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中医中药 > 正文
中医中药
中医药戒毒临床研究进展
戒毒中医中药
2007-07-08 19:16:29 来自: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作者:胡 军 阅读量:1

    中医戒毒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指导理论和治疗原则,对毒品成瘾的病因、病机理论和治疗原则等均有其独特的认识,尤其在注重整体调节和因人施治方面具有优势,对戒毒的治疗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鉴此,对中医药戒毒研究情况做一介绍,希对同道有所裨益。

    一、中医药戒毒的历史

    1、成瘾的病因病机

    早在唐代(距今1300年前),罂粟就作为宫廷观赏植物传入我国。宋金元时期(距今1000多年前)罂粟子、罂粟壳成为广泛使用的中药,其作用主要有降胃和逆、解金石毒、止泻止痢、镇静止咳等。明代阿片开始进入我国,清代滥用成为毒品。中医药戒毒创始人之一林则徐创"忌酸丸"和 "补正丸" (东洋参15g 炒白术9g 白当归7.5g 真川柏12g 川黄连12g 炙甘草9g 广陈皮7.5g生柴胡10.5g 明天麻(无头晕者轻用)9g 广木香7.5g 炙黄芪9g 绿升麻0.5g 沉水香7.5g 生附子2.1g。上药共研细末,加鸦片膏16.8g,入石臼捣和,以面糊为丸,如桐子大。称准分量若干,如瘾3g,吞服含有烟膏0.3g之丸药,在瘾前30分钟吞下。初吞1、2日,照多吞少许,令其稍有醉意,吞定3、5天后,每日减断瘾丸1粒,加补正丸2粒,减至纯服补正丸。10天或半月,而瘾绝矣。补正丸:东洋参15g 炒白术9g 炙黄芪9g 炙甘草9g 软柴胡10.5g 绿升麻9g 川黄连12g 川黄柏12g 全当归9g 沉水香6g 煨天麻3g上药共研细末为丸,亦为面糊,如桐子大。如加减法中所列病情,药味视症之相似,煎汤与丸药同服,以做药引。倘将药味加入丸内同合,亦可唯加药3g,须加烟膏0.3g,以此类推。) 程履丰在《戒烟全书》中以林氏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五脏六腑受瘾"的烟毒成瘾病机学说。王燕昌对阿片成瘾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有较全面的论述。在病因上提出毒为燥邪、火邪,在病机上提出膜原受瘾说、气血精液受损说、痰积寒湿内伤说。如:"洋烟吸过剂者,心嘈作呕……盖燥在膜原也","洋烟入口,一身气血皆受抑遏,不能顺利,精液受燥而之固","瘾者上焦皆燥痰,中焦皆积滞,后下焦皆寒湿"。在治疗原则上,提出治瘾直达膜原,治瘾先防瘾脱,治瘾先治本病,治瘾问诊为先。在具体治法上,提出渗湿、化痰、润燥、固肺、健脾六法。民国期间医家已注意到心理依赖在复吸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戒毒后调养的研究,如《戒烟快乐奇书》专设"戒烟后调理方"一章。《戒烟指南》中载"风茄花戒烟方",开创了洋金花戒毒的先河,为后世指出一条途径。

    2、戒毒方药

    清代和民国时期就有许多介绍戒毒的文献,如〈〈戒烟方〉〉、〈〈吞烟急救方〉〉、〈〈戒烟全法〉〉、〈〈经验奇书〉〉、〈〈救迷良方〉〉、〈〈珍本医书集成〉〉、〈〈戒烟快乐奇书〉〉等,载有诸多戒毒方剂。根据戒毒的不同阶段分:

    2.1 急救方

    以涌吐、解毒、排毒为治法,如牙皂矾细辛方(《寿世医键》)。

    2.2 戒毒方

    分三类,一为阿片递减戒毒方,如《乙字克瘾丸》(《鸦片瘾戒除法》)《丁字克瘾丸》(《鸦片瘾戒除法》)。 二为阿片不递减方,如戒烟四物饮(《鸦片瘾戒除法》)。三为不含阿片的戒毒方,如人参黄芪汤(《戒烟全法》)。

    2.3 戒毒后调理方

    如治戒后尚思吸烟方(《商办戒烟会良方》)。

    二、近代中药戒毒的研究

    1、脱毒期

    1.1 临床研究

    临床上中药戒毒多分为两种,一是单纯中药戒毒,另一是中药配合西药戒毒。

    1.1.1 单纯中药戒毒

    研究报道,海洛因依赖者服用中药福康片戒毒,与可乐定比较,结果表明福康片与可乐定都具有抗阿片戒断症状的作用,具备治疗作用的时效关系特点,可控制常见的戒断症状,且戒断症状逐日递减的分数优于可乐定组,以控制流涕和改善睡眠较为突出。

    刘东亮根据戒断症候群进行辨治,以自研戒毒宁方对800例海洛因、鸦片吸食成瘾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收到满意效果。

    段从伟分四型用仲景方戒毒,通过治疗6例吸毒量约为每日1~3g的男性患者,各种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头痛、腹痛、全身疼痛、心悸、呕吐等均在2~4周内消失。

    张振文等用延阳戒毒丸(有延胡索、洋金花等组成)治疗海洛因依赖109例,结果表明,平均治疗时间及戒断时间均为3.5d,戒断效果基本符合痊愈标准。

    昆明医学院药物依赖性研究治疗中心使用华南眼镜蛇纯化神经毒素胶囊治疗海洛因成瘾166例,并与美沙酮疗法平行对照80例,结果表明蛇毒胶囊对海洛因成瘾戒断症状具有明显缓解和一定控制作用,蛇毒加用适量的美沙酮,疗效更加显著。焦虑量表评定和近期复发追综调查提示:蛇毒治疗组明显优于美沙酮对照组。

    刘丽君等用国产复方丹参注射液对20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戒毒治疗的辅助治疗,并设置200例未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戒毒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在心慌、心悸、胸闷疼痛、四肢厥冷、失眠等症状的减轻或消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郭松等用戒毒中药正通宁颗粒冲剂对健康受试者进行耐受性试验,试验组药物剂量从15~180 g.d按不同剂量分组,采用双盲双模拟的给药方法进行观察,并与安慰剂组作对照。结果:各服药组生命体征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主要不良反应有: 口干、嗜睡、头晕、头疼、轻飘感、视物模糊。1例谷丙转氨酶增高,2例心电图呈一过性T波改变。表明健康受试者对于正通宁颗粒冲剂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

    1.1.2 中西药联合应用戒毒

    王小平针对西药可乐定戒毒虽快速有效,但因其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而受到限制的弊病,研究中药扶正剂与可乐定的协同作用。中药扶正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元胡、枳实等组成,治疗组为扶正剂加可乐定,对照组为单纯可乐定,两组可乐定用量相同。临床观察120例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特点是用药初期就能迅速发挥抑制戒断症状的作用,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减量过程中无症状反跳现象。治疗组血压、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可乐定与中药扶正剂配伍使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徐福生等对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戒毒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西药组用美沙酮片第1-3天足量用药,第4天减量,第6天停药,观察4天。中药组第1~3天用中药,中药由党参、熟地、无味子、黄连、焦三仙等组成,4天以后服用颗粒冲剂,成分为:人参、龙骨、牡蛎、茯神等;中西医结合组1~3天以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前3天用药方法相结合,第4天以后西药递减,第6天停药,中药改为冲剂。各组用药总疗程为10天。结果是控制症状方面中西医结合组最好,西药组次之,中药组最差;不良反应方面,中药组最佳,中西医结合组次之,西药组最差;1年复吸率中西医结合组最低(72%),西药组次之(93%),中药组最高(95%)。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俞丽霞等运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进行40人次的戒毒治疗,平均脱瘾时间小于5日,生活依赖治疗率为100%。方法如下:先予肛塞Ⅰ号30分钟内达到镇静状态,予肛塞Ⅱ号30分钟改善心功能和微循环,利尿,然后予神农栓剂竞争吗啡受体,8~12小时后,第二次予神农栓剂。10栓为一个疗程,5天内解除体内生理依赖。1~2周内给予心理疗法,康复中药以调整失眠等症状。

    宋祥玖等用"368"治疗海洛因依赖16例。方法如下:静脉注射麻醉后静注戒药6号,以催瘾和拮抗阿片受体,而后静滴戒药7号、4号、6号,促进血液内的毒药成分从尿液排出,待小便颜色转为清亮后催醒,时间为2.5~6天。清醒后给予中药"368"胶囊,时间为2.5~3天。结果:戒断成功率100%。随访复吸5例,占37.25%。宋氏特别强调要重视合并症的治疗,一是固有疾病,二是吸毒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均可在吸毒其间被掩盖,而于戒毒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苏木金等以中西医结合的亚冬眠疗法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症30例。西药用冬眠灵、诽那根、安定、心得安等,中药用戒毒一号方(以清热解毒安神利尿为主)和戒毒二号方(以滋补强壮中药为主)。平均住院8.93天,其中戒断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出院追踪观察一月以上,其中一月内重新吸毒者7例,占23.3%,有3例第二次来院戒毒。

    洪贵予以戒毒灵结合西药进行亚冬法戒毒150例,全部脱瘾成功,平均住院12.16天,经随访半年至一年复吸率70%。

    余英仪用中医辩证施治与美沙酮结合戒毒13例,美沙酮日用量30~40mg,每日递减50%,第4天停用。中药可分别按以下三型施治:上焦风热型:麻杏石甘汤加味;热毒致热型:清瘟败毒饮加减;气阴耗伤型:以生脉散合莲子百合定神汤加减。13例戒毒症状都于10天内消失,尿海洛因定性阴性。余氏还认为应在宏观辩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攻下法,保持二便通畅,通过疏通腑气、润肠通便、利尿解毒对于减轻烦躁、焦虑、腹痛等戒断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1.1.3 问题

    a、严格遵循随机、盲法、对照、可重复性原则进行临床规范化设计、研究的方案不多。

    b、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与临床规范化研究要求病例的随机性难以统一。

    c、中西药的联合运用多停留在两法的盲目叠加,有关中西两药的协同或拮抗的药理学研究和结合时间点的指导性研究几乎很少看到。

    1.2 实验研究

    吴锦等研究中药制剂复方冬元膏(由黄芪、冬虫夏草、黄连、延胡索、钩藤等组成)对动物药物依赖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复方冬元膏能明显抑制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及成瘾小鼠的跳跃反应,主要症状积分值的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促进动物体重的恢复,中药的效应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认为方中补益,解痉止痛的中药有效成分可能对神经系统递质的紊乱有调节和恢复作用。

    梁资富等观察纯中药制剂救迷断瘾丸(由白屈菜 延胡索 白术等组成)对吗啡依赖动物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救迷断瘾丸能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的跳跃反应和体重减轻以及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和催瘾后的戒断症状。

    周文华等观察洋金花提取物东莨菪碱对大鼠血清和尿中吗啡浓度的影响,表明东莨菪碱能明显增加成瘾大鼠吗啡的排泄,并且与东莨菪碱的用量成正相关。杨国栋[18]等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东莨菪碱对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垂体及血清中内啡肽和催产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东莨菪碱可通过改变大鼠下丘脑垂体轴及内啡肽和催产素的含量而减轻机体对吗啡依赖和耐受的产生。

    徐贵丽等对比复方中药力平毒(由罂粟壳 熟地 陈皮 当归 肉桂 茯苓等组成)与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性恒河猴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力平毒除对海洛因依赖戒断反应有明显治疗作用外,还因对?-EP分泌无抑制作用,故不象美沙酮会抑制皮质醇的释放,从而有利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力平毒组的睾酮水平恢复较快。

    高建峰等观察中药戒得安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及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发现三种不同剂量的戒得安可使成瘾小鼠跳跃反应的潜伏期不同程度的延长,并使跳跃次数明显减少,同时体重丢失也有改善,在此剂量范围内对戒断反应的抑制成量效关系。

    黄如栋等观察复方镇痛膏(徐长卿 酸枣仁 延胡索 鸡矢藤等)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复方镇痛膏明显阻止戒断大鼠的体重下降,减少其摇头抖体的次数,从而说明复方镇痛膏可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胡军等对比解痉镇痛和清热泻火药对吗啡成瘾大鼠脱毒的效应。结果证实,无论是解痉镇痛药,还是清热泻火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戒断症状,其中以解痉镇痛药为主组成的中药脱毒效果较为显著。宫斌[23]等对比清热泻火药和解痉止痛药对吗啡依赖大鼠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证实,吗啡依赖性大鼠血清中睾酮和雌二醇的含量及其比值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解痉镇痛药和清热泻火药均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睾酮含量。清热泻火药对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影响,而解痉镇痛药虽可明显提高雌二醇含量,对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无明显作用。提示解痉镇痛药和清热泻火药均可改善吗啡成瘾大鼠的性腺功能,其作用机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差异。

    1.2.1 分析

    从临床用药的频率来看,除具替代作用的罂粟、鸦片外,使用较多的有补益类,如:黄芪、人参、灵芝、冬虫夏草、茯苓(茯神)等;镇静止痛类:如:乌头、洋金花、夏无天、延胡索、徐长卿等;温阳、安神的代表药,如:肉桂、酸枣仁等。而具有"调和诸药、解百毒"的生甘草,几乎各方均有。

    2 康复期

    无论中药、西药都可做到脱毒,甚至不用任何药物硬性停药,让戒断症状自然发生、发展、自然消退,一般7-10天也可完成戒断。(即"冷火鸡戒断法")。可是无论何种办法脱毒成功后都有非常高的复吸率。

    杨良等报道在用蛇毒胶囊治疗后,患者对海洛因的渴求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能与眼镜蛇毒素经变构修饰后具有改变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和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有关。

    何荣昌报道使用减量脱瘾法的病人用洛恩胶囊后自述吸毒索然无味,在遵医嘱服用洛恩胶囊括期间吸毒量比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加大吸毒量则会出现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

    田氏报道用"田氏三步法"戒毒可使患者对毒品产生相恶反应,120例吸毒者经戒断治疗后随访仅有3例复吸,而且一复吸就产生强烈的相恶反应。

    徐志明等临床观察显示中药"康复宁Ⅱ号"对戒毒疗程后期的各种症状特别是失眠症疗效明显,且无反跳现象,提示可为理想的戒毒辅助药物。

    刘萍采用生理调节、心理调节和行为矫正的方法随访调查分析了72例经脱毒治疗后接受康复训练和352例同期脱毒后未接受康复训练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复吸率,结果接受康复训练者吸毒冲动及觅药行为明显减少,6个月复吸率为93.1%(对照组复吸率为100%),说明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复吸率,是海洛因依赖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罗诗彬等应用美沙酮5d递减,续用可乐定5d,进行脱毒治疗;脱毒后采取全封闭管理,采用集体上课、个别心理疏导等方法继续进行身心康复治疗90d;回归社会后重点监控,定期回访。结果患者均安全脱毒康复;随访15个月,复吸率为22.2%(113/508)。

    纵观国内中药在脱毒期的治疗,效果一般不如西药或与之相当,其优势在康复期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改善,如顽固性失眠、焦虑、腹痛等。另外,中药与西药(如可乐定等)配伍应用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鉴于中医药这些方面的优势,目前中国卫生部制定了促进中药戒毒的研究和合理应用的政策,中医药戒毒的研究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顺利开展。

    三、针刺戒毒研究

    1、针刺戒毒的现状

    1.1 体针戒毒

    针刺戒毒国外一般以耳针为主,国内一般以体针为主,现逐渐发展到耳压结合体针治疗,体针与中药的联合、体针与西药的联合运用。脱瘾期戒断症状明显,毫针需强刺激,不留针,一日可多次;康复期根据病情的不同再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法或强或弱,一日一次。针灸的操作对手法的要求很高,因为手法操作的好坏对效果的影响很大。对手法不熟练者或刺激量需固定者,可以用电针代替。

    常用穴位有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劳宫、内关、外关、神门、足三里;辨证:肝气郁结型配行间、侠溪穴,泻法;脾胃虚寒型配脾俞、胃俞,采用平补平泻法;肾阳虚寒型配肾俞、志室,平补平泻法;失眠者配三阴交、涌泉,肌肉痉挛疼痛配大椎、华佗夹脊、阳陵泉;胃肠功能紊乱配中脘、神阙、天枢、公孙,烦躁配中冲、十宣、大椎。

    近年来中国国内发表的针刺戒毒报道一览表

    作者 发表时间 效果 取穴
    洪礼峰,等 1979年 症状改善 耳穴:神门、肺、交感;体穴:筑宾、复溜。
    权长庚,等 1986年 症状改善 体穴:印堂、百会
    刘福信 1993年 治愈率75% 耳穴:神门、肺、脾、胃、皮质下、内分泌、耳背、心;体穴:百会、翳风(电针)。
    庄礼兴,等 1995年 有效率96% 体穴:内关、人中、素、神门、足三里(电针)。
    韦勇,等 1995年 症状改善 耳穴:肺、交感、神门、皮质下;体穴: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刘敏,等 1997年 治愈率50% 体穴:内关、劳宫、足三里(电针)。
    温屯清 1997年 有效率90.5% 体穴:合谷、足三里、内关、外关为主,配行间、侠溪、脾俞、胃俞、肾俞、志室。
    钱志云 1997年 症状改善 体穴:水沟、人迎、天突为主,配大椎、华佗夹脊、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内关、公孙、印堂、神门、内关、安眠、膻中、气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
    范庆浩 1997年 1例,有效 耳穴:神门、皮质下、心、口、肝;体穴: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期门。
    万萍,等 1997年 有效率82% 耳穴:心、肾、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敏感点。
    范红 1998年 有效率95% 体穴:内关或大椎,配少冲、神门、商阳、足临泣、合谷、足三里、公孙、支沟、神门、三阴交、百会、涌泉、水沟、涌泉、中冲、劳宫、十宣。
    胡军,等 2001年 症状改善 体穴:印堂、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T3、5、7、L2夹脊电针3-5Hz,疏波,刺激强度3档,20'/d。

    1.2 耳针戒毒

    早在1979年洪礼峰等人即尝试以电耳针神门、肺、交感,配合体穴筑宾、复溜等戒毒,治疗30例患者,其戒断综合症状获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临床辨证,取穴肺、脾、胃、心、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及敏感点,一般配合其他疗法施行。耳针戒毒由于操作简便,无痛苦,病人容易接受,并能一定程度改善吸毒者失眠、焦虑、体痛等症状而被推广应用,但耳穴的定位必须准确,否则只是种安慰疗法,影响实际效果,并且远期效果不稳定,因此中国的针灸师多加用体针以巩固疗效。戒毒常用的耳穴一般可用毫针直接刺,也可以用磁珠或王不留行籽按压,前者刺激大,可用于戒毒初期,后者容易操作,刺激小,一般用于戒毒康复期。

    1.3 其他针灸疗法

    1996年王晓中等人在患者入院后即予服用中药,每4小时服1次,待出现戒断症状时,用梅花针扣击至阳穴及其周围敏感区,中度手法,约5分钟,使局部有轻微点状出血,再用细火针快速点刺以上部位,患者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即刻减轻或消失,针刺1天1次,治疗1-3天,结果30例中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

    以灸法戒毒的临床报道尚未见到,但动物实验显现有一定效果。如1997年欧桂珍等用麦粒炷灸吗啡成瘾小鼠百会穴一壮与吗啡成瘾小鼠对照组的行为比较观察,发现小鼠竖尾,不停走动时间两组有明显差异。宋小鸽等通过针灸对吗啡戒断动物扶正祛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艾灸关元穴可促进吗啡小鼠体重增加,淋巴细胞转化;提高NK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阻抑停用吗啡后脑内DA、NE和5-HT的骤然释放。通过促进机体排泄余毒,增加β-EP的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扶正祛毒、调和气血、减轻余毒对脏腑的损伤、使内环境趋于稳定的作用,以利于改善戒断症状,促进康复。

    2、选穴原则

    2.1 根据中医理论

    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总是根据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辨证理论而开展的。穴位刺激治疗尤其如此,所以不同的依赖药物,可以用不同的穴位,也可以用相同的穴位,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即每个个体的症状表现、当时机体的功能情况,再选定需采用的穴位和穴位刺激的方法,以使成瘾机体内环境的失平衡状态依靠患者自身内部的力量,调节至平衡。穴位刺激疗法能使过亢或过低的状态均向平衡态转变,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2.2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

    2.2.1 主要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穴位有:

    体穴:三阴交、合谷、神门、曲池、复溜。

    耳穴:神门、交感、肺、脑、皮质下、内分泌。

    2.2.2 主要调节内分泌功能的穴位有:

    体穴:肺俞、心俞、肾俞、关元、内关、三阴交、百会、血海。

    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肾、肺、子宫(精宫)

    2.2.3 与内源性阿片肽分泌有关的穴位有:

    体穴: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外关、百会

    耳穴:神门、脑干、皮质下。

    3 针刺戒毒原理

    有学者认为成瘾物质成瘾可能是外源性成瘾物质大量进入体内后与中枢的阿片类受体相结合致使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分泌受到抑制。一旦外源性成瘾物质停止供应,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分泌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从而导致体内出现阿片类物质缺乏的状态,并诱发出一系列戒断综合症。实验表明针刺相应穴位后,脑内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呔,强啡呔,脑啡呔等)含量明显增多,因而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故针刺戒毒的机理可能与针刺后诱发体内产生大量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从而弥补因内源性成瘾物质供应中止所造成的阿片类物质缺乏的状态有关。以韩济生院士领衔的小组在研究针刺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针刺频率、有效穴位等方面取得不少有代表性的结果。

    也有研究提出,针刺戒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其能抑制痛感上,这与针刺麻醉的作用非常相似。患者出现戒断综合症状时所形成的痛感是无明确定位的弥散性疼痛,因而主要与丘脑非特异性核团有关。针刺后来自穴位的脉冲经脊髓-丘脑束到达网状结构和皮质,从而改变疼痛信息,使其变得可以耐受,甚至微不足道。
 
    4 研究动态

    a、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b、针刺刺激的最佳参数;

    c、针刺和其他疗法的有机结合方案;

    d、针刺的作用机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戒毒主要有纯中药戒毒、针刺戒毒、针药结合戒毒、中西医结合戒毒等疗法,就其本质来讲这些方法仍属于缓解戒断症状这一阶段。中医戒毒已显示出其在戒断治疗中价格低廉、安全、低毒、无成瘾性、重视整体调整的独特优势。然而,中医药戒毒尚存在一些问题,如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等。抗复吸已成为戒毒者关注的焦点,中医应在此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辨证论治,全面调理,促使机体各系统趋于平衡,从而达到彻底戒除的目的。然而防止复吸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综合治理,使吸毒者在戒毒成功后能继续得到各方面的关心,真正远离毒品。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