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禁毒史、戒毒史 > 正文
禁毒史、戒毒史
毒品与中国社会
2010-02-23 14:05:55 来自:文汇报 作者:苏智良 阅读量:1

  国民的贫困化,素质低下也是毒品流行的原因之一。生活于底层的劳动人民,难得温饱,没有正当的娱乐能疏解生活的痛苦,也没有社会的关心以慰藉苦难的心灵。于是,具有麻醉功能的毒品便成了下

  层民众寻求解脱的良方。在吗啡、鸦片、红丸的作用下,他们暂时忘却了饥馑的儿女、沉重的债务、贫困的耻辱、渺茫的前途。在这个意义上,毒品充当了物质化的宗教。不仅如此,在缺医少药的山区、农村,鸦片、吗啡是穷人能找到的价廉物美的唯一良药。毒品所具有的镇痛、麻醉、收敛的作用,对常见的各种疼痛、腹泻、咳嗽、创伤等有疗效,有的还效验明显。于是,对下层民众来说,鸦片之类便成了包医百病的救命良药。在许多地方,这成为下层民众吸毒的主要原因。而由于缺少科学知识,一旦成瘾,便不能自拔,从而受到贫困与毒瘾的双重煎熬。

  禁毒斗争任重道远

  展望全球,毒品的泛滥,目前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在80年代末,全球的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仅次于世界军火交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至少有2-3亿人吸毒。在一些国家,贩毒集团至今仍在与政府展开贩毒与禁毒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为解决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1987年6月,联合国麻醉品滥用与非法贩运问题会议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反毒品日。1990年2月,联合国召开首次反毒品大会,宣布1991-2000年为联合国禁毒年。1995年,在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大会上,禁毒再度成为各国首脑关注的焦点。

  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再度像瘟疫一样在中华大地蔓延开来。

  简言之,当代的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毒品犯罪日益严重。80年代中期,还主要是毒品的过境贩运问题,而到90年代初,国内种植、制造毒品日益扩大,出现“双向流通”。从外部看,“金三角”地区制贩毒品规模不减,缅北地区毒品近来对中国的渗透进一步加剧。国内制贩冰毒、“摇头丸”犯罪活动在屡受打击后,逐渐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易制毒化学品走私贩运手法日趋狡猾。第二、贩毒案件直线上升。1988年,中国公安机关查获的毒品犯罪案268起,到1992年已达69060起,4年中猛增257倍。第三、毒品种类由近代以鸦片为主,升级换代到以海洛因为主,吗啡、鸦片、大麻、精神类药物并举的情况,还出现了危害更大的“冰”、安非他明(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新品种。第四、贩毒地区不断扩大,波及全国2000多个县市,在有些地方形成地下贩运、批发、零售的供销网络。第五、贩毒组织呈现日新月异的集团化、职业化、武装化和国际化趋势。第六,吸毒人员低龄化和广泛化,并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许多省市的吸毒者中,青少年的比例已超过半数。吸毒者包括干部、企业家、演员、教师等,尤其是近年发生的多起音乐人吸毒事件,给青少年造成极坏的影响。总之,五花八门的毒品已使成千上万个家庭家破人亡,毒品泛滥还导致犯罪增加、黑社会猖獗、艾滋病剧增。

  10余年来,中国政府为扫除毒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81年,国务院就指示各地严厉打击贩毒犯罪;1991年,中国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在“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的禁毒原则和“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方针指引下,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禁毒斗争的初步成效。各地公安、海关、边防和法院等部门在缉毒反毒战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因素,毒品不但没有消灭,反而仍呈扩大、泛滥的趋势。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禁毒任务是严峻的。尽管目前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100万人,还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远低于鸦片战争前吸毒人口的比例,更比1929年时吸毒人口占总人口的16.8%要低得多。但是,毒品蔓延的迅速,吸毒者人数的急剧上升,青少年吸毒人数的上升,毒品泛滥所引发的各种犯罪问题,昔日“东亚病夫”的耻辱,近代屡禁不止的教训,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然而,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司法社工制度的普及,“无毒社区”活动的展开,预防毒品犯罪机制的设计,药物治疗毒瘾,手术阻断毒瘾,如何做好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工作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一场制服毒魔的严峻的、长期的斗争,正在展开。

  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那样,震撼过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禁毒法令的国家,1909年在上海举行的万国禁烟会标志着国际合作禁毒事业的开端,但中国曾经又是毒品危害最大的国家。在“六二六”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我们必须认识到,毒品问题仍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禁毒斗争任重道远。

 讲演者小传

  苏智良:浙江嵊州人。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导。长期从事毒品史研究,完成国家哲社重点课题《中国毒品史》,受公安部委托主编出版370万字的《禁毒全书》,参与筹建上海市禁毒教育馆。该方面的论著有《中国毒品史》、《禁毒全书》、《中国历史上的洋烟、土烟与吸毒人口的研究》、《中国古代的罂粟与鸦片》等。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