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专家文集 > 郝伟 > 正文
郝伟
一个精神科医师眼里的吸毒与戒毒
2010-10-07 22:32:01 来自:湘雅二医院精神科 作者:郝伟 阅读量:1

    当今知识更新之快,社会变迁之速,无以伦比,同时,传统的社会价值和信仰对人们的约束力大大减少,长期被人们所接受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怀疑,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原子和基因的知识,但对爱情或人生的价值或建设一个更好的精神世界所知甚少,我们四处寻找答案,但却百思不其解。此类具有精神活性的物质正好满足了某些人精神上的需求----可以暂时缓解人们的焦虑、提高情绪,但同时给社会、家庭、个人的健康带来无穷的灾难。

  一、毒品及吸毒

  毒品是一社会学概念,指能影响精神活动,改变情绪、心境、行为,甚至是意识状态,具有很强成瘾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禁止在社会上使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精神兴奋剂、氯胺酮等药物。

  既然很多人都知道吸毒的害处多多,但为什么还有人在尝试毒品呢?下面以吸食海洛因为例分析促使尝试毒品的心理原因。

  1、好奇心理:人和动物都有共同的心理–––好奇,由于好奇我们才能不断的认识世界、改造环境。然而好奇也常给人类带来问题,开始吸毒就是其中的例子。

  在与吸毒者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吸毒者的相当一部分最初吸毒是由于好奇。在看到别的吸毒者在吞云吐雾时,或听到老吸毒者谈及吸毒的“深刻的体验”时,或在被引诱之后,他们也想体验一下吸毒的快感,尽管他们知道、或朦朦胧胧地知道吸毒的危害,不惜一试,结果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当他们明白自己已上瘾时,为时已晚。

  2、侥幸心理:认为别人吸毒成瘾是因为他们意志不坚、吸毒太多,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或道听途说某某人吸了很久的毒也没上瘾,或认为试一两下没关系。总之,他们觉得自己不会被毒品所左右,由于这种侥幸心理作怪,过度自信,即使他们已吸毒成了瘾,还侥幸认为自己想戒就能戒掉。

  3、享乐、解脱心理:初试毒品,滋味并不好受。许多人恶心呕吐、头昏、全身无力、思睡、不能集中注意,于是有人就此止步。这种难受的感觉在吸毒几次以后逐渐消退,而快感则逐渐显露。

  4、逆反心理:在一部分吸毒者中,特别是吸毒青少年中,他们与一般人有着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格格不入。我们认为吸毒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他们觉得吸毒是“英雄的作为”。作为“欣快药”和“无忧药”的毒品对他们也很有吸引力,他们以整日沉湎于毒品中为乐,以大量吸用毒品为荣。他们不仅自己吸毒,而且还拉拢其他人吸毒。因为他们要不断扩大他们的队伍,以显示其吸毒道德风尚的正确性。他们不厌其烦地教练新的入伍者吸毒,免费为后来的人提供毒品。

  5、追求刺激心理:在吸毒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尤其青少年的吸毒起因是追求刺激。这种追求刺激的心理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好奇心理,或者说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吸毒常常经历以下过程:首先,尝试阶段,吸毒者常常受到种种诱惑,道听途说吸毒的快感等等,吸上几口,开始的味道可能不是很好受,多数尝试者也就停留在此阶段,但部分“易感者”却没有止步,几次铤而走险后,出现了快感,“找到了真谛”。但吸毒者信誓旦旦认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我只是为了好玩,说戒就能戒”。然后到了问题阶段,吸毒者在虚假的自信支配下,为了获得快感,持续吸毒,但问题逐渐出现了,如不好好上班、不负责任、经济上捉襟见肘、身体消瘦等。随着吸毒时间的延长,所吸的量也越来越大,维持吸毒的费用也逐渐增加,不可避免坐吃山空、债台高筑,吸毒者应对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戴上假面具,骗人骗己,否认自己的问题;二是花言巧语,借钱骗钱,甚至不惜违法犯罪;三是改变吸毒方式,如改“追龙”为静脉注射,既增加了快感,又减少了吸毒剂量。此时,身体已经对毒品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吸毒者则失眠、焦虑、烦躁不安、流鼻涕、流眼泪、哈欠频繁、腹痛腹泻、骨头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吸毒已经不是为了寻求快感,而是为了解决不发瘾。吸毒者此时才稍稍明白毒品的厉害,但多数对此已经是无能为力了。第三阶段是戒毒阶段,吸毒或许明白自己应该戒毒,或许受家人、朋友的压力,或许因为老是被警察找麻烦,或者兼而有之,开始了戒毒。初期往往经验不足,到医院后,得到了美沙酮(美沙酮是与海洛因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起替代作用,免得患者发瘾太重),住院几天,感觉很好,很快出院,出院不久很快发瘾,痛苦如前,想来想去,还是吸毒好,“就吸一口,下不为例”,结果掩耳盗铃,第一次戒毒也就到此为止。在以后的日子里,吸毒戒毒交替,有的吸毒者逐渐明白了戒毒不是好玩的,需要极大的决心与努力,加上家人朋友的帮助,社会的支持,故而相当一部分成功与毒品告别;也有不少吸毒者,认为自己无望,家属、朋友也对其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在戒毒所看到的也多是这些人;还有一部分吸毒者或者因为吸毒过量,或者身体抵抗力下降过早离开了人世。最后阶段是回归社会。部分戒毒者成功停止吸毒,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戒毒者需要面对许多困难、许多挑战,如社会的歧视、朋友的白眼、家人的不信任,没有工作、没有不吸毒的朋友、没有家庭、没有单位,身体的虚弱,心理的失眠、焦虑、抑郁等,自己无一技之长,生活失去来源等等。如果没有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家人朋友的帮助,戒毒者很难走出这些困境。

  吸毒的性质不仅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更是处理吸毒政策基础。从法律角度看,吸毒是违法行为,基于此,对吸毒行为需要法律的强制措施,事实证明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医学的角度看,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成瘾吸毒行为定义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原因在于吸毒后身体特别是脑子产生了许多许多的病理生理变化(这是就是疾病),吸毒者对自己的吸毒行为往往失去控制(如同患有阑尾炎的病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腹痛一样,同样是病态;毒品成瘾的老鼠同样只对毒品感兴趣,而对诸如饮食、性活动这些本能行为却失去应有的兴趣)。吸毒不仅产生不可控制行为,还能传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因为医学处理、社会心理的康复必不可少。

  二、戒毒与康复

  提起戒毒,人们首先想到是否有一种灵丹妙药,吃上一剂,痛苦全消、毒瘾皆无,于是乎种种戒毒创新、戒毒突破应运而生,“三五天轻松戒毒”、“国际新方法快速戒毒”、手术戒毒等等纷纷粉墨登场,戒来戒去竟得出了“只有当兵的,没有退伍的”这个悲观结论来。

  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原因:

  1、对毒品认识不清:毒品之所以称之为毒品,是因为成瘾性极强。成瘾就意味着失去了自我控制力,自己当不了家了。就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吸烟都如此难戒,何况毒品呢?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