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安全注射与安全套 > 正文
安全注射与安全套
中山市古镇吸毒人群针具交换预防艾滋病效果评价
2012-03-25 18:29:56 来自:《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作者:唐军,李婷 阅读量:1

  中山市古镇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门、佛山市(顺德区)三市的交汇处,毗邻港澳珠海,居住人口30余万,经济发达,往来商贸活动频繁,居民生活富庶。据公安部门统计,全镇在册吸毒人员共547人,其中静脉注射人员约498人。最新评估结果显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1]。我镇20078年申请到中山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之一的《吸毒人群一次性针具交换推广》项目,在我镇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对吸毒人员行为加以矫正,减少吸毒人员共用针具行为,阻断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

  本研究通过对近4年镇具交换工作进行总结和效果评价,旨在探索适合农村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的工作模式,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山市古镇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群。基线调查在2008年5月进行,中期评估调查在2012年6月进行。

  1.2 研究方法

  1.2.1 开展社区诊断 2008年采用随机抽样抽取了当地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吸毒人群人口学信息、艾滋病防治知晓情况、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共用针具情况,以了解社区吸毒人群的现状,完成社区诊断。

  1.2.2 制定干预方案 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建立针具交换工作制度、同伴教育员的招聘、工作人员培训、健康教育与促进、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落实经费及评价体系等。

  1.2.3 干预措施 开发部门领导,加强部门合作,利用领导倡导的号召力,通过市艾滋病防治所技术支持,市镇两级新闻报道及广播宣传等方式在社区内进行宣传,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选择场所相对隐蔽,但交通便捷,社区有较多吸毒者的曹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针具交换固定场所;在吸毒者中选取同伴教育员,通过同伴教育员动员注射吸毒者参与或通过注射吸毒者动员其同伴参与;由项目工作人员在固定交换点或外展活动中直接向吸毒者免费发放一次性针具并回收针具,同时发放安全套、宣传材料等;向美沙酮门诊转介服务;HIV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HIV抗病毒治疗转介服务。干预时间为2008年5月――2012年6月。

  1.2.4 效果评价 随机抽取社区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共用针具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008――2012年共计发放一次性针具134018支,回收针具116619支,回收率为87.02%,累计为397人提供一次性针具,覆盖率为79.72%(397/498);发放宣传教育材料18330份,发放安全套15530份;举办针对同伴教育员的培训25次;转介治疗17人;对吸毒人员进行145人次HIV检测,确认阳性12人,阳性检出率为8.28%。

  2.2 知识及行为变化情况 通过干预前后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性活动中最近一次安全套的使用率从65.63%增加到85.58%;最近一次共用注射器使用率从56.47%下降到24.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60.16%增加到91.35%,效果非常显著。而免费针具交换项目开展前后,注射吸毒人群所占的比例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注射吸毒一直是我国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途径之一。注射吸毒人群中共用针具的现象十分普遍,广东省哨点监测数据表明,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比例达40%-55%[2]。国内外经验表明,开展清洁针具交换是控制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一项有效措施[3]。

  本研究通过在吸毒人群中采取针具交换的综合干预措施,初步总结并提出了“政府规划、部门协作、社区搭台、卫生唱戏” 格局,形成了以艾防高干队员对吸毒人群进行定期随访为起点,针具交换为主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中心内容的社区艾滋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显著。

  由于吸毒是公安禁毒部门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吸毒人群行踪较为隐蔽,艾防工作人员较难接近,这为防治艾滋病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引起领导对艾防工作的重视,开发领导层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开发领导层,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是针具交换平台开展的前提。

  IDU是针具交换的干预对象,其对该项目工作的了解、认同与参与决定了干预成效的高低[4]。本项目开展前,由于IDU人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未引起各有关部门的注意及重视,对其开展的正面宣传教育较少,造成了他们对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严重不足。项目开展后,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及免费针具推广应用,IDU人群的在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人群覆盖率仍然不是很高,提示我们在宣传力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同伴教育员在针具交换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既是针具交换的对象,也是主要的操作者,他们的地位当前还无人能够取代。因此,选好同伴教育员是做好针具交换工作的关键。本研究中通过选取吸毒人群中有较具威信、良好沟通能力并乐于此项工作的人作同伴教育员,充分利用其具有较大话语权的特殊地位来开展同伴教育,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并实施一定的奖励,很好地推动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蔚.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86卷8期:553.

  [2] 周志坚,谭爱军,黄利群,等.共用针具的男性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第33卷第1期:15.

  [3] 郑红伟,开展清洁针具交换 预防静脉吸毒感染[J].中同医学指南,2010年8卷19期:168-169.

  [4] 夏军强,李小群,等,开展针具交换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及对策[J].中国爱艾滋病性病,2008年12月第14卷16期:603-605.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