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禁毒史、戒毒史 > 正文
禁毒史、戒毒史
清朝禁烟之张之洞抚晋(节录)
2010-06-17 21:49:19 来自:三晋红丝带 作者:网络 阅读量:1

  1882年1月3日至1884年5月22日(清光绪七年一月十四日——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山西地处内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使山西的境况己雪上加霜。张之洞上任伊始给清政府的《整饬治理折》称“历年以来晋省公私困穷,几乎无以自立。物力空匮,人才艰难,上司政出多门,属吏愍不畏法,民习颓惰以蹙其生,士气衰微而废其学,军律日即荡弛,吏胥敢于为奸”,到了非表里兼治不可的地步。

  此前张之洞并没有任过什么要职。但他“遇事敢为大言”,成为当时“清流派”的重要成员。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爆发。在有关边防、海防以及对俄和战的争论中,张之洞多次上书,要求加强边防并对俄采取强硬态度。1879年11月(光绪五年十月)清政府议和代表崇厚擅自与俄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基亚和约》,激起朝野共愤。张之洞上书提出“治使臣罪”、废约,尤其提出与俄人争商务等几项要求,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精明干练。与此同时,他的许多思想,如重商、军事和疆防等也逐步形成,这些都成为他以后抚晋的指导思想。

  1882年1月,张之洞抵达太原,开始视事。在一个给清廷的奏折中,张之洞表达了他的施政思想。他认为定国安邦的关键是国之元气、民之元气和官之元气的充沛。他还谈及晋事要务20事,诸如养民、课吏、理财、兴利、善俗、图强等。而养民中诸事如责垦荒、清善后、省差役、除累粮、储仓谷、禁罂粟等又为诸事之最要紧者。张之洞在山西的几年经营,也确实依此展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土地又是农业的根本。山西农业自古以来就受到土地问题的困扰,北部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南部土地肥沃却地狭人稠。自明代以来,山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明代洪武年间,山西人均地亩为10.28亩,到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山西人均耕地仅3.95亩。1876年到1878年间的“丁戊奇荒”使全省近80%的州县受灾,全省约1/3左右的人口死亡。幸免于难者也多流离失所,大量土地被闲置。灾后,为督垦荒地,前任巡抚卫荣光曾派人查勘闲置情况,计共有新荒土地 22076顷。其实仍有大量的荒地被隐瞒,数字并不准确。按照前任巡抚的规定,从1880年(光绪六年)开始,有主荒地要求在3年内、无主荒地要求在4年内必须耕种。而在此3年或4年间,政府免征课税,蠲免期一过则开始科征。但大灾之后的农民缺乏劳动生产的能力,加上政府赈恤不足,农民买不起种子、耕牛,致使许多农民宁可弃地不种也不愿意为赋税所累。张之洞抚晋的第二年(光绪八年),恰是开始对有主荒地科征的那一年。经过张之洞查勘,发现仍有一万余顷荒地被闲置,若加紧催征只能使农民更多地离开土地。 1882年7月(光绪八年六月)张之洞上书要求再次蠲免未垦荒地的科征,对耕种“实在无力者,禀明酌给中种之资”,以督促其耕种。

  清初的“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大大地减轻。做为科征依据的鱼鳞册能使农民小块土地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避免被大户侵蚀。但山西一向缺少详细登记田主及土地数量的鱼鳞册,致使征收“过割不清,展转移易,或耕无粮之地,或纳无地之粮”,“灾荒过后,迷乱益多”。

  土地所有权的模糊不清,势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清丈土地,并以契约的形式将土地固定下来,成了“豁除累粮”的有效办法。1882年6月,张之洞上奏要求暂免一年的田屋契税,以彻底澄清土地所有权。

  山西吏治败坏已久。各种官场陋规陋习繁多。张之洞认为“治晋之道,议者皆以培养元气”,而官民之元气则在“官项无亏累”,“上司无诛求”上。张之洞将省差役、清善后做为课吏、理财的重要措施。这里“差役”的实质,按张之洞的说法是指“非役民力也,乃敛民财也”的做法。当时各地按大小摊派差役钱,大县摊派钱5——6万缗,小县也要达到几千乃至上万不等。差役钱摊派的对象是车马牲畜,重税之下,外省脚夫不敢入晋,本地车马不敢出县境,致使境内货物流通受阻。为此,张之洞派人到各地州县制定差役章程,裁撤各种陋规,改各州县差役局为清徭局。命令属下在每月底用清徭局的名义,将本月支用过的车马数目公开,以接受监督。

  按照晚清官场陋习,上司用度不足往往靠下属公费馈赠。前署理巡抚葆亨任职期间冀宁道道员王定安为巴结上司巧立名目,将私人馈赠更名为公费,使这种风气更加严重,张之洞对此深恶痛绝,上任之初就裁汰了属下解送抚署的公费银19550余两,藩库津贴银 6000余两,并酌情减免各州县公费馈赠。经过这次改革,全省可节约白银78916两。

  山西善后库款自从1850年后一直未经彻底清查。各种军费以及善后报销“亏罗掩覆,细碎缴绕,为奸蠢窟穴所在”。署理巡抚葆亨和道员王定安乘机渔利,侵吞“丁戊奇荒”后善后款项。1882年9月,张之洞设清源局,清理山西库款,并设定章程,限期完成。 1883年7月库款清查工作完结。根据帐目,张之洞弹劾了葆亨和王定安。为明确职守,他又命清源局续修《晋政辑要》。至此,晋省积30余年800余件纠纷案终得清理。

  山西鸦片“流毒尤烈”,久为晋省公害。张之洞任山西巡抚不久,在给其友的一封信中,将山西喻为“鬼国”,由此可见当时山西吸毒之甚。当时山西鸦片烟的著名产地为交城,代州(今代县)等20余州县。其他各州县或多或少也有种植,达到“几乎无县无之”的程度。吸毒之风,遍及全省。吸食者从官吏、士民、兵弁到妇人女子;吸食比重,大概乡下居其十之六,城镇居其十之八。鸦片流毒使“人人赢,家家晏起;怠惰颓靡,毫无朝气;在官者不修其职,食力者不勤其业”。更为严重的是山西因土地贫瘠产粮不足自给,自大面积种植罂粟后,全省粮食贮积更少。“丁戊奇荒”的严重灾难即与此有关。垣曲产烟最多而大灾之后饿死人最多。交城产烟中心粮价最贵。种植鸦片需大量水肥而且极费地力,山西气候干燥,水利设施本来就不够,大面积种植鸦片的结果只能是毒品同农作物争水争肥,对此情况,张之洞在一封奏折中惊呼“数十年晋省危矣!”

  鉴于鸦片的种种危害,张之洞将禁烟作为除弊重要措施。1883年4月,他命令下属在全省范围内禁烟。并仿照时任直隶(今河北)总督的李鸿章,在全省各地设立戒烟局,聘请医生作戒毒药。先从著名产烟区交城、代州入手,然后将禁烟运动推向全省。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