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要闻 > 禁毒要闻 > 正文
禁毒要闻
从“禁毒娃娃”到“爱心大使” ——记我国年龄最小的注册“禁毒抗艾志愿者”林文
禁毒周刊
2007-07-08 07:14:48 来自:海峡财经导报 杜静 作者: 阅读量:1

  2007年3月8日下午,“2006年度福建精彩女性人物颁奖晚会”在福州大剧院举行。在十一位获奖女性中,除了神采奕奕的女企业家、饱经沧桑的根雕大师,还有一位穿着深蓝色校服、挎着帆布书包,一脸稚气的高三女生———林文。

  林文今年才17岁,作为此次活动最年轻的特别奖获得者,她显得非常紧张。在晚会正式开幕前的5分钟,她还在背诵早已写好的获奖感言。无论是背台词,还是熟悉晚会的走场顺序,林文与另一个女子几乎形影不离,她就是林文曾经帮助过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兰鸥(化名)。

  上台前,林文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美容券,塞到兰鸥手中,林文的母亲文国英笑着对记者说:“美容券是林文三个月前参加某活动获得的纪念品,她一直舍不得用,念叨着要送给兰鸥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可是,兰鸥一直推辞,自从得知自己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后,她就再也不敢随意去公众场所,更别说美容院了。林文当然明白兰鸥的心思,把兰鸥的手拉得更紧了,“今晚就去做美容,你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我们一定行!”

  兰鸥怀里,刚刚十个月大的儿子睡态正酣。儿子的到来,曾经给兰鸥带来巨大快乐,但不幸也几乎同时降临。孩子出生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时常拉肚子,在一次身体检查中,不满三个月的孩子竟被诊断出携带有艾滋病毒。兰鸥一下蒙了,怎么会呢?难道是自己……她不敢再想下去,立刻也做了病毒检验,结果再次给了她重重一击:她在怀孕前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要是我早点去检查,就不会连累到孩子了。”一连串打击让兰鸥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绝望,原本开朗的她变得沉默起来,儿子住院后,她更是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

  此时的林文正在同一家医院探望另一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小雷(详情请见本报148期〈艾滋女孩的第二次生命〉一文),在和护士的交谈中,她听说了兰鸥的不幸遭遇。这天,林文带了两束鲜花来到兰鸥儿子的病房,一束康乃馨送给不幸的母亲,一束太阳菊送给未经人世的孩子。一向爱美的兰鸥已经多时未闻花香了,她看着眼前素不相识的女孩,一时说不出话来。自那以后,林文就成了这间病房的常客,小雷也和兰鸥成了好朋友。林文自小就喜欢给洋娃娃缝衣裳,三个女孩间的话题自然少不了梳妆打扮,“让每个人心里都有美的东西,才会对生命有信心。”林文说。

  兰鸥和小雷的心情一天天好了起来,不久后小雷出院了,而兰鸥也发现林文待在病房的时间越来越少。眼看2006年12月1日国际艾滋病日即将来到,兰鸥想要给林文一个惊喜,正思量间,林文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原来,那段时间她一直在为兰鸥母子四处奔忙,并最终得到了某报社和福建省红十字会领导的关注,从社会各界筹集到一笔不小的善款作为礼物带给兰鸥。

  “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我们一定行!”林文告诉兰鸥。在和小雷、兰鸥聊天时,林文从来不用“你”、“我”这样的字眼,而是用“我们”。“小雷曾经告诉我,她最害怕的不是病毒或者死亡,而是周围人们的冷漠和自己的绝望。这样能让她们不再感觉孤单。”

  2006年3月,林文担任联合国“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青少年爱心大使,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中生。她的“法定职责”只需要向身边10个人宣传防御艾滋病的知识,但林文觉得这样不“过瘾”,她不仅和艾滋病人成为朋友,而且还创作了150多首关于抗艾的童谣,福建省红十字会选录了其中3首印制在宣传抗艾活动的明信片上。在母亲文国英的言传身教下,七岁起就参与宣传禁毒抗艾的林文深深懂得,只有唤醒病人的信心,才能彻底击退艾滋病。

    7岁的“禁毒娃娃”

  林文的母亲文国英,是中国较早加入禁毒事业的志愿者之一,她所创造的“文氏戒毒模式”、“文氏关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作为文天祥的后裔,文国英从小就教育女儿热爱祖国,为民族奉献力量。正因为这样,年仅17岁的林文已经有了十年的禁毒抗艾志愿史,是目前中国年纪最小的注册“禁毒抗艾志愿者”。而在母亲文国英眼里,林文不仅是自己的好帮手,更是自己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动力。

  1997年,正值国家妇联发起“巾帼帮教活动”,文国英所在的组织指派她前往戒毒所帮教一名安徽籍的吸毒女孩小筝(化名)。临出发时,文国英犹豫了,毕竟这在当时很难被人理解,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而且林文患了肺炎,正在发高烧,文国英不忍心在这时候丢下女儿。深知妈妈心事的林文此时突然从病床上坐起来,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去吧。如果不帮这位姐姐,她就会去危害社会,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看着女儿躺在床上虚弱的样子,文国英泪如泉涌。

  第一次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吸毒人员,有的正因毒瘾发作而浑身颤抖,小林文真的害怕了,哆嗦着躲在母亲身后。文国英借机给林文讲了很多禁毒知识,等见到小筝时,林文已经能和她正常聊天了。此后,一到周末,林文就跟着妈妈去戒毒所,还把自己画的画带去,送给哥哥姐姐,连戒毒所的工作人员都被她的爱心所感动,亲切地喊她“禁毒娃娃”。

  就在文国英为女儿的懂事而倍感欣慰时,家里却炸开了锅,林文的父亲对妻子将年幼的女儿带去戒毒所一事大为光火。“怎么能让一个7岁的孩子,这么早就去接触社会另一面呢?”当时,在部队工作的丈夫怎么也听不进妻子的解释。一旁的小林文被父亲吓坏了,哭着问妈妈,“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文国英无言以对,只能安慰女儿她做得很好,要坚持下去,爸爸过一段时间就会理解了。

  “妈妈曾经问我,要不要继续下去?我说,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能坚持到底。”女儿的支持,让文国英心里暖洋洋的。林文给小筝姐姐写了一封长信,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一写,就是四年多,林文有空也给这位姐姐打电话,或者随母亲去探望她。最后,小筝终于成功戒掉了毒瘾,而当初那些爱心满溢的信,都被她精心保存在相册中。

    坚持比激情重要

  在文国英的鼓励下,林文开始用一些看似简单的方式去改变许多“吸毒者”的人生。2004年,林文因为母亲的关系认识了已有十年吸毒史的小陈,小陈曾先后十多次被送往广州、珠海等地的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但屡戒屡吸,一直不能彻底摆脱毒品。于是,林文每天晚上都给小陈打电话,边监督边开导。后来功课忙了,就几天打一次电话。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小陈“没再碰那个东西”。在当地边防公安派出所,林文高兴地给通过尿检的小陈“颁发”了戒毒成功的证书。小陈告诉记者,“林文的话,才是真正的戒毒药呢。”

  十年中,林文和母亲用写信、打电话、探望等方式,给全国十多个省的四十多名吸毒者提供帮助,其中17位已达到联合国三年半之内不再复吸的戒毒成功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林文为禁毒抗艾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早已超过6000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文和母亲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同和支持。说起这十年的志愿经历,林文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坚持比激情更重要。”

  高一时,林文因夺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而获得大学保送生资格。进入高三阶段,当身边的同学把课余时间都花在迎接高考上时,林文依然在为艾滋病患者四处奔走。去年12月初,林文要参加几所大学的入学考试,那时也正是小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也正生病,连妈妈都劝林文先把小雷的事情放一放,可是林文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帮助小雷,为她筹款治病。最后,她带病参加考试,以几分之差失去了某重点大学的保送机会。

  有同学笑林文傻,为了艾滋病患者而错过上大学的机会不值得,一旦考不上大学,将来她的路会走得很辛苦。但林文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其实我连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脑海中时常闪现考不上大学的情景,但是作为志愿者,我必须坚持下来,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让林文欣慰的是,她的付出换来了小雷的新生,这位坚强的女孩已经在大年初五踏上了前往南方的列车,她将继续打工挣钱供弟弟完成大学学业。兰鸥和她的孩子情况也十分稳定。

  参加完“2006年度福建精彩女性人物颁奖晚会”的第二天,林文就赶往广州,参加广州某大学的保送入学考试。这一次她报的是医学法律专业,文国英告诉记者:“我这女儿心大得很,她说要学好专业知识和外语,将来到联合国做禁毒大使,这样能在世界范围内帮助那些因为毒品而迷失方向的人们。”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