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禁毒史、戒毒史 > 正文
禁毒史、戒毒史
冰毒的世界兴衰史
毒品与禁毒史话
2007-10-16 06:48:35 来自:北京禁毒在线 作者:张刃 阅读量:1

    1887年,冰毒(安非他明,Amphetamines,)首次在德国被合成发现。然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冰毒一直是被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阿片依赖、偏头疼、辐射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到了1927年,冰毒被发现还拥有扩张鼻部呼吸血管和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1932年,在临床使用上被主要定位成感冒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性吸入剂,1935年,冰毒又被发现在治疗条件性突发嗜睡症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两年以后,也就是1937年,有内科医生发现在给多动症儿童患者服用适当剂量的冰毒时,患者的多动症状竟然会明显消失,注意力集中的水平显著提高,从此以后,冰毒因为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上具有极其显著的疗效,被临床医学领域定位为儿童多动症的典型处方药物。至此,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没有特效药的历史就宣告结束了。当时,冰毒通过普通医生的处方就能得到。

  但是到了1965年,除非拥有医生的处方,冰毒被规定成为违禁药物。1970年,冰毒的注射制剂被德国“药品管制法”严格限制。所以在1971年,德国15家制药公司的31项有关冰毒生产的投资项目全部化为泡影。这意味着德国当年120亿冰毒的片剂生产项目被强制终止了。

  而在日本,另外一种更容易生产合成的冰毒衍生物甲安非他明于1919年被首次合成发现。这种结晶状的东西很容易溶解于水,因此很自然地就以针剂的形式出现了。在美国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Desoxyn的名字作为商品合法售卖的。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冰毒类物质作为士兵的兴奋剂广泛地运用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战场上。(美国越战时期,这种滥用情况比二战时期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战以后,日本政府军队囤积下来的大量甲安非他明以注射的滥用方式悄悄地流向了民间。

  1950年在美国,病毒的衍生物右旋安非他明和甲安非他明,还是以合法的非医药的片剂形式,广泛地滥用于大学生、卡车司机和运动员中。冰毒类物质的广泛传播和滥用,在当时成了减肥的灵丹妙药,同时也成了当时缓解人们因为经济萧条所带来心理压力的心理良药,就是社会名流也无不趋之若鹜:John F. Kennedy 会偶尔注射,Adolph Hitler 则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注射或口服,Ted Haggard 喜欢在他的同性恋活动中使用甲安非他明,Charlie Parker 喜欢把冰毒加在咖啡里,此外还有Lenny Bruce ,Judy Garland ,Johnny Cash ,Elvis Presley等等等等。

  其实至今为止,冰毒的医药用途还是世界被临床医学界所肯定的。因为它确实是治疗儿童多动症和条件性突发嗜睡症的有效药物。曾经一段时间也有人因为冰毒能够抑制食欲而用来控制体重,但后来临床研究发现,这种减肥的方式能够使人们变成冰毒依赖者,所以除了极其特殊的案例以外,几乎所有的医生在用冰毒减肥的使用上都变得异常谨慎。

  1914年,美国联邦政府立法禁止可卡因以后,许多的可卡因依赖者只能很麻烦地通过处方得到少许,要么就是通过非法途径来获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可卡因的使用明显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冰毒类物质的滥用和流行。冰毒类物质能够取悦大众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够产生类似可卡因的那种欣快感,虽然不如可卡因那么强烈,但是药效却比可卡因要持久。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非常的低廉,在美国当时因为是合法的,所以很容易得到。从三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它的批发价格是0.75美元就能够购买到1000片冰毒片剂。

  最后到1965年,美国修正了“食品药品安全法”,冰毒类物质和可卡因一样被列为非法违禁药物,该法律同时还禁止了包括巴比妥类精神药物在内的黑市交易,苯丙胺的滥用途径才得以根除。从此以后,苯丙胺类物质加工逐渐转入了家庭作坊的形式,使用苯丙胺类物质的人群直线下降,但是这却造成了可卡因滥用的第二次浪潮。令人担忧的是,这个浪潮至今还在持续。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