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资源 > 禁毒史、戒毒史 > 正文
禁毒史、戒毒史
毒品与中国社会
2010-02-23 14:05:55 来自:文汇报 作者:苏智良 阅读量:1

  在中国悠久璀璨的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那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时至21世纪的今天,毒品仍是困扰中国发展、危及社会秩序、损害民众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的毒品

  中国并不是罂粟的原产地,鸦片罂粟(PapaverSomniferum)及其制品传入中国,开始于唐代。《旧唐书》载:“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遣使献底也伽”。经过德国学者夏德(Friedrich)以及中国学者岑仲勉等的研究,“拂霖”是伊兰语Frwm、突厥文Purum的译音。“拂霖”也称大秦,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其中心位置约在今叙利亚。唐代时候,由于阿拉伯人的大举扩张,拂霖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

  “底也伽”,古音为teyaka,是当时西方世界的珍贵药品。根据阿拉伯历史学家的研究,上等的“底也伽”产自伊拉克的巴格达。西方自古就认为“底也伽”是万能的解毒药,这种由600种物质混制而成的丸状药,可缓解除了蝮蛇毒以外的一切毒物之中毒。“底也伽”的主要成分是鸦片,它是古代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乾封二年(667年)阿拉伯使者向唐代的皇帝贡献“底也伽”,为文献上可以找到的鸦片进入中国之最早记录。阿拉伯人在贡献“底也伽”的同时,也将罂粟送到了中国。不久中国人就开始种植罂粟了。成书于唐开元时期(714-741年)的《本草拾遗》,是罂粟被写入中国药典的最早记载。但是,在阿拉伯世界被视为圣品的“底也伽”,到了物产丰盈、珍品云集的盛唐,似乎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它只是为体系博大而内涵深邃的中华药库增添了一味良药,仅此而已。

  到了宋代,中国的医家已开始尝试用罂粟来治病消灾。明代的王玺在一本叫作《医林集要》的书中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制作鸦片的方法,当时把鸦片通常称作“阿芙蓉”。“阿芙蓉”一词是从阿拉伯语Afyun音译而来的,而“鸦片”一词的直接来源则是英语Opium,其同义词还有雅片、阿片、阿扁等别称。最常用的是“鸦片”一词。综上所述,中国人知道罂粟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懂得罂粟的药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而会制作鸦片也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

  明代时,尽管中国人已懂得从罂粟割乳浆制作鸦片,但鸦片主要还是来自于国外。当时的东南亚一带,因西方殖民者的倡导,多种植罂粟。《明会典》记载:暹罗、爪哇、榜葛赖等地多产“乌香”,这个“乌香”就是鸦片,东南亚一带时常将“乌香”作为贡品献给中国皇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八方来朝、国力强盛的封建帝国,四野的朝贡、奇珍的献纳,再加上太平盛世的观念,宫廷中迷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正是在这种追求享乐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神品”。鸦片特有的醉生梦死而飘飘欲仙的舒畅感,令朝廷贵族为之倾倒,甚至连皇帝也不能免。如万历皇帝明神宗就是一个开此先例的“鸦片皇帝”。他在朝四十八年,竟长年不视朝政,究其原因,就是“中乌香之毒。”

  清代中期以后,各地民众已知罂粟果制鸦片之法,因此,为生产鸦片而种植的罂粟,便在各地普及开来。但鸦片之祸,主要是英国确立对华实施鸦片大规模走私政策而兴起的。

  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

  清中叶后,为了平衡英国的对华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了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政策,于是,英国商人将在印度生产的鸦片大量运输至广州一带,中国各地烟毒日炽,吸食者增加到200万人。中英之间关于鸦片贸易的冲突,终于酿成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但条约并没有写明如何解决战争爆发原因的鸦片问题,鸦片走私不仅没有被禁止,反而如潮水般地涌人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鸦片被称为“洋烟”而“合法”进口,这样,烟毒更加严重。在19世纪80年代,“洋药”进口每年为10万箱,达到了最高潮。

  与此同时,罂粟种植与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到20世纪初叶,在多难的中国近代史上,又添上了几个苦涩的纪录:罂粟种植最广,鸦片产量最多,吸毒人口最众。尤其严重的是,鸦片与吸毒并非仅是一般的社会问题,它是西方与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纠结点,也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它深刻而全面地侵入到中国社会的肌体,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到了民国时期,因政令不一,割据盛行,中央和地方的军阀为扩大地盘,竞相纵容并鼓励种植罂粟,形成军阀武装——地盘——鸦片的恶性循环,以至百业凋敝,田土荒芜,烟馆遍地,民不聊生。

  问题还不仅如此。在那个时代里,毒品成了市场流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鸦片与黄金同价,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烟土被称为“黑粮”;吸毒成为全民族16.8%人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50%以上的中国人的生计、生活不同程度地依赖各类毒品,而五花八门的烟税更是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各种政治势力为争夺罂粟种植地、鸦片运输通道和丰厚的烟税而连年混战。在百年近代史上,毒品的影响力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众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官僚、士兵、商人、知识分子、学生、农民、城市劳动者等社会各阶层。毒品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机体上的一个毒瘤。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