物依赖的心理社会原因、药物成瘾后的心理行为表现、复吸的原因与影响依赖者康复的心理社会因素等,开始出现了心理行为的干预策略与方法;而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也在实践,旨在通过“无缝接轨”方法促使戒毒者回归主流社会。
  
  基于对我国禁毒工作(尤其是对传统禁毒)方法的回顾与述评,笔者认为,现阶段比较实际的做法是结合我国传统的禁毒工作方法,构建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禁毒社会工作社区综合发展模式。
  
我国禁毒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探究
  
  2008年10月,深圳市禁毒工作办公室将福田区作为禁毒社工进驻社区的试点单位,采取“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方式,委托“春雨”和“升阳升”两间社工民间机构运作,深圳市社区第一个禁毒社会工作站正式成立。随后,在广东省市两级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下,政府继续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开展戒毒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禁毒社工实务的运作模式,即在戒毒所的“充权使能模式”,在美沙酮门诊的“综合健康医疗模式”,在社区的“社区戒毒与康复模式”,在康复岛的“心理社会康复模式”,在不同生活空间并具有整合意义的“魔方模式”,现简述之。
  
  “充权使能模式”:以深圳市南山区戒毒所为例
  
  在深圳市南山区的戒毒所中,因较多采用传统的强制戒毒与劳教戒毒相结合的“司法控制模式”,在思维逻辑上过分凸显出了“问题取向”“机构化”“矫正”“失能”与“依赖”等操作性概念。如此,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日常生活、劳动康复、思想教育康复等均在公安与管教的严密监视下进行,并且戒毒所内也运用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对戒毒人员进行再社会化教育。
  
  2011年,深圳温馨社工机构派驻一线社工进驻南山区戒毒所。为了平衡司法控制下“矫正取向”的戒毒理念与方法,社工采用了“充权使能模式”提供服务,即着重凸显戒毒人员本身的“增能”“优势资源的链接”及“抗逆力”等主体价值的意义,其思维逻辑传达了“需求取向”“除罪化”“优势”“复建”“发展”“自立”“增能”等操作性概念。在“充权使能模式”的指导下,社工对戒毒人员提供了心理治疗、认知改变、资源支持等一系列服务,开展了许多康复娱乐活动,如新年愿望、心理治疗的沙盘游戏等,并呼吁保护戒毒人员的权力,强调道德关怀在促进戒毒人员新生中的重要作用。由此,社工赢得了戒毒人员的极大欢迎,也在戒毒过程中培养了戒毒人员的自信心、权力意识与能力,以此协助他们彻底“脱瘾”。
  
  “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以深圳市罗湖区美沙酮门诊为例
  
  美沙酮是治疗毒瘾的替代药物,是当前生物医学治疗方式的主要手段。一年多前,深圳社工开始进驻罗湖区美沙酮门诊轮流值班,其主要职能是帮助门诊部的戒毒人员在服用美沙酮之时不再服用杜冷丁、吗啡等毒品。
  
  为了更好地协助戒毒人员彻底戒毒,美沙酮门诊的社工开始运用“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提供服务。在这里,“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主要是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理念,对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全面的健康观,把生命视为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内部的调控来决定健康的状况。而社会工作者将“综合健康医学模式”运用于美沙酮门诊,则十分重视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并为戒毒人员提供了生理戒毒、心理戒毒及“社会无缝连接”计划,如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治疗,帮助其恢复与重建社会功能,从而促使戒毒人员逐步脱离毒品及替代药品。
  
  “社区戒毒与康复模式”:以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社区矫正项目为例
  
  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率先拉开了政府购买社区矫正项目试点,并尝试运用禁毒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开展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探索。广州大同机构的社工进驻海龙街后,先后与街道综治办、司法所、社区民警、美沙酮治疗点、民政科等组织合作,通过外展、家访、电话、部门沟通、个案会诊、社区教育等多种途径,展开了一系列的社区戒毒与康复服务,其服务效果十分显着。由此可见,社工可以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重返社会及回归正常的生活。
  
  “心理社会康复模式”:以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为例
  
  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以下简称“点点”)是全国首家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公益机构。自成立以来,“点点”在参考国外的TC戒毒模式之后,以“康复岛”的方式,采用“心理社会康复模式”致力于对成瘾青少年的关爱和防治。在对成瘾者的治疗与康复方面,社工利用精神医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及原理,注重运用个体治疗法、人本主义治疗法、动机强化法、动机式晤谈法及行为强化疗法等心理社会康复方法,并充分调动患者(即戒毒人员)、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潜能,以此帮助患者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魔方模式”:以深圳市温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
  
  深圳市温馨社工机构通过禁毒社工的反复实践,总结了在多元生活空间介入的、具有整合意义的“魔方模式”。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魔方模式”综合了“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美沙酮服务”“无缝接轨服务”五大方法,通过五个方面的互动,来促进环境和个人的改变。
  
  同时,针对药物滥用的情景,“魔方模式”将三级预防按照基层、中层、深层划分。其中,基层预防指通过宣传等方式,在社会大面积进行浅层次的禁毒宣传,以改变社会的总体环境;中层预防指针对社会高危人群,如滥药行为高发地区的群体、遭受毒品间接危害严重的人群进行预防干预,阻止其进一步受到毒品的危害;深层预防指针对毒品滥用者及其家庭开展的工作,借此预防毒品危害的不断深入。
  
  简言之,该模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多层次、多方向来开展禁毒社会工作,增强了服务的计划性和延展性,也能深入地帮助吸毒者成功戒毒。
  
我国禁毒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禁毒社工实务运作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禁毒社会工作的社区综合发展模式”,即以“政府支持、司法配合、社工整合、NGO运作、社会支持、家庭协助”的运作方式,从生理脱毒、心理脱毒、社会功能恢复、回归社会等角度出发,搭建由戒毒所、美沙酮门诊、康复院、中途岛、社区等组成的“跨界别合作”与一站式的戒毒平台,并在充分整合资源中环环相扣地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戒断。
  
  不过,这种禁毒社会工作的社区综合发展模式需要面对一定数量的戒毒机构,采取彼此平等与合作方式,通过2-3年的行动研究实践,有计划地将吸毒人员置于社工主导的整合性服务链之中。此外,在搭建这种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中,应尽力克服“功利主义”思想,采用缓和式培养与渐进式购买方式,来回应禁毒社工的专业实务能力不足与禁毒机构认知度不足的双重困境,从而逐步帮助吸毒人员实现从生理戒毒、心理戒毒到回归社会的无缝接轨。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