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
联系杜新忠:13757963812 | 网站地图
戒毒专家—杜新忠记事 《中国禁毒工作》
首页 > 当前位置:>戒毒模式 > 强制隔离戒毒 > 正文
强制隔离戒毒
“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建设的思考
2020-10-02 16:06:05 来自:犯罪与改造研究 作者:何邵军 阅读量:1
  近年来,随着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智慧戒毒”建设深入推进,智能安防系统在戒毒场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建设“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成为智慧戒毒所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笔者通过近半年的基层调研认为,“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是指大数据时代人机智能融合在场所安防工作中的最新运用,即以大数据为引领,围绕教育戒治新格局,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场所安防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安装在场所环境、物品及佩戴在戒毒人员、民警等身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采集感知场所相关信息,按约定的协议,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人与物体或是物体与物体相互间的沟通和对话,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包括三层含义:第一,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手段,在戒毒所内构建功能完善、高度整合、实用高效的场所安防体系、教育戒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警务保障体系,实现警情、戒情、社情、民情的有机融合,将所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充分整合;第二,以“云计算”为载体、“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建设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工作格局;第三,依靠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撑,将存储、计算、管理、网络、信息等各类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实现虚拟化、即时定制、面向场所、灵活的相互组合,以满足场所安防信息管理的各种现实需求。
 
  一、“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建设成效
 
  (一)抓好智能安防升级和指挥中心基础建设,初步建成统一指挥管理体系近年来,广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按照司法部指挥中心关于“指挥区、操作区、设备区”三大功能分区设置的要求,积极推动局、所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并搞好“安防和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指挥中心互联互通,现已搭建起全省统一的“局、所、队”三级应急指挥架构;全面推进视频联通,完成了与省厅的平台对接,全省戒毒单位与部、厅、局指挥中心全部实现视频监控上下联通,并全部配备使用了视频点名系统,为实时监控、执法监督、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创造了条件。
 
  (二)抓好智能安防硬软件短板建设,初步建成智能安全防范体系近年来,广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政法二期”和“监所视频安防”两类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安防平台集成建设。利用场所现有设施设备资源,先后升级建设了包括“AB门终端管理”和“AB门后台管理系统的智能AB门系统和拥有监控平台+高清摄像机组建的智能行为分析系统;全新建成了包括红外光栅、电子围栏、视频分析等3道防线的周界报警系统和拥有“应急报警、可视对讲、视频巡更、运维保障”等四大功能模块的安防综合管理平台。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整合智能AB门、周界报警(电子围栏、视频分析、红外光栅)、应急报警、可视对讲、视频巡更、设备巡检等系统,实现平台集成,建立了平台与监控报警的联动机制,打破了传统单一防控模式。通过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集成的建成使用,使广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智能安防进入“四个时代”。
 
  一是实时监控步入智能化时代。利用新兴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场所可进行禁区闯入、越界、攀高、人员聚集、离岗、斗殴等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并可通过人脸识别跟踪重点人员,大大提高了实时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加强场所监管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应急处置进入信息化时代。通过“监控管理平台”将安防预案分解细化在系统内,一旦发生警情即可启动处置预案,并依托视频监控、报警、广播、通讯等子系统,将处置任务准确下达到每个执行单位,及时准确收集现场情况,反馈给领导快速作出决策、迅速处置事态,确保场所安全。三是录像检索步入便捷化时代。通过设置检索条件进行录像切片,提取有价值的资料,实现快速检索、目标锁定,既为执法管理等提供证据保全,又为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运维管理进入自动化时代。凭此技术,场所的运维后台可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各系统的运行状态,运维人员可根据监测结果快速发现和排除故障,大大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三)抓好创新智能安防系统项目建设,初步构建智能安全防范新模式为改变过去安防监控智能程度低、组织指挥体系落后的被动局面,近年来,广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抓好“智能AB门系统”等业务软件开发和AB门改造的同时,着力推进了“安防管理平台”和“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将安防监控、智能门禁、电子围栏、红外光栅,以及智能分析、应急报警、组织指挥等功能,综合集成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智能安全防范新模式构建。一是以安防需求为导向,打造“周界防范系统”,创新构建“数字高清监控、电子围栏和红外报警”一体化的周界智能防范新模式。
 
  “周界防范系统”针对原有安防监控清晰度低、误报率高的弊端,集成了数字高清监控、电子围栏、红外报警等模块,设计成一个新的智能防范系统,既有效解决了雨天、夜间等特别条件下视频清晰度低、误报率高等现实问题,又大大提高了安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了人工干预,减轻了民警工作量。二是以科技集成为抓手,打造“视频监控系统”,创新构建“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报警与应急防范的联动处置新模式。“视频监控系统”针对原有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等弊端,依托高清视频监控和管理平台,以科技手段集成了“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应急报警、对讲监听、视频巡更、人员信息管理、电子地图、运维管理”等主要的子系统,并充分利用智能分析技术,迅速进行越界检测、入侵检测、移动侦测、目标跟踪等功能,能及时对异常情况作出安全预警、实时报警,并实现应急联动。该系统还引用了实体航拍的场所电子地图、报警信息等数据,以及接、处警录入和音、视频回放等功能,智能科学、操作方便,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有效实现了“安防智能化、操作直接化、报警及时化、处置联动化”的建设目标。三是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打造“智能AB门系统”,创新构建“智能AB门系统”的高效运作、便捷管理新模式。“智能AB门系统”针对旧系统无法统计出入人数、登记需要纸质、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全新改革设计,创新了工作模式,全面实现了人员数据实时统计、外来人员自助登记、人员进出图像信息留存、在线督查、运行模式一键切换、无纸化审核等现代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了AB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建设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广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开展“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建设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戒毒系统信息化依然底子薄、基础弱、短板多,距离整个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建设目标,特别是“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的建设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一)领导重视不够,顶层设计规划能力不足
 
  部分戒毒场所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懂行、不重视,没有将信息化工作放在戒毒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去统筹谋划,过分强调客观理由,缺少主动作为,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由于缺乏顶层统一的戒毒业务系统架构设计和数据标准,各地分散建设,创造了很多单一操作系统,却造成了发展不均衡、相互兼容困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戒毒数据也不能共享共用,严重制约了戒毒业务大数据应用发展。
 
  (二)信息化专业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欠缺,经费保障严重不足一是大多数戒毒场所没有独立的信息化机构。二是信息化专业人员缺乏,整体数量偏少,且存在招录的专业人员没有用在专业岗位。三是专业人员缺少锻炼、技能生疏,大量时间忙于日常运行维护、视频调试等事务性“救火”工作。四是财政保障不到位,信息化经费立项渠道少,严重制约了戒毒场所信息化发展进度。
 
  (三)戒毒场所安防技术和信息科技综合应用的体系尚未建立,与智慧戒毒建设工作发展的迫切性还不适应戒毒场所安全防范工作需要安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门类知识和技术的有机统一应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戒毒场所智能安防系统的覆盖面、融合深度和应用程度有待拓展,对戒毒场所安全防范工作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具体表现:一是信息孤岛,场所安防各子系统相互孤立,无法形成系统间的联动应用,降低了工作效率、应急时间和响应时间。二是智能化不足,值班民警工作强度大,无法及时预警、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三是被动式防御,场所安防系统长期以来作为“事后取证的工具”无法防患未然,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数据利用率低,安防数据、预警数据、运维数据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法形成用数据管理和研判、决策闭环。
 
  信息化项目建设中,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缺少沟通协作;项目建设后,在推广应用阶段易出现系统达不到业务功能需求和业务规范的要求,缺乏实际运用的操作性、便捷性的问题;系统运行后,又受限于相关制度、规定或固有思维模式的约束,新建系统无法完全取代原先传统落后的操作记录模式,反而给戒毒场所增加负担。
 
  三、“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建设优化路径
 
  (一)坚持统筹规划,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双轮驱动”
 
  推进“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建设,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层面的统筹谋划,也要鼓励基层场所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在顶层设计层面,司法部戒毒局要主导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制订整体规划,明确智能安防建设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方法,通过抓项目统筹、统一规范、标准制定、数据采集和重点项目库,推荐成熟系统和成熟经验,为当前“智能安防型”戒毒场所的探索创新提供框架设计、建设标准和方向指引。
 
  在基层戒毒场所探索方面,要以指挥中心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智能化安防技术手段,实现对场所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动态监测、辅助分析、协同联动、可视化指挥等功能,实现智慧戒毒安防指挥平台与联勤机制有机融合;要以智慧戒毒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为标准,以实用、好用为基本要求,发展应用成熟高效、简单方便、实用耐用的技术和装备应用;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健全完善长效的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信息化投融资机制,探索采用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渠道筹措落实资金。
 
  (二)坚持基础创新,实现智能安防体系的智慧化升级

  推进戒毒场所智能安防体系的升级改造,要以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总体规划为指引,按照《加快推进智慧戒毒建设指导意见》和《智慧戒毒建设技术标准》的要求和任务,从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建设到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一个集感知、互联、智能、预警、管理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智能化的智能安防体系。
 
  1.建立覆盖戒毒场所、省级局、司法部的三级智慧指挥中心。

  一是建设集成化、智能化指挥体系。依托于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集成视频监控、门禁、广播、监听对讲、报警、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目标跟踪等子系统,实现数据融合,系统联动,同时围绕空间地理、活动轨迹、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各类的数据中心,通过人脸识别、周界智能分析、行为分析、人员密度分析、语音智能分析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功能联动、动态管控、智慧管理的集成化、智能化指挥体系。二是构建应急指挥体系。依托“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的业务数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加智能语音AI助手,运用无人机、电子定位仪、生命体征智能腕表,以及跟踪监测、智能分析等信息化智能设备,逐步建设成突发事件会商、应急事件跟踪、应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管理、视频指挥调度和事件现场统一通信等功能模块。同时,通过对功能模块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预警,形成戒毒大数据和政务云,通过探索“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管理,全面实现“云应用”,切实构建网络全联通、监控全覆盖、信息全共享、业务网上办、安防智能化、指挥高效化”的“联通共享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
 
  2.抓好智能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的深度应用。一是做好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警评估。
 
  通过新型物联网感知、各系统互联互通以及智能化分析应用等汇集成的戒毒人员基本数据、管理数据、执法数据、技术防范数据。通过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场所的基本信息,戒毒人员和民警的静态信息,收治、就医和解戒等动态信息,结合丰富的报警、门禁、生物识别、区域管控等物联感知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戒毒云”,使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戒毒场所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并根据场所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对戒毒人员、宿舍、院区等管理对象做出安全风险评估,将超越预定设值的告警推送到相关业务部门,进而为民警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做好人工与智能相结合的远程巡查督导指挥。所部指挥中心通过实时视频、历史视频和智能抽取等方式对辖区内的视频监控进行远程视频巡查。更多地可以通过智能分析服务,自动发现所内值班室离岗、警戒区域徘徊、未授权人员入侵、单人独处等违规行为,可自动进行抓拍、录像等固定证据,自动选择违规类型、生成违规督导记录。指挥中心值班民警仅需进行人工确认,若发现确有违规行为,即可实现一键下发督导指令。实现指挥协调、视频督查、安全复核、证据固定和研判分析等一系列的闭环管理流程。三是做好一体化物联网管控。
 
  一体化物联网管控基于电子地图模块,与视频监控、门禁、监听对讲、报警、电子巡查、目标跟踪等子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可视化管控。电子地图支持分层显示,根据场所特点绘制电子地图,在地图上相应位置放置各种类型设备的图标,监控、门禁、报警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使整个系统更直观、更容易管理和控制,整网设备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3.做好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一是做好物联网技术的运用。物联网技术是将人或物品与网络相连接,进行信息采集、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如开展“综合一卡通”项目建设,把物联网技术与场所管理深度融合,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给需要管控的人员、物品贴上电子标签或带上电子手环,实现人员点名、人员流动、工具管理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数字化存储,为指挥中心有效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慧用电和消防报警,将车间、宿舍、食堂等区域用电情况、导线温度等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平台连接到指挥中心,提高对电气故障火灾隐患的预警预防能力。再如,将场所门禁系统、车辆安检、人员安检、视频分析、报警联动、周界探测等植入嵌入式系统并通过统一的场所云平台进行资源调配,既实现各系统的独立运行又实现综合协调与联动。二是做好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研究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思维和智能行为的学科。开展视频图像智能分析、AR全景云眼智能安防系统、智慧眼雷达+视频智能监控系统、生命体征监管系统、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机器人+5GVR眼镜巡逻+无人机巡航的巡检系统等人工智能和安防技术应用,实现对戒毒场所全方位智能监管,全面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一体化水平。
 
  (三)坚持整合共享,实现人才、技术、业务深度融合

  戒毒场所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智慧戒毒建设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坚持“实用、管用、好用、经济”的工作导向,全力做好人才、技术、业务三者的深度融合。
 
  1.集成应用,注重前沿技术与主责主业相结合。一是构建所级“12X”系统。“1”即场所综合信息大数据平台;“2”即指挥中心、数据业务中心;“X”即戒治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研判系统、综合安防管理系统、教育矫治分析系统、诊断评估系统、远程会见预约系统等若干个应用系统,共同构成场所信息化建设的四梁八柱。二是注重前沿技术应用。广泛应用大数据智能采集分析和研判系统,以局所两级执法信息大数据库为依托,将所内业务系统数据汇入“数据池”并接入大数据分析平台,减轻基层民警工作负担,解决“信息共享少,协同能力弱,预警范围窄,研判层次浅”的问题。
 
  2.双管齐下,注重传统安防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在发挥传统安防设施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四个系统的应用:一是外来人员人脸识别报警系统的应用。通过专线直接接入公安部门,自动推送嫌疑人数据库进行比对核查,对识别违法犯罪分子、有无与收治人员相关联涉毒人员等效果明显。二是所内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通过人脸识别比对,解决人员尾随、戒毒人员混出所区等问题,同时通过人脸抓拍点名代替传统的人工点名、手工记录。三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在周界预警方面的应用。建立以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常规红外报警系统、电子围栏系统为主的三级防御管控预警体系,场所周界日常管控力度得到强化,应急处置效率明显提高。四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在楼层区域内预警方面的应用。利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习艺车间、宿舍小组等区域进行管控,并在阳台和窗户区域安装光栅报警系统,启用宿舍在线巡更系统,有效防范和应对自杀、猝死、夜间突发疾病等事件。
 
  3.紧贴实战,注重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一是抓好机构改革整合。在场所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明确专门编制,配置专门和专业人才,吸收懂信息化又懂业务的复合型的人才。二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录、选调、内部选拔等办法,及时充实科技信息化等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聘请顾问,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增加人才。三是抓好分层分类培育管理。既要建立在职人员专业人才库,又要建立局、所两级高端人才库,建立顾问专家队伍,提高人才质量和决策水平。四是抓好教育培训。
 
  要贴近场所安防工作实际,精选信息网络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内容;要突出场所安防实战应用,丰富智能安防系统实操的培训方式;要紧扣场所安全防范模式,按岗分层开展以所级平台为载体的实战培训;要建立多种分级分类学习培训机制,实行“全员普及培训、技术人员重点培训”。五是抓好人才培养使用。要把既懂信息化、又懂戒毒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放在重要岗位上锻炼培养,要关心爱护人才,给予重视关注,为他们发挥专长、施展才能创造条件。六是抓好岗位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对外交流培训、专业机构辅导、随岗作业、比武竞赛、实战演练等形式,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培训力度,鼓励民警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自考,考取国家二级技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行业高级安防工程师、高级维修电工等技术资质,充分利用社会化教育培训平台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配齐建强专业技术队伍,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人才的专业优势,为安防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保障场所智能安防系统的高效运转。
 
  4.提质增效,注重自主安全与借力发展相结合。一是保障数据自主安全。牢牢掌握系统运行、数据安全等的主导权话语权,彻底摆脱严重依赖第三方而产生的风险,争取研发项目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二是实施借船出海战略。积极与科技公司、研究院所进行沟通对接,签订“智慧戒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智慧戒毒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安防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智能安防技术装备和智能安防软件系统研究,研究制定戒毒技术装备质量标准、管理与推广应用办法,规范装备和软件推广应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力量互补”。
[责任编辑]杜新忠
杜新忠戒毒网--戒毒门户 权威媒体