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心理治疗 > 正文
心理治疗
海洛因滥用的心理分析
吸毒成瘾的心理、行为治疗
2007-10-19 06:54:09 来自:张 平 王卫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作者: 阅读量:1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是一句俗语,但揭示出的是戒毒的艰难,尤其是心理依赖问题和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困扰。作者对我院戒毒科收住的180例海洛因滥用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自愿住院戒毒者,共180例。年龄15~30a,平均25a;文化程度:初中以下98例(54.4%),高中81例(45%),大专以上1例(0.6%);职业:无业102例(56.6%),个体经商者63例(35%),干部、工人15例(8.4%);平均戒毒次数6次,吸毒时间短者5mo,长者10a余。

  2 结果

  首次吸毒者最初吸毒的心理状况,见表1。

  表1  首次吸毒者心理状况及平均年龄(略)

  表1显示:首次吸毒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偏小,文化素质较低,社会公德及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对毒品好奇,受同伴影响或受挫折,寻求刺激或受毒贩教唆等。

  3 脱毒与心理问题

  3.1 真心戒毒。患者真正认识到吸毒给自身、家庭造成的损害,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此种心态的患者占43%。他们在戒毒期间,一般能严格约束自己,与医护人员较好的合作,临床脱瘾快,戒毒效果好。

  3.2 被迫戒毒。吸毒者本人并无心戒毒,但迫于父母及家庭的压力不得不戒。他们一方面遭受父母及家庭的严厉斥责,一方面又倍受亲人的关爱,因而戒毒缺乏决心和毅力,往往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父母的关爱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满足感和优越感,认为自己得到了吸毒以前从未体验过的厚爱。此种心态的患者占15%。他们在戒毒期间贪图快活,效果较差。

  3.3 拉量心理。海洛因本身具有明显的耐受性,吸毒日久机体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要求不断增加毒品用量。这样,一方面经济负担增加,另一方面精神需求的欣快感下降。拉量是缓解经济拮据,同时又增强了精神的满足感。此种心态的患者占40%。他们戒毒后的复吸率快而高。

  3.4 躯体问题。部分吸毒者的吸毒时间在10a以上,且年龄偏大,他们因受毒害年深,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衰弱多病,担心自己会过早死去,所以前来戒毒,以求恢复体质。此种心态的患者占2%。当他们的体质一旦好转,又会-如既往地吸下去。

  4 复吸原因

  4.1 强烈、持久的精神依赖。吸食海洛因后,能使患者精神上产生一种强烈的欣快感、满足感,这种感觉一旦形成就会刻骨铭心。即使完成了临床脱瘾,一旦脱离医院的束缚,就会再次复吸。精神依赖是毒品重复滥用的原始动力,若能抑制或消除这种心理,毒品滥用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4.2 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困扰。戒毒者经过临床脱瘾后,明显的戒断症状基本消失,但仍会遗留下一些轻微的不适,如失眠,周身酸困乏力,精神空虚等稽延性症状。意志稍不坚强就会再次重蹈覆辙。

  4.3 吸毒环境的引诱。不少戒毒者在戒毒后,一旦重新接触烟友或踏入以前的吸毒环境,就会"触景生情",不能如愿就会出现打哈欠,流眼泪,浑身没劲等,吸毒的愿望无法抗拒。

  4.4 社会问题。因为部分吸毒者本身已为社会所不齿,为世人所不容,加上他们多有违法行为,更为世人所唾骂。世人的偏见,社会的不公正待遇,使他们的情感受到创伤,绝望、自暴自弃、反社会心理将他们重新推入毒品世界。

  总之,毒隐戒除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若想从根本上消除毒品,堵源截流、预防为先是关键。所以,应综合公安、教育、卫生、家庭等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加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防毒意识,主动回避毒品侵害,杜绝或减少新的吸毒者产生,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郑州)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