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教育矫治 > 正文
教育矫治
浅析做好戒毒人员个别教育工作的体会
2016-11-20 10:13:08 来自:兰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 作者:侯秉乾 杨忠 贾强 阅读量:1
  个别教育是基层戒毒民警及时掌握戒毒人员思想动态,做好学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戒毒人员思想问题最直接、快捷和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更是发现问题、破解矛盾、维护场所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灵活性,如何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戒毒人员思想转化工作亦然。民警在开展个别谈话教育之前,首先就是要全面了解掌握学员的基本情况,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四知道”。其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准学员的思想脉络,控出症结所在,做到胸有成竹,以便对症下药,从而加强教育转化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如果说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档案名册等了解掌握,那么后者则需要民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人们常说:“善观察者可见常人之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必空手而归。”因此管教民警要善于拨开迷雾,透过表象看本质,像沙里筛珠一样获得戒毒人员的真正思想动态。通过戒毒人员的表情、眼神和日常行为等反馈信息,善于见微知著,发现思想苗头。民警只有思维敏锐,细致观察,对异常情况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还可通过教育形势分析、思想会诊以及诸如吃饭看饭量,来信看表情,习艺看热情,集体活动看参与等情况,从获得的信息中梳理出戒毒人员的“心理图谱”,掌握戒毒人员的思想动态,把准命脉,以便对症下药,去“痛”除根,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戒毒人员陈某入所时拒不认错,不服管教,不参加生产习艺。他说:“我一没赌,二没抢,吸毒是花我自己的钱,凭什么强制隔离戒毒?”在戒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对抗情绪、不满情绪自然流露出来。为了做好该戒毒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我们仔细查阅了他的档案资料,并通过其他戒毒人员了解该学员的家庭和个人情况。
  
  第一次谈话中,我主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以拉家常方式与其进行闲聊,既不批评,也不碰硬,避免产生抵触情绪,让其畅所欲言、吐露心声。通过谈话了解,他从小家里没人管,在外流浪,自由散漫,经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混,染上毒瘾。后面的谈话中民警首先以关心他的生活水平,经常问寒问暖,使其对我产生信任,然后找准时机,指出其思想上的错误想法,他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时抓住时机给他讲毒品的危害,吸毒的最大害处,是忘却自我,麻木和瓦解人的精神、神经系统。你脑海中出现的正是你希望和想要得到的。它使人丧失良知和责任感,干出一些坏事而觉得与己无关。可见一旦吸毒成瘾,心理扭曲,人格改变,除了毒品一切可抛。给自己、亲人、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你应该坚决地向毒品说“不”!“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哪条路是生路,哪条路是绝路,你自己看吧!”并给他今后的戒毒生活指明了方向。陈某逐渐消除了抵触情绪,并主动要求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习艺生产,目前思想基本稳定,在队里表现很好,能遵守所规队纪,积极戒治。
  
  二、关爱尊重、因势利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戒毒人员是一个违法者,脑疾病人,更是一个受害者,民警如果怀着热情、宽容、关爱去教育矫治戒毒人员,就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在重塑戒毒人员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民警对戒毒人员的关爱能使自己创造出各种良好的切实有效地方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民警只有关爱、尊重戒毒人员,才会赢得戒毒人员对自己的尊重和信赖,在戒毒人员当中要树立威信,谈教育才有意义。其次,民警要真正为戒毒人员着想,思他们之所思,急他们之所急,特别是对于戒备心理很强,配合性很差的戒毒人员,还要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在有限的范围内合理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得到认可、温暖和尊重。要彻底摒弃那种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势,要“以法正其行,以德正其心”,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戒毒人员王某,刚入所表现为习艺生产不努力、行为养成差,平时日常戒治中,懒懒散散、不思进取,习艺生产磨洋工,上课听讲两眼无光,总是发呆……这些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问其原因,他总是说没事,如果对他责怪、惩罚无疑是雪上加霜,采取简单粗暴的形式加以训斥,或一棒子打死,不但无法使其转化,反而加重了他的心里屈辱感。于是我通过他们班的其他戒毒人员了解情况,但均不知缘故,只说前两天他家里来了一封信,收工后我便找其谈话,得知其女儿上学交不起学费,妻子要跟他离婚。了解这一情况,民警首先做其思想工作,指出吸毒给亲人带来的危害,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怪也只能怪自己,不要怨天尤人、执迷不悟,要从中吸取教训,戒除毒瘾、重新做人,鼓励其要树立戒治信心。一边安排其给家里拨打亲情电话,主动承认错误,在家属探访时,大队民警抓住时机,积极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并主动凑钱为其女儿交上学的学费,从而挽救了一桩婚姻,消除了他的思想顾虑。王某非常感谢,在后来的戒治生活中,表现积极成为队里的骨干,提前三个月解除强制隔离。
  
  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滴水穿石
  
  做人的思想工作难,做戒毒人员的思想工作更难,难就难在其具有不确定性和反复性。戒毒人员的思想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过程,是一个抓反复、反复抓的过程,寄希望于一次两次的教育转化,“毕其功于一役”,想一蹴而就,是做不好教育转化工作的。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认识并注重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戒毒人员的教育转化问题上,民警首先要克服急躁情绪,在增强矫治科学性上下功夫。既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又要有“知难而进、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开展工作。
  
  四、情理兼容、刚柔并济,做到思威并举
  
  “理”就是制度,“情”就是情感,在个别教育工作中,既要有理还要有情,缺一不可,离开了“理”,“情”就成了无源之水,达不到约束,反省的目的。因此,民警在戒毒人员的管理、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格”并不等于“严厉”、“严酷”,过分的严格管理不利于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容易造成自卑感强、个性压抑,甚至会造成戒毒人员的逆反心理,导致民警与戒毒人员的关系对立甚至僵化,这极不利于戒毒人员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作为民警要正确把握管理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宽中必严”,“严”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民警还要做好个别被处罚戒毒人员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其正确的认识错误,改邪归正。同时,对待戒毒人员违纪处理中,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不是迁就从容。民警如果能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俗话说“感化人离开了实际行动,言语再美丽都是苍白无力的,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其立足之地”。
  
  戒毒人员张某是“三无”人员,因缺乏关爱,加之无人探视,自卑心里非常严重,对戒治生活产生厌烦情绪,孤独压抑、精神压力大,变得脾气暴躁,行为失控,受到处理。我了解情况之后,首先对其讲清楚政策、法规,让其认识自己的身份,然后明确告诉他在队里只有认真服教,服从管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在日常的戒治生活中,民警首先抓其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并且自己设身处地,尽己所能的帮助该学员,解决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在一次帮教活动中,对他适当捐款捐物,让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的关爱、民警的关心,从而有力地配合教育转化工作的深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戒毒人员教育转化是一项既艰辛又复杂的工作,教育转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戒毒人员内心深处渴望进步,管教民警如果以一颗博爱、宽容的心唤醒他们,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围城,放飞他们的心灵,增强戒治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戒毒对他们身心和社会功能恢复带来的益处,那么我们的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