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要闻 > 社区戒毒与康复 > 正文
社区戒毒与康复
昆明市盘龙区构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联盟模式”
2018-12-20 22:00:31 来自:云南禁毒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坚持把禁毒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来部署,置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来推进,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增强社戒社康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思路、示范引领,丰富手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探索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联盟新模式、新路子。
  
  盘龙区联盟街道地处主城核心区,下辖11个社区,入库在册吸毒人员381名,其中正在社区戒毒人员43名、社区康复人员20名。工作中,联盟街道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章立制、创新驱动,按照“党建+社戒社康”禁毒模式,借力盘龙区五级网格治理体系及“数字盘龙”信息化建设,打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四大体系”、强化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有力推动了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全面加强戒毒康复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高位统筹,总览全局。为确实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区委、区政府高位谋划,将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体系加以推进,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听取禁毒工作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树立“禁毒工作一面旗、一盘棋”工作思路,努力构建机构健全、人员齐全、机制完善、保障到位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戒毒康复工作走向法制化、专业化、数据化、社会化的良性轨道。二是强化领导,统筹指挥。及时成立全区社戒社康工作领导小组,区委、政府分管领导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领相关成员单位,下沉街道、深入社区,统筹协调、整体联动,指导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创建工作。三是主动作为,压实责任。依据《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规定,联盟街道办事处主动作为,坚决落实“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工作要求,确立“党建带动,着眼全局,落实责任”的戒毒康复工作思路,主动把禁毒工作与党建、经济、维稳、城市建设等工作统筹部署、整体推进。特别将禁毒宣传和戒毒康复纳入党建考核和绩效考评,明确党的书记为禁毒第一责任人,量化工作指标。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的联盟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综治、派出所、卫计、民政等部门领导和社区党委书记组成;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在党工委领导下实现实体化办公,办公室由街道政法委书记任主任、综治办主任任副主任,配备了2名禁毒专干带领18名专职工作人员开展戒毒康复工作;下辖11个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挂帅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定岗、定时、定员、定量开展戒毒康复工作。通过不断强化街道各级党组织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领导,联盟街道现已构建了“一个核心、多个堡垒、全面覆盖”的禁毒工作局面,率先成为盘龙区党建引领禁毒工作的标杆。
  
  建章立制,全面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保障
  
  围绕综合教育、救助帮扶和身心治疗工作核心,联盟街道制定出台《联盟街道办事处党建考评办法》《联盟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目标工作责任制》《联盟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联动工作机制》和《联盟街道办事处禁毒工作问责办法》等一系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制度和考评办法,进一步细化评定标准,进一步量化评价指标,进一步压实责任,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为各项措施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新驱动,打造戒毒康复“四大体系”
  
  联盟街道以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导向,以禁毒重点整治和社戒社康为抓手,坚持群防群治,科技助阵,创新驱动,以社区党组织的网格化设置为支撑,建立由街道牵头,驻区单位协助,辖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基层禁毒治理模式。实践中,打造出“网格管理、救助帮扶、可视管控、精准评估”四种社戒社康工作体系。
  
  一是借力“五级治理”体系,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监督管控嵌入网格管理。全街道共划分55个区域性小网格,设963名栋长和居民小组长为网格员。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实行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栋)院五级治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专干和专职工作人员分别联系不同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巡逻员”、“调解员”、“办事员”职能作用,对网格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实现近距离、高密度接触式监督管控,随时掌控和报告人员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真正实现了以点联网,以网控面,一网多格,一格多元,职责清晰的社区戒毒(康复)网格化监督管控体系。
  
  二是构建救助帮扶体系,整合各方力量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救助帮扶体系。为解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救助帮扶一句话,具体落实一本书”的难题,联盟街道在辖区金星社区试点“爱心小屋”建设。“爱心小屋”由区禁毒办牵头民政、教育、人社、卫生、派出所和街道等部门共同建立,通过“爱心小屋”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搭建低保、社保、就业申请等直接渠道,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提供就业信息,享受医疗、心理干预等费用减免,畅通参加其它社会事务的平等通道,并通过“爱心小屋”吸纳社会热心人士和单位组织共同出力开展帮扶救助,组成党员牵头的“八位一体”的康复帮戒小组,让学员有话可说、有心可交、有难可帮、有病可医、有业可就。“爱心小屋”先后为胡某某、钱某某等12名在册吸毒人员成功办理了低保。戒毒康复人员柳某,由于年龄偏大、缺乏劳动技能、生活困难,金星社区党委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征得同意后将她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她每天和社区同事一起尽心工作,还现身说法劝诫和鼓励戒毒康复人员早日远离毒品。目前,柳某已被街道招聘为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
  
  三是创建可视化管控体系,依托信息平台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信息数字化联动。为实现“互联网+大数据+社区管控”管理模式,联盟街道搭建“联盟街道吸毒人员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盘龙公安分局“VID视频大数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控模块” ,实现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在“联盟街道吸毒人员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过程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分期、分类、分别管理,通过手机APP和电脑PC端实现了街道、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帮戒小组之间的信息互推,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实行可视化动态监督;在“VID视频大数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控模块”,适时分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活动规律、活动轨迹和伴随人员身份信息等,综合分析管控对象在控情况、预警脱管情况以及社交圈等情况,发现异常对应采取管控措施,实现了管控工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人工型向智能型、从单一型向多向型、从撒网型向精确型的提升,构建了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和综合布防体系,创新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完善静态动态评估体系,有针对性地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控措施。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负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风险评估工作,采取“定期静态+适时动态”评估的方式,准确把握并具体实施针对个体对象的管控措施。依托“五级治理”、救助帮扶、信息化管控等信息流,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集责任党员、专职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社区医生、网格员和戒毒康复人员家属等逐一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就业状况、生活状况、社交状况等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人员现状,依法依规做出维持、上调和下调决定,并相应调整管控措施。对出现拒不报到、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复吸等情况的,及时由派出所依据《盘龙公安分局关于办理吸毒类案件适用法律与办案指引》相关要求立即依法处置;对出现心理、生理或其它情况的,适时组织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帮扶引导。
  
  如今,联盟街道在党建引领下的禁毒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信息化支撑下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格局已初显成效,广大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普遍提高。辖区新增吸毒人员数量逐年下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控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辖区治安状况持续好转, 16、17、18三年刑事、治安类警情接报分别为5045起、4427起、2873起,实现了连续3年的稳步下降。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