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戒毒康复 > 正文
戒毒康复
关于三水戒毒康复管理所的调研报告
2014-12-18 20:12:05 来自:杜新忠戒毒网转 作者:杜新忠转 阅读量:1

  一、三水戒毒康复所的具体运作
  
  (一)收治
  
  1、与市政府、镇政府签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与中山市、汕头市、佛山市签订协议,负责免费收治三市的自愿戒毒康复人员。与社区签约,承担社区戒毒功能。三年多来,有些社区已认识到了戒毒康复所在社区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开始出资感谢、慰问康复所。
  
  2、与强制隔离戒毒所、公安强戒所建立合作关系。在各所的会见室设置两块永久性的宣传栏,宣传戒毒康复所,鼓励强戒人员自愿戒毒康复。从强戒所直接进入康复所的免保证金。
  
  3、邀请吸毒人员亲属来所参观。
  
  4、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三年来,累计投入宣传费用近300万元。
  
  平面媒体宣传。请多家报社刊登戒毒康复所的简介,报道戒毒康复所的活动,推介戒毒康复“三水模式”。
  
  电视宣传。请电视台做专题,并放在网站上作视频。“6.26”以“戒毒康复”为主题,省局投资60万,由戒毒康复所组织大型宣传演出、与政府的签约仪式。
  
  大范围发放宣传册。一印就是两万册,在社区、各强戒所、街道发放。
  
  5、民警自主发展。所有民警都有在外发展自愿戒毒康复人员的义务,发展来的人员由该民警包干管理,一定周期后实行评比、奖励。
  
  (二)管理
  
  1、实行星级管理。根据《星级管理办法》,依综合表现和康复时间长短,实行一星至五星的“星级”评定,将星级处遇与请假次数、伙食补贴、住宿条件及岗位竞争挂钩。
  
  2、实行辅导员式包干管理。采取学校辅导员辅导学生的管理模式,将所有康复人员(自主发展的除外)平均分到每名民警,由该民警包管包教,考核流失率,目前为20%。
  
  3、只有一种身份。来所的一律为自愿康复人员,实行一种模式管理。
  
  4、以不定期抽检的形式禁毒。每天进行抽检,涉毒一律劝退;被劝退三次的进入“黑名单”,不得再进入康复所。
  
  5、请假人员缴纳尿检费。涉毒劝退,超假二天除名。
  
  6、以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为主,以民警现场指导为辅。“民警是军官,康复人员是兵”的理念(刘卫民)。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区务会,民管会成员实行补贴。
  
  (三)教育
  
  采取每天一宣誓、每周一活动、每月一讲座、每季一交流、每年一评比的“五个一”康复教育形式,减少灌输式的课堂化教育内容,吸引康复人员自愿参加,组织开展猜谜语、卡拉OK赛、文明风尚奖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四)劳动及报酬
  
  土地出租,年利润200多万元;省局牵头,正在筹办面包厂、被服厂,负责三水片区3万劳教(戒毒)人员的早餐供应、被服制作,可容纳200名康复人员上岗,预计年利润500万元以上。两项合计利润700多万元,部分用于对康复人员的补贴和岗位工资。
  
  工资构成:星级补贴+岗位工资(劳动工资)。星级补贴:一星到五星分别为160元、220元、280元、360元、450元/月。
  
  岗位工资:按照竞争上岗原则,对环卫、绿化、种植养殖、生产主管和协管等5种工勤岗位实行“聘任制”,工资为800——1200元。
  
  劳动工资:规定劳动任务,按劳取酬。
  
  二、“三水模式”的思考
  
  1、管理的社区化,符合自愿戒毒康复的办所宗旨,做到了“去劳教化”、“去强戒化”。管理理念新,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初步形成。以康复所为平台,构建新型康复社区,为康复人员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免除水电费和住宿费(家庭式康复自理),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提供就业岗位,提供成本医疗服务,实行“严格制度”下的自我管理、民主管理,模拟社区生活方式,自由空间大。
  
  2、劳动的社会化,奠定了安心康复的经济基础。一是3000多亩土地的出租,二是三水区位优势明显,室内劳务稳定且单价较高,三是有自己的工厂。这些就决定了康复人员的在所劳动能基本实现社会化,甚至比社会打工人员的工资略高,人平达到了1700元左右。上班、下班的概念,康复所只是起到工会组织的作用。
  
  3、上级支持力度大,畅通了康复所的运作通道。三年300万的宣传支出,起到了多方位的宣传效果,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逐步与禁毒委、政法委、公安、政府、社区、本系统各所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省局投资、包销创办面包厂、被服厂,为康复所提供了稳定的劳务项目和较高的劳务收入。
  
  4、与社会的“无缝衔接”,确保了稳定的“生源”。充分发挥戒毒康复职能作用,积极与社会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康复等戒毒模式建立“无缝对接”机制。一是“所地合作”。主动服务社区戒毒和无毒社区建设,承担社区戒毒康复职能,形成了宣传发动、联合帮教、信息共享、后续照管等“所地合作”四项机制,目前已经与佛山、中山、汕头等市30多个社区开展所地合作,收治各社区动员前来的康复人员,不仅扩大了收治规模,也为康复人员的后续照管和社会帮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所所合作”。与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建立戒毒康复体验区,一方面让临近解教期限、表现好、办理了提前解教手续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来所体验戒毒康复生活,增进对戒毒康复工作的了解。另一方面为解教后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社会适应性训练,提供临时就业岗位,充当强制隔离戒毒所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构筑安全戒毒缓冲带。截止目前,共有69人自愿留所继续戒毒康复。三是“所家合作”。成立家属促进会,建立康复人员家庭档案,实行“月联系、季家访、半年座谈、出所帮教”等措施,与家庭共同做好康复人员的思想稳定、日常管理、康复训练、后续照管等工作;结合中央提出的“让戒毒人员在所成家就业”的指示要求,为在所戒毒结婚成家的康复人员在所内开辟家庭式康复区,发挥夫妻之间互帮互助、监督约束的作用,实行“家庭约束、互相监督、定时报告”的管理方式,探索“所家合作”新思路。
  
  三、“三水模式”与我所的比较
  
  我所的优势:
  
  1、完整的流程,做到了戒毒、康复的一体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对象,有利于系统性的实施戒毒康复。
  
  2、心理矫治的导入,增强了戒毒康复的科学性,有利于提高戒毒康复效果。
  
  不足:
  
  待遇的差距。这是客观的限制。
  
  管理的差距。这是主观的差别,是理念的差距。
  
  四、建议
  
  1、走“所地合作”之路。宣传上不能单一的依靠电视广告宣传,坐在家里等人来,要主动进入社会,进入社区,与政府部门达成共识,与社区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机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通过“所地合作”,使社区戒毒康复基地落户戒毒康复所,既使戒毒康复工作迈出了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戒毒康复基地的新步伐,又填补了地方政府社区戒毒康复场所建设方面的空白,缓解了地方政府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压力。
  
  2、争取上级更大力度的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支持停留在口头上,仅从各所提供强戒评估人员的情况看,就能看到目前省局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上级的支持要体现在:加大宣传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省委政法委、公安部门、各级政府的支持;对各所提供评估人员的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数量质量,做大收治规模。
  
  3、管理上要洗脑,彻底理顺几个关系
  
  理顺严格管理与营造宽松和谐气氛的关系。
  
  理顺民警现场指导与民主管理的关系。不要在“田埂上看牛”,要在“草原上放羊”。
  
  4、建立“包干到人、自主发展、以量取人”的包管包教包发展的评价机制。
  
  5、建立戒毒康复人员的激励流转机制。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