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社区戒毒 > 正文
社区戒毒
优势视角下的社区戒毒(康复)个案实践和机制构建
2014-12-24 16:06:26 来自: 杜新忠戒毒网 作者: 杜新忠转 阅读量:1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谓之毒难戒,戒毒难,但毒能戒,难在复吸,摸索预防复吸的戒毒措施(模式)是国际性的难题,也成为全世界的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自2003年末,上海率先在中国进行了禁毒社会工作制度的创新,即开始推行“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戒毒(康复)的治疗戒毒模式。随着《禁毒法》的深入实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将进一步成熟,机制构建将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吸毒成瘾人员戒毒措施的沿革和选题现实意义

  (一)国外及中国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戒毒措施和方法

  1、目前,国外最流行的戒毒康复模式主要以戴托普治疗社区为典型代表,它以源于精神病院的治疗社区(Therapeutic Community,TC)概念,将精神病学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统一起来,目的是利用职员、病人、亲人协助病人治疗,帮助患者达到身心健康,后在戒毒康复中推广运用,美国戴托普(Daytop,意为“每天都最棒”)创造了一个奇迹,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吸毒者、小偷、流氓如何变成具有责任感、诚实感的公民的事实,打破了“一朝吸毒,终身想毒”的偏见,并成为全世界戒毒机构可供效仿的典范。

  2、我国原来的戒毒工作体制以“凡吸必强戒”的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为主;1988年,戴托普治疗社区在云南创建,它与传统的戒毒治疗有所不同,在重视药物性康复治疗的同时,以坚信“人都是可以改变”的理念,利用所有居住成员集体的力量、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实现脱毒后的心理预防、行为矫正,抗逆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为其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还有美沙酮替代治疗、“虎日”模式(凉山彝族利用家族仪式禁吸戒毒)、浙江温岭市石塘镇的“海上戒毒法”等等。

  3、上海的禁毒社会工作模式,由政府购买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服务,让专业禁毒社会工作者深入社区为吸戒毒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戒毒康复指导、生活关心等服务,通过发挥吸戒毒人员潜能和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协助他们改变不良心理、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巩固戒毒效果,使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

  (二)《禁毒法》及其对社区戒毒(康复)措施的法律规定

  2007年12月29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实施。《禁毒法》共有7章71条,确定了禁毒工作方针、领导体制、工作体制、保障机制、规范了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的具体措施,创新了戒毒工作体制和模式,对于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禁毒法》在戒毒措施方面对社区戒毒(康复)规定有:

  1、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2、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3、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4、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5、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参照本法关于社区戒毒的规定实施。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戒毒工作的需要,可以开办戒毒康复场所;戒毒康复场所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应当参照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

  7、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等。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1、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的内涵理解

  《禁毒法》对于戒毒社会工作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明确提出了“以社区戒毒(康复)为主体,强制戒毒与自愿戒毒等为补充”的戒毒新模式。社区戒毒(康复)与其他如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康复以及自愿戒毒和美沙酮替代治疗等多种措施创新和完善了中国戒毒工作体制和模式,它是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各地在戒毒工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意经验和实践,并加以法律化和制度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际社会通行模式的戒毒体制,不仅解决了吸毒人员的生理脱毒,而且解决了吸毒人员的心理脱毒,把严格执法和科学戒毒有机结合起来。

  2、选题的现实意义

  虽然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刚刚起步,各项工作也可谓千头万绪,但从对构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上,可以找到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坚实基础,很明显构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不仅有利于吸毒成瘾人员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完善了禁毒工作的体系以及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

  二、优势视角理论文献的回顾

  (一)优势视角取向

  优势视角取向要求社会工作者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建立和强化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影响和控制。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服务对象、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是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服务对象的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优势视角取向其实践方法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在于它如何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如何提升我们的价值、如何为特殊环境里的服务对象增加改变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希望和憧憬。

  (二)优势视角原则

  优势理论强调将服务对象的优势包括进来,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1、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

  2、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可能是伤害,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3、应认真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想,因为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的,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期。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三)优势视角之中将问题归位的策略

  在优势视角看来,有问题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考验是要想出能够对付问题、利用问题甚至超越问题的建设性途径。在以优势为本的实践中,目标是动员个人、家庭、社区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元素是了解人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帮助服务对象从谈论不存在问题的生活愿景开始,而进入他们的期望、希望和梦想,不是殚精竭虑地去思考他们问题形成的原因,他们能够利用自己期望的积极活力将问题减轻,并抓住机会开始期待超越问题的生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三种将问题归位的策略:仅在恰当的情景中认识问题、对问题给予较少的关注和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去讨论问题。

  三、优势视角下的社区戒毒(康复)个案实践

  社区戒毒(康复)是以“社区为本”的戒毒策略,以专业禁毒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社区资源优势为依托,坚持预防为主,以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式提供戒毒服务,实行以人为本和助人自助的科学发展观,可以充分挖掘吸毒成瘾人员自身的资源优势让其实现自我发展,积极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犯罪,不断促进社会的平安和谐。

  (一)案例简述

  1、个人基本资料

  沈某,男,1972年11月出生,初中毕业,小名阿强,绰号“沈百万”,离婚(单亲家庭),户籍地为某镇某路某号,居住地在奉贤区南桥镇。

  2、吸戒毒记录

  1998年底开始吸食毒品,2000年3月17日—2000年6月16日,因吸毒被强制戒毒三个月;2000年11月13日—2002年5月12日,因吸毒被劳动教养壹年陆个月;2002年6月18日-2005年月4月因注射毒品被劳动教养三年。

  3、家庭、工作和婚姻状况

  沈家共有两子,沈某是长子,沈某父亲曾是镇集体事业单位部门干部,母亲因病长期休养在家。沈某初中毕业后在上海石化某国营企业工作过,也有A2驾驶证,后辞职下海经商,在其父亲支持下小有成绩,因其出手阔绰而在兄弟朋友间叫响了“沈百万”这个诨名,沈某与邻村小米结婚,96年生有一子叫小航,2002年夫妇终因毒品祸害而离婚,服务对象孝敬父母,对前妻感情较深,儿子小航可谓是他的精神寄托,沈某是其子法定监护人。

  (二)问题和优势的评估

  通过对服务对象的自身状况、家庭结构和社会网络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优势作出了评估。

  1、个性和自我问题归因

  服务对象性格外向豪爽,好自我表现;由于他的果断、义气和阔绰在同辈中打造了他“沈百万”的威名;吸毒成因——个人好奇和别人引诱及怂恿使他染上毒品;复吸归因—承认自己过于自信、并抱有侥幸心理、将多次复吸归罪于自己家庭和环境,存在认知不足以及决心与行为相背离的缺失;情绪问题—每次复吸之后,他十分懊悔感到对不起父母、妻子和孩子,但又十分渴望亲人关心和家庭温暖;但每次出所后不敢面对现实,实际上表现出他的自信不足。

  2、现实的问题视角

  (1)家庭经济问题—作为单亲家庭而阿强暂时没有工作面临孩子就学和基本生活保障等。

  (2)家庭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与自己父母兄弟的矛盾、父母与前妻隔阂以及亲子关系等。

  (3)康复回归社会—需要阿强个人心理如自信心恢复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支持和建立等。

  3、多视角的介入资源和限制分析

  (1)以多元因素决定论来分析阿强的家庭经济问题的产生,可以认定是由于社会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是阿强个人的就业意识、技能限制或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单亲家庭的普遍社会问题等所致。所以强调介入服务活动要从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考虑,如申请有关补助、促进就业(激发就业动机,进行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和社会政府倡导等。

  (2)用社会学关于家庭问题的分析视角理论来分析阿强家庭关系在婚姻关系、代际关系和亲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帮助阿强从家庭过往经历、家庭沟通方式、决策方式、家庭结构变化等方面理清家庭问题的原因;通过充分的家庭沟通帮助家庭成员坦诚彼此的想法,消除误解;若家庭成员有明显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行心理或行为调适;启发家庭成员找到增强良性沟通和互动的方法。比如参加亲子互动活动,设立“家庭日”制度、周末角色互换、精神帮厨法和互送礼物等。

  (3)引用生理-心理-社会视角来分析阿强能否顺利戒毒康复回归社会的问题,这需要强调从个人与社会两大方面来理解阿强与他的问题。从这个视角出发,介入服务首先要辩识阿强的有关心理方面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等情况,然后要详细了解阿强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如家庭支持、同辈群体关系和社会参与等对阿强的戒毒信心和康复治疗的影响。

  (4)从优势理论的视角可以发现服务对象的优点或环境优势资源,在介入服务中挖掘出阿强的个人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如阿强出所后能主动上门求助,说明他面对自身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有希望解决自己目前困境的愿望;戒毒三次导致众叛亲离的人生挫折让他深感对家人的自责、愧疚和责任感更会转变为他戒断、摆脱毒瘾的强大动力;父母支持、他开朗的性格以及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等是他能够找到工作和最后走向自立的重要优势资源。

  (三)工作目标

  1、远期目标

  重树阿强社区康复信心,激发其自强自立的勇气,实现其家庭和社会功能恢复。

  2、阶段目标

  (1)改善阿强出所后父子面临现实的经济困难窘境;

  (2)重建阿强生理和心理上摆脱毒品依赖的自信;

  (3)协助阿强处理与其父母、兄弟家庭矛盾和纠纷;

  (4)帮助阿强发挥特长,成功就业,以实现自力更生;

  (5)消除阿强、前妻和父母间隔阂,能够破镜重圆;

  (6)引导阿强树立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四)介入策略

  要逐步实现服务对象以上的阶段目标,社会工作者不可能单打独斗,加上服务对象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社会工作者需要调动多种介入系统,如就业援助系统、阿强家庭和朋辈群体系统、小航的学校系统、相关政府福利救助系统、政府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和帮教系统、正式社会组织如居委会、医院、企业单位和其他非正式社会组织如自强社团、慈善基金会和福利机构等系统,进行资源综合调配,为实现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1、首先,整合社会资源,为阿强申请低保和困难补助、就业培训和援助,为其子申请助学金。

  2、其次,梳理服务对象与父母、其前妻之间复杂的家庭关系,分析产生隔阂和分歧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协助其恢复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3、第三,发挥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综合优势,协助其顺利达成社区康复目标,彻底戒断毒瘾。

  4、最后,以小组或团康等活动引导健全其人格和价值观,实现助人自助和自我发展目标。

  在进行实际的服务计划实施之前,要考虑所有介入策略的相互关联性,有时需要交叉推进并考虑轻重缓急,以获取最佳效果,同时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优点和长处等优势资源,不断提高介入的效率。在本案中,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如服务对象与父母、其前妻隔阂和分歧的复杂家庭关系需要时间来梳理,不能急于求成,而对于阿强的社区康复过程,社会工作者需要协调和整合所有的系统资源,为阿强的康复提供支持环境等。

  (五)工作过程

  1、利用现有渠道资源,收集服务对象间接资料。

  沈某实际属于政府购买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服务的服务对象,又因其在社会工作者完成(形式转介)接案时在押劳教,对于沈某将来是否属于自愿或非自愿性的服务对象存在着不可定论,但为了能确保沈某成为未来的主动或自愿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首先从派出所在册吸戒毒人员资料库获取了沈某的个人基本资料、药物滥用经历、戒毒和相关违法记录,其次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朋友、前“粉友”(时为社会面人员)、居委干部、亲属和父母等进行初步访谈,详细掌握了服务对象的家庭、工作和婚姻等有关状况。

  2、鸿雁传书劳教场所,帮教提前介入启动心灵

  获悉在教的阿强将于2005年4月5日回家,俗话说“礼而不费”,像阿强这样本来心高气傲现又在大墙内的对象,内心更需要尊重,找准切入点他就会愿意接受你,我一纸鸿雁传书提前介入,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自强总社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以及主要的服务内容等,并真诚期盼着他的早日归来。

  3、社会工作者点第一次恳谈,双方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清明节后的第三天十点,阿强来到了社工点,我迎他进屋后端上茶问他:“阿强,回家的感觉这么样?”家,久违的温暖港湾让他放弃了警惕也打开了心灵,“好、好,家里就是不一样,”阿强有些哽咽;“但我愧对我的父母、对不起小米(前妻)和失去三年父母之爱的儿子……”我们在政府食堂一起用餐后,阿强与我如久别的朋友,促膝谈心,我倾听了他的坦诚:交友广讲义气的他自从染指毒品后,工作、家庭和他无缘,与毒品和粉友为伍,最终是一次次的戒毒劳教生涯……

  临分手时,我拉着阿强的手,鼓励他:“阿强,在劳教所的积极表现使你提前解教70天,那是你真正悔改的开始和见证;一个人的过去已成为历史,关键是看他的将来,对家庭和家人负责,是干任何事情的起点,我们共同努力,你一定会融入这个久违而陌生的新环境而顺利回归社会!”通过与阿强的第一次顺利面谈,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完成了从形式接案到真正接案的转变。

  4、参与清明祭扫活动,回忆中学时代良知触动。

  首次面谈结束,社会工作者邀请他参加青村司法所和社工点共同组织的“4.12红色之旅”团康活动。那天,阿强与其他六位药物滥用者一起参加了光明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重温革命先烈事迹。意想不到的是回来后他高兴地说:“很少有这样的感觉了,我仿佛回到了中学生时代……你们真周到,还为我们准备了点心、水果和矿泉水,你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一定会努力的!”缅怀先烈,能够唤起他的良知,也使我与阿强的关系更加坚实和融洽。

  5、整合政府社区资源,入户及低保申请助其定心。

  四月里,在居委干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阿强先补了居民身份证,入了户籍,在社保中心办理了劳动手册,还以父子为家庭单位由居民委员会出面完成了低保手续的申请。社会工作者不是定海神针,但我认为是一根棉里针,要穿过事物表面,探知服务对象内在实质和需求,在阿强未正式就业上岗之前有一份不求于他人(自尊)的经济保障真是一颗定心丸。

  6、联系前妻斡旋调解,见到希望曙光打开心结。

  通过多次访谈,一直单身的阿强前妻小米直言不讳告诉社会工作者:要复婚可以!三年戒毒成功后再看他表现。镜破尤在,人走情留,这对阿强来说是希望,更是动力!经过诚恳沟通,小米也松口让阿强在其弟弟那儿驾车、跑业务,这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让时间来证明吧!然而,由于离婚使小米与阿强的父母隔阂较深,后来通过努力,小米同意小航来南桥上中学,同样阿强父母也去看望了因甲状腺瘤住院的小米,社会工作者也应邀参与了阿强的生日聚会等,双方终于冰释前嫌,阿强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7、挖掘社会各方资源,实施监督、帮教爱心整合。

  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阿强走出阴影的第一步,但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成功戒毒顺利回归社会,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必不可少,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尊重、平等和接纳”的服务理念,努力挖掘和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做到帮教机制有保障,方法措施要得当。在戒毒康复监督方面,我鼓励阿强05年7月就签定了三方尿检协议,同时在06年2月征求阿强的意见后成为了“绿色防复”工程心理辅导组的跟踪对象,每月不定期尿检一次,为期一年;在动态帮教方面,形成了阿强的四方(家属、社会工作者、民警和治保干部)动态跟踪帮教机制;在社会环境方面,让阿强时刻感受和体会到大家庭温暖,他参加了“爱心免费体检”的活动、儿子小航获得上海市儿童福利基金会助学金800元并参加“牵手同心—我们拥有同一片蓝天”六一节活动等。

  8、搭建同伴教育平台,潜移默化点燃青春梦想。

  摆脱药物滥用的依赖,是渐进而漫长的,其中如何处理与其他社区康复人员的关系,是完全隔绝,还是宜疏(引)不宜堵,利用同伴间教育的方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疗效。青村社工点组织的“回归社会,重塑人生”、 “相约青春”和“扬帆东方绿洲”等小组活动,让阿强有了同伴间交流的平台,更坚定了他摆脱毒品诱惑、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走向灿烂明天的决心。

  9、发掘潜力助人自助,就业成功终于破镜重圆。

  社会工作提倡助人自助,在服务对象戒毒稳定、亲情融洽和自信回归的同时,注重自立和自强,成为自食其力和奉献社会的人。阿强曾经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基础也不错,有多年的A2驾驶经验,我建议他通过再就业培训以提升自己就业能力和空间,后在其父母的共同支持下,加考了A1,取得驾照后先做替班跑起了某公交线路。2008年初,某公交公司鉴于阿强的稳健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人缘与他签定了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是他努力追求的成果,也实现了他自我价值和社会的认可。

  2008年5月,阿强完成了他的三年共计21次的尿检,并给了社会工作者更大的惊喜,表示非常愿意成为志愿者去帮助别人!

  (六)效果评估

  在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阿强之间经历了从提前介入、建立关系、界定问题、制定服务目标、提供服务实现计划目标、巩固和稳定目标成果到退出专业关系的完整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演变,阿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等潜移默化的变化也是出乎社会工作者的预期,在经过社会工作者一年多的定期跟踪访谈和随访观察,服务对象在成功戒毒、稳定就业、破镜重圆和自我实现等都达到或超过了服务计划的远期目标。

  (七)工作感想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对个人优势的强调,为以优势为本的原理和干预实施措施架起了桥梁。社会工作者从接案开始就始终秉承尊重、接纳和非歧视的理念,积极倡导关爱、乐助、自强的精神,这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以“优势为本”的原则渗透于对社区戒毒(康复)对象的整个帮教介入服务的各个阶段,如在第一次的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就遵循把问题归位的策略,让其目光放眼于长远,去实现他的愿望。

  第二、优势视角下的社区戒毒(康复)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应置于社区的自然场景之中,所以社会工作者的时间更多地、更有效地花在提高服务对象后继康复期间的参与以及协助他们重新融入社区,也证明了以“社区为本”的场所而非以医疗、戒毒中心为本的场所。社会工作者不是定海神针,但其角色如同一根棉里针,它能穿过事物表面,探知内在的实质,要把握服务计划的目标定位、服务计划的服务进程和介入系统的优先组合等。如本案中社会工作者利用相关政策,协助服务对象成功办理了低保,对于服务对象在未正式就业上岗之前是一颗定心丸,而对其中提前介入搭建心桥活动和开展的三次同伴教育活动是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有益摸索。

  第三、运用优势视角对社区戒毒(康复)对象的进行优势或资源评估,具体的评估架构参见如下:

  全面的评估应包含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但优势视角应用于实践之时,第一、第二象限的内容得到强调,这要求承认聚集于服务对象优势和以旨在为服务对象赋权方式进行实践是一种具有清晰权力意识的实践方法。评估中与服务对象的内心、发展性、认知性、精神以及其生理躯体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其核心是深信服务对象而且是多纬度的评估。从优势视角出发的实践意味着解决问题的优势和资源蕴涵在服务对象自身的人际关系技巧、动机、情感优势和清晰思考的能力之中,来自家庭网络、重要他人、志愿机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的服务对象外在优势。可以为服务对象以自己的方式行事提供支持和机会,机构服务则又为潜力提供资源。

  四、优势视角下的社区戒毒(康复)的机制构建

  (一)青村镇构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的优势氛围

  1、基于青村镇三年禁毒人民战争工作初步成果。

  从2005年以来,在上海市和奉贤区禁毒办的指导下,在青村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青村镇禁毒工作围绕预防教育、禁吸戒毒、整治打击、深化创建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教育和深化“无毒社区”的创建活动,在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基础工作和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有了阶段性的成效,也荣获上海市禁毒先进集体称号。

  2、得益于贯彻《禁毒法》和试点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经验。

  以全面宣传、贯彻实施《禁毒法》为契机,青村镇人民政府和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区禁毒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紧密结合辖区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禁毒示范社区”和“禁毒先进单位”创建为平台,积极试点和探索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模式,推动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努力开创禁毒工作的新局面。

  (1)明确思路,全面落实禁毒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青村镇人民政府发文[2008]22号《关于调整青村镇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28号公布《关于青村镇社区戒毒(康复)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组织建设和职责分工。

  (2)深入宣传,努力营造社区戒毒(康复)的氛围。

  加强《禁毒法》的宣传,在营建禁毒氛围的同时,深入宣传社区戒毒(康复)措施的重要意义。 一是注重层层宣传发动;二是强化重点教育;三是让社区广大群众了解和接纳社区戒毒(康复)的理念和工作模式,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实际工作中来。

  (3)强化管理,积极实施社区戒毒(康复)的措施。

  为了确保禁毒工作落到实处,全镇实行了重点管理、跟踪帮教。一是对社区康复人员的帮教建档的完善和管理。二是严格落实社区康复人员、家庭监护人、村(居)委干部、社会工作者、派出所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的“六位一体”的帮控措施(签定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协议90%以上)。三是实施跟踪监管,落实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狠抓创建活动,巩固整治成果,通过落实杜绝吸毒,接荐帮教、禁贩禁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

  (二)优势视角下的社区戒毒(康复)的机制构建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需要各方协调合作,更需强化检查督导和统筹兼顾,如何在提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认识,规范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和完善基础禁毒工作的同时,从机制构建的不断完善和力求创新上探索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直接关系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效和《禁毒法》的顺利实施。

  1、领导机制—责任化

  《禁毒法》规定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责。

  首先,青村镇禁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镇和各村(居)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费、办公场所,组织村(居)开展具体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社区戒毒(康复)等工作;

  其次,建立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落实由社区专职戒毒社会工作者、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家庭成员等监护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明确社区戒毒(康复)的其他职能部门如镇司法所、镇公安派出所、镇卫生院和镇社会保障部门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2、工作机制—规范化

  社区戒毒(康复)是《禁毒法》的一个立法亮点更是一个立法重点,只有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实际,才能不断建立和完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机制。

  首先,要深入宣传《禁毒法》,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断壮大禁毒志愿者力量;还要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之了解社区戒毒(康复)的好处和有关政策规定,自觉参与社区戒毒(康复),主动接受管理。

  其次、规范社区戒毒(康复)的工作流程,从签定社区戒毒(康复)协议到具体实施,以及执行三年后解除,整个过程要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力求做到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第三、严格执行社区戒毒(康复)的工作要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开展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尿样检测、帮教谈心、家访活动,督促社区戒毒人员汇报戒毒情况,并对他们的社区戒毒(康复)的综合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和工作小结,为社区戒毒人员提拱戒毒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就学援助、法律援助、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社区救济等工作;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社区戒毒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书面告诫;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有吸毒行为的要及时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

  最后,实践和创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机制。在《禁毒法》实施条例尚未出台之前存在具体实施中的一些执行的弱点,如社区戒毒的鉴定标准和异地委托尿检等,青村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在全区率先完成了服务对象在异地公安机关的委托尿检工作,服务对象张某由于探亲需要到广西宾阳县,在工作小组为其出具了证明后顺利地完成了在广西宾阳县强制戒毒所的尿检并及时快递回尿检原件,这是尝试也是成果的体现。

  3、保障机制—系统化

  社区戒毒(康复)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单位参与协调,社会各方关心和支持。

  首先,从专业人员保障到工作经费保障。禁毒专职干部配备、每30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配备1名禁毒专职社会工作者、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等,青村镇根据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也已经启动和正在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费,每年要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费作出长远打算,设立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其次,建立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戒毒(康复)领导工作小组和办公室组织协调(定期工作例会)与各部门的协作工作机制;

  最后,加强社区戒毒(康复)的业务培训,使有关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必备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制定和完善对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的分类考核目标和要求,强化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的督导,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效纳入镇、村(居)委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目标管理等。

  4、业务机制—社会化

  《禁毒法》明确了禁毒工作需要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事实证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的公众参与是做好戒毒工作至关重要的必备条件,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必须做到社区戒毒与强制隔离戒毒、劳动康复戒毒妥善衔接,与民政、劳动保障、社会医疗等职能部门形成很好的互动;要注重发挥社区内各种力量的作用,与社区内的机关、医院等有机结合,与社区内的民间机构、志愿者、义工等力量形成互动。

  首先,建立起以“六位一体”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为核心平台,向前提前介入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向后不断延伸到帮教戒毒的工作机制。以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戒毒人员监护人、社会工作者、村(居)委干部、社区民警、社区医生“六位一体”固定工作小组为基本,创新实行6+1工作小组模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这里的1是个大概念,如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有民政部门加入,对其进行生活救助;对于下岗无业人员,由劳动部门进入工作小组,对其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再就业;对于未成年的,让心理学社会工作者进入小组,以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让司法所提供适应社会、行为矫正和再社会化的指导和帮助;当然也可以是一名禁毒工作志愿者……通过采取灵活、动态的办法,将青村镇禁毒工作的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力量有机协调起来,以逐步形成“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专业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公安、司法、卫生、民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志愿者、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机制。

  其次,稳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帮教提前介入和出所之前“无缝衔接”的工作,落实实行“鸿雁传书搭建心桥”、“入所必见”和“出所必接”工作制度,初步建立起了青村镇社区与第三、第五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联动戒毒支持系统。

  最后,在深化真情帮教的拓展和创新方面,如建立起专业的禁毒志愿者队伍,由政府对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实现对服务对象管控动态信息“三社(社区民警、社保队员和社会工作者)联动”互享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康复人员的危机干预机制;完善和提升社区康复人员的家庭沟通、治疗和教育功能;推动青村镇“蒲公英—天使之爱”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免费体检禁毒共建活动(每四年一次由镇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以“援助就业工程”为基础,启动“青村镇社区康复人员创业联合互助”的同伴教育小组工作模式等。

  五、结语

  禁毒工作是历史使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既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工程,又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坚决性、复杂性的任务,刚刚起步,如何积极探索社区戒毒(康复)个案实践模式和努力构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是积极应对当前毒情形势,减少毒品危害的重大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抓好社区戒毒(康复)是时代的要求,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戒毒(康复)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将各部门的资源更好地加以整合,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扎实推进社区戒毒(康复)相关工作系统科学地发展,当然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还存在难免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这更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禁毒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Dennis Saleebey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