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医疗资讯 > 精神科相关 > 正文
精神科相关
囤积障碍的研究进展
2017-06-08 12:27:47 来自:中华精神科杂志 作者:杨海燕 史战明 周建初 阅读量:1
  囤积行为(hoarding)一直被认为是强迫症或者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个症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如果只把囤积行为作为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不进行进一步区分,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和干预。有证据显示,囤积行为作为囤积障碍(hoardingdisorder)的主要外在表现,在病理学等方面不是强迫症的一个亚型,在DSM-5中,强迫及相关障碍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列出,囤积障碍也与强迫症等成为并列的2种疾病。目前我国精神医学界对囤积障碍的认识值得进一步讨论。
  
  一、历史背景
  
  1.囤积行为概念介绍
  
  20世纪60年代,Bolman和Katz使用强迫性囤积行为概念报道了人类这一精神病理现象。随后囤积行为逐渐出现在一系列相关精神障碍中,如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等。但同时也面临如何才能更好地区分这些行为特点和差异等问题。1987年,Greenberg对4例强迫性囤积行为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多在30岁前起病,除工作和家庭生活外,囤积行为排在第1位,内省力减退,无兴趣接受治疗,不会尝试去抑制这种强迫行为。
  
  2.囤积行为在ICD-10、DSM-Ⅳ和DSM-5中的演变
  
  尽管囤积行为经常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个症状,在许多强迫症的问卷量表中也被纳入进来,如Y-BOCS、Y-BOCS清单(D-YBOCS)、中文版强迫症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等,但在DSM-Ⅳ-TR及ICD-10中,并未直接把囤积行为作为强迫症的典型症状。在DSM-Ⅳ-TR强迫型人格障碍中,把不会丢弃旧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毫无感情纪念价值的东西的行为作为8条诊断标准之一,而在ICD-10强迫型人格障碍诊断中却未纳入囤积行为相关特征。DSM-Ⅳ-TR认为,只有囤积症状很严重时(如积累的东西让人难以通行、存在火灾风险等)才能诊断为强迫症,如果强迫症及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均满足,则同时给出2种诊断。
  
  然而,有研究显示,囤积行为与其他强迫症状存在区别。在思维上,囤积行为患者典型特征是缺乏内省力,更频繁的悲观、生气。与强迫症的强迫相比,与囤积行为相联系的强迫时常会有快乐的体验。同时,在强迫症患者中仅少数报告存在囤积行为症状,囤积行为与强迫症的其他症状呈弱相关。在基因、认知、神经影像等神经生物学方面囤积行为也表现出与强迫症的差异。在强迫型人格障碍上,两者似乎也无必然联系。除强迫型人格障碍外,囤积行为与其他人格障碍也存在关联,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等。如果删除囤积行为条目,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效度可能会提高。2年纵向研究显示,只有非囤积行为的标准可以预测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总之,ICD-10虽然没有把囤积行为作为一个症状或者综合征,但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遇到此类患者,临床医生仍会将其归类到F42.8(其他强迫症)。在DSM-Ⅳ-TR中,如果患者囤积行为的程度处于严重与中度之间,则这类患者似乎无适合的诊断。
  
  二、囤积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美国和欧洲社区调查显示,囤积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2%~6%,高于强迫症的患病率。囤积障碍对不同性别人群均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临床样本则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显示出更过度的索取,特别是过度购物。囤积障碍症状发作后,病程通常呈慢性,于11~15岁开始出现,20岁中期开始干扰个体的日常功能,30岁中期引起临床显著损害。囤积障碍在55~94岁人群中症状出现几率比34~44岁人群高3倍以上。Frost等研究显示,囤积障碍与抑郁症(50.7%)共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为冲动控制障碍(28%)、强迫型人格障碍(29.5%)、回避型人格障碍(8.8%)、边缘型人格障碍(5.4%)。因为患者很少主动报告囤积症状,而在常规临床访谈也很少被问诊,因此共病通常为请求会诊的主要原因。
  
  三、囤积障碍的特征研究
  
  囤积障碍的基本特征是持续性地难以丢弃物品或与所有物分离,而不管他们的实际价值如何;在面临丢弃它们时会感到痛苦;个体累积了大量物品,以至于它们的预期用途不能实现。根据这些特征,Frost等研发出囤积量表修订版,用于评估囤积行为的严重程度。该量表包括3个因子:获取、难丢弃和堆积,由23个条目组成,信效度良好,并在一些国家的临床样本中得到验证。我国唐谭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结果显示与Frost等的囤积三因素模型不一致,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囤积由2个因素构成,分别为获取-难丢弃和堆积。提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文化差异,获取和难丢弃均反映拥有的涵义。目前该量表尚未在我国临床样本中进行适应性研究。
  
  囤积障碍在认知功能方面存在分类与决策、注意与记忆、抑制控制等方面缺陷,表现为归类困难,患者对丢弃的标准要求较高;更多显示决策困难。与抑郁症患者相比,囤积障碍患者自我报告分类正确性更低,且完成试验花费时间更长。McMillan等应用WSCT得出了相同结论。囤积障碍患者表现出注意难以持续、组织混乱、拖延等现象。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量表调查显示,囤积障碍患者的注意力因子评分比对照组差。Mackin等应用Stroop色词测验研究显示,囤积障碍患者的正确反应数低于抑郁症组。Blom等应用停止信号反应时间任务研究显示,囤积障碍患者在抑制控制上与强迫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四、与行为成瘾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囤积障碍本身是一种行为成瘾,行为成瘾是指与化学物质(药物、酒精)无关的成瘾形式,其特点为反复出现、具有强迫性质的冲动行为,产生躯体、心理、社会严重不良后果。尽管成瘾者深知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仍然执意坚持。从神经生物学观点来看,囤积障碍生物学机制仍涉及中脑边缘多巴胺犒赏系统,其囤积行为会使之产生快感,缓解不良情绪。由于目前对行为成瘾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五、治疗研究进展
  
  1.药物治疗
  
  目前对囤积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较少,大多是以伴有囤积行为的强迫症患者为被试者,常用SSRIs缓解部分症状,很少根据最新的囤积障碍诊断标准来筛选被试者。最近,Saxena和Sumner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对24例囤积障碍患者进行12周治疗,结果显示囤积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示文拉法辛可能是治疗囤积障碍的有效药物之一。
  
  2.认知行为治疗
  
  囤积障碍是对物品存在不合理的信念,难以控制其囤积行为。有学者认为,治疗的关键是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和对囤积行为进行控制,使其行为得到改善。此外,也有通过训练囤积障碍患者的决策能力、分类能力、洞察力等认知能力,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Williams和Viscusi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囤积症状,但不同研究者疗效不一,因此在治疗侧重点和内容上需进一步研究。
  
  六、结语
  
  囤积障碍的发病风险与预后与个人气质特点、创伤经历、环境因素、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虽然目前对囤积障碍的认识还存在一定争议,但这一疾病的提出有利于提高专科医生对囤积障碍的意识,促进专业人员交流。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提高对囤积障碍的再认识,使囤积障碍早期有效干预成为可能,进而改善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