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要闻 > 社区戒毒与康复 > 正文
社区戒毒与康复
打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升级版”:从分散布局到集中管理
2018-05-06 15:47:17 来自:中国禁毒报 作者:宋米亚 阅读量:1
  区别于传统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模式,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禁毒办近年来探索创建曙光服务管理救助中心(以下简称曙光中心),通过整合原有资源,将人员、机制由分散化转向集中化,对传统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转型升级,融社区戒毒康复服务、打防管控、自愿戒毒、救助于一炉,实现直接化、高效化管理。其运行模式逐一击破了传统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在探索、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戒毒康复发展之路。
  
  实现从分散布局到集中管理
  
  2008年禁毒法颁布实施后,同其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模式一样,莲都区禁毒办社工分散在各个街道、乡镇,针对辖区戒毒人员开展日常帮教、协助尿检等工作。2011年,莲都区为加大禁吸戒毒工作力度,在全省先试先行,将禁毒办设在政法委,同综治办合署办公,通过综治考核这个抓手,推动乡镇街道、成员单位履行禁毒工作职责。
  
  “虽然组织架构已经在乡镇、街道搭建好了,但由于禁毒工作非常专业,街道、乡镇普遍存在对社工队伍管理无从下手的问题,吸毒人员管控也随之缺乏实效,甚至通过有效措施查处的尿检阳性戒毒人员少之又少。”莲都区委政法委专职委员、禁毒办主任王文俊介绍。区禁毒办还通过一次大排查,发现吸毒人员基本不居住在户籍地乡镇,而是在城区务工,因为路途原因出现拒绝、脱管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一系列问题,王文俊带领几名社工进行反复调研、分析、座谈、取经,最后决定在城区搭建一家戒毒人员管理平台以破解瓶颈,这就是目前的曙光中心。“一是想实现对社工队伍的直接统一管理,二是想实现戒毒人员的集中管控。”王文俊说。相对于社工分散到各个乡镇街道服务帮教戒毒人员的模式,曙光中心的集中管理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创新。
  
  2013年6月,曙光中心成立后的第一年尿检,就查获了35个尿检阳性戒毒人员,效果立竿见影。“以前我在乡镇做尿检,经常钻一些管控上的漏洞‘顺利过关’,其实一直在偷吸,导致毒瘾一直没有戒除。如今,在曙光中心的高压严管下,不敢再去碰毒,同时也在社工的帮教下决心彻底戒毒。”戒毒人员赖某说道。在曙光中心集中管理模式下,曾经那些企图在尿检中蒙混过关、尿检过后就进行偷吸的戒毒人员不敢再抱有侥幸心理。因为一旦尿检阳性就要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戒毒人员也就绷紧了这根弦。
  
  集中管理的模式也被社工们叫好。“之前我们分散在各个乡镇工作,由于禁毒工作非常专业,乡镇对社工的业务辅导、日常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有效措施,导致我们每天忙于应付管控任务,从而没有提升自身业务知识的机会,更无法应对日益严峻和动态变化的毒情发展。”此外,社工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还体现在:通过定期召开全体社工业务分析会,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提升社工专业化水平;通过制定社工绩效考核办法奖优罚劣,提高社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规范化水平。
  
  面向社会公开吸毒救助服务
  
  “莲都区本地籍在册吸毒人员1571名,按照隐性吸毒人员是在册吸毒人员5-8倍的算法,意味着隐性吸毒人员数突破万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群体进行管控,他们将会带动和引诱新增吸毒人员呈倍数增长,从而恶化全区毒情形势。”王文俊说。解决的办法是,曙光中心向社会公众公开,免费提供涉毒帮助,集服务、管理、救助为一体。通过因势利导,采取戒毒人员与曙光中心签订戒毒协议的方式,管理、鼓励和帮助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戒毒。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家人一方面想让吸毒人员戒毒,一方面又不愿看到其被公安机关处罚从而留下违法记录,最后大多数选择了沉默和妥协,一些家人甚至不得不忍受吸毒人员毫无人性的辱骂。”王文俊说。一人吸毒往往是全家灾难的开始,吸毒人员亲属的艰难处境急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曙光中心的职能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将隐性吸毒人员纳入管控,并且让他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戒毒,让其家人通过正确的方式帮扶他们。
  
  如今,每天有数十个救助咨询电话打进曙光中心,一些隐性吸毒人员在了解了曙光中心的政策后,签订自愿戒毒协议。“家属信任我们,看到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看到家属眼中的感激与赞许,我们觉得很有意义。”王文俊说。
  
  曙光中心还将长住在莲都区的外地籍吸毒人员纳入管控。当前该区在册吸毒人员近一半是外地籍吸毒人员,大量接纳他们,主动进行登记管控,一方面可以获取更多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更多新增吸毒人员,从而遏制全区毒情形势。
  
  建设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格局
  
  曙光中心不仅提供帮教戒毒人员的多元化平台,同时打造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格局,实现公安禁毒与禁毒社会管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以前几乎所有社工都分散在各乡镇,导致禁毒办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很难深入推进。曙光中心的建立不仅拓宽了禁毒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将禁毒宣传教育与关爱救助、就业帮扶等项目紧密结合。“失学、辍学、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也是易涉毒群体,非常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社工闫晗介绍。通过联合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到目前为止莲都区已经一对一资助了44名贫困留守儿童,其间也将禁毒知识潜移默化地讲给孩子们听。
  
  在此基础上,曙光中心还将打击毒品违法犯罪融入到社工日常管控工作中。莲都区禁毒办设置在政法委,从工作实践来看,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禁毒办与公安缉毒之间相互分离,独立运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曙光中心设置了由公安派驻的禁毒警务工作室。通过这一纽带,公安打击、查处了涉毒人员,立即可以通过曙光中心将信息传递给责任社工落实管控措施;同时,社工与吸毒人员谈话中获取的涉毒情报线索,也通过工作室传递到办案单位。此外,中心还积极参与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区慈善总会每年对莲都区家庭生活困难的戒毒人员提供补助。中心整合了打、防、管、教、助各环节,真正实现一个平台多种职能。
  
  在曙光中心特有模式的帮教和管理下,走出了很多康复之星,其中王小波还作为回归社会后创业成功的典型,受邀参加去年中央电视台国际禁毒日特别节目。
  
  “做好禁毒工作利国利民,在这里,社工队伍一直保持稳定,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是在为社会创造福利,可以说是值得一辈子坚持做下去的事业。”王文俊说。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