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医疗资讯 > 戒毒与宗教 > 正文
戒毒与宗教
福音戒毒在香港
2016-05-08 15:24:36 来自:陈瑞璋、张戴维 作者:林希圣、邵日坪 阅读量:1

二零零五年二月廿四日上午在打击药物滥用国际会议2005上发表

  基督教福音戒毒源远流长,早在十九世纪中国已有福音戒毒,当时由「天招局」于山西开始为滥用鸦片者提供断瘾的服务。

  在香港,有文献记载的福音戒毒服务,可追溯至上一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其后陆续发展出有各自特色的事工组织、计划和项目,目前共有超过十间基督教机构营办福音戒毒,为本港药物滥用人士提供服务。本文纪录了福音戒毒在香港发展的历史,并尝试对现今情况来一个概括性描述,目的是让大家了解香港福音戒毒的面貌。

  (I)福音戒毒的定义

    这篇文章所论述的福音戒毒,是指那些采用引伸自圣经手法去协助药物滥用者戒断其对药物依赖的住院式疗程。

  要为福音戒毒做一个定义并不容易,香港现时有超过十个非政府组织提供福音戒毒服务,而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特质。纵使如此,此等服务的共通点可归纳为︰由基督教团体所营办的住院式戒毒服务;视药物滥用为「罪」并要入住者去除此恶习;除戒除鸦片及其他物质的瘾外,亦要求戒毒者去除其他生活陋习,如戒烟;采用引伸自圣经的手法如读圣经、向神祷告、唱诗歌敬拜等个人及集体聚会;以传福音为最终目的。

  根据圣经,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马书1:16)。「戒毒」就是去除个体对药物的依赖。福音戒毒是以神的大能去协助成瘾者去除毒瘾。

  利尚志先生(E. I. Lee)用「福音戒毒治疗法」来形容福音戒毒。他指出福音戒毒的目标除了是为受助人戒除毒瘾外,最终及最重要的目的是透过研读圣经,帮助受助人开始建立健康的新生活。

  差不多所有提供福音戒毒的机构都会引用圣经哥林多后书的一段经文,去显示戒毒者可透过接受基督信仰去改变。经文是「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 7)这概念可令戒毒者有重生的感觉,既住的旧事可以忘记,戒毒者可靠着基督过新生活。基督徒相信基督的医治能力,亦确认这是唯一的方法,其他介入手法如各类行为治疗方法都相对成为次要的。福音戒毒是指那些由基督教团体所办的住院式戒毒服务,故以下的服务并不归入此类。

  并非所有基督教团体所办的戒毒服务都被视为福音戒毒。福音戒毒内容须有相当部分与圣经引伸的方法有关,如灵修、读经、祷告等。基督教服务处的日出山庄提供的便不算为福音戒毒。

  非住院式的服务,虽或由基督教团体所办,虽或有圣经手法,却不能纳为福音戒毒。例如路德会青欣中心的服务,就不是住院式的,同时亦强调社工手法为主导,所以亦不算福音戒毒。

  另外,还有一个区别的方法,就是机构会自己宣称营办的是福音戒毒服务,没有自称提供福音戒毒服务的机构亦不会归入本文中介绍。例如以前由灵实医院和平病房提供的病房戒毒服务。

  (II)天招局 ──在中国土地上最早的福音戒毒

    要追朔香港福音戒毒的源流,是我们下一章的课题;而在中国土地上,最早衍生的福音戒毒服务,很可能是席胜魔牧师在中国山西所办的「天招局」了。

  据戴存义师母(Mrs. Howard Taylor)在「席胜魔传」中所记载,席胜魔牧师本名席子直,山西平阳人士,是一名秀才,却上了鸦片烟瘾,于一八七九年接触基督教并成了信徒后,更凭信仰自行靠祷告支持戒了烟瘾。约在一八八一年至一八八三年初,席与他人合作于山西洪洞开设「天招局」替人戒鸦片烟瘾,为了使戒毒者忘记身上的痛苦,便叫他们唱赞美诗歌、背圣书、聚会、早晚敬拜神,而戒烟者更有洋人宣教士代购的戒烟洋药协助。由于戒烟者能断瘾,入住者愈来愈多,直至满了一局。天招局很可能是在中国土地上诞生的第一个福音戒毒机构。

  面对没有足够的戒烟洋药来帮助众多的戒烟者,席便在自行开设的布道药店「福音堂」开方配药,制成四款戒烟丸子,名为「乐园丸」、「生命丸」、「固命丸」和「复元丸」,效果出奇地好。由于丸子成本不高,做法简易,故可大量制造并普及,也使席能广开分局。

  「天招局」起初在山西一带广开分局,其后更遍布山西、陕西、河南、直隶等四省,全盛时共有四十五间分局;而席师母亦受感开办「女天招局」,由洪洞开始,从北边太原到接近黄河一带都设有分局为女烟民服务。

  从书中所知,天招局是用药协助戒烟者,戒烟期间靠祷告甚至禁食祷告协助戒毒。戒烟者若有经济能力,需付费用。无能力负担者可母须缴费。戒烟时间短至八九天,长可达二、三个星期。住局的长短,以烟瘾深浅和身体的强弱而定。每日的食用,由戒烟者自行带备,其余烧坑点灯等煤、油,则按价支付。经营天招局无利可图,席牧师还须要为补贴赤字而奔走。

  书中记载席牧师于一八九六年息劳主怀,虽然没有文献记载天招局其后如何发展,但席牧师在中国土地上开展的福音戒毒史实,已被戴存义师母(Howard Taylor)于一九零零年所著的 “Pastor Hsi – Confucian Scholar & Christian”及鲍康寗牧师(F. W. Baller)于一九零六年译述的「席胜魔记」记录下来。

  (III)香港早期的福音戒毒

    在香港,最早期的福音戒毒服务是信义会戒毒所。此戒毒所是由挪威信义差会的郑锡安牧师(A. Espegren)于一九五六年在调景岭创办,最初仅为一些临时房舍,正式具规模的戒毒所则于一九五九年启用。戒毒所初期主要为该区从内地到港的难民提供免费服务,没有特聘医生照顾戒毒者,但有宣教士按时到所内传福音及教导圣经和诗歌,亦有成方中药协助脱瘾。所内设备及组织纵使简陋,郄曾在全盛时容纳过廿四男和十女同时戒毒;信义会戒毒所有段期间曾一度要求戒毒者于服药期间要带上脚镣,以防偷走。进入七十年代后期,戒毒所在医疗和灵性帮助外,亦为所员提供工作治疗、个人及小组辅导等服务,戒毒过程一般为三个月。此服务因受经费及处所搬迁问题影响,曾两度于七九年五月及八三年六月中分别停办了五个月和两年半,而由香港挪威信义差会与港澳信义会合办,位于上水的恩慈之家戒毒中心,最后亦于一九八八年停办,结束差会在香港的福音戒毒服务。

  香港晨曦会的戒毒工作由陈保罗牧师于一九六八年创办,陈牧师一直于九龙城一带传道,他目睹吸毒者的苦况,更有感于看到个别吸毒者丧命后,遗体被弃处于废物堆,故远赴英国参观戒毒服务,其后返港创办晨曦会的服务。晨曦会初期于黄大仙区有一办公室,并于西页浪茄湾开展福音戒毒服务。由于浪茄湾受到兴建万宜水库影响,晨曦会于一九七六年将戒毒所迁往伙头坟洲,并将该岛易名为晨曦岛,晨曦会服务一直运作发展,直至今天。在目前现存香港各所福音戒毒机构之中,可算是历史最悠久的了。

  至于互爱中心,是由一群戒毒成功的年青人,在美籍宣教师宋和乐牧师(Harold Schock)协助之下于一九七三年开始,互爱起初在大埔沙罗洞设立戒毒所,其后搬往大屿山的芝麻湾半岛下径村一段时间后,再移往西贡浪茄运作至今。互爱中心除了有男性戒毒村外,在顺天邨有一办公室及中途宿舍,在大埔大尾笃有一所女戒毒村,而男性青少年训练中心则位于青洲。

  互爱中心的戒毒程序比较规范化,入住者先要在入院前参加一个月的迎新聚会,然后到浪茄住院七个月,之后到顺天邨两个月,然后又再返浪茄两个月,再入顺天邨一个月后,方再重返小区,并接受跟进六个月。女性的戒毒程序和男性的大致相同。

  晨曦会的住院程序跟互爱相似,每天都有集体读圣经和祷告,除负责协助维修所内设施外,每天要耕种、煮食及做清洁工作。两所中心的要求都很严格,却有家庭式和温暖的气氛。由于规模较小,所内人数不多,故入住者可获一定程度的个人照顾,亦较容易适应及投入。

  圣士提反会的潘灵卓博士( Jacqueline Pullinger)是一位英籍传道人。她于一九六六年从英伦到香港开始她的宣教事工,致力于在一九六八年成立的圣士提反会为露宿者及释囚人士服务。圣士提反会于一九七四年,在港岛半山区租用一个住宅单位,开始了为戒毒者提供的福音戒毒工作。目前该会是此类服务中,拥有床位最多的机构。

  另一间早期的福音戒毒所是设在日光岛(Sunshine Island)上。日光岛又名周公岛,位置在大屿山以东,与喜灵洲并立,现时没有人经常居住。据知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岛上有一外籍人士鲍健士向政府租用此岛务农,并为无依人士提供照顾。此人其后因「日光岛计划」于一九六一年获得麦西西奖,但可惜他携同奖金离开香港。日光岛并由另一位外籍宣教士接管,并曾于七十年代改作福音戒毒所,当时有一名同工名叫张凌宵。其后宣教士离去,由张接管该岛并继续提供服务。由于日光岛福音戒毒所并无文献可考,故细节欠奉。日光岛的戒毒工作于七十年代据称已结束。为引证此等资料,笔者一行三人曾于本年二月到岛上观察,并拍得日光岛福音戒毒所残余建筑物照片。早期香港的福音戒毒服务都是免费的,相对其他服务,有几个特质。首先,戒毒所强调不用药物,以「咬山柴」(Cold Turkey)的形式协助脱瘾。其次,过来人(即戒毒康复者)当中心同工的情况很普遍,第三,福音戒毒的疗程较一般戒毒程序时间较长,而所内生活较简单,亦有清晰的行为准则,规矩很严,例如不准吸烟。第四,当时的福音戒毒村都是小规模的,人数不多。令人际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助戒毒者投入。第五,到福音戒毒村的,都是年纪不轻的,当时的观念,是吸毒者要跌至最差的情况才愿意到福音戒毒村,故福音戒毒又称为吸毒者的最后一站。再者,福音戒毒工作着重人与人间的工作,对文字记录要求并不高,也少有库存文件的习惯,令人难以准确追寻历史和了解曾经发生的事件。

  我们以八十年代初期为分水岭,一九八三年以前的服务纳入早期。一九八三年以后的算为近期的服务。因为一九八三年第二次泛太平洋的禁毒会议在香港举行,会议上有一位 S .Y. WOO先生发表一篇论文,题目是 The Spiritual Approach in Drug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在戒毒康复服务中的灵性手法」。该文对香港的福音戒毒服务有一较全面的描述,可以作为参考。

  (I V)福音戒毒的现况

    由八十年代初至今,陆续有一些机构投入营办福音戒毒服务。当中有昙花一现,如一九九三年成立的百合之家及于一九九六年开展服务的全备团契,分别曾为女性及男性提供福音戒毒服务,可惜都因为经营困难而终止了戒毒服务。虽则如此,香港现时仍有十一间机构提供福音戒毒治疗。个别机构资料如下:

  香港晨曦会该会成立于一九六八年,是现存福音戒毒机构中历史最悠久者。该会起初于浪茄湾设立福音戒毒所,至七六年获政府拨晨曦岛作戒毒中心。其服务对象为有志戒毒者及边缘青少年,其经费来自教会及个人捐献。晨曦岛可容50名男性,住院治疗包括小组聚会、读圣经、轮值处理所内各项事务及康乐活动。治疗为期十八个月,首十二个月住院,其后可入住黄大仙下邨有10名宿位的中途宿舍。另该会有为女性提供戒毒服务,可容6人。该会亦强调单靠福音来戒毒,并无采用药物辅助戒毒。

  圣士提反会圣士提反会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在港岛半山区提供福音戒毒服务,吸毒者是服务,其资助来源乃个人捐献。目前该会在屯门、大埔及沙田分别有三所戒毒中心,共可收容 207人。该会强调不用药物,单靠福音来戒毒,在戒毒过程头十天内,戒毒者会获24小时陪伴和照料。而康复治疗所需时间则按个别人士的需要而不同。

  基督教互爱中心互爱团契于一九七三年成立。目前有三所戒毒中心,其一在西页浪茄湾,为男性成年人提供训练,容额50人;其二在青洲的青少年训练中心,容额15人;其三在大尾笃的女子中心为女性提供训练,容额12人。互爱中心强调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程序为期十二个月,及后有六个月关怀跟进期。「福音戒毒」有别于其它戒毒,是建基于对上帝的依靠及圣经的准则,在「不靠药物,不凭己力,单靠耶稣」戒除毒瘾后,继续在信仰中学习,扎根及建造。互爱中心于顺天邨设有20人容额的中途宿舍,并会为康复员作善后服务,转介往教会。

  基督教信义会芬兰差会灵爱青年中心该会于一九七零年创办中途宿舍,并于一九八四年开办福音戒毒工作。目前其经济来源为芬兰教会,公益金及本地教会。该会之服务对象为男性吸毒者,其旦家湾戒毒村(位于西贡高流湾)可容24人,其住院戒毒治疗为期九个月,内容是福音戒毒,不用药物,依靠信仰体验。该会另于葵涌设有可容20人之中途宿舍,可让康复者居留三个月至一年,亦提供宿舍内之辅导及外展辅导。

  基督教正生会该会成立于一九八五年,主要经济来源为服务费收入,其次是教会及信徒之捐献。该会目前有三所戒毒中心及三所中途宿舍;男性成年人服务之中心设于锦田(可容12人),而为男性青少年而设之中心(可容 65人,现有 64人 )及专为女性而设之中心(可容10人,现有1 6人)则设于大屿山。该会之住院治疗内容主要是福音戒毒,以圣经为辅导教材,协助受助者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责任感,以达至全人身心灵之康复。治疗时间为六个月至数年。除戒毒程序外,该会又为求助者提供学科(如中、英、数、会计、打字、计算器、圣经等)及实用谋生技巧训练(如钢琴维修、计算器装置、专业影音制作、广告摄影、彩色冲印、中式盆菜、西式餐饮、手表生产组装、观赏鱼场、纯种猫、狗繁殖场、各式手工艺制作、专业茶艺馆等)。为应付现时滥用药物多元化的潮流及避免脱瘾期的危险,正生会与葵涌医院及明爱黄耀南中心合作,由该等中心处理脱毒程序。另正生为戒毒康复者等设一所正生会书院,极有可能是东南亚现时唯一的一所专为戒毒康复者而设的中学,目前有学生80人。

  巴拿巴爱心服务团巴拿巴爱心服务团一九八八年在南丫岛成立女性训练之家,容额24人,为女性滥用药物者提供戒药康复服务,帮助她们戒除药瘾,重新投入社会;并借着身、心、灵的辅导,达到全人康复。其戒毒康复治疗程序包括断瘾治疗(有药物辅助)、灵性关顾、个人及小组辅导、通识教育及职业训练及辅导等,为期一年;当中半年在女性训练之家半年在马鞍山之中途宿舍(容额25人)。该会亦作毕业个案跟进,为期一年。

  得基辅康会得基辅康会成立于一九八八年,起初在荃湾为滥药及酗酒者提供门诊和辅导服务;并由一九八九年二月起接手继续营办位于上水的恩慈之家戒毒中心,提供住院福音康复服务。该会经费来自本地及海外捐款,其服务对象为吸毒和酗酒者(可容24名男性)。该会以基督信仰为本,目标是透过适切专业介入手法(教育、医疗、牧灵、社工)为吸毒或酗酒者及其家人,提供辅导及福音康复治疗,透过康复员亲身体验圣经指引的生活方式,去经历及引发出对康复之信心和方向。其疗程时间约为六至九个月。该中心有到访医生按个别戒毒者身体状况给予药物(非吗啡类)去减轻其解毒时的脱瘾征状。康复期内中心会为康复员提供基督教及基础教育、工作治疗、个人辅导、小组讨论、兴趣学习班(如计算机、手工艺、绘画和各种乐器等)、团契及康乐等活动。

  得生团契该会创办于一九八九年,其服务对象为廿五岁以下男性滥用药物者及问题青少年。该会着重基督信仰,配以青少年福音戒毒综合训练模式,为滥用药物者提供治疗,疗程为12个月。其北潭涌训练中心可容54人,西贡中途宿舍可容12人,除基督信仰外,该中心亦提供野外行军训练、家庭宿舍计划、家长辅导工作,小组及个人辅导、职业训练等,以促进康者身心之成长。

  荣颂团契荣颂团契的麦牧师(Charles McKnelly)于一九九九年在小榄营办戒毒村,透过宗教信仰和新的生活方式来改变滥药者的习惯。由注册医生为戒毒者提供药物帮助戒毒对象为所有药物滥用者,名额30人。戒毒康复计划需时12个月,另有6个月善后服务。

  新生协会新生协会于2001年起在元朗开办戒毒村,为男性华人滥药者提供40个宿位。中心提供住院式康复训练,包括康体活动,心理及宗教辅导,亦提供职业辅导,帮助学员重返社会,疗程为期 6个月。该中心藉信仰及专业辅导去协助滥药者。

  方舟行动方舟行动创立于1 999年,原为针对女性戒毒者的需要而设,其后于2003年终止为女性服务。目前,位于元朗有容额20人的戒毒中心现由新生协会接办,其服务对象为男性华人滥药者,中心提供住院式康复训练,包括康体活动,心理及宗教辅导,亦提供职业辅导,帮助学员重返社会,疗程为期 6个月。该中心藉信仰及专业辅导去协助滥药者。

  Remar香港协会是一个源自西班牙的国际组织,成立于一九八二年。该机构在一九九八年登陆香港,并注册为慈善团体。该会在2002年起在元朗锦田经营一所戒毒中心,为18岁以上的滥药人士提供免费服务,容额20名。中心强调不用药物,协助戒毒者以「咬生柴」(Cold Turkey)形式脱毒。戒毒治疗的时限是脱瘾及身体康复期五个月,另有康复期,时间由戒毒者自定义。该会由义工担任职员,当中百分之八十五是过来人。

  在一九八三年香港只有四间提供福音戒毒的机构,即挪威信义差会、晨曦会、圣士提反会和互爱中心。一九八四年起另有十间机构加入,但百合之家和全备团契俱巳停办住宿戒毒服务,故目前共有十一间机构经营福音戒毒。值得留意的是,在2002年香港政府立例管制戒毒所,条例在4月1日实施后,一直未有新的福音戒毒机构投入服务。

  从1984年至2002年间不足20年内,共有十间新机构增设这项服务,平均少于两年就有一间机构加入。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是戒毒者的需求甚殷。而福音戒毒也透过一些过来人的见证来让大家知悉福音戒毒的成绩。此外,政府透过买位资助,和让欠经济能力的戒毒者可以用综合社会保障款项缴交治疗费用,也让部分机构可以取得资源去应付提供服务的支出。在 1983年时,福音戒毒的总床位只有数十位,今天总床位数目却逾 600个,已成为自愿住院式戒毒服务的主要供应者。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现有的福音戒毒机构,绝大部分都和晨曦会很有渊源,除了奋进会、得基辅康会和 Remar Association外,其余机构的创办人或骨干负责同工,部分曾于晨曦会戒毒;部分曾向晨曦会学习;又或者是曾在晨曦会协助下的机构戒毒或服务过。过往,晨曦会对香港福音戒毒的影响和贡献,是无容置疑的。

  (V)各项福音戒毒服务的异同

    虽然香港大部分的福音戒毒都受到晨曦会的影响,但演绎出来的方法就各有不同特性。

  起初的福音戒毒中心都是小规模的,戒毒者人数不多,但随着事工的发展与需求的推动,部分机构的规模增大,戒毒所内经常居住人数达50人或以上。例如正生会、得生团契以至圣士提反会,都有较大的容额,圣士提反会的沙田中心更可让近二百人居住。

  规模加大在服务层面来说,因非制度化而未能产生节约,另一方面,戒毒者人数加添影响人际间的紧密关系,在某些福音戒毒村内,家庭式气氛已不及当初般融洽。

  初期香港的福音戒毒都是免费的,因吸毒者大都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交,而昔日的社会保障制度亦不容许入住戒毒中心者继续领取公共援助金,直到八十年代尾,得基辅康会最终成功替公共援助金受助人争取到在入住认可戒毒中心后,仍保留领款资格以支付治疗期间的食宿开支。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一九九六年再有多间福音戒毒中心获社会福利署认可,向在其中接受住宿康复治疗者发放或延续他们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现时大部份机构都会向入住者收取与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金额相约的食宿费用。

  为了响应部分福音戒毒机构要求政府财政资助中心的运作开支,政府于1 996年委托香港中文大学做了一项香港非资助自愿戒毒服务机构成效研究,当时获邀的十间基督教及非基督教机构当中有七间愿意参与。当中除两间因研究对象数量不足而未能完成整个评估程序外,其余五间的福音戒毒机构,包括巴拿巴爱心服务团、得生团契、灵爱中心、香港晨曦会、和圣士提反会均获得有效协助戒毒者建立无毒生活、并达成增强社会及心理功能的评价。最后圣士提反会考虑本身的经费来源后,决定不申请政府资助,而其余四间机构则愿意接受政府由九八年三月开始财政支持,购置其床位供戒毒者入住。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有一些福音戒毒机构已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日常治疗程序之中,亦在过程中培养戒毒者掌握先进的工作技巧,以让他们完成治疗后可以加强竞争能力。但另一方面,亦有部份机构保留数十年的传统,让学员耕种、处理家务如清洁、煮食等让戒毒者返朴归真,透过内省和与神建立紧密关系来达成康复的目标。

  虽然远在内地天招局甚至调景岭戒毒所的时代,福音戒毒机构已有用中、西药物来协助滥用鸦片类药物者脱毒的经验,但部分早期的香港福音戒毒机构,即晨曦会、互爱、灵爱中心及圣士提反会等都强调不靠药物,只凭福音,这做法至今仍然依旧;与此同时,亦有一些机构已采用合作方式,接受以医生处方药物辅助戒毒者脱毒,这些机构包括得基辅康会、荣颂团契、和新生协会等。考虑到近年戒毒者中患精神病的比例加增,亦有机构已将脱毒的工作交予药物滥用诊所或其他的戒毒机构,例如正生会就是这样。由于福音戒毒机构一般没有医护人员驻院,这个做法是不错的安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坏三日,学好三年。要协助一个人改变,自然要花相当时间。一般福音戒毒都是时间较长的。在八十年代,福音戒毒的程序要一年。但发展至今天,一些福音戒毒的疗程已缩短到至少六个月。更有机构尝试办三个月的服务,这可能是要配合戒毒者的意愿,但时间缩短了,相当程度上会影响治疗的成效。

  从信仰层面来看,福音戒毒机构中有两个取向,一些机构会强调只有信耶稣方能医治,故入院者必须先信,否则白费心机;而另一些机构则视戒毒服务为宣教工具,只要戒毒者愿意参与中心内的宗教活动,不抗拒福音即可入住,毋须先信。近年接受福音戒毒治疗者当中,青少年占的比例不少,部份机构更专门开设青少年戒毒所。戒毒者之所以愿意到这些较长期的戒毒中心去,很多时都是受到感化官的压力。事实上,在感化官的督导下,戒毒者完成治疗的比率较自愿戒毒者高出很多,成功操守的机会也较大。若无感化官的影响,相信福音戒毒的用家很可能像以前一样,只是上了年纪的人。与香港邻近的澳门,虽然一样有青少年滥用药物的问题,但澳门没有感化条例,亦鲜有青少年入住福音戒毒所。

  为协助完成戒毒者重投社会,不少福音戒毒机构都为完成治疗者提供中途宿舍服务或善后辅导。另外,很多机构都会为合适的戒毒者提供当同辈辅导的机会,让他们完成治疗后留在中心当学兄或同工。这一来可以让他们坚固操守,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合适的人手替补,是另一种很好的安排。

  福音戒毒机构都持有同一的信念:滥用药物行为的出现和持续是因为人有「罪」。圣经中描述的「罪」乃是一种状态、一个与创造主对立的处境,指的是人不能按照被创造之目的和规律来生活,情况就好像一支按目标而发出,但未能射中靶心的箭。福音戒毒机构认为戒毒者于戒毒的同时,也要面对及处理其他的生活恶习。故此,福音戒毒机构内的康复员都会被要求以戒烟、戒酒、禁戒粗言秽语等模式生活,追求的是身、心、灵全人康复;而鲜有单单针对吸毒行为而工作,也较少会将焦点偏放于预防重吸、降低损害等专题活动上。

  随着福音戒毒机构发展迅速,现时几乎每一所机构都有社工在其中提供服务,但福音戒毒的内容都总以基督教的身、心、灵全人康复理念为主,故无论是医疗、护理、社会工作、辅导、教学等专业的介入,角色亦往往被视为队工的一员,并不会取代圣经真理于机构的主导地位。

  福音戒毒治疗程序中有几项共有的特质,俱是很能帮助戒毒者的。

  福音戒毒以圣经教训为行为思想的指引,有很清晰的对错观念,对戒毒者有足够的提示。

  基督教强调身教,也着重平等,一般要求戒毒者的,职员也要遵守,使戒毒者更能信服。

  福音戒毒机构的员工委身精神甚重,通常愿意较其他戒毒所的同级职工少支薪酬,又多花时间,这些投身更能让戒毒者感动。而同工很多时与戒毒者一起生活,也能身体力行地以身作则,从而感染戒毒者效法。

  福音戒毒多用过来人,除给予戒毒者模范外,也给予信心的鼓舞,过来人一般因有自身经历,较能容易明白戒毒者的感受和需要,从而推动改进。

  福音戒毒中义工不少,角色也很吃重。义工身份超然,更能感动戒毒者改变。

  福音戒毒中心通常设于郊外地点,地方遍远。一则是就地取材,成本较轻,二则可以较大的生活空间,与世远离,令戒毒者少受世俗影响,多思考问题,多作反省而修心改进。

  福音戒毒程序少不了的是引伸自圣经的方法,每天早上灵修,一天中必有读经时间,又有唱诗、祷告、聚会等,在有些机构之中,这些活动可能每天有五、六小时。对于未曾接受福音的人,会做成一定的压力。有些时候,用于这些活动的时间太多,而忽略日常工作的话,可能陷入空谈,只讲不做。故有等机构如正生会也强调工作戒毒者每天要实务十多小时,以加强其斗志及能力。

  福音戒毒工作,一般都是口述的经验传道,较少有系统的文字记录,而所作的相关研究又极之有限,故有需要在这方面加强。记录和研究于累积经验,训练员工,管理中心,改进服务都很有帮助,但愿各福音戒毒机构都能注视这方面的工作。

  (VI)展望──福音戒毒的未来

    香港福音戒毒服务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天,有了很大的改进,在营办机构的数目、服务容额、到接受服务人数都有很大的上升。惟展望未来,福音戒毒服务若要维持增长,还需要面对以下三项考验:

  首先,香港近年的药物滥用趋势有所改变,被呈报的药物滥用者不升反降,反应滥药者求助意欲或机会有可能减退,出现冰山下沉景象;其次,滥用鸦片类药物的人数及在滥药者当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若机构的服务内容未能与时共进,社会对福音戒毒的需求也自然减少;第三,可能也是较具影响的,是香港政府于2002年4月1日起实施了戒毒所发牌条例,此例对戒毒所的硬件有严格的建筑物及防火规定,也对戒毒所的管理、文字记录等有基本要求,令新设中心的成本飞涨,客观上会令意欲营办者郄步。事实上自该条例生效到今日将近三年,只有一所企划了近七年的政府资助戒毒所新投入服务。

  此外,福音戒毒机构要吸引年青人接受服务,自当加强与感化办事处的联络和合作。福音戒毒服务一般时间较长,年青人之所以入住,往往都是由感化官指派接受治疗,很少自己作此选择。而随着社会信息的发达和不断的演变,各福音戒毒服务机构可能各自有个别的发展路向,突显不同的方式,有一些会继续保持传统的形式,部分则会尝试走在前端作先驹,利用新科技与时并进。

  为了总结经验并提升服务质素,福音戒毒机构可以多作文字记录,一则配合戒毒所条例的要求,二则有利于总结经验;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也便于分享成果。另外,各福音戒毒机构亦欢迎与学院合作多做研究和试办创新性项目,以求了解服务成效和提升服务素质。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