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要闻 > 禁毒要闻 > 正文
禁毒要闻
北美华人移民父母之痛:置身毒品圈子的孩子
2021-03-06 22:32:18 来自:知乎 作者:毒言毒语 阅读量:1
  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家属在微信上跟我倾诉,亲戚家正在读高中的18岁孩子吸冰毒,已经出现很严重的精神问题,完全失去理智,白天睡觉,半夜跑出家门,然后几天才回来。父母现在是不敢管,也更不敢用强硬的手段制止,因为孩子只要报警,他们就会有大麻烦。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孩子从家里赶出去,从法律上断绝其与家庭的关系,但他们又舍不得。
  
  说实话,这样的案例在北美的移民圈并不少,经历都是大同小异,孩子原本在中国都挺好,移民之后就开始发生变化,先是跟当地同学吸食“合法”大麻,然后再发展为其他毒品。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移民美国的母亲,把孩子接过去后,以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却没想到孩子在学校经常被身边的同学拉着去参加聚会,染上吸大麻的恶习,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因吸食海洛因过量而死亡。
  
  这位母亲悲痛万分,一直生活在愧疚之中,认为是自己害了孩子,反反复复跟我说,如果当初不把孩子接过来就好,宁愿他在国内过着平凡的生活,但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尽管这位母亲的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我并不完全认同,移民北美的华人非常多,并不是个个都有这样的经历,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值得警惕,并可以避免。
  
  北美的毒品问题确实非常泛滥,特别是近些年,禁毒政策一松再松,青少年群体吸毒靡然成风,本身的社会环境就很影响人,更不用说新移民,但这并不是全部原因。
  
  吸毒群体低龄化不仅仅是欧美国家的问题,在我国同样也存在,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吸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些甚至未成年。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在3个方面: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朋友圈子。
  
  家庭环境
  
  幸福和谐的家庭固然不能保证孩子百分之百不会误入歧视,但绝对要比那些生活在没有温暖,幸福以及安全感的家庭要强多了,至少我接触过的吸毒青少年,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缺陷重重的家庭会让孩子内心非常脆弱,长大之后,遇到挫折后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或抑郁症,没事也会情绪低落,觉得累、没意思,比起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易被诱惑。
  
  父母教育
  
  很多父母并不明白一个道理,他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大多数吸毒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是存在极大问题,父母要么极度溺爱,要么极度冷漠,要么就是只会给钱,从不关心也不愿意陪伴他们成长。
  
  还有一种就是眼里只有成绩,高压手段强迫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严禁他们接触自认为“乱七八糟”的事和物。可想而知,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必须会有很严重的逆反心理。
  
  朋友圈子
  
  这一条其实由前两点决定,青少年在家找不到温暖和安全感,自然就会在外面寻找。但由于其性格等诸多原因,能接受且不排斥他们的大多数是社会边缘群体或是亚文化群体。
  
  众所周知,这些群体把做一些法律不准,世人不敢的行为,当作一种“时尚”,例如吸毒、打架。因此,一旦新人加入,群员就会对其进入全方位的引诱、怂恿和刺激,直到把他们变得与自己一样。
  
  不过,以上三点还不足以来解释,为什么北美移民圈里的青少年一旦涉毒就非常严重,因为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在当地青少年中,流行的是相对而言成瘾性、危害性较小的大麻和一些致幻类毒品。
  
  我大致分析了一下,这些青少年在国内接受禁毒教育,在国内也很难接触到毒品,误入这条歧途的概率本身就要低一些,再加上政府对于吸毒也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因此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
  
  然而,当父母把他们带到一个新的环境,发现大家(特别是同学)对毒品的宽容比较高,甚至是一种“时尚”,不吸反而是“土帽”,他们就会对之前的接受的禁毒教育有所动摇。
  
  如果这些青少年背后的家庭没有问题,且父母能及时沟通,并结合现实讲解不同地方对待毒品的态度(以及不同毒品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融入新群体,相信接受过禁毒教育的他们,还是能坚守底线。
  
  但基本上,我所了解的这些移民父母,大多数并没有意识到北美毒品问题的严重性(或是说差异性),导致孩子不仅对之前的禁毒教育嗤之以鼻,更是为了证实自己不是“土帽”,他们吸食起来反而比当地青少年更猛、更大胆。
  
  心理学上有一个“潘多拉效应”,也叫“禁果效应”,指的是越不让触碰的东西,就越想碰。这种效应,大多数都有过,即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父母越不准,又不愿多解释的事物,就越好奇,越会去偷偷去做。
  
  那么问题来了,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很简单,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有相对充分的理由和真相。最后希望父母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尊重他们,并愿意与他们多沟通,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