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戒毒康复 > 正文
戒毒康复
戒毒康复广东“三水模式”调查
2010-11-25 21:47:01 来自:法制日报 作者:邓新建 阅读量:1

  据了解,该所收治的4811名康复人员中,所内戒断率达到100%,对中山、佛山等地回归社会后的100名康复人员进行跟踪调查,一年内戒断巩固率达到67%,许多回归社会再就业的康复人员至今未曾复吸。此外,康复人员受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在这里得到了修复:22名康复人员因为共同的戒毒目标而相知、相恋,在所内结婚;43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并为社会提供义工服务600多人次;不少康复人员主动为汶川、玉树灾区捐款捐物;有620多人次将累计26万余元的工资寄回家……

  那么,面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巩固戒毒成果这一国际性难题,三水康复所是如何破解的?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赶赴三水,走进这个“社区化、校园化、园林化”的康复所,进行实地调查。

  星级酒店标准建“无毒社区”

  “在这里康复,我不但可以靠自己劳动挣钱,衣食无忧,还可以安居乐业。这里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戒毒康复已有3年多时间的阿如动情地说。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局长施红辉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三水康复所以脱毒为基础、除瘾为关键、康复为根本、回归为目标,探索形成了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新模式。通过构建“无毒社区”和康复戒毒,在强制戒毒与融入社会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两者“无缝对接”,有效增强了康复人员抗复吸的信心和毅力,切实提高了康复人员戒毒的决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水康复所所长孔文忠向记者介绍说,在省戒毒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所着力优化改善戒毒康复环境和安居条件,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建成了康复生活区、就业培训区、休闲娱乐区和生态种养区等功能区域,建成了集戒毒、康复、医疗、生活、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新家园。

  记者在三水康复所看到,按照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康复公寓和家庭公寓,统一配置了数字电视和基本家具,超市、医务室、网吧、休闲茶餐厅、文化广场、宣传长廊、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服务站等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该所还专门设置了心理辅导中心、毒品认知警示室、脱瘾治疗室等10个康复功能室。

  在这里,康复人员既可以在宽敞舒适、设施齐全的康复公寓里生活居住,又可以在绿树鲜花环绕的林间草地散步;既可以相约打篮球、踢足球,锻炼身体,又可以上网冲浪、博览群书,提升文化素质;生病时,有医生为他们治疗帮助;心里困惑时,有心理咨询师为他们解疑释惑。

  据了解,为了打造“无毒社区”,三水康复所实施定期普检、不定期抽检和请假外出必检的“三检”机制,对抽检为阳性的立即劝退,并通知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或村委会。

  采访中,康复人员向记者反映最多的是:“这里的环境要比外面开放的社会大环境‘纯洁’得多,在这里没有了鄙视,有的是关爱我们的管理人员,还有我们相互之间的鼓励,少了心中的那些自卑,更少了外面吸毒人员的诱惑。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用双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回归社会的信心。”

  “三大机制”开创收治新局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收人难”是三水康复所试点初期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推进试点工作急需破解的关键问题。

  该所通过加强与周边劳教(戒毒)场所、当地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的联系沟通,探索出的“所所合作”、“所地合作”、“所企合作”机制,成为“三水模式”中的一大亮点。

  “所所合作”是指三水康复所与周边劳教(戒毒)场所签订戒毒康复体验协议,专门开辟戒毒康复体验区,为即将出所的强戒人员提供7天至10天的康复体验服务,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戒毒康复的效果与好处,从而自愿留所戒毒康复。截至目前,该所已累计收治康复体验人员3100人,其中自愿留所康复的339人,还有177名康复体验人员回家后又自愿返回接受戒毒康复。

  “这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一次选择———在康复体验后留所戒毒康复。我曾经有过长达20年的吸毒史,现在我已有3年多时间没再沾毒品,还在康复所结婚成了家。”来自广东云浮的40岁康复人员马某一脸灿烂地对记者说。

  “所地合作”则是三水康复所为了将戒毒康复职能向社会延伸,通过与中山、佛山、珠海等地的禁毒委、公安局、街道等部门沟通建立的机制。

  2008年12月,该所正式成为佛山市指定的社区戒毒康复场所,佛山市政法委专门出台《戒毒衔接制度》,要求当地有关部门积极动员辖区内戒毒人员到该所戒毒康复;2009年3月,该所又与中山市建立起“镇政府—社教办—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宣传动员机制,在当地设立了8个康复指导站,建立起宣传动员、联帮共管、信息共享和后续照管的所地合作机制。今年6月,该所又将“所地合作”范围扩大至珠海。

  孔文忠介绍,在“所企合作”中,三水康复所先后与中山、佛山、广州、东莞等地的10多家企业合作,引进了电视机、电风扇等20多个生产项目,为康复人员提供了较好的习艺劳动岗位。同时,他们还与企业签订“所企劳务合作协议”,推荐表现好的康复人员到企业上班,累计帮助160名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实现了再就业,且没有一人复吸,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自主式”管理激励安居乐业

  施红辉介绍,三水康复所变强制管理为平等相待,积极推行“以契约式管理为基础、星级管理为核心、自主管理为主导、后续照管为补充”的管理机制。

  据了解,三水康复所首先建立了“契约式”约束机制,与来所康复人员及其家属签订自愿戒毒康复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同时,为了让康复人员充分感受到戒毒康复所既能巩固戒毒成效、又能带来稳定收入的好处,该所还建立了“星级式”激励机制,推行“五星三级”管理:根据康复人员的综合表现和康复时间长短,实行一星至五星评定方式,“三星”以上、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可担任组长和主管,协助场所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四星”、“五星”员工还可享受星级工资,并可凭星级员工证在休息时间自由外出。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