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心理治疗 > 正文
心理治疗
吸毒人群的心理及对策研究综述
吸毒成瘾的心理、行为治疗
2009-02-25 09:33:19 来自:郑振发 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 阅读量:1

  1 引言

  毒品是全人类的大敌,中华民族深受其害。耻辱的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至1949年,全国竟有2000多万人吸食鸦片,新政府经过三年的努力,于1952年自豪地宣告:中国己经灭绝毒害[1]。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吸毒问题又死灰复燃。2005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达78.5万人,其中吸食海洛因70万人[2],而实际吸毒人数为在册人数的3-4倍。在戒毒实践中,戒除吸毒者对毒品的生理性依赖,成功率已近100%,但戒除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性依赖,却是难乎其难,目前的戒断率仅10%以下[3]。

  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吸毒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提出心理社会因素是导致吸毒的重要原因[4]。本文以海洛因依赖为重点对象,首先分析与吸毒有关的诸因素,接着介绍吸毒原因的理论,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针对禁毒斗争中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抛砖引玉。

  2 吸毒问题的研究概况

  2.1 毒品的定义及分类

  对于“毒品”尚未有统一的定义。《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将毒品定义为:国际公约规定的受控制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朗文当代英语辞内》将毒品解释为:一种经吸食或注射进入人体后能产生快感或兴备的违禁物质。《现代汉语大词典》将毒品解释为:作为嗜好品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

  国内有学者认为应从非法性、危害性和成瘾性三个要素去把握毒品的定义,广义的毒品是指非法使用的对人体和社会有害的成瘾性药物。狭义的毒品是指法律禁止滥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1]。

  由于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并且随着科技发展,新的成瘾药物不断增多,所以学术界很难也没有对毒品作出统一分类规定。按五花八门的不同标准,对毒品的分类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状态。如世界卫生组织将毒品分为鸦片类毒品、大麻类毒品、可卡类毒品、苯丙胺类毒品、酒精-巴比妥类毒品、致幻剂类毒品、挥发性化合物毒品、烟碱类毒品[1],而从作用于人体的药理和效果上分类,又分为抑制性毒品、兴奋性毒品、致幻性毒品[5]。

  “吸毒”对指吸食、注射毒品,专业研究者称之为“药品依赖”、“药品滥用”,但心理学界及法学界还是沿用了“吸毒”这一称谓。

  2.2 海洛因

  海洛因分子式为C21H23O5N,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分子量369.40,纯品为白色柱状结晶或晶性粉未,故俗称“白粉”,具有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降压、排尿减少等作用[1]。它属阿片类毒品,极易上瘾,可笑是的德国拜耳制药有限公司竟于1898年将其做为镇痛及解除吗啡瘾癖的药品推向市场。

  海洛因进入血液后,很快转化为单乙酰吗啡,最后再代谢为吗啡。由于单乙酰吗啡比吗啡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而作用于神经中枢,海洛因的效价是吗啡的十倍[5]。

  2.3 吸毒的生理机制

  心理活动是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6],脑的机制现在还不甚明了,而毒品主要作用于脑,所以对于吸毒的生理机制,也是不甚明了。近年来,随着脑事件相关电位、计算机控制的轴向层描、核磁共振层描、正电子发射层描、基因芯片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吸毒的研究,通过阅读了此类研究的报告文献,可以得出一个轮廓性观点:毒品依赖是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有一个渐进的病理适应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了脑区多部位的神经递质、蛋白受体、酶、基因表达、突触结构、乃至神经元树突和胞体的大小和直径的变化,各种变化相互影响 [7-27]。

  我们可以用相对平衡的概念来理解海洛因依赖的过程。海洛因初次进入机体时,机体原有的自然平衡被打破:(1)神经递质急剧变化:激活内源性阿片μ、δ、κ受体,同时也激活了某些蛋白激酶,使多巴胺(DA)受体启动[7],并且抑制突触间隙DA的重吸收而间接激活DA受体,使DA功能增强[8]。(2)细胞内环境急剧变化:Ca2+浓度升高,Mg2+、K+溢出,从而改变细胞膜静息电位,导致细胞兴奋[8]。(3)激活应激系统,使得机体内分泌紊乱:激活α、β—肾上腺素受体,增加了去甲上腺素能神经活性,导致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水平的提高[9-10]。这些机体内的急剧变化导致机体体验到不适,但机体会很快地形成了在海洛因存在下的一种平衡状态[11]。在这种状态下中脑边缘系统内及神经元突触发生持续的对抗性适应,(1)DA受体的数量和活性的适应性变化。(2)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活性和信号转导途径发生了改变。(3)基因表达改变。在这种平衡状态下,因为DA功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状态,作用于伏隔核突触后受体产生欣快感,并产生奖赏效应[7]。但这种状态下机体内的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K+、Ca2+、Mg2+等电解质需要海洛因的剌激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平衡。一旦停用海洛因,适应性平衡又被打破,(1)神经递质急剧变化:DA受体超敏,NE过度释放,兰斑核异常放电等,(2)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特别是K+,Ca2+等电解质的变化导致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放电。这些变化导致机体产生的戒断症状。经过一至二周左右时间,机体又会通过自我调整基本恢复到原有的自然平衡,但要完全恢复,还要经过长时间缓慢的微调,这期间出现的状症叫稽征性戒断综合症。[1,5。12-13]

  2.4 吸毒的心理机制

  海洛因依赖有三大心理因素:

  (1)解脱不良情绪。从药理作用看,海洛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处于麻木状态,进而产生即时的“解脱感”,与个人的情绪、忧虑、紧张等全部隔离开来,进入所谓“不是永恒性的死亡――没有痛苦的生活。”从这一点看,心理冲突程度高的人更易染上毒瘾,因为他们更需要缓解冲突[1,5]。

  (2)寻求欣快感。海洛因进入血液几秒钟后,就会产生十分强烈的欣快感,一股强烈的温暖性快感自下腹部向全身扩散,直冲入头,很快遍入全身,引起一种难以形容的忘乎一切,飘飘欲仙的特殊精神感受,一切烦恼、痛苦都荡然无存,欣快高潮过后,进入无忧无虑的宁静状态[1,5,28-30]。

  (3)避免戒断症状。初始时有疲倦、乏力、频繁地打哈欠、大量的流涕、流涎、流泪,继之出汗、颤抖、瞳孔散大、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汗毛竖起。接着,胃肠道蠕动和肌张大增加,强烈的收缩和蠕动导致胃肠痉挛,并伴长时间的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约在36小时之后,全身感到极度的寒冷颤抖,双足不由自主地乱踢[1,5,28-30]。

  3 吸毒问题的影响因素

  对于一个吸毒者来说,其吸食毒品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复杂的,是外部条件和诱因与个体内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吸毒人员做吸毒原因调查时,多数的吸毒者选择了多项原因[28,30-32]。

  3.1 人口学特征与吸毒

  吸毒的男女比例约为8:2,可能是由于女性较少参加社会活动,社会规范对女性约束较多,,但近年来女性的吸毒比例逐年上升,这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相符。[33-36]

  吸毒人员中初中文化以下占80%多[33,37-39],可能是由于受教育越少,其行为在接受社会规范方面就越少,理性成分在大脑中所占的比重就越低,情感成分和原始生物成分越多。另外,受教育少,在就业和社会活动中外于劣势,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最终以吸毒来解脱。但近年来高学历者比例有所提高,深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受教育途径多样化的影响,许多人以各种渠道获得进一步教育,高学历的吸毒者大多是职高生或自费生。

  无业和个体经营的约占70%[39-42],可能是这两类人精神比较空虚,同时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易受社会的不良影响,易获得毒品。

  未婚和离异的也约占70%[41-42],可能是由于无配偶的人自律性较差,交往对象也较为多样化。吸毒后毒品成了其生活的中心,再也没有精力寻找婚恋对象,并且非吸毒人群也不愿与吸毒人员建立或维持婚恋关系。

  多数吸毒者第一次吸毒时年龄是在20至29岁之间,平均年龄约25岁,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的新个体步入社会,向独立生活过渡,家长和伙伴关系重大转折,社会交往大量增多,许多的生活事件出现。研究者发现,首次吸毒年龄越少,越是难以戒断[1,35,38,43]。

  3.2 吸烟与吸毒

  吸烟是吸毒的入门,有90%多是人在吸毒之前就吸烟,吸烟越早,吸毒的可能性就越大。吸烟与吸毒的方法相似,绝大多数的吸毒者开始时是用口吸的方式,如将毒品放在卷烟吸食[40,42,44,46]。

  3.3 个体认知与吸毒

  吸毒者吸毒前对毒品的无知和片面是误入吸毒歧途的原因之一[47]。个体对成瘾行为的态度与日后毒品依赖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吸毒者在吸毒之前对成瘾行为持轻率、放任甚至主动追求的态度。吸毒者在吸毒后对吸毒成瘾的心理否定水平也仍然较低。有很少一部分是为了减肥、治病而吸毒,可见其对毒品的无知。[32,40,48]

  3.4 个体情绪与吸毒

  负性情绪易导致个体感染毒品,有96%报告自己第一次吸毒时心情不好。Castellani和Wedgewortgh发现情绪性的心理压力与毒品依赖有相互作用[49]。Katerndahl和Realini发现了吸毒者生理戒毒后会为了避免或抵御恐惧事件而复吸[50]。

  谭剑辉等人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吸毒人员进行测查,发现其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51],朱伟俊等人报告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较多的焦虑担忧及强烈的情绪反应[52]。季定素对打工妹的进行吸毒原因调查中发现,有64.8%的选择了心烦,58.6%的人选择了受挫[30]。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当代社会的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冲突,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越轨而少数人却选择了吸毒?有一些研究者用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来研究这个问题。

  杭州市强制戒毒所金枝、杨金娣等人先后二次用防御机制问卷(DSQ)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量,发现海洛因依赖者较容易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他们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及适应新环境的策略常以幻想、抱怨、退缩、制止、回避、否认、消耗倾向、压抑等下等策略,导致最后用吸毒来解脱压力与冲突[53-54]。

  曲洪芳等人的研究结果与金枝、杨金娣的报告一致,他们还发现吸毒者的防御机制与其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55]。

  3.5 个性倾向性与吸毒

  许多关于吸毒原因的调查报告中,都将“好奇”是列为的主要原因,对于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尤其如此[28,30-31]。

  人们对新奇事物有注意、探索和操弄的内在动力[56],尤其是青少年猎奇的欲望更为强烈,对什么都想亲自看一看,试一试。这种心理促使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尝试性、模仿性和冒险性。当别人渲染吸毒能让人“飘”起来,“想什么就有什么”时,他们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尝试吸毒而不能自拔[1]。

  也有研究者提出,将“好奇”作为吸毒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持这类观点的研究者指出,目前对吸毒者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吸毒人员具有推脱自身责任的特点,在答卷时,倾向选择那些中性或褒义的吸毒原因,这是多数调查报告将“好奇”列为吸毒重要原因的主要原因。好奇来源对周而复始、枯燥单调的厌倦;好奇来源来对新生事物、新鲜体验的渴望,好奇心理包含了追求剌激的成分。吸毒行为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也是个体生活中重要事件,个体对于吸毒行为的选择,必然经历一个心理发展和心理准备过程,是个体行为决策后再采取行为,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对毒品应具有一定的了解。 “好奇”对于染毒无疑具有消极作用,但是,由“好奇”发展到实施吸毒行为要经历主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经历不良社会影响的内化过程,并最终外化成行为的过程,不能将吸毒原因简单地归结于好奇,而是应更深入地研究多方面的因毒、素[1,42,47]。

  3.6 个性心理特征与吸毒

  目前,研究最多是人格缺陷与吸毒之间的关系。80年代的一些心理研究者常常用依附性人格来说明吸毒人群,其特征是无主见、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和自尊,往往需要他人替他做出决定。而当一个人成为吸毒品后,他的人格就容易越向依附型人格靠近[1,5]。

  近年来的研究者趋向认为,大数吸毒者在吸毒之前就有多种人格缺陷。Lepez-Torrecillas等发现自我控制力、自信心差、自我效能越低,越容易吸毒和复吸[58]。姜佐宁认为:吸毒者表现出许多心理障碍,包括高度焦虑、精神病态、神经症或精神分裂症[59] 。而反社会人格障碍多见于男性患者,抑郁症、惊恐发作、焦虑性障碍多发生于女性[60] 。

  国内有许多研究者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对吸毒者的人格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大同不异,均支持吸毒者有多项人格缺陷的观点[60-67]。

  综合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对吸毒者进行调查的报告材料,吸毒者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人格特征:(1)依赖性个性:对别人要求过多,当别人对他提出要求时则感到不满,常有压抑的敌对情绪,易激怒。(2)攻击性及反社会性:经常表现为躁狂、易怒、粗暴、外向、能量很大、常有冲动攻击行为;自我中心,对个人的渴求不能推迟,常撒谎、诈骗。(3)偏执:敏感多疑,偏执任性、以及紧张、焦虑、缺乏自信。(4)癔症:有明显的内感性不适或疑病观念,常夸大各种疼痛与不适,同时伴有情绪的爆发;人际关系肤浅,幼稚。此组人格特征以女性患者更为明显。(5)抑郁: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甚至自杀、自伤[61-64]。

  谭剑辉等人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16PF)对吸毒人员进行测试后报告,吸毒者有较高的敢为性、低乐群性和低兴奋性,表明吸毒人员均具有做事鲁莽,冒险敢为、主动任性、少有顾虑、喜欢探求新事物的人格特征;同时又具有孤独、冷淡、寡言的性格特点;男性实验性分值最高,说明其更激进,思想更自由。吸毒人员的恃强性,怀疑性,世故性因子数亦低于正常成人,表明吸毒人员率直,依赖性强,易顺从,随群附和,易上当,加上他们的低聪慧性和低稳定性,反映他们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情绪易激动,易烦恼,在困难面前表现对挫折的耐受性差,这些都进一步证明吸毒人员辨认事非能力差,学习能力差,易受他人怂勇,易被教唆。在有恒性,自律性方面,吸毒人员的因子分数低于正常人,说明吸毒人员做事敷衍,不顾大体,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他们敢于以身试法。另外吸毒人员的低敏感性和紧张性,说明吸毒人员自持固执,冷酷,安于自足,由于过于满足而导致懒惰和效率低下[65]。汪小琴等人对女性吸毒劳教人员进行16PF测量后报告,女吸毒人员的基本人格为情绪不稳定、依附顺从、外向敏感、狂放幻想、直率幼稚[66]。

  骆建忠等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绍兴市196例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周祖木等人也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温州市强制戒毒所1497名戒毒人员进行调查,他们一致报告吸毒者的P分数偏高,这表明吸毒者可能较为倔强,难以适应环境,易行为异常,喜干奇特事情,不顾危险。但对于内外向因子E和情绪稳定因子N,两份报告相反。骆建忠等人报告E、N也偏高,而周祖木等人则报告E、N偏低[37,67]。

  谭剑辉等人和曲洪芳等人用SCL-90对吸毒者进行测试,一致报告吸毒者的SCL-90的各项得分远高于全国常模[51,55]。朱伟俊等人报告海洛因依赖者神经质倾向明显[52]。

  3.7 不良交友与吸毒

  不良交友是导致吸毒最重要的因素[42,68]。绝大多数的吸毒者在吸毒之前,交际伙伴中不同程度地具有吸毒行为[32,40]。宁波强制戒毒所调查显示,初次吸毒参与人数二人以上的占94.5%。有60%的人将受同伴影响,43.5%的人将被人劝说做为吸毒原因,84.1%的人初次吸毒与朋友在一起[31]。初次吸毒一般是在与吸毒者交往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其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吸毒现象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感染吸毒行为。影响力最强的是所谓的“朋友”,其次家庭成员和亲属;再次是同事、邻居、生意伙伴等[1]。

  吸毒行为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学习的结果。吸毒行为的传播是以人际关系为主,而人际关系的建立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和时空上的接近。人际关系建立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体的动机,这也说明结交朋友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吸毒行为之所以感染速度非常惊人,是由于它使得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更加方便,具有更强的诱惑力和其骗性,并且随着人际关系和不良观念的交叉和延伸,感染的范围呈几何发展,形成非常强的墨渍效应[1,5]。

  3.8 家庭不良影响与吸毒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关系重大。李新英等人及杨禹龙分别利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后报告,吸毒人群的父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母亲的过分干涉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而父亲的情感温暧理解、过度保护因分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并且不完整家庭结构的比例也大于正常人群。[40,69-70]。赵子慧通过对1000例云南戴托普治疗中心病历的检查,报告仅有3.37%的吸毒者将自己所受家庭教育方式描述为良好,27%的吸毒者认为自己被过分溺爱,56%认为自己父母对其过分严厉[68]。

  因家庭内部成员、亲属、恋人的影响而吸毒的现象并非罕见,一个家庭中全部或一部分成员吸毒的情况也时常出现[40]。宁波强制戒毒所调查显示,15.9%的吸毒打工妹第一次吸毒与男友在一起[31]。

  4 国外关于吸毒原因的理论

  国外关于关于吸毒原因的理论较多。在这些理论中,有的强调吸毒时内心感受--“高峰体验”,有的重视对毒品的态度观念,有的着眼于个体因素,有的着眼于社会环境因素,还有的着眼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有的格外注重对毒品的第一次使用,有的非常重视毒品的持续使用以及吸毒习惯的形成。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吸毒问题作出一定诠释,无疑有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

  4.1 遗传基因观

  这种观点认为,个体的基因要构成影响其滥用毒品的倾向。某些基因的组合影响着人体内与毒品使用密切相关的特殊生理机制。但几乎所有的这类研究者都主张,遗传基因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能单独决定个体是否滥用毒品[1,5]。

  4.2 新陈代谢平衡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海洛因上瘾就像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毒品在机体中充当平衡器的作用,毒品的重复使用使得机体的新陈代谢一直进行下去。临床上的美沙酮替代疗法正是建立在这种学说上[1,5]。

  4.3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直接源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主张人类的行为是在外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而不承认心理或个性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关于使用和滥用毒品的强化理论指出,有关实验研究发现,尽管这种愿望随着不断吸食而变得愈加强烈,这表明吸毒毒品行为可能是人类对毒品的自然反应,与人类的个性因素并无态大的关系。因此,至少就吸毒的某些方面而言,个性变量可以不作考虑。当然也应该看到毒品的自然反应在强度上因人而异。

  在强化理论中,用于解释人们吸毒成瘾行为如何形成的强化机制有两种,即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机制。所谓积极强化,是指某种行为给个体带来的快乐感受和体验促使其再次实施这种行为。就吸毒而言,积极强化是指吸毒所带来的快感。“舒适感”和高峰体验驱使吸毒者复新吸毒。其中毒品带给吸毒者的快乐具有强大无比的威力,是驱使吸毒者一再吸毒的直接驱动力。积极强化更多地属于心理依赖的范畴,或者是心理与生理依赖的综合体,而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依赖。临床发现,吸毒的初始阶段,尽管许多吸毒者身体对毒品的生理依赖还没有形成,但他们从吸毒中所获得的快乐却驱使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吸毒;这种快乐随着吸毒的持久入日趋强烈,进而使得吸毒行为的驱动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可见,吸毒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如愉快、舒适等强化着个体的吸毒行为。

  所谓消极强化,是指由于某种行为能使个体的痛苦得以减轻甚至免除,因此为了减轻或免除痛苦,个体便再次实施这种行为。就吸毒而言,消极强化是指吸毒带一的个体痛苦感受的减轻或免除驱使吸毒者重复吸毒。其中,毒品带给吸毒者的痛苦感受的减轻或消失,是驱使吸毒者再次吸毒的直接驱动力。消极强化主要是针对对毒品形成生理依赖的吸毒者而言的。

  如果对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在人们吸毒成瘾行为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在积极强化机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对愉悦感的追求,属于享乐驱动;而在消极强化机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对不良情绪体验如痛苦感的排除,属于去痛驱动。无疑,在这两种显然不同的驱动模式的作用下,吸毒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非常不一样的。大体而言,以积极强化为主的吸毒者,他们的享乐驱动使得他们无节制地、不顾一切地滥用毒品花费极其昂贵,往往要靠大量的非法收入才能维持下去,同时,他们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与正规的工作活动格格不入,往往代之以违法犯罪活动,此外很难有人能够容忍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常常没有婚姻和家庭,而且无节制的滥用毒品性欲衰退,进而连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也很难保持;与此明显不同,以消极强化为主的吸毒者,他们吸毒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除异常感受以保持正常状态而不是去追求快乐,因此在吸毒时,只要毒品剂量能够达到缓解痛苦的目的就行了,在他们中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来获得更多的毒品,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为此而付出失去工作、家庭甚至自由的代价是值得的。他们乐意靠工和勤奋刻苦来维持开支,尽管有时也会卷入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但所占比例要低得多,在大多时候,他们都保持较好地社会关系。

  需要指出,在现实生活时,任何一个吸毒成瘾现象中实际上都存在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机制,但两者的作用与地位则是不尽相同的,在一些吸毒成瘾现象中,消极强化是主要的;在另一些吸毒成瘾的现象中,积极强化的主要的,在吸毒成瘾的某一时期,积极强化占据优势,而在另一时期,消极强化占据优势<1,5]。

  4.4 不完整个性理论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使用和滥用毒品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某些变态、残缺或者不完整的个性性格特征所致。这些不完整个性特征有许多,如缺乏责任心、独立性不强、延尽满足的能力差、自我控制力弱等。在日常生活中,正是这些不完整的个性特征使得他们对使用和滥用毒品产生强大的兴趣,并逐渐将个体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暂时掩盖起来,并不能有效地消除它们,与此同时,使用和滥用毒品却为个体带来其他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而具有完整个性特征的正常人,则通常不会采取使用和滥用毒品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一方面,他们完整的个性特征使得他们不会为毒品所吸引;另一方面,即使由于社会压力等原因品尝了毒品,他们强大而完整的个性特征也会使他们迅速地戒断毒品,而不是滑向上瘾的末路。

  由此看来,吸毒是具有不完整个性特征的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是他们保持情绪平衡的一种消极应对方式,目的是消除内心世界和外界现实带给个体的不良情绪反应。

  低自尊和自我否定的众多不完整个体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吸毒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体的低自尊和自暴自弃。而低自尊和自暴自弃则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同伴拒绝、父母忽视、对成就的过高期望、学业失败、身体残疾、社会地位低下、性别角色紊乱、处理与应对能力差等消极经验。对具有低自尊和自我否定个性特征的个体来说,那些符合社会规范、受到社会赞许的活动常常使他们体验到痛苦和无归属感;而那些偏离社会规范、受到社会谴责的活动却往往使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吸毒便作为后一类活动的典型代表,为低自尊和自我否定的个体找回自我、提高自我价值、摆脱痛苦提供了机会[1,5]。

  4.5 问题行为探测器理论

  这种理论将吸毒视为一种偏离、越轨或问题行为。这里,偏离或越轨行为并不包含贬义,它是指那些与大多数人不相一致的,且有可能为大众所责难的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吸毒者和非吸毒者在某些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研究表明,与非吸毒者相比,吸毒者更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性,易于接受新事物,乐于冒险,更容易接纳违背道德和社会规范和偏离行为,更喜欢不确定性,有更强的享乐观,更注重同伴关系但不顺从,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吸毒者具有明显的非传统性。由于具有较强的非传统性,吸毒者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超前性。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从儿童到青少年,再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每次过渡都伴有一些外在的行为表现来作为标志,一般将更早地出现了下一发展阶段的标志性行为称为过渡超前性。例如,如果十几光的青少年从事饮酒和性行为则表明他们具有超前性,因为饮酒和性行为应当是年龄更大的青年和成年人的标志性行为。研究发现,青少年吸毒者往往表现出缺乏宗教信仰、松散的父母和家庭情结、过早发生性行为且有多个性伙伴、学业不良、轻微违法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可用来预测和提示个体吸毒行为,因此,有些研究者便称这种理论为“问题行为探测器理论”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青少年的传统--非传统个性特征来预测其将来是否使用和滥用毒品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就个性特征而言,那些不倾向品尝和使用毒品的青少年有较高的学业期望,不太关注独立性,用积极的眼光而不是批评的态度看社会,参加宗教活动活跃,不为问题行为及其后果所吸引。而那些倾向于品尝和使用毒品的青少年则表现出很强的非传统性:过分关注独立自主,对教堂和学校等正规机构失去兴趣,怨恨社会,对违背道德和违法行为持宽容态。归纳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吸毒者和非吸毒者在个性方面的差别可以用传统--非传统性来加以说明。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非传统性特征与其使用毒品的可能性及使用毒品的严重程度成一定的正比例[1,5]。

  4.6 社会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吸毒行为是个体积极学习的产物,这种学习主要发生在与个体亲近的人际圈之中。个体与家庭成员、朋友、伙伴等的交往通常会影响彼此对日常事物的认识。如果在个体最密切的交往圈内,有人是吸毒者,尤其是当吸毒者是个体的重要他们(singnificant others)(指对个人具有影响力的他人,如个体所敬佩的长辈和朋友)时,则极有可能导致个体去认同吸毒者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态,学习并模仿吸毒行为,最后走上吸毒的道路。其中,只有当一个所接角的人和事综合起来表明吸毒行为的结果利大于弊时,他才会去吸毒。

  人们对社会行为的学习受行为结果的影响。某一行为可能因获得奖赏或免受处罚而得到强化,但也可能因受到惩罚或丧失奖赏而受到减弱。人通过在与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来学会判断自己行为的结果。通过他们的态度,行为人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可邓的还是不可取的,是可以魇说的还是不能原说的。如果他接触的,尤其是重要他人认为吸毒是可以的,或对吸毒的态度是暖昧的,这个人便极有可能形成吸毒的意向,从事吸毒行为[1,5]。

  4.7 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低附层成员由于没有社会经济地位而被传统的主流社会排斥在外,为了获取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等各种需要,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且处境相同的成员便纠集在一起,雪求一种不同于常规的、能够使自己感觉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如参加流氓团伙、从事越轨和犯罪行为等,这些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社会群体便称为亚文化群。在吸毒的问题上,个体卷入那些赞许和推崇吸毒的社会亚文化群是影响其吸毒的关键性因素。

  学会吸毒技术和体验到快感是个体与其他吸毒者的交往和参与吸毒行为来实现的,由于吸毒属于违背主流社会准则的越轨行为,因此个要要成为吸毒者还必须学会如何去应对惩罚吸毒者和消除毒品的主流社会。而违背社会准则、赞赏和推崇吸毒吸毒行为的亚文化群则正好为吸毒者脱离主流社会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并亚文化群还能为吸毒得解决毒品来源的供应问题 [1,5]。

  4.8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着重研究正常人为什么不去吸毒,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吸毒的机会,许多情况都引诱人去吸毒,然而为什么大多数能抗拒毒品的诱惑?这是因为,在一般社会里,作为一种不符合社会准则的越轨行为,吸毒可能会给个体与家庭、朋友、邻居和学校、工作单位等社会机构之间的正常关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一般的人都因担心破坏这这些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不得不放弃吸毒。由此可见,个体与各种社会机构之间的正常关系作为社会制约因素对个体是否吸毒起约束作用,这种关系越强大,则约束力直大,个体吸毒的可能性就越小。个体去吸毒,主要是因为他们据点乏与家庭、朋友、学校、工作单位等社会机构的正常关系过于弱小。社会制约因素主要有四种:一是依恋,它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联系。二是奉献,它是指一个人在常规社会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三是参与。指一个人在常规社会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四是信念,指个人对于所处社会环境下社会准则的认可的接受<1,5]。

  4.9 选择性交互作用/社会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吸毒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是个体在同外界社会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学习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不断受到社会影响、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习得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在吸毒问题上,父母抽烟、酗酒、甚至吸毒往往会给他们的子女起一种坏的榜样作用。而同伴的影响更是深不可测。从动态上看,吸毒行为的养成一般经历由低到高四个阶段:一是饮低度酒。二是饮高度酒或吸烟。三是吸食轻微毒品(如大麻)。四是吸食严重毒品。在第一、二阶段,父母有一定影响,同伴气氛起重要作用,但对待吸毒的态度和观念无关紧要。在第三阶段,父母的影响逐渐减弱,同伴的影响变得很重要了。第四阶段,有三项因素格外突出,一是心理压力,所受到的心理压力越大,就越容易吸毒。二是与父母的关系,越是疏远父母,就越容易去吸毒。三是一般性的同伴压力逐渐减弱,但拥有至少一个吸毒同伴变得十分重要[1,5]。

  5 禁毒斗争的不足之处及笔者的建议

  5.1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孩子的社会抵抗力

  目前的禁毒教育开展是不错的,电视报刊时常出现禁毒节目,公共场所时常出现禁毒标语,户外禁毒广告时常可见,小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中也出现长达8页的禁毒宣传[72]。

  然而吸毒的原因非常复杂,人格的不完整是导致吸毒的重要原因,所以塑造完整的人格是预防吸毒的最有力的措施。在荷兰,海洛因随处可得,大麻等也没有强制。但十年来,荷兰吸毒的比例下降了三分之一,可见教育和早期预防要好于强制[73]。近年来,综合性的,尤其是包括社会抵抗力以及其他能力训练的毒品预防方案格外引入注目。通过实践发现,某些以信息和知识传播为基础的毒品教育方式并非有效。最成功地降低了吸毒人员的方案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会抵抗力技能训练项目。该类项目旨在增强学生抵制同龄人吸毒的压力,并纠正他们对于吸毒流行程度的误解。综合性的社会抵抗力技能训练项目往往包括比较广泛的个人技能和社会技能,如决策技能、目标确定、压力处理、交际能力、一般社会技能、自信心确立技能[1]。

  在我国的现行考试制度之下,分数的作用被极端地放大。近年来,决策层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收效甚微。学校的教书育人作用只发挥了一半,家长也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只要成绩好就千好万好,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为此我们大声呼吁,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要重视素质教育,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和父母沟通,如何对待挫折,如何应付朋辈压力,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要提高孩子的生活技巧,要让孩子树立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

  5.2 清除执法盲点,提升对诱人吸毒和“零包”贩毒的打击力度

  有一个吸毒者就必然有一个带动他吸毒的人,而一个人吸毒之后,往往会为了求毒资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绝大多数的吸毒者,第一次接触毒品时,都是由“朋友”免费提供的。如果被引诱者在开始时兴趣不高,“朋友”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诱他上钩,而当他吸毒成瘾主动要白粉时,“朋友”就不会再有这样大方了,或者说自己没钱购粉,要他拿出钱来,由“朋友”去购白粉,这时这个“朋友”便与他共同“享受”白粉;或者在购白粉时,赚了一点;或者干脆将自己持有的白粉高价卖给他。经济条件较好、手头有钱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是引诱的重点目标。每一个吸毒者毒资紧张时,就会毫不客气地使出这一“秘诀”,以“朋友”的身份去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如此这般,吸毒人数滚雪球似地上升[1]。 正因为看到了存在着上述问题,所以说吸毒者具有受害者的属性[2]。

  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了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和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涉及未成年人的,要求从重处罚。有关资料显示,在执法实践中,这类行为很少被追究责任,这是执法工作的一大盲点,使吸毒者认为这类行为不违法而肆无忌惮。从客观上说,证实此罪主要靠被害人的指证与加害人的供词,认定十分困难,且绝大多数犯罪主体本身就是吸毒者或贩毒者,一般对其采取戒毒措施或以贩毒定罪。但笔者认为,这里主要是执法人员缺少了这一方面的意识。对公安机关来说,往往重视对贩毒行为的打击,这无可非议。但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案,也是案件,并且是危害不小的案件。对这类犯罪锲而不舍的追查,对这类行为经常性的打击,对禁毒事业功不可抹。破贩毒案固然打击了毒品销售者,但只有人肯出钱购买毒品,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之下,敢于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抓了一个个一批批的贩毒者,又会冒出一个个一批批的新贩毒者。而查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案则可以限制、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假如有一天,没有人要吸海洛因了,海洛因没人要买了,看有谁还要去贩卖海洛因?所以执法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基层办案部门在日常工作应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在查获一个吸毒者时,要注意查清楚他如何吸上毒的,是否被他人引诱、教唆、欺骗而吸毒;是否有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行为。如果有,一定要认真追查和打击。审判机关对这类犯罪也应从重量刑,因为诱人吸毒罪孽深重。同时要适时地公布一些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案,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大家都知道“诱人吸毒”也是犯罪。

  就海洛因的流转环节而言,原料—生产—批发的环节在国外,我们鞭长莫及;在批发—零售环节,我们抓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贩毒分子,效果并不明显。实际上,以公安机关现有的人、财、物力仅能缴获现有吸毒人员实际吸毒量的11%左右,并且缴获毒品的绝对量与遏制毒品也没有成正比关系。那么,我们能否从零售—消费者这一环节入手,将这一环节完全阻断呢?

  各地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对“零包”贩毒也坚持经常性的打击,但并没有从切断海洛因流转环节去认识这一问题。在奖励机制上重大案轻小案,破获特大案件伴之而来的是立功、嘉奖,侦查人员趋利避害,采取抓大放小做法。为了破大案,往往对的“零包”贩毒行为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还有大量以贩养吸的瘾君子,尤其是哪些重度残疾、严重传染病的吸毒者近乎公开地“零包”贩毒。这一事实使得新增吸毒人数随着缴获毒品量上升而上升。

  5.3  突出对戒毒长期效果的考核,将治疗社区模式(TC)引入强制戒毒所和劳教戒毒所

  目前,我国的戒毒机构有强制戒毒所、劳教戒毒所、自愿戒毒所。强制戒毒是一项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戒毒所由公安机关管理,强制戒除毒瘾后又复吸的,予于劳教戒毒,劳教戒毒由司法行政机关主管,自愿戒毒所由卫生系统管理或依附于强制戒毒所。高复吸率是三大戒毒机构共同的尴尬,研究者甚至于业内人士对目前的戒毒模式批评颇多。

  美国科学院院士、费城药物依赖治疗研究所所长Malellan在《药物依赖:一种慢性病》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将药物依赖作为社会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来对待,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药物依赖治疗康复的研究[74]。Mclellan还深入研究美国对药物依赖者进行惩罚及惩罚性治疗的体系,指出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漏洞[75]。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的刘志民、连智等人对昆明、北京两地不同戒毒机构进行调查后认为,三大戒毒机构内都存在着身心康复措施薄弱,重药物脱毒,轻身心康复;重戒毒所内戒毒,轻社会帮教的情况。他们建议对目前的戒毒场所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整合[76]。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薛丽燕撰文称,目前的戒毒机构盈利目的性过强,社会对吸毒者严于法制,疏于长效管理,预防帮教工作没有落实[77]。金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杜新忠例举了三大戒毒形式的诸多弊病,并提出自己的改良意见[78]。兰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谢仁谦撰文称,强制戒毒所被定义为公安监管场所,“强制”派生了“惩罚”,“执法”强暴了“治疗”,“安全第一”成唯一口号,“深挖犯罪”成主要任务[79]。杭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尹国芳、张玲香两人撰文称自己在自愿戒毒所工作五年,又在强制戒毒所工作五年,能较深刻地理解我国目前戒毒体系的许多问题,他们说自愿戒毒所只是提供戒毒脱瘾业务,是一种创收的手段,管理混乱,戒毒者想出所就出所,成了吸毒者逃避法律制裁的避风港。强制戒毒所治疗方法简单,谈不上心理康复治疗和社会帮教。戒毒人员将强制戒毒看做惩罚性措施,出所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见一见久别的“恋人”─海洛因。他们说,近几年戒毒所划归公安监管后,更加漠视医疗工作,强调医疗为管理服务,这种状况严重阻碍戒毒工作的发展[80]。北京大兴药物滥用治疗中心的宋森林等人撰文认为,自愿戒毒所因有利可图,大家一哄而上,其工作人员大多未经专业培训,素质良莠不齐,他们引用了吸毒者的话:“戒毒的和贩毒的没啥两样,都是赚我们的钱,就是你们合法他们非法。”[81]

  批评会促使进步,但我国现行的戒毒模式是80年代以来在禁毒斗争中形成的,与当前社会现状相吻合,如果当真要推倒重来,又会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阅读文献材料,给合实践工作,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对戒毒机构的戒毒效果进行考核。 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1)戒毒治疗的效果难于测定,难以考核。(2)公安司法部门是执法部门,按其本身原有的理念来管理戒毒工作,把戒毒治疗当成执法,没有考虑到吸毒者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更是病人。(3)自愿戒毒所是大多只提供生理脱毒服务。由于没有对戒毒效果进行考核,戒毒所之间也没有开展竞争,目前的强制戒毒所、劳教戒毒所对戒毒效果漠不关心,仅是努力争取在戒毒所内断绝毒品。当然也不少有识之士为提高戒毒效果进行不懈的努力,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成立了向日葵治疗社区[82],昆明市强制戒毒所进行将流散在社会面上的吸毒人员集中收入戒毒所,尝试农场式戒毒康复模式[83]。武汉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举力心理素质训练班[84],广西戒毒劳教所将劳教划分为思想矫治、行为矫治、心理矫治、场景模拟、亲情规劝、社会考验、归所质疑、“三试”检验八个阶段[85]。湖北省狮子山戒毒劳教所提出“五大矫治 五项机制”的模式[86],重庆市劳教局提出“PC戒毒模式”[87],成都戒毒劳教所提出“三期九段戒治法”[88]。但由于机制上的原因,这些尝试都是热闹了一阵子后便没有下文。

  由此看来,突出对戒毒效果考核,势在必行。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先对戒毒行业人员进行一次全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此基础上实行戒毒行业准入制度。(2)每个戒毒所都配备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正如前述所论证,吸毒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要提高戒毒效果就得从心理角度入手。(3)建立戒毒效果的考核制度。管理部门应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4)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如在吸毒者生理脱瘾后,由吸毒者家属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强制或劳教戒毒的场所。

  在解决了人员和机制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将国外的治疗社区(TC)模式引入强制戒毒所和劳教戒毒所。美国的凤凰村、日顶村和中国云南的戴托普运用治疗社区模式取得巨大的成功。TC模式将戒毒者看做居住者,每个人在社区内有自己的工作,通过居住治疗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行为、情绪、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期间,戒毒者接受了心理、职业等一系列的辅导,学习各种知识并接受多种技能培训,其治疗过程就是帮助吸毒者重新社会化的过程[89]。TC模式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由于没有强制约束力,TC治疗管理难度大,一年脱失率达70-90%[82],而我国的强制戒毒人员、劳教戒毒人员身就是被强制约束的,TC模式与我国现有的戒毒模式联姻,简直是天作佳偶。

  5.4 建立遏制毒品网络和“社工”队伍,落实帮教工作

  据吸毒者自述,复吸的主要原因是打发无聊时间、解除烦恼、总想再吸一口[90],而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最大难题是职业和生活来源问题[91],安排正当职业,使得他们脱离毒品环境和吸毒朋友,充实自己,找到另外的精神寄托和对自己家庭责任,其成效不言而喻[92-94]。

  在国外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帮教工作都是由社会义工负责,在我国各级政府中一般设有禁毒办,负责落实帮教工作。这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中国特色。但帮教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建议:(1)建立全国性的遏制吸毒计算机网络。以解决当今社会人、财、物大流动背景下帮教落实难的问题。发给每位戒毒出所人员一张帮教卡,将每个戒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录入网络服务器,出所的戒毒人员可以自由的流动,但必须定期到帮教网点接受帮教和尿检。(2)成立“社工”队伍。吸收专职禁毒社工和禁毒志愿者,经培训后让他们走进千家万户:一方面帮助吸毒者,一方面提高全民的拒毒能力。上海做了这一方面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95-96]。(3)向吸毒者家属灌输戒毒知识。吸毒者家属是戒毒帮教的中坚力量,应该与其家属进行沟通。

  5.5 树立减少毒品危害的理念

  由于吸毒现象将长期存在,而吸毒也为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吸毒使得艾滋病高速传播,我国40.8%的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为静脉吸毒者,毒品的泛滥将公共卫生会出巨大的代价[97-98]。目前国际社会普通采取减少吸毒危害的政策,澳大利严为吸毒者提供了针具交换、药物替代治疗、发放安全套等服务,取得良好成效[99]。我国政府也于2005年在浙江等地开展美沙酮替代维持的试点工作,但愿此项工作能健康地发展。

  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研究主体的角度看,戒毒机构的工作人员与吸毒人员长时间相处,对吸毒人员最为了解。但我国戒毒机构内尤其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员,多数工作人员对心理学知之甚少。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学调查时,一般只是由专业研究者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而戒毒机构工作人员只是扮演配合的角色。

  从研究客体的角度看,由于正在吸毒者不愿接受研究者的调查,当前研究的对象均为强制戒毒所或自愿戒毒机构内的在戒的吸毒人员,导致研究取样的不全面,难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同时对于那些在社会上偶尔吸一二次毒品,而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没有上瘾的人,研究者也未能发现他们。我们期待着勇敢的研究者深入吸毒人群,取得掌握翔实的材料,以填补心理学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我国研究者对吸毒者进行研究时,一般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十六人格问卷、防御机制问卷等方式,但吸毒者这一特殊的人群,在答卷时非常地不认真,较难得到其真实的情况。笔者曾用心瘾量表对在戒吸毒人员进行测查,根据量表测查结果,绝大多数在戒吸毒人员的心瘾较轻,个别甚至没有心瘾,但笔者在对他们进行管理、心理治疗过程中却发现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瘾,多数人的心瘾还是较重。这一现象也证明了用心理量表对吸毒人员进行测查的难度。同时对于吸毒者的一般情况问卷,没有统一的标准,均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难免出现自行其是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纪康宝主编. 毒品危害与禁毒执法全书.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2:3-242,1225

  2  陈存仪. 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讲话. 人民公安报,2006.6.22

  3  王柏艳. 脱毒后社会照管模式的初步思考.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9,6:41-43

  4  Jordi Cami,Magi Farre.  Mechanisms of disease  drug addiction. N Engl J Med ,2003:975-986

  5  师建国主编. 成瘾医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0-89

  6  高觉敷主编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56

  7  王学铭主编. 精神与精神病的生物化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6-269

  8  郝伟.吗啡依赖的神经可塑性.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2):68-70

  9  Laorden, Milanes. Effects of u-50.488H and u-50.488H withdrawal on catecholaminergic neurons of the rat hapothalamus. Life Sci,2000,66 :803-815

  10 Laorden,Fuerts,Gonzalez,et al. Changes in catecholaminergic pathways innervating paraven tricular nucleus and pituitary-adrenal axis response during morphine dependence. J  Pharmacol  Expther,2000, 293:578-584

  11 苏亚玲,陈汉华,洪汉林等.海洛因依赖的适应性平衡假说.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6(3):256-258

  13 Halikas, Kuhn . A possible neurophysiological basis of cocaine craving. Ann Clin Psychiatry, 1990,2:79-83

  14 邵春红,江开达,李一峰等. 线索诱发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心理渴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2):1995-2005

  15 李毅,郝伟. 杏仁核复合体与药物依赖. 中国药物依赖杂志,2005,14(2):81-82

  16 李树春,刘晓兰,刘燕等. 阿片类物质依赖与相关神经递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162-166

  17 孟海燕,杨征. 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依赖性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173-177

  18 洪仕君,李利华,瞿勇强等. 吗啡依赖相关的酶学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241-245

  19 邸秀珍,杨征. LTP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246-250

  20 邱平明,王慧君. 阿片类药物依赖与脑损害的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21-326

  21 雷洪伊,徐世元. NMDA-CA2+-NO路径与阿片戒断综合征.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27-329

  22 周吉银,莫志贤. 谷氨酸和受体与药物依赖相关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依性杂志,2006,15(4):255-259

  23 Heusner CL,Palmite RD. Expression of mutant NMDA receptors in dopamine D1 receptor-containing cells prevents cocaine sensitization and decreases cocaine preference. Neurosci,2005,25:6651-6657

  24 陈为升,刘芳,周琼等. 药物成瘾的机制.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5):297-301

  25 周文华,杨国栋. 海洛因依赖:一种慢性脑病的生物学基础.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1):3-4

  26 张富强.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2):119-122

  27 张瑞岭,郝伟,谌红献等. 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相关脑区多巴胺D2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6):311-313

  28 王海成, 段小毛, 李丽华等. 海洛因依赖90例临床分析.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2)189-192

  29 刘淑丹,朱伟俊,贾一夫等.海洛因依赖126例临床分析.浙江临床医学,1999,2(2):235-237

  30 王海成,曹洪波. 海洛因依赖228例调查分析.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1,35:191-192

  31 季定素. 打工妹中吸毒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强制戒毒所研讨文章选编,2005,9-12

  32 卫晓丽,王学良,庄显华等. 西安市戒毒者吸毒行为与性行为定性研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296-298

  33 公安部禁毒局办公室内勤. 登记在册吸食、注射毒品人员及戒毒情况统计报表. 全国禁毒报表,2006:1-2

  34 王晓云,朱红. 10442份药物滥用监测报表分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2):98-99

  35 程建平,王鹏,罗贤东等. 武汉市海洛因依赖者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299-302

  36 刘志民,吕宪祥,穆悦等. 我国药物滥用的基本情况调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8(5):277-281

  37 骆建忠,邓超. 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人格特征.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1):29-30

  38 朱志伟,孙志伟,纪青松等105例女性选用海洛因或苯丙胺类毒品相关因素分析,2005,11(4):203-205

  39 李峰,李博,李树春等. 太原市100例海洛因滥用者情况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293-295

  40 杨烨,卫大英,徐莉等. 四川省四昌市吸毒人群首次吸毒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214-218

  41 赵子慧,王晓丹,达勇等. 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因素、社会化状况及应对措施.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2):127-129

  42  阚周密,董亚珞,李如波等. 沈阳地区药物滥用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63-371

  43 曹家琪,连智,刘志民.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染上药物滥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400

  44 Siqueira LM,Brook JS. Tobacco use as a predictor of illicit drug use and drug-related problems in Colombian youh .  J Adolesc Health,2003,32(1):50-57

  45 罗健,李建华,施怀海等. 云南省2207例吸毒者药物滥用状况调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9(6):345-348

  46 刘永有,曾岳峰,王增珍等,海洛因依赖者典型特征研究,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3):137-139

  47  苏中华,郝伟.成义仁等. 470名社区吸毒人员和1185名社区普通居民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态度调查结果.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284-288

  48 韩力农,谭平. 对南京市374例劳教戒毒人员的调果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杂志,2005,14(5):366-371

  49 Castellani,Wedgeworth,Wootton,et al. Abi-directional theory of addiction :examining coping 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substance relapse. Addictive Benaviors, 1997,(22):139-144

  50 Katerndahl, Realini.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ce abuse and panic attacks. Addictive Behaviors ,1999,24:731-736

  51 谭剑辉,于晓强,卢秀琼等. 厦门市86例吸毒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 中华精神科年会论文集,2005:256-260

  52 朱伟俊,陈雄斌,陈建洪等. 海洛因依赖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研究. 浙江公安监管信息网,2006

  53 金枝,罗继明,苏俊义等. 防御方式问卷在海洛因依赖者中的测评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0,9(1):57-59

  54 杨金娣,苏俊义. 海洛因依赖者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杂性杂志,2001,10(4):356-357

  55 曲洪芳,张蔚,李国海等. 女性吸毒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心理健康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5(5):414-416

  56 叶奕乾,何存道,梁健等主编. 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6

  57 顾慰萍,刘志民主编. 毒品管管制与预防.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4

  58 Lopeztorrecillas,Garcia,Izquiedo,et al. Variables modulating stress and coping that

  discriminate drug consumers from low or nondrug consumers. Addictive Behaviors,2000,(25):161-165

  59 姜佐宁主编. 海洛因成瘾与现代治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82

  60 殷彬,陈中献主编. 鸦片类毒瘾及并发症的诊治.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61 龚国如,邹晓敏,宋娟等. TC戒毒康复模式对吸毒者个性的影响. 中华精神科年会论文集,622005:220-223

  62 苏亚玲,陈汉华,洪汉林等. 海洛因依赖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测试结果的聚类分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2):130-132

  63 徐轶元,许爱红. 67例海洛因成瘾者的MMPI测试结果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46

  64 杜海,赵敏,陆光华等. 海洛因依赖者MMPI测试结果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60-362

  65 谭剑辉,金林,刘开成等. 厦门市86例吸毒人员的16PF人格分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5):363-365

  66 汪小琴,熊红星,王敬群等. 157例女性吸毒劳教人员人格分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3):134-136

  67 周祖木,贾俐挺,章显传等. 温州地区吸毒人员群的人格特征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4):309-311

  68 李双其.福建省吸毒者吸毒原因调查报告.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1:101-110

  69 李新英,孙会荣,丁福红等. 父母教养方式与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药物滥防治杂志,2005,11(5):267-269

  70 杨禹龙. 强制戒毒人员父母养育方式的调查研究.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1):18-20

  71 赵子慧. 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教育方式分析. 中国药物防治杂志,2004,14(5):263-264

  72 朱保莉主编. 义务教育六年制思想品德小学课本第十二册.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1-68

  73 Dennis著,郑钢译,心理学导论-思想和行为的认识之路,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95-297

  74 Mclellan AT, Lewis DC, Obrien CP,et al.Drug dependence, a chronic medical illness: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insurance, and outcomes evaluation. Jama 2000,284:1989-5

  75 Mclellan AT. Crime and punishment and treatment: latest findings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 related offenders. J Subst Abuse Treat 2003,25:187-8

  76 刘志民,连智,刘锐志等. 昆明北京两地不同戒毒机构戒毒治疗基本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4):214-221

  77 薛丽燕. 我国现行戒毒模式的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4):363-364

  78 杜新忠. 对我国现行戒毒模式的分析与反思,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92-398

  79 谢仁谦. 强制戒毒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治,2005,11(3):182-183

  80 尹国芳,张玲香. 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若干建议. 中国药物防治杂志,2006,12(4):245-246

  81 宋森林,崔宝庆,范书欣等,更新观念,调整政策,发展戒毒康复事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5):302-304

  82 高梅,王志强. 治疗社区与我国强制戒毒相结合的实践与探讨.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6):370-372

  83 沈杰,范乃建. “云南外转内康复模式”及其在强制戒毒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616-617

  84 刘永有,曾岳峰,崔伊薇等. 复吸预防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吸毒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229-232

  85 张亮红,姚恩林. “八段”戒毒康复模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237-239

  86 陈长华,周劭睿,詹绍虚等. 五大矫治 五项机制 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3):171-172

  87 李正宽 充分发挥劳教戒毒优势 不断提高戒毒矫治质量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3):173-175

  88 严登山,向亚雄. 走劳教戒毒创新之路.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3):178-179

  89 赵子慧,杨茂彬. 治疗集体戒毒模式及其本土化发展.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313-315

  90 李晓东,麦创富,文华等. 戒毒人员的戒毒与操守.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226-228

  91 苏中华,郝伟,成义仁等. 408名社区吸毒人员操守保持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3):223-225

  92 Woody GE, Research findings on psychotherapy of addictive disorders. Am J Addict,2003,12(2):19-16

  93 Friedmann PD, Lemon SC, Durkin EM, et al. Trends in comprehensive service availability in outpatient drug abuse treatment. J Subst Abuse Treat, 2003,24(1):81-88

  94 赵敏,郝伟,杨德森等.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相关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81-83

  95 薛丽燕,何锡全,张艳等,上海市社区戒毒康复现状分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5):155-157

  96 范志海,吕伟. 上海禁毒社会工作经验及其反思.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5):388-391

  97 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Committee. Annual report on drug control in China. NNCC,2005:1-16

  98 曾岚,汤泽林. 毒品泛滥的社会危害及预防控制.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5):306-310

  99  陈兴友,王洪儒. 澳大利亚减少毒品危害情况的考察.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4):309-312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