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降低危害 > 艾滋病与性病 > 正文
艾滋病与性病
中国HIV/AIDS的流行状况和趋势分析
艾滋病与性病
2009-05-25 07:57:33 来自: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 作者: 阅读量:1

  1、中国HIV/AIDS的流行状况

  1.1 早期流行状况回顾

  1985年6月,陕西西安市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人(外国人)。1985年9~12月,浙江省发现4例因使用美国进口的Ⅳ因子而感染艾滋病的血友病病人。1989年起,在云南省吸毒人群中发现大批HIV感染者,至此艾滋病在我国进入流行阶段。

  1990年后,在沿海及大城市出现零星的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

  1.2 流行现状

  1998年底,HIV/AIDS已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发现。1999年9月底,国家卫生部提供的信息表明,中国已报告HIV感染者15 088例,其中病人477例,死亡240例。当时估计的HIV感染实际人数超过40万。

  2000年9月30日国家卫生部提供的信息表明,中国已报告HIV感染者20 711例,其中病人741例,死亡397例。2000年的感染报告人数,比1999年同期增加37.3%,超过了专家们估计的30%的增长速度。

  截至2001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 05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 111例,死亡584例。2001年上半年,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 541例,较去年同期的2 115例增加了67.4%,报告艾滋病人231例,较去年同期的60例增加2.85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15~49岁的青壮年为主,性别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5:1。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男女比例约为5.2:1。青壮年是艾滋病的主要人群,其中20~29岁占56.9%,30~39岁占24.1%。

  1.3 流行过程和感染途径

  1)四阶段流行过程

  1985~1988年(第一阶段)传入期。检出者主要是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

  1989~1993年(第二阶段)散播期,主要为云南省局部地区的吸毒者。

  1994~1998年(第三阶段)增长期。初期HIV感染主要从云南省开始,沿毒品贩运路线扩散;伴有因输血或卖血浆造成的HIV感染。其后,HIV感染的传播超越了云南省,在四川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吸毒人群中陆续大量出现。与此同时,全国的HIV感染者报告数量以30%的速度上升。

  1999年迄今(第四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其中,2000年的HIV感染报告人数比1999年同期增加37.3%,表明目前中国的HIV/AIDS流行不仅仍在蔓延,而且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感染途径

  目前,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途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同时存在。静脉吸毒传播的69.8%;经性接触传播的6.9%;从1998年至今经采、供血传播的占同期感染总数的6%。

  不安全行为活动模式,包括不安全的性行为、共用未消毒注射器和吸毒等,导致感染率急剧上升,感染途径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3)相对高发地区

  目前在中国31个省中,HIV感染者数量居前4位的依次为云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

  4)病毒类型

  目前,中国共有8种类型的HIV病毒流行,是世界上HIV病毒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2、不同高危人群流行情况

  以省为单位,在高危人群中设立哨点,是中国目前进行HIV/AIDS流行状况监测的主要手段。以下有关各省哨点近年来的监测报告,对分析和预测中国HIV/AIDS的发病趋势和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2.1 若干省的戒毒所监测哨点报告

  1995年哨点监测,无明显流行。

  1998年,半数以上戒毒所哨点发现HIV感染者,表明HIV感染传播的危险在吸毒者中广泛存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西昌地区都发现,吸毒者中静脉注射毒品和共用注射器的比例都较高。这是我国HIV传播的最主要高危人群。如不采取措施,HIV将在该人群大规模流行,并波及其他人群。

  2.2 云南省监测资料

  静脉吸毒传播仍是HIV流行的优势模式。1989年西部边境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首先发现HIV感染者,1994年底波及西部3个地区,1995年向中部扩散。

  静脉吸毒者的平均流行率逐年上升。1993~1995年为5.3%~6.8%;1996年达峰值,22.4%;1999年进一步达到27.8%。相关回归分析表明,2000年该平均流行率将达到29%,2001年为31.1%,2005年将达40.7%。

  初期感染者以吸毒者为主,称“瑞丽模式”。随着吸毒者的配偶陆续发病,卖淫嫖娼者中经性传播途径而感染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使该模式发生变化。经性传播途径感染者,1993年首次在男性性病门诊发现,1993~1995年男性性病病人HIV流行率为0.1%~0.2%,1996年为1.6%,1999年为1.8%。预测2000年为2.54%,2001年为3.01%,2004年将达到5%。

  卖淫人群的流行率1992~1994年为0,1995年为0.5%,1996年为1.5%,1998年为2.4%,预测2000年可达2.37%,2001年为3.12%,2003年将达5.40%。

  嫖客人群中流行率1995~1997年为0,1998年为0.3%,1999年为1.1%。

  2.3 四川省哨点监测资料

  HIV流行以吸毒人群为主,向暗娼和性病病人加速蔓延。重灾区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市县,波及区域逐年扩散。

  2.4 湖南省哨点监测资料

  吸毒现象日趋严重,感染率为2.8%,占全省已发现感染数的23%。共用注射吸毒比例高达45.8%。83.7%感染者有不良性行为,71.6%有多个性伴,80.3%在性生活中不使用避孕套。在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中,共用针头人数显著较低。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吸毒哨点监测

  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为35.7%,其中有静脉吸毒史占85.8%。与别人共用注射器者占76.7%,其中HIV感染率为40.9%。

  2.6 广东省监测系统资料

  HIV流行具全国代表性,分4个时期。1986~1989年为传入前期,主要为境外人员;1990~1994年为传入期,主要途径为境外性接触传播;1995~1996年为增长期,主要途径为性传播途径,同时静脉吸毒的HIV感染者迅速增加。1997迄今为快速增长期,静脉吸毒成为主要途径,占新感染者80%以上。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比例40%,HIV感染阳性率达5.4%。

  2.7 甘肃省哨点监测

  监测时间较短,仅5年。1995年吸毒者以口服毒品为主,达97.2%,偶有静注,但无共用注射器现象。1997年后静脉吸毒者比例逐年增加,其感染率为1.9%。吸毒者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尤其20~30岁组有明显上升趋势。婚外性行为或未婚性行为者中感染率较高。

  2.8 福建省调查资料

  通过性传播途径,从境外感染发展到境内传播,是HIV感染主要特点。HIV-I型病毒以B亚型为主,和云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四川省等地以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流行亚型不同。

  2.9 山东省、山西省等北、中部地区监测资料

  经血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随时间推移,由性途径感染者比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性病发病人数增加,性服务现象蔓延,避孕套的保护措施推广不够,在性病病人、卖淫人群和嫖客人群中HIV流行率成倍增长,需抓紧时间防治。

  3、存在问题与建议

  3.1 我国的总体监测系统亟待加强

  1)以哨点监测为主,常规监测为辅,只有少数来自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为摸清我国的HIV流行动态起过很大作用。

  2)目前的监测系统仍属于第一代监测(FGS),存在两个明显弱点:缺乏有关行为和社会特征方面的信息,不能对可造成流行的高危行为进行描述,对艾滋病的流行不能起到较好的预警作用;对哨点人群的血清学监测是干预的间接结果,只有行为改变才是干预的直接结果。所以目前的监测水平尚不足于及时反映干预效果,也不能据此及时、合理调整干预策略,以取得最佳效益。

  3.2 增强对某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测哨点设置

  某些地区哨点监测设置不合理,不能针对高危人群,及时敏感地反映出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必须清醒看到我国部分地区卖淫嫖娼现象蔓延、避孕套等保护措施推广不力,导致性病病人剧增,卖淫和嫖客人群中HIV流行率成倍增长的趋势;今后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同时根据高危人群的变化趋势,合理调整和增加监测哨点。

  3.3 强化中央、地方监测系统、各地间监测哨点的有机联系

  3.4 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

  HIV/AIDS病情复杂,容易误诊。目前我国监测哨点人员的技术水平尚不高,常不能及时获得正确诊断。一些哨点的医务人员缺乏为病人保密的意识,工作技巧不高,人为增加了对病人的管理难度。今后要加强对这些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能力。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