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要闻 > 艾滋病要闻 > 正文
艾滋病要闻
对三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人的心灵探访
艾滋病新闻
2007-07-08 12:49:56 来自: 作者: 阅读量:1

  孤独、绝望、恐惧

  如此地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我的心中不断泛起的,是生命的脆弱和渴望。对他们而言,阳光下的生活,竟然成了一种奢侈。

  除了避而远之的恐惧,还有道德上的批判。在大多数人眼里,艾滋病似乎与生活不检点息息相关。头顶着这三个可怕的字眼,他们不得不远离人群,独自躲在黑暗处舐伤。这也注定,走入人们视野中的他们,只能是——背影。

  阿翔妈:“只说儿子是脑瘤,不敢讲真话”11月29日上午,在武陵区疾控中心的小楼里,我们碰到了前来领取治疗艾滋病免费中药的阿翔母子。“只说儿子得的是脑瘤,不敢跟别人说真话。”在得到不说出儿子真实姓名跟家庭住址,以及不拍儿子正面照的保证后,53岁的阿翔妈深叹了一口气。29岁的阿翔端着右手,斜靠在一旁的长椅上,表情呆滞。

  在半个多小时断断续续、吞吞吐吐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阿翔是因为注射毒品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第一次染上毒品,是在1997年。阿翔的一个要好的同学是贩卖毒品的,在这位“好同学”的怂恿下,阿翔踏上了吸毒的第一步。最初是不要钱白吸,上瘾后,开始掏钱。那时,阿翔在南站开了个“茶馆”。因为有“茶馆”的收入做毒资,他没从家里拿过钱,所以,家人一直都蒙在鼓里。可等知道的时候,阿翔已无法自拔。有吸的时候就吸一点,没吸的时候就注射针头,实在没钱了,就靠服安眠药解解瘾。

  1998年、1999年,阿翔被两次强行送到戒毒所。去年9月,由于连续三次被强行戒毒,阿翔被判劳教1年半。9月底,因视力模糊、右手瘫痪、走路不稳,阿翔被接回家,经市第四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脑瘤。10月中旬,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复诊时,医生怀疑他是因长期服用安眠药物损伤大脑,随之出来的血液化验结果显示HIV初筛呈阳性。经市疾控中心初筛中心实验室检验,仍呈阳性。11月初,经省疾控中心最后确认,阿翔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知道结果后,死亡的恐惧和高额治疗费用,让阿翔和妈妈抱头痛哭。全家的生活仅靠继父每月500元退休费和100多元低保费,再加上妈妈养猪和种小菜来维持的。一年多来,为阿翔治病欠下的近两万元欠债压得全家不过气来,所幸的是,从确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到现在,除了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外,阿翔的身体状况并没恶化。但怕邻居亲人知道儿子的病情的念头却无时不在折磨着阿翔妈。

  医生进来询问阿翔服药后的反应时,记者举起照相机。一旁的阿翔妈不停地让儿子把头背过去再背过去……

  黄山新:我今天跟过年一样开心呢!在市皮肤病医院的小会议室里,当医生把我们的来意告知黄山新时,这位47岁的农村汉子的态度让我们大感意外:“没关系,你们想怎么问都要得。”

  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但也让人感到格外沉重。

  2003年4月,曾在河南卖过血的黄妻在住院16天后死在医院,临死前做的验血报告显示HIV呈阳性。随后,黄山新所在的村民小组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血液检查,结果出来后,黄山新被告知为艾滋病毒感染者。

  “怕,当然怕,怕得要命呢。”问及拿到结果那一刻的感觉,黄山新坦承了内心的恐惧。但随之而来的遭遇,让黄山新深深体会到了孤独的可怕。“从知道结果的那天起,我基本上就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说这话时,黄山新脸上刚刚露出的笑意顿时不见了。

  妻子死后,家里就剩下老黄一个人。外嫁的女儿从此不登门,在外打工的儿子过年总会找借口不回家,亲戚们就更不用说。四周的乡邻也不敢靠近他,他也很知趣,从此改了爱热闹爱窜门的习惯,每天的生活,就是从这间房转到那间房,转累了就这里躺会儿那里坐会儿,实在无聊了就自己跟自己说说话。

  一个人的孤独是痛苦的。但更可怕的是,唯一的经济来源——自己辛苦种下的桔子没人肯要,自己想买的生活用品没人肯卖。说起卖桔子的那本经,老黄满脸的无奈,本来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能卖出去,讲了一箩筐好话托了别人去卖,回来还得给人好处费,七折腾八折腾就等于白卖了。没办法,老黄又想起拾废品维持生计,可是,背着一堆破铜烂铁得走上好远的路,去没人认识他的废品站才能卖掉,来来回回也是白忙活。

  现在,老黄只能靠种几分薄田,种一点小菜渡日子,可就这样,他已觉得很幸福了,那是因为,他所受到的待遇正在开始慢慢变好。随着国家、省、市的专家、领导的造访、探望、宣传,乡亲们开始不那么疏远他了,而且政府免费为他安了自来水,免收了电费、电话座机费和有线电视收视费,国家还免费提供治疗药品。这一切,让他感到知足。

  说起这些,久违的笑容又重新爬上了老黄的脸。我忍不住举起相机,老黄马上对着镜头咧着大嘴笑得更欢了:“只管拍只管拍,我今天跟过年一样开心呢……”送走老黄,望着他渐去渐远的背影,我依然能读到他内心的那份孤独和寂寞。赵萍:最担心儿子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在我采访黄山新的时候,等待中的赵萍就一直定定地望着窗外过往的行人不出一声。

  赵萍是被丈夫感染上的。去年底,在外跑运输的丈夫突然发起高烧,并伴有腹泻,以为是一般的感冒,在某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赵萍将丈夫安排在单位治疗。因高烧持续不退,丈夫被转到县人民医院,血检报告显示HIV呈阳性。作为配偶,和丈夫一起被送往县疾控部门检查,也呈阳性。省疾控中心的检查结果,两人HIV均呈阳性。今年2月,丈夫死了。

  在收到结果的那一刻,巨大的恐惧和自卑让31岁的赵萍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可望着年幼的儿子,她只能打消死的念头。比阿翔和黄山新幸运的是,赵萍的亲友邻居一点没嫌弃她,生活还跟以前一样。不同的是,身为护士的赵萍被安排在家休息,每月拿600元生活费。这个赵萍能够接受,也可以理解。让她痛苦的是儿子的入学成了大问题。

  去年2月,上幼儿园的儿子在入园三天后被退了回来。那天,正是丈夫去世的日子,理由不言而喻。后来,儿子被送到奶奶家,才得以在另一家幼儿园继续上学。今年“六一”儿童节,家长们都来看孩子表演,唯独儿子的父母没来。七嘴八舌间,秘密被公开。儿子再次面临退学的遭遇。奶奶苦苦哀求说孩子没跟着赵萍,园方才勉强将孩子留下。可是9月开学时,园方又改变主意不肯收留孩子,后在县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帮助下,孩子才得以留下来。为了不被发现孩子是由她带着的,每天都是由爷爷奶奶接孩子放学,然后送回家来。

  采访结束时,赵萍说她有信心治好病。一年多来,她一直坚持按时去省城专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目前,身体状况很好,没有发病迹象,甚至连一次小小的感冒都没得过。

  “但是,我天天都在担心儿子会被退回家来。”说这话时,赵萍转过身去,再次望着窗外。那个背影有些哽咽,有些绝望,更有着强烈的渴望。(文中被采访者均为化名)

  编后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开展第一届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活动。世界艾滋病日迅速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纪念日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组织和相关人士已认可这个纪念日,并每年都举办活动。“遏制艾滋,信守承诺”为2005年以及2005年以后的世界艾滋病运动的主题。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我们的记者走进了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人的中间,目睹了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鼓起生活勇气、勇敢面对现实的画面,也感受了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被理解的渴望。今推出《背影》,旨在消除歧视、倡导关爱的精神来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尹红)
(编辑:高英)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