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杜新忠文集 > 论文 > 正文
论文
金华市强制戒毒工作十年回眸
已发表的论文
2007-07-08 11:06:44 来自:浙中新报 作者:杜新忠 阅读量:1

    金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成立于1996年7月。在该所成立十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金华市强制戒毒工作十年间的巨大变化。
   
    一、从收戒情况看吸毒流行变化
   
    1.人员情况变化
   
    1996年~2005年该所共收容治疗强制戒毒人员1479例,其中男性1136例,占76.8%;女性343例,占23.2%。年龄以20~35岁为主,占74.0%。未婚909例,占61.5%;已婚498例,占33.7%;离婚或丧偶72例,占4.9%。初中及以下1316例,占89.0%;高中及以上163例,占11.0%。职业以无业(占41.1%)、农民(占32.7%)最多。
   
    调查结果显示, 戒毒人群除具有男性占多数、未婚者多、文化程度低等特征外,还存在以下特征:
   
    (1)吸毒人数逐年上升,女性吸毒人数增长迅速
   
    从历年收治戒毒人数可以发现,从1996年的9人,到2005年的306人,十年来吸毒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资料还显示,女性吸毒人数及比例增长迅速。1996年没有女性,1997年7例,占11.3%;2001年42例,占37.5%;近几年比例虽有所下降,但均占20%以上。
   
    (2)文化程度呈下降趋势
   
    资料显示,吸毒人员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绝大多数(占89.0%)。10年间文化程度呈逐步下降趋势。1996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7.8%,1997年占74.2%,到2004年占92.7%,2005年占89.5%。其主要原因是低文化程度外来务工吸毒人员的快速增长。
   
    (3)无业人员和农民比例迅速上升,占主导地位
   
    前3年收治的戒毒人员中有固定收入的个体经营、服务业和工人吸毒人员占五成以上,后逐步下降,无业人员和农民比例迅速增长,占主导地位。到2005年,农民和无业者合计占84.2%。该数据与国家流行病学检测的结果大致相当。其原因,一是原来有钱的吸毒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财耗尽;二是其不能以合法的途径,没有充裕的时间来赚钱;三是因为被收戒人员大多为海洛因依赖者,新型毒品的收戒量还不是太大。
   
    2.地理分布变化
   
    1479名戒毒人员分别来自我国除北京、西藏、青海和海南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金华本地211人,占14.3%,外来人口1268人,占85.7%,依次是湖南406例(占27.5%)、贵州283例(占19.1%)、浙江(不包括金华)146例(占9.9%)、云南93例(占6.3%)、四川76例(占5.1%)、湖北55例(占3.7%)、新疆52例(占3.5%)、重庆27例(占1.8%)、广东17例(占1.1%)、安徽14例(占0.9%),其他地区99例(占6.7%)。
   
    资料显示,收戒的吸毒人员地域分布广,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来人口占85.7%,其中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湖南、贵州、云南和四川四省的人数最多,有858例,占总数的58.0%。外来人口从1996年的1人(占当年的1/9),1997年38例(占61.3%)到2005年的279例(占91.2%)。说明目前吸毒人群以外地流动人口为主,尤其是边远贫困省份的吸毒人群,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金华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近几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义乌国际商贸城地位的日益凸显,大量内地外来务工者纷纷涌入。这些人由于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根本无法支撑不菲的毒资,吸毒成瘾后常转向非法营生。同时,该人群不仅传播毒品,而且严重破坏了本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如何加强对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控,加强禁毒斗争的宣传力度,引起了禁毒部门的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近十年来金华本地人口的吸毒人员绝对数无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金华市政府部门对禁毒工作的高度重视,包括创建无毒社区、对脱毒人员的对口跟踪监控、毒品知识的广泛宣传等,使本地区预防毒品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3.吸食毒品种类变化
   
    吸食毒品种类:海洛因1385例,占93.6%;新型毒品(摇头丸、氯胺酮)65例,占4.5%;大麻26例,占1.8%;吗啡、鸦片、杜冷丁各一例。65例吸食新型毒品者中2002年3例,2004年29例,2005年33例;金华本地人有26例,占40%;外来人口39例,占60%。26例大麻吸食者全部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收治。
   
    以上资料说明毒品消费仍以海洛因为主,这与国家的政策有关。据估计,苯丙胺类毒品将成为21世纪泛滥最广泛的毒品,其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危害性更大,并具有成瘾快的特点。资料显示,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在2002年仅收治3例,而2004年和2005年迅速增加到29例和33例。其中金华本地人26例,占同期戒毒人员的41.2%。侧面反映出在本地人口中,吸食种类已经从海洛因为主转向新型毒品为主。我市的青少年群体由于对新型毒品危害性知识相对匮乏,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二、金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十年工作成果   
 
    据统计,十年来该所共收治强制戒毒人员1479名,其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强制戒毒所长期保持稳定的收戒量,直接减少了地区毒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黑市毒品交易。
 
    强制戒毒过程中,吸毒人员的人身自由客观上被限制在强制戒毒场所内,除了接受治疗、教育、心理干预、劳动康复外,也断绝了毒品消费,实际减少了所在地区的毒品需求。以该所10年强制戒毒1479人,入所前每人每天平均消耗海洛因0.2克,每人强制戒毒3个月计算,即:1479人×0.2g×90天=26.622kg。也就是说,10年来该所的强制戒毒工作为社会减少了毒品消费约27公斤。同时也说明,收戒的吸毒人员越多、在所戒毒时间越长,减少毒品需求的量也就越大。如果强制戒毒所能够长期地、最大限度地把当地的吸毒人员收入强制戒毒,就能萎缩地下毒品消费市场,遏制黑市毒品交易。    
   
    2.强制戒毒所长期保持稳定的收戒量,减少了用于毒品消费的非法支出,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以该所10年强制戒毒1479人,每人强制戒毒3个月,入所前平均每人每天用于毒品消耗100元计算,即:1479人×100元×90天=1331.1万元。换句话说,10年来该所的强制戒毒为社会节省了毒品消费1300多万元。要知道这是直接用于毒品的消费,那么间接的呢?国际通行的标准是1∶5,也就是可以为社会节约用于毒品消费约近7000万元,这笔削减下来的巨额支出被普通消费者用于消费之后,不仅达到了他们的消费愿望、满足了消费能力之内的物质要求,而且也使销售者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可产生可观的税收。反之,将这笔钱用于毒品消费以后,以吸毒者本人的健康、生命,吸毒者的家庭和社会巨额支出为代价换取的则是贩毒分子的暴利收入。也就是说,用于毒品消费的这笔巨款除了少量被吸毒者用于以贩养吸之外,大部分被贩毒分子据为己有,没有产生任何税收和社会效益。
   
    3.强制戒毒工作降低了发案率,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毒品的依赖性和耐受性决定了吸毒者在离不开毒品的同时,其吸毒量越来越大、吸毒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毒品消费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大。为了维持生理需要,吸毒者必须使用大量资金来购买毒品。任何一个吸毒者,随着吸毒时间的增长,不论有多少财产,最后都将化为乌有。他们不得不靠盗窃、诈骗、抢劫、卖淫、贩毒等违法犯罪手段来获取吸毒费用,由此决定了吸毒者是扰乱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了这些吸毒者,就减少了不安定因素。整个强制戒毒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对吸毒者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强制戒毒所的收戒容量越大,收戒时间越长,越能减少与毒品违法犯罪相关的人数和发案次数,社会治安也就越稳定。以上情况说明,强制戒毒所的收戒人数与当地的社会治安存在动态负相关。即戒毒所收戒人数多时,社会上的涉毒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就少;戒毒所收戒人数少时,社会上的涉毒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就多。
   
    4.强制戒毒工作控制和减少了与吸毒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众所周知,吸毒者易患各种性病、各型肝炎和易传染HIV。资料显示,在入所戒毒人员中,普通性病(不含HIV)占66%,各型肝炎占36.6%,HIV占14.2%。强制戒毒所在对这些人进行脱毒治疗的同时,也对可以治疗的疾病进行治疗。由于对他们采取隔离措施,既控制了传染性疾病对普通吸毒人员的传播,又杜绝了他们同普通人群的接触,在强制戒毒期限内控制了对外界的传播。同时,强制戒毒所对所有入所戒毒人员进行HIV/AIDS预防知识教育,提高了非HIV人员的防护意识,有效防止了吸毒人群中HIV的传播及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5.强制戒毒工作减少了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资料表明,新吸毒人员的滋生多为老吸毒人员所带,以每年4∶1计算,10年来我市强制戒毒1479人,可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约360人。同时也可以阻止部分初吸、偶吸人员在被强制戒毒后继续发展为吸毒成瘾人员。
   
    6.强制戒毒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作用。
 
    对普通人群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和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的有效措施。强制戒毒所既有专门从事戒毒工作的专业人员,又能让戒毒人员现身说法,是十分理想的禁毒宣传教育基地。该所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每年都组织禁毒题材的文艺节目演出、组织戒毒人员现身说法,使群众受到深刻的毒品危害教育,推动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