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治疗 > 复吸研讨 > 正文
复吸研讨
用药行为对海洛因滥用者复吸风险的预测效力研究
复吸研讨
2009-05-26 07:11:46 来自:林瑞钦 作者:杜新忠戒毒、禁毒专业网 阅读量:1

  摘要:基於海洛因滥用者的高再吸食率,使各戒治机构评估其戒治效果深感困扰,本研究将就海洛因滥用者之初次吸毒年龄,吸毒期,初次被逮捕年龄,每周平均吸毒金额,吸食毒品数,毒品犯罪名以外的罪名数,亲人吸毒人数,有无贩毒,烟瘾,酒瘾,槟榔嚼食,不当娱乐分数,入观察勒戒所次数,入戒治所次数,入监狱次数,赌博行为,吸毒药效,戒瘾次数,再上瘾次数等用药行为评估以预测其再吸食风险的效力。吸毒行为问卷与再吸毒风险量表被用来测量以海洛因为主要滥用药物者,其中666位男性,女性有292位,合计958位。结果显示:赌瘾,不当娱乐涉入程度,是否有固定工作,入戒治所次数,有无贩毒,吸烟量等六个预测变项能有效预测约14.4%之641位男性再吸毒风险的总变异量;但初次吸毒年龄,每日吸烟量,赌瘾,吸食过二级毒品种类数,兄弟是否吸毒等可显著解释约17.7%之278位女性再吸毒风险的总变异量。显然,男女性之用药行为特性对於再吸毒风险的评估宜有所不同,但赌瘾,吸烟量等用药行为是对再吸毒风险有效预测变项群中男女皆具的。亦即赌瘾愈强,吸烟量愈多者,他们再吸毒风险愈高。上述结果对於戒治所收容人的戒治成效静态评估初步提供发展的方向。鉴於上述用药行为特性性质属於静态,未来将进一步就成瘾者的心理-社会-发展之动态行为对其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加以评估。

  关键词:海洛因滥用者 再吸毒风险 物质滥用

  海洛因滥用者是法务部所属各戒治机构收容戒治中最多的一群,依据强制戒治人收容情形的统计,显示自民国88年起至民国92年的上半年止,第一级毒品犯逐年增加,其百分比分别是33.9%,35.0%,44.7%,58.1%,65.3%;而第二级毒品则逐年降低,它们依序是66.1%,65%,55.3%,41.9%,34.7%。再者依2004年一月至七月各地方法院检察署新收侦查毒品案件的统计资料显示:毒品犯侦查起诉人数为12,312人,其中第一级毒品者8364人,约占68%,第二级毒品者3822人,约占31%,第三级毒品者101人,约占0.8%。(法务部统计,2004)若再就被判决有罪移送检查机关执行有罪人数有7371人分析,其中第一级毒品罪者4527人,约占61.4%,第二级毒品罪者2802人,约占38%,第三级毒品罪者37人,约占0.5%,亦明显的呈现海洛因用药者的增加。

  由於海洛因的高度成瘾性,被吸毒者封称为“毒王”。一旦沾惹上,要戒除相当困难,观察各受戒治者不断的进出各戒治所即可佐证其高度成瘾性,就一,二级毒品的累再犯百分比分析,历年来吸毒者的累再犯约介於64%至79%之间,依照毒品犯新入监再犯之统计分析,自民国89年起至93年17月的资料显示,第一级毒品再累犯者之百分比依序是64%,69%,74%,77%,78%而,第二级毒品再累犯的百分比则依序是64.6%,64.8%,67.6%,71.2%,76.9%。(法务部,2004)

  其次,根据台湾地区精神医疗院所通报药物滥用个案件数,近年来主要滥用之毒品或管制药品种类以海洛因滥用通报的成长数量最大,特别是2002年及2003年巳分别高达六千至七千人次。就该年度的通报比例而言,2002年计通报7,654人次,其中海洛因即高占81.4%,而2003年计通报8,283人次,其中海洛因更高占88.8%。(行政院卫生署管制药品管理局,2003)前述之统计数字显示对於海洛因滥用者戒治相关行为的研究极为迫切需要。

  无论就法务部的统计资料或相关研究(法务部,1999;2004;林宗颖,2002;詹德杰,2003)之分析,国内毒瘾接受戒治或监狱矫治者的人口属性呈现相当一致的特性:吸毒者以男性多於女性,比例约为比8:2,教育程度以国高中为主,职业水准以技术与半技术为多年龄以40岁以下为多,婚姻状况以单身或离婚者为多。假释犯和停止戒治付保护管束者高於代替强制戒治。

  个人愈早吸毒或滥用药物,将因药物在其大脑所建立的酬赏机制愈强而愈难脱离非法药物的滥用。因此,一个人初次吸毒年龄愈早,在此次戒治以前之持续或断断续续的吸毒时间将愈长,则其未来离开戒治所之后再吸毒风险将愈大。犯罪纪录是对暴力犯再犯静态评估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简惠霠(2000)发现受保护管束人之初次判决年龄较早;有罪判决与入监服刑次数,前科罪数,核准假释次数,撤销假释次数等愈多者;其停止戒治交付保护管束已报到期间愈短者,再犯可能性愈大。显然海洛因滥用者之初次吸毒年龄,无毒罪名,进入观察勒戒所戒治所,与监狱的次数等犯罪纪录将能有效预测其再吸毒之风险。

  今日国内犯罪者会否再犯将与其出所或离开监狱之后的工作稳定情形有著密切的相关。自吸毒者的深度访谈中显示吸毒前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但一旦吸毒了,其工作与收入就变得很不稳定,就会再吸毒。(韦若兰,2003;简惠霠,2000;詹德杰,2003;赖拥连,2000)归纳上述,工作的稳定将对毒瘾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力。

  使用毒品的危险率与休闲活动类型,出入不良场所有关(周碧瑟,1999;李隆安,叶昭瑛,彭少贞,1992;高金桂,1984;彭少贞,1990;郑泰安,1995)。简惠霠(2000)发现愈常从事偏差休闲活动的受保护管束人再犯可能性愈大。基於日常活动论的观点,一个人的犯罪行为会受其日常生活经常出入的场所所影响。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出入不良场所,不良的休闲活动等是导致个人处於容易接触毒品环境的重要前置条件。对吸毒者起居作息与休闲生活的访谈,发现他们接触毒品之前多数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颠倒,并有吸烟或喝酒,打麻将等不良嗜好,或没有正当的休闲娱乐如上酒家,舞厅等。此等情形除增加个案接触毒品的机会。(韦若兰,2003;詹德杰,2003)显然,个人涉入不当娱乐的程度将是预测其毒瘾复发的有效变项。其次,鉴於赌博常是吸毒者最主要的生活消遣活动,而且也是筹购毒品资金与毒品交易的主要管道。因此,将赌瘾与涉入不当娱乐区分以考量其对毒瘾复发的预测效力。

  主要促使个人接触毒品的因素以好奇与朋友引诱为最主要。(吕淑妤,蔡尚达,吴齐殷,蔡奇楠,曹光文,林秀琴,2000;施志茂,1999;张学鹗与杨士隆,1997;蔡中志,1996)受保护管束人的亲属如兄弟曾入监服刑者,偏差友伴与偏差行为愈多,其再犯可能性愈高。(简惠霠,2000)毒品犯再度吸毒也以过去毒友或吸毒亲人的再度接触与引诱为主因。韦若兰,2003;詹德杰,2003;赖拥连,2000)此说明滥用者的亲友吸毒的情形将是评估其毒瘾复发的重要因素。

  受保护管束人曾使用过安眠药,强力胶,海洛因等经验,昔日滥用药物种数较多者,再犯可能性愈大(简惠霠,2000)。对於海洛因滥用者而言,如香菸,槟榔,与酒精等非管制物质的滥用情形若无法有效的戒除,他们在无法使用海洛因时香菸将会成为替代品以满足其渴求(craving)的心理欲望。(林瑞钦与黄秀瑄,2003)依戒治所或监狱之第一线管理人员告知,海洛因毒品犯之烟瘾较其他受刑人为强。因此,吸毒者之香菸,槟榔与酒精的滥用将显著的关系海洛因滥用者出所后预测再吸食风险之极佳变项之一。

  林明杰与郑瑞隆(2003)依据美国的标准对性侵害暴力犯提出静态,动态评估,但其他相关罪犯的静态,动态风险评估则付诸厥如。显然建立有效的静态与动态之心理评估工具,不但有助於刑事司法工作者有客观评估受刑人教化成效,更且较能维护受刑人的人权并能加速提升矫治或戒治的成效。基於吸毒犯的高再犯率已经造成吸毒犯为各监所主要的收容人犯,因此发展有效戒治方案已是刻不容缓,而静态与动态风险评估更是戒治成效评估所不可或缺。但对於管制药物滥用复发之静,动态评估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见(简惠霠,2000;杨瑞美与张嫚纯,2003)。

  研究者试图自滥用者的用药行为特性的评估,以探究对再吸毒风险之预测效力,期望藉此建构适切的静态评估要项。所谓的用药行为特性将就与受试用药有关的行为包括初次用药年龄,四级管制药物使用的种类数,非管制药物如香菸,酒精,与槟榔的使用情形,主要用药使用的药效持续时间(简称药效),贩毒,亲人吸毒人数,赌瘾,出入不当娱乐程度,进出观察勒戒所,戒治所,与监狱的次数,再上瘾次数,戒瘾次数等。鉴於男女海洛因滥用的盛行率有很大的差距,故将分别探究男女洛因滥用者之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样本男性有666位,女性292位,上述样本资料取自为研究者受国科会支助的研究案:认知行为治疗法吸毒者戒治成效研究(I)的一部分,全属以海洛因为主要滥用的管制药物。

  受试之婚姻状态,显示男性较多是单身(男=52.0%,女=39.4%),女性则在同居(男=8.1%,女=12.5%),已婚(男=27.1%,女=29.7%),或离婚(男=12.8%,女=18.3%)等所占的百分比较高(χ=14.906,df=3,p=0.002)。(见表1)上述意谓著约有五分之一的男性与三分之一的女性样本有异常的婚姻关系。就有无固定工作而言,显示有固定工作者中男性为38.9%,女性为21.2%;无固定工作者女性有78.3%,男性为61.1%,女性显著较多没有固定工作(χ=26.499,df=1,p=0.000)。其年龄男性自18岁至50岁,平均为32.72岁,标准差为7.23岁;女性平均为27.32岁,标准差为5.48岁。以国中为主的教育程度。职业水准为技术性与半技术性工作为主。女性则以半技术性与劳力为主的工作。(见表1)

  二、研究工具

  (一) 用药行为特性问卷

  就滥用者的性别,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水准,有无固定工作,有无前科纪录,犯罪罪名,每周平均吸食金额,吸食药效,曾经吸食过一,二,三,四级管制药物种类数目,香菸,槟榔的吸食量,出入观察勒戒所,戒治所,监狱等矫治机构的次数,戒瘾次数,再上瘾,有无贩毒,亲人吸毒情形。吸食药效持续为1-2小时者为5分,3-4小时者为4分,5-6小时者为3分,半天者为2分,半天以上者为1分。香菸吸食量的反应分为不抽烟以0分计,不到一包计2分,一包到未满两包者计4分,两包以上者计6分,槟榔的嚼食量从不吃者为0分,不超过五颗者计2分,五颗到未满一盒者计4分,一盒至未满三盒者为8分,三盒以上者计10分。出入观察勒戒所,戒治所,监狱等矫治机构的次数为0次者为0分,一次者计1分,二次者计2分,三次者计3分,四次以上者计4分。戒瘾次数,再上瘾等,研究者依照其次数或量研究者为了解受试的赌博行为编制十一题有关赌博行为的叙述句,要求受试依自己是否有该种行为加以回答。答是者计一分,总分为11分,得分愈高,表示受试的赌瘾愈强,反之亦然。酒瘾问卷则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编之酒瘾问卷计有十题,得分为至40分,8分以上则视为酒精依赖。得分愈高则酒精成瘾愈严重,反之亦然。研究者为了解受试从事不当娱乐,因此编制十题相关问题,要求受试就自己是否从事该项娱乐行为加以作答。答是者计一分,总分为0-11分,得分愈高,表示受试不当娱乐愈严重,反之亦然。暴力犯罪案没有者为0分,一次者为5分,二次者为10分,三次者为15分,4次以上者为20分。

  (二) 再吸毒风险量表

  本量表由林瑞钦与黄秀瑄(2003)根据Beck等(1993)所编修之吸毒再犯预测量表(RelapsePredictionScale)加以编制,分为两部分,为测量滥用药物者在遇到各种情况时引发其再吸毒欲望之可能性以及再次吸毒的可能性。原量表为50题,根据专家意见删除与民情不合之题目,又依实务工作者之意见增加5题,形成预试题目计46题,预试样本抽取嘉义监狱250名与台中女子监狱200名吸毒犯,合计回收有效问卷为432份。“引发其再吸毒欲望之可能性量表”经因素分析后得到“情绪引发”,“情境引发”,“毒品接触”等三个分量表,计39题。全量表可解释之总变异量为57。38%。量表之计分方式采Likert五点计分法:(1)完全不同意,(2)大部分不同意,(3)普通,(4)大部分同意,(5)完全同意。文句叙述含正向及负向二种,正向叙述得分依序为0,1,2,3,4;负向叙述得分反之。全量表得分愈高,表示引发受试者再犯欲望可能性愈高;得分愈低,表示引发受试者再犯欲望可能性愈低。本量表Cronbachα内在一致性系数为。97。本量表以Beck等(1993)编制之再复发预测量表主要内容包含:情绪,情境及毒品接触等,加以命题而形成预试题目,经预试后以因素分析法来考验之,得到情绪引发,情境引发,毒品接触等三个因素,所得结果与原构念因素颇为符合,且各分量表间得分相关系数,介於0.63至0.80之间(p<0.01),故本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建构效度。“再吸毒可能性量表”与前一量表题目一样,只是要求受试评量的行为不同而已,经预试兹辆因素分析后仍得“情绪引发”,“毒品接触”,“情境引发”等三个分量表,计39题。全量表可解释之总变异量为69.12%。全量表得分愈高,表示引发受试者再犯可能性愈高;得分愈低表示引发受试者复发可能性愈低。本量表Cronbach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98。本量表乃以Beck等(1993)编制之再复发预测量表主要内容包含:情绪,情境及毒品接触等,加以命题而形成预试题目,经预试后以因素分析法来考验之,得到情绪引发,情境引发,毒品接触等三个因素,所得结果与原构念因素颇为符合,且各分量表间得分相关系数,介於0.76至0.83之间(p男=18.1%;其次为使用过大麻者:男性占25.0%;女性占49.0%,女>男=24.0%;FM2:男性占15.3%;女性占34.2%,女>男=18.9%;K他命:男性占10.1%;女性占21.9%,女>男=11.8%;摇头丸:男性占10.3%;女性=占18.5%,女>男=8.2%;曾吸食古柯碱者:男性占3.8%;女性占13.4%,女>男=9.6%。大致上,女性显著较高的百分比曾经使用安非他命与其他如古柯碱,大麻,摇头丸,K他命,FM2等的所谓俱乐部用药。未分级之强力胶也女性有显著较高的百分比(男性占2.4%;女性占9.2%,女>男=6.8%)。就受试曾吸食管制药物分析,显示受试吸食毒品并用的现象相当普遍。此值得相关戒治人员的关注,因为各项管制药物有其不同的药性与成瘾性,并用的现象愈为复杂,其戒治策略的重点若不有所调整,则很难发挥戒治成效。其余曾使用管制药物均不到5%,详见表5。

  依表5所示,绝大多数受试皆有吸烟(男性占99.4%;女性占98.6%),其中每天吸烟不满一包者:男性占40%,女性占25.7%;吸烟1-2包者:男性占51.5%,女性占59.6%;吸烟2包以上者:男性占7.9%,女性占13.4%。若视每天吸烟一包以上即是重度烟瘾者,则男性约有59.2%,女性则有73.0%,显而易见的对於吸食海洛因者,若不连同吸烟一并戒除,则毒瘾的戒除是无法达成的。

  依表5所示,约有八成的男性嚼食槟榔,女性则只有近五成(男性占81.6%;女性占49.5%)。每日嚼食5颗以下者:男性占47.8%,女性占43.6%;每日嚼食5颗至1盒者:男性占17.1%,女性占4.5%;每日嚼食1盒至3盒者:男性占12.7%,女性占1.0%;每日嚼食3盒以上者:男性占3.0%,女性占0.3%。

  依表5所示,不喝酒者:男性约占43.1%,女性占43.5%;一个月喝一次者:男性占16.9%,女性占11.6%;一个月喝2-4次者:男性占19.9%,女性约占22.6%;一个周喝2-3次者:男性占11.9%,女性占6.5%;一个周喝4次以上者:男性占7.5%,女性占15.4%。合计本研究样本中不喝酒与一个月喝1次者,约有六成的男性与五成五的女性是如此。大致上,一般指称吸食海洛因者不喝酒的说法是得到支持。但若视一周喝酒2次以上为酒精成瘾者,则显然有近二成的男性与近两成二的女性受试仍有酗酒的问题。此意谓著海洛因成瘾戒治过程中,对於成瘾者的酒精成瘾仍需要加以审慎的评估与关注。

  二、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分析

  为了解男女性海洛因滥用者用药行为对其再吸毒风险预测效力的差别,将男女性资料分开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一) 男性海洛因滥用者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分析

  由於“年龄”,“父亲是否吸毒”,“母亲是否吸毒”,“配偶是否吸毒”,“兄弟姊妹是否吸毒”,“堂兄弟姊妹是否吸毒”,酒瘾”,“每周平均吸毒金额”,“四级毒品数”等未与“再吸毒风险”有显著相关,故将它们自自变项群中排除;由於初次吸毒年龄与“年龄”(r=0.76,n=618),“初次被逮捕年龄”(r=0.67,n=618);“年龄”与“初次被逮捕年龄”(r=0.53,n=618)之间存有高度显著正相关,因此基於用药行为的特性,研究者仅采取受试初次吸毒年龄为自变项。由於“初次被逮捕年龄”与“初次吸毒年龄”相关达0.68,故排除;“一级毒品种类数”亦因本研究受试为一级毒品成瘾者,故亦将其排除。就“有无固定工作”,“每日吸烟量”,“每日槟榔嚼食量”,“初次吸毒年龄”,“药效”,“贩毒”,“进入观察勒戒所次数”,“进入戒治所次数”,“进入监狱次数”,“戒瘾次数”,“姑姨伯叔舅吸毒”,“再上瘾次数”,“赌瘾”,“涉入不当娱乐程度”,“二级毒品种类数”,“三级毒品种类数”,“不含毒品之罪名数”等十七个预测变项与“再吸毒风险”有显著相关,纳入对“再吸毒风险”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该等预测变项对男性用药者之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考虑到该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效力,研究者采取各预测变项与效标变项配对之有效样本人数介於652至666人之间,惟依其自由度而言,进入多元回归分析之样本数为641位男性用药者。依表6,7所示,男性海洛因滥用者仅“赌瘾”,“涉入不当娱乐程度”,“有无固定工作”,“入戒治所次数”,“贩毒”,“烟瘾”等六个用药行为能有效解释约14.4%再吸毒风险总变异量。此公式说明当男性海洛因滥用者赌瘾愈大,涉入不当娱乐程度愈深者,没有固定工作者,入戒治所愈多次者,有贩毒行为者,与每日吸烟量愈多者,其再吸毒风险将愈高。依其标准化多元逐步回归系数,方程式可写成下式:

  【方程式1】Y男性再吸毒风险=0.212赌瘾分数+0.125不当娱乐分数-。105是否有固定工作+0.097入戒治所次数0.086贩毒+0.081吸烟量

  (二) 女性海洛因滥用者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分析

  由於“有无固定工作”,“父亲吸毒”,“贩毒”,“四级毒品数”,“进入戒治所次数”,“进入监狱次数”,“再上瘾次数”,“戒瘾次数”,“母亲吸毒”,“不含毒品之罪名数”等未与“再吸毒风险”有显著相关,故将它们自预测变项群中排除;由於初次吸毒年龄与“年龄”(r=0.75,n=270),“初次被逮捕年龄”(r=0.82,n=270);“年龄”与“初次被逮捕年龄”(r=0.73,n=270)之间存有高度显著正相关,因此基於用药行为的特性,研究者仅采取受试初次吸毒年龄为预测变项。其次,鉴於本研究受试为一级毒品成瘾者,故将“曾经用过之一级毒品种类数”排除。因此,仅就“每日吸烟量”,“每日槟榔嚼食量”,“酒瘾”,“初次吸毒年龄”,“药效”,“每周平均吸毒金额”,“进入观察勒戒所次数”,“兄弟吸毒”,“配偶吸毒”,“姑姨伯叔舅吸毒”,“堂兄弟姊妹吸毒”,“赌瘾”,“不当娱乐”,“二级毒品种类数”,“三级毒品种类数”等15个自变项与“再吸毒风险”有显著相关,纳入对“再吸毒风险”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以了解该等女性用药者之用药行为相关变项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样本分析设定以所有自变项与依变项未流失的资料为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资料,因此有效进入多元回归之样本为278为女性海洛因滥用者之资料。

  依表8,9所示,女性海洛因滥用者仅“赌瘾”,“初次吸毒年龄”,“兄弟是否吸毒”,“药效”,“吸烟量”,“二级毒品种类数”等六个用药行为即能有效解释约17.7%再吸毒风险总变异量。此公式说明当女性滥用者初次吸毒年龄愈小,每日吸烟量愈多,赌瘾愈大,吸食之二级毒品种类数愈多者,则其再吸毒风险将愈高。依其标准化多元逐步回归系数,其方程式可写成下式:

  【方程式2】Y女性再吸毒风险=0.187吸烟量0.170初次吸毒年龄+0.152用过二级毒品种类数+0.127赌瘾+0.111兄弟是否吸毒

  三、讨论

  本研究用来测量受试之再吸毒风险是以各种会引发吸毒的欲望与可能性之情境的总分,就其得分愈高即视之再吸毒风险愈强。同时,因受试在受测时皆正在各戒治所接受戒治,因此自其性质分析,本研究再吸毒风险亦有测量受试者的吸毒渴求(craving)之意涵。

  研究者原即认为男女海洛因滥用者的用药行为特性有所不同,因此分别探究他们之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此一想法已因他们的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有不同组型而得到支持。对男性海洛因滥用者而言,赌瘾与涉入不当娱乐程度愈深,没有固定工作,入戒治所愈多次,有贩毒,吸烟量愈多,则其再吸毒风险将愈高;但对女性海洛因滥用者来说,吸烟量愈多,初次吸毒年龄愈小,用过二级毒品种类数愈多,赌瘾愈强,兄弟吸毒者之再吸毒风险将愈高。其中赌瘾与烟瘾对男女滥用者的再吸毒风险皆是有效的预测变项,为赌瘾对男性较居重要地位,而烟瘾却对女性较具重要性。

  观察海洛因成瘾者的日常生活,赌博不但可以满足其休闲需求,更且是筹集购毒资金,与进行毒品交易的主要途径。因此,本研究此一结果饶具意义。本质上,赌瘾的强弱深受该个体受其强迫性心理所影响,就成瘾行为而言,海洛因成瘾与赌瘾的特性与本质是相当类似(Gowen&Speyerer,1995)。若依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成瘾是受个体大脑的酬赏机制的增强所致(Bronnie,2001;Volkow,Fowler,andWang,2003),则吸烟,赌博,与海洛因等成瘾都将受到大脑相同的代谢机制的控制。大致上,用药行为是既成事实,而且受试者受调查时皆处於生理戒断期,而且不可能取得毒品。但在戒治所或监狱中,仍可以吸烟与赌博,虽然前者有管制,后者为法所明文禁止,但私下却仍在进行著。因此,吸烟与赌博有可能成为成瘾之瘾头的替代性物。成瘾戒治期中如何协助成瘾者戒赌,将是未来戒治机构为提升期毒瘾戒治成效必须审慎思考与因应的课题。同时,各监所对於吸毒犯的假释审查,有关其赌瘾强度应列入考量。

  本研究受试不抽烟者,男性仅占0。6%,女性为1。4%,此与吕淑妤等人对药物滥用之保护管束人的调查一致,即药物滥用者约有九成以上者吸烟。香菸对於海洛因滥用者是具有诱因显明度的刺激物(RobinsonandBerridge,2003),因此它能让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不断受增强,而得以藉吸烟维持其大脑因海洛因滥用所建立的酬赏机制的满足。毒品成瘾者在戒治所应否戒烟一直是监所矫正者与戒瘾医疗者的争论点。对监所矫正者而言,允许受戒治者吸烟将有利於受戒治者的管理。但对於戒瘾医疗者来说,香菸虽未列为管制的物质,但却是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成瘾性物质,若烟瘾都无法戒除,遑论及海洛因瘾的戒除。显然,“吸烟量愈多者,其再吸毒风险是愈强”对於海洛因成瘾者的复发静态评估与戒治策略的发展皆值得重视。当监所中完全禁烟不可行的思维占优势时,各监所是否引进戒烟班将参与戒烟的良好表现列为假释审查的奖励积点,以激励成瘾者戒除烟瘾。

  大多数海洛因成瘾者初次接触海洛因几乎皆经由吸食掺杂於香菸而上瘾,即俗称的捻烟或当烟。因此,烟瘾的戒除将有助於成瘾者经由受到他人或亲友藉搀杂海洛因於其中之香菸而毒瘾复发。对於女性海洛因成瘾者的假释审查对其入所前之每日吸烟量的评估是相当重要的参考资料。

  女性海洛因滥用者初次吸毒年龄愈小与使用过二级毒品种类数多,其再吸毒风险愈强。在比较男女滥用者曾经吸食过的四级管制药物中,已发现女性使用较多种的管制物质,尤其是大麻,摇头丸,K他命,FM2等为然。基本上,女性滥用者较年轻而且也较常出入pub或俱乐部,因此她们自将会使用较多种类的管制药物,此与简惠霠(2000)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

  男性海洛因滥用者之“从事不当娱乐”,“贩毒”等行为则对其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正显示男性吸毒者的吸毒行为相当符合日常生活活动论的主张。意即男性吸毒者若愈早吸毒而且其又有贩毒的行为,又常出入不当娱乐场所,则他们出所后将因其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网络而重回原来的海洛因滥用圈,而无法与吸毒友伴断绝联系,则其将因暴露於吸毒的危险情境中,如此其复发的风险将自然升高。此与简惠霠(2000),韦若兰(2003),詹德杰(2003)等人的研究也相当一致。

  入戒治所愈多次者,其再吸毒风险愈高,正意谓著男性海洛因用药者有多次的再累犯者,其对海洛因的依赖性愈强,其再吸毒风险将愈强。显然再累犯对於复发的预测效力一如对性侵害与其他暴力犯罪是一甚具效力的静态评估变项(林明杰与郑瑞隆,2003)。其次,此一结果不啻隐喻著戒治所对於男性海洛因滥用者的成瘾戒治成效亟待加强。就以往的研究(林盈慧,2001;詹德杰,2003;韦若兰,2003;赖拥连,2000)也显示,吸毒成瘾者多半并未肯定戒治机构之戒毒成效。

  本研究因采问卷调查,自陈报告自然受到受试填答的社会期许的影响。其次,研究者当时未对施打方式与好友吸毒人数进行调查,因此用药行为特性的了解并不周圜,未来对用药行为了解,此两方面应加以考虑。因为依据对越战时期美军吸食海洛因者的调查研究,发现采用肌肉与皮下或静脉注射者很难能脱离其海洛因成瘾或依赖,但吸食者仅7%未能戒除。(Robins,1974)

  其次,基於多元回归分析时自变项与样本数的关系宜为40倍,其结果方能稳定(Tabachnick&Fidell,1996),但对女性再吸毒风险的预测,自变项有15个,其样本数应为600人,然而本研究用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女性样本数仅278位。因此,本研究女性滥用海洛因用药行为特性对再吸毒风险的预测效力将受到限制,未来宜扩增女性海洛因用药者的样本数,以增进该预测之效度。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