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心理治疗 > 正文
心理治疗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心理康复矫治方法的引入与应用
吸毒成瘾的心理、行为治疗
2009-10-10 07:07:53 来自:湖南省邵阳市劳教(强戒)所 唐友忠 作者: 阅读量:1

  摘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社会角色和法律身份的影响,心理特点和人格特质表现为严重异常。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矫治必须结合其身心特点,遵循强制隔离戒毒的客观规律,着眼于“心瘾”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回归后防止复吸的目标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心理康复矫治

  《禁毒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可见,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康复矫治是法律赋予戒毒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从劳教戒毒工作来看,心理矫治无论是模式的建构还是方法的引入,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应用更是停留在面上,其矫治功能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笔者认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要使心理康复矫治的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就必须考虑戒毒人员的社会角色和法律身份,结合其身心特点,遵循强制隔离戒毒的客观规律,着眼于“心瘾”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回归后防止复吸的目标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心理康复矫治的要求

  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矫治与社会上的心理治疗有着许多的不同。戒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康复矫治作为其中的一项矫正技术,既有自身的要求,又必须符合整个系统的要求,为整个系统目标服务。

  (一)理论上的要求

  1、以辩证施治为原则

  由于每个戒毒人员的身体状况、行为模式、成长经历、受教育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吸毒行为的生理、心理、社会学原因也必然存在差异,病理机制不同,派生的心理障碍不同,矫治方法必然不同。因此,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矫治,就必须从每个戒毒人员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占有资料,反映个案历史变化的真实,运用恰当的心理学理论具体地进行分析,才能让其做到心中有数,相信心理矫治是有效的,同时培养他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的能力,这也是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取得疗效的基础。

  2、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

  在应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文化性已成为心理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从心理学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心理学智慧也一直在为现代心理学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丰富的灵感与启发。如《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就是心理疏导疗法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心理、人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对人们心理与人格的影响,熟悉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把心理矫治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挖掘戒毒人员自身戒毒的潜能,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引导他们由“要我矫正”向“我要矫正”转变。实践表明,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矫治与传统文化教育,两者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同,以传统文化教育引发戒毒人员内心震撼、反思,以心理矫治为渠道抒发感受,力争良性工作效能,结果殊途同归。

  3、以整体工作为基础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由诸多工作组成的系统工程,各项工作之间是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康复矫治做为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不可能独自承担起矫治任务,必然与其它工作衔接起来,综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无论各项工作本身,还是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康复矫治资源。因此,心理康复矫治必须从整体工作出发,把握心理和管理、教育、习艺劳动、行为矫正、身体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适应训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实施中渗透心理康复矫治,从而使心理康复矫治工作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二)技术上的要求

  1、治疗模型易于戒毒人员理解掌握

  从收容的情况来看,强戒人员的文化层次大都偏低,理解和接受能力不高,这就要求心理康复矫治方法的治疗模型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易于被戒毒人员所理解掌握。具体说来,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讲解,能使绝大多数戒毒人员理解和接受;其次,通过提问、启发,能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再次,通过几次传授后,能进行自我调适。

  2、能调动戒毒人员的自信心

  可以说,戒毒人员取得疗效的大小与他们自信心的大小成正比。自信心直接影响矫治效果,包括远期疗效的巩固。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分析、心理治疗等方法,能调动戒毒人员接受心理康复矫治的积极性和战胜心理障碍的自信心。坚强的自信心能有效地激发和提高矫治的欲望和动机,调动矫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认识的转化,加速达到矫治的目的。

  3、能有效地改造戒毒人员的人格

  对于戒毒人员来说,消除各种症状只是登到了“半山腰”,任务还远未完成。要彻底戒除毒瘾,最艰巨的任务还在于“斩草除根”,即改造人格——变异的人格。人格变异是戒毒人员各种心理、行为障碍的内部基础,如果不把这个根拔掉,回归社会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就会出现失衡,复吸毒品就不可避免地再次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选择。因此,改造人格至关重要。

  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心理康复矫治应遵循的原则

  实践表明,虽然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可通用于世界,但其实际应用与实施,则必须配合被治疗者的实际生活与社会文化背景。在强制隔离的特殊背景下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矫治必然遵循其相应的原则。

  (一)灌输式教育与引导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灌输作为一种由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是心理矫治人员按照健康心理品质的要求和戒毒人员的不良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实现戒毒人员心理品质重新建构的一种心理矫治方式,具有强制性、计划性及发展性的特点。强制隔离戒毒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强制性,没有强制性就不可能对行为不能自控的吸毒成瘾人员实施有效矫治,因此,灌输式教育不但是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开展心理矫治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是开展其它形式心理矫治的前提和基础。引导是戒毒人员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后,心理矫治人员将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通过情景设计、心理故事、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启发诱导戒毒人员主动探究,从而获取心理健康知识重构心理品质的矫治影响过程,其特点是含而不露,强调让戒毒人员主动发现、体验和领悟。

  (二)补救性治疗与发展性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补救性治疗,即对戒毒人员已有的心理障碍进行治疗和补救。发展性治疗,即优化戒毒人员的心理品质,强调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前者是治标,是具体目标、近期目标;后者是治本,是终极目标、远期目标。我们只有把治疗目标视为从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到特殊、具体、微观、近期的目标这样一个连续体,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入手,在实施具体目标时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把长远的、终极的目标融于具体目标中,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三)分析性治疗与操作性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分析性心理治疗,是指心理矫治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帮助戒毒人员了解、分析和认识其不良心理和吸毒行为的根源及性质,从而达到领悟并初步改善症状的一种较为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着重于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和诊断。操作性心理治疗是指心理矫治人员利用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改善戒毒人员各种具体症状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调问题的改善和人格的重构。由于戒毒人员掌握具体的操作技巧后,可以不在心理矫治人员的指导下独自练习或在非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因而是一种巩固疗效的长期心理治疗方法。

  三、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心理矫治方法的引入与应用的设想

  心理康复矫治做为强制隔离戒毒的重心工作,关键是方法的引入与应用。下面就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如何引入与应用心理康复矫治方法谈谈笔者肤浅的设想。

  (一)迁延反应阶段

  针对戒毒人员入所时急性脱瘾基本上已经完成,但生理上的迁延反应还比较强烈这一特点,此阶段的心理矫治主要是分两步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步:缓解迁延反应所带来的躯体上的不适感觉。强制脱瘾后,吸毒人员对躯体上的不适都异常敏感,要缓解他们的不适反应关键是要降低他们对不适反应的感受性。而降低感受性最可行的方法是心理矫治人员对戒毒人员强制进行放松训练,使他们体验到紧张后的轻松感,然后进行语言诱导(也可配合催眠音乐),使他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入催眠状态,再进行感受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的暗示,多次反复,可帮助他们较快地缓解躯体上的不适反应。如果是个别施治,采用经络催眠的方法,即先进行经络按摩使其放松,再进行语言诱导,效果更佳。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易于被戒毒人员接受。

  第二步:进行自信训练培养戒毒信念。实践证明,吸毒者没有强烈的戒毒动机和坚定的戒毒信心,要戒除毒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引导戒毒人员坚定戒毒信心是心理矫治取得疗效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般说来,通过第一步矫治,戒毒人员尝到了“甜头”,会对心理矫治人员产生一定的信任,这时心理矫治人员要趁机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案例,让他们明白毒瘾虽然难戒,但只要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心,积极配合民警的工作,是完全可以戒除的。确定戒毒人员主观上有了戒除毒瘾的信心后,接下来就是进行自信训练,使信心得到强化并升华为戒毒信念。

  自信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但具体应用哪种则要视戒毒人员的思考模式来定。这是因为人的思考模式分为三种,即:视觉型(思考时多景象冒出的人);听觉型(多用文字说话做思考的人);感觉型(思考时常与自己的感觉在一起的人)。每种思考模式的人接受外界信息、记忆储存、提用资料的方式是不同的。戒毒人员属于哪种思考模式的人可根据心理测量和观察获得。

  要强调的是,自信训练要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一般说来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看到效果,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二)生理康复阶段

  配合所规所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生理康复治疗与训练,注重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对心理矫治的认识。

  第一步: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与生理、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心理健康与行为模式、心理健康与认知模式、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的关系以及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让戒毒人员认识到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第二步:排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说明“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心理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上的障碍。进一步激发戒毒人员接受心理矫治的内在动力和兴趣。

  第三步:戒除毒瘾的关键就是戒除心瘾。讲解吸毒行为是由错误的认知导致的,吸毒成瘾后又导致认知的进一步扭曲及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的改变,由此又派生许多心理障碍,既然心理障碍是可以通过治疗排除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可以矫正的,那么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照样可以戒除毒瘾。进一步强化强戒人员的戒毒信心。

  第四步:心理矫治的要求。讲解心理矫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启发戒毒人员自觉配合心理矫治人员的工作,并且做到:“善”——善于设疑(提问);“精”——精于理解(内容);“巧”——巧于联系(自己);“勇”——勇于实践;“贵”——贵于检验(结果);“少”——少想多做(认识与实践同步)。同时,强调反馈作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及避免逃避等的重要性。

  (三)常规矫治阶段

  通过分析让戒毒人员认识自己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接受治疗,学会自我调适。

  第一步:认识心理障碍。心理矫治人员根据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运用心理学原理,通俗易懂地帮助戒毒人员分析心理问题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例如,对文化程度、领悟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低,思维简单的戒毒人员可用心理疏导疗法的病理模型进行分析。这种病理模型是将心理障碍的产生、发展形象地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分根、干、冠(树叶)三部分。树冠代表各种症状,树干代表“怕”字,树根则代表人格缺陷,树成长的土壤代表个人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要治愈心理疾病,就必须除去这棵“棵”。由于形象生动,很容易被戒毒人员理解和接受。

  第二步:治疗心理障碍。戒毒人员的心理障碍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治疗:确定治疗的目标;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商定治疗模型(方法);着手治疗。但不管使用哪种治疗方法,都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习艺劳动、文体活动中进行检验,使之成为治疗——认识、领悟——实践——效果反馈——再治疗——再认识、领悟——再实践——再效果反馈……的良性循环过程,直致形成习惯。

  第三步:学会自我调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戒毒人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心理矫治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我调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自我矫正(认知重建)。当不自觉地出现非正常思维(或负性自动思维)活动时,就立即认识到这是病态的,并马上中止这种思维,换一个思维内容。如,“五步脱困法”、“意义换框法”。

  2、自我摆脱(情绪管理)。当有负面情绪时,能自我摆脱,帮助改变情绪状态,并能保持、甚至加强对环境情况的处理能力。如,“生理平衡法”、“逐步抽离法”。

  3、自我抵制(合理防御机制)。当有外界不良因素侵袭时,能自我抵制,防止受到不良影响和伤害。如,“避弹衣法”。此法对于有强烈不安全感、内心力量薄弱、容易因别人说话或行为而感到受伤害的人特殊有用,对于不能接受别人批评、或者常感受到逼害的人也很有效。

  (四)回归前巩固阶段

  巩固前三个阶段的矫治效果,进一步提高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特殊是防止复吸的能力,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第一步:人格重构。事实上,前三个阶段的所有工作,包括心理矫治工作都是围绕改造人格进行的,这阶段所说的人格重构其实只是对前面所作工作的梳理、整合和深化。

  1、坚定改造人格的信心。人格既然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就可以在后天改变它。只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提醒自己,随时矫正自己的偏差,持之以恒,就能逐渐把过分的人格改掉。

  2、挖掉人格缺陷之“根”。改造人格,关键是要保持轻松、乐观、勇敢、果断、灵活、坦然的心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凡事向前看,学会吃小亏,做事胜不骄、败不馁,把功利看淡一些,正确交友,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第二步:拒毒技能培训。针对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与吸毒行为有关的情景进行设想或模拟现场,学会如何自制自控,保守操守。

  1、未来预测。一是让戒毒人员把回归社会后,可能诱惑自己复吸的情景一一描述出来,并按诱惑的程度由弱到强进行排列,制成等级表。二是在心理矫治者的主导下,模拟各种有毒环境,同样按诱惑的程度由弱到强进行排列。

  2、想象拒毒训练。让戒毒人员按照上述等级表,从弱到强逐级进行想象,心理矫治者适时进行厌恶反应暗示,直到想象中一出现该情景就立即产生无法承受的厌恶体验,再进行下一等级的训练,从而达到脱敏的目的。在催眠状态下进行效果更佳。

  3、模拟有毒环境适应训练。必须在想象拒毒训练取得理想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每一级训练,都要使戒毒人员达到完全能够自我控制,不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趋毒反应方可进行下一级的训练。训练中心理矫治人员要自始至终的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总结和改进训练方法。

  第三步:安装经验掣。即让戒毒人员回忆起戒除毒瘾后感到最愉快、最自信、最有力量时的内心状态,做一个平时自己不常用的手势,如用右手姆、食二指捻着左手尾指,或者双手握拳等,直到这种最佳的内心状态消失之前撤销这个手势。反复练习,乃至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只要一启动经验掣,就能重获以上所说的那种最愉快、最自信、最有量的内心状态,从而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

  当然,心理康复矫治方法的引入与应用与心理矫治人员的知识、能力及责任心有直接的关系,但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我相信心理康复矫治这种无可替代的教育手段必将越来越成熟,为落实首要标准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郭念锋等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王伟

  3、《NLP简快心理疗法》李中莹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